结晶学及矿物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晶学及矿物学复习资料
结晶学及矿物学复习思考题
1、矿物与矿物学的概念?矿物与岩⽯、矿⽯的区别?
矿物:是地质作⽤中所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地壳中岩⽯和矿物的基本组成单位。

矿物:化学成分上是均匀的,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

矿物学:以矿物为研究对象的⼀门⾃然科学,是地质学的⼀门总要分⽀学科;是研究矿物的物质成分的学科。

矿物是组成岩⽯和矿⽯的基本组成单位。

矿⽯是含有⽤矿物并有开采价值的岩⽯。

岩⽯是天然产出的具有稳定外型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按照⼀定的⽅式结合⽽成。

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经济价值。

2、晶体与⾮晶质体的概念?两者的区别?
晶体:具有格⼦状构造的固体,其内部质点(离⼦,原⼦,分⼦)在三维空间上呈周期性的重复排列的固体。

⾮晶质体:具有格⼦状构造的固体,其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上不呈周期性的重复排列的固体。

两者区别在于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上的排列问题。

3、空间格⼦的概念?
空间格⼦:由等同点在三维空间上呈周期性的重复排列构成的⽆限⼏何图形。

4、晶体的基本性质?
晶体具有⾃限性,均⼀性,异向性,对称性,内能最⼩
最稳定。

⾃限性:任何晶体在其⽣长的过程中,只要有适合的外间条件(C,T,P空间),它们都能⾃发地结晶形成规则的⼏何多⾯体。

,,,,,
均⼀性:晶体的任何⼀部分的性质都是相同的。

异向性:不同⽅向晶体的性质是有差异的(⾯)如:蓝晶⽯,⼆硬⽯。

内能最⼩最稳定:指晶体与同成分的⽓液态及⾮晶质体相⽐较。

5、对称型的概念?熟悉常见的对称型
对称型:是指晶体中所有外部对称要素的集合。

常见对称型:
6、晶体的对称分类及其分类依据?
详见课本38页
7、元素的离⼦类型划分依据及其分类?各类型离⼦的性质?答:按最外层电⼦的构型分为惰性离⼦型,铜型离⼦型,过渡型离⼦型。

各离⼦型特性详见课本140--141
8、晶格类型对矿物物理性质的影响?
1.离⼦晶格——离⼦键
按组成矿物之间的化学元素间 2.原⼦晶格——共价键
的化学键的不同划分晶格类型:3.⾦属晶格——⾦属键
4.分⼦晶格——分⼦键
绝⼤数矿物具有多键性,如:⽯墨(共,⾦,分)
9、配位数和配位多⾯体的概念?配位数的影响因素?
晶体结构中,把每个质点周围的质点数(原⼦,异号离⼦)称为配位数。

任意原⼦或离⼦周围与之呈配位关系的原⼦或异号离
⼦的中⼼连线所形成的⼏何图形称为配位多⾯体。

影响配位数多少的因数:质点间的相对⼤⼩,堆积紧密程度,化学键,T,P。

具体如下:
⑴质点间⼤⼩相同(由同⼀种元素所组成的单质矿物)
①由⾦属元素组成:纯⾦属键,12个⾦属原⼦相接触,8≦n≧12
②由⾮⾦属元素组成:由饱和性决定,n≦4
⑵质点间的相对⼤⼩不等
=0.155~0.225 n=3 三⾓形
=0.225~0.414 n=4 四⾯体
R阳/R阴=0.414~0.732 n=6 ⼋⾯体
=0.732~1 n=8 ⽴⽅体
=1 n=12 ⽴⽅⼋⾯体
⑶温度T,压强P
T升⾼,配位数减少;压强升⾼,配位数减少。

10、类质同象的概念、分类、产⽣条件、意义?
概念:矿物在结晶时,晶体中的某种质点(原⼦,离⼦,洛阴离⼦,分⼦)的位置被性质相似的质点所占据,随着这些质点间相对数量的改变,只引起晶格参数和物化性质的规律,⽽不引起晶格类型(键性,晶体结构)的改变,这种现象为类质同象。

分类如下:
⼀,按相互替代的质⼦间可替代的程度不同
1.完全类质同象:只要外界条件允许下,质点间可以进⾏完全替代
2.不完全类质同象:在外界条件允许下,质点间的替代程度有限
⼆,按相互替代的质点间电价是否相同
1.等价类质同象
2. 异价类质同象
实现异价类质同象电荷平衡:①不等数替代————2Fe →3Fe
②成对替代————Al +Ca →Si +K
实现类质同象的条件:1.半径相似 2.性质相似 3.T ,P ,C(浓度)
﹤15% 可以产⽣完全类质同象对于半径相似满⾜(r⼤-r⼩)/r⼩=15%~40% 可以产⽣不完全类质同象
﹥40% 不能产⽣类质同象
对于T.P.C :T增加,有利于类质同象的产⽣;P增加,抑制类质同象的产⽣。

类质同象的研究意义:
①.了解矿物成分变化的原因②理解矿物物理变化的原因
③.判断晶体形成的条件④综合利⽤其中的微量元素
11、同质多象的概念、分类?
定义: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物.化条件下结晶形成⼏种不同晶体结构的矿物。

同质多象的分类如下:
(⼀)按同质多象体间转变速度和难度不同划分
1.改选式转变:多象体间的结构差异很⼩,不需要破坏原有的键,
只改变邻近的配位,从⽽⼀种矿物变为另⼀种矿物。

2.重建式转变:变体间的结构差异很⼤,在转变的过程中,⾸先要破
坏原有的晶体结构(键性,配位数,堆积⽅式)才能建⽴新的结构。

12、矿物化学式的表⽰⽅法?
①实验式:表⽰矿物中各组分的数量⽐的化学式。

②晶体化学式:⽤⼀定的⽅式将矿物中各组分的晶体化学作⽤和矿物
的结构类型表达出来。

13、矿物的颜⾊及其分类?⾃⾊产⽣的原因?
矿物的颜⾊:矿物对⽩⾊可见光中不同波长的光线选择性的吸收后,透射和反射的各种波长可见光的混合⾊。

按矿物颜⾊成因分为:⾃⽣⾊,他⾊,假⾊
⾃⾊的成因:1.过渡型阳离⼦内部电⼦的跃迁
2.元素或离⼦间跃迁
3.能带间的电⼦跃迁(能带理论)
4.晶体结构缺陷造成电⼦的转移(⾊⼼)
14、矿物的条痕⾊、透明度、光泽的分类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矿物颜⾊,条痕,光泽和透明度的关系如下:
15、矿物的解理及其产⽣的原因?解理的分类?解理与裂理的区别?解理与断⼝之间的关系?
解理定义:矿物在外⼒的作⽤下,沿⼀定的结晶⽅向裂开成光滑的平⾯的性质,所得平⾯称为解理⾯。

解理的成因:1.⾯⽹间的间距⼤,联结⼒弱
2.⾯⽹间的键⼒为分⼦键
3.⾯⽹键的⾯⽹是同号离⼦组成
4.⾯⽹间是电性中和⾯⽹,既有异号离⼦吸引⼒,⼜有同号离⼦
间的排斥⼒
按获得解理⾯的难以易程度,解理⾯的厚度,解理⾯⼤⼩及光滑程度分类:1.极完全解理 2.完全解理 3.中等解理
4.不完全解理
5.极不完全解理
解理和裂理区别:裂理不是晶格本⾝薄弱⽅向破裂成平⾯的性质;裂理是杂质,包裹体,固溶体等组分在矿物结晶过程中沿某些结晶学⽅向上均匀规则排列,致使该⽅向成为⼒学薄弱⾯,受外⼒作⽤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果矿物中不存在定向缺陷,就
不具裂理。

解理与断⼝的关系:断⼝:矿物在外⼒作⽤下,破裂所形成凹凸不平的⾯。

断⼝与解理互为消长关系。

16、矿物的分类?
矿物的分类依据:1.矿物的化学成分2.矿物的晶体结构
详见课本148页,或笔记本。

17、为什么硫化物的光泽强(⾦刚-⾦属光泽)、⼀般硬度低、⽐重较⼤?试从本⼤类成分、晶体类型特点加以简单地解释。

答:硫化物的阴离⼦主要是,阳离⼦主要是铜型离⼦及靠近铜型离⼦⼀侧的过渡型离⼦。

堆积⽅式呈最紧密堆积;类质同象⼴泛,同质多象普遍;硫化物的化学键并⾮是典型的的离
⼦键或共价键,⽽具有离⼦键向共价键和⾦属键过渡的复杂性质。

由晶体化学特点决定,⼤多数硫化物呈⾦属⾊、⾦属光泽,如⽅铅矿、黄铁矿等;少数具⾦刚光泽,如⾠砂、雄黄等。

简单硫化物硬度低(<4),如黄铜矿,⽽复硫化物硬度⾼
(5~6.5),如黄铁矿。

18、试对⽐氧化物与硫化物的成分(分别对⽐阴离⼦和阳离⼦的电价、半径、电负性、在氧化环境中变化)、晶格类型、物理性质和成因特点。

19、试⽐较不同离⼦类型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答:阳离⼦为惰性⽓体型离⼦的氧化物表现为⽆⾊或浅⾊,透明⾄半透明,以玻璃光泽为主;阳离⼦为过渡型离⼦或铜型离⼦的氧化物时颜⾊加深,半透明⾄不透明,⾦刚光泽,半⾦属光泽⾄⾦属光泽。

20、硅酸盐中的络阴离⼦基本形式?
①岛状洛阴离⼦:
②环状洛阴离⼦:
③链状洛阴离⼦:
④层状洛阴离⼦:
⑤架状洛阴离⼦:
21、为什么硅酸盐矿物的数量特多?试从地壳的组成分析。

答:氧和硅的克拉克值分别为46.6%和27.72%,是地壳中分布最⼴,含量最⾼的元素。

22、为什么硅酸盐种类特别繁多,性质⼜相差悬殊?试从其晶体构造特征分析。

23、为什么架状硅氧四⾯体⾻⼲中必须有铝代替硅才能形成架状硅酸盐?
答:
24、何谓铝在硅酸盐中的双重作⽤?什么因素影响双重作⽤?
25、是什么因素引起硅酸盐中同⼀族矿物在性质上有明显差异的现象?
26、何谓岛状硅酸盐矿物?本亚类矿物晶格中有哪⼏种硅氧⾻⼲?试写出其晶体化学式。

27、何谓粘⼟矿物?它们有哪些特殊的性质?
28、为什么在硅酸盐中架状硅酸盐矿物⽐重最⼩,但硬度教⼤?
29、斜长⽯中根据其中的钠长⽯和钙长⽯相对含量不同,可以分为哪⼏类长⽯?
30、架状硅酸盐中的Al3+起什么作⽤?
31、硅酸盐各亚类矿物的晶体结构与其形态和物理性质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