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老年护理中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关怀在老年护理中的实施现状及存
在的问题分析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慢性病的患病率、空巢率等也逐年增加。

由于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殊性, 其更渴望被关怀、尊重、支持。

人文关怀的
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使老年人生理、情感、文化、精神等得到健康发展。

人文关怀作为新兴的护理服务模式, 不仅能够促进患者身心的全面康复, 而且还
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人文关怀;老年护理;现状;问题;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 截止2020年我国总人口中年龄在60岁与65岁及以上
的人口占比25.5%、20.1%;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老年人口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 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也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有数据
调查发现,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水平均较低[1], 其中, 对心理健康服务有需求的人
数约占70.3%。

近年来, 随着现代护理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人文关怀因其
“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而被逐渐应用到老年护理中[2]。

此种护理服务模式, 不仅能够传递人性, 而且还能够在医护平等的基础上, 给予患者优质地护理服务, 已提升老年人身心的健康及生活的质量。

1 人文关怀的概述
1.1 人文关怀的概念
“关怀”最早是由美国护理学家Leininger提出, Leininger认为关怀应该
是支持、尊重他人及 (或) 组织的合理需求, 以提升其生存的状况[3]。

人文关怀
则是集人文、关怀为一体的哲学用词, 从护理学的角度来看, 人文关怀应是以
“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为护理核心来提升患者生存的质量。

1.2 老年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的意义
人口的老龄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而随着老龄化进程的
不断加快, 慢性病的患病率、空巢率等也在逐年增加, 致使被照护的需求也在不
断增多。

而由于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殊性, 其更渴望被关怀、尊重、支持;人文
关怀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情况, 使老年人生理、情感、文化、精神等得到健
康发展。

此外, 老年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 还有利于改善老年人抑郁、孤独等状况, 进而提升其生活及生存的质量。

2 人文关怀在老年护理中的实施现状
2.1 国外实施的现状
国外提倡的人文关怀主要强调的是患者与护理人员的人际互动, 是爱护、关
心和尊重人的行为和活动。

有国外学者指出, 人文关怀是通过为老年患者提供舒
适且优质的环境以及综合性、全面性的护理服务, 并定期给予患者安慰, 尽可能
解决其关怀需求, 最终降低患者的孤独感;也有学者认为人文关怀应是为老年患
者提供关怀性的护理服务, 以维护患者的尊严。

此外, 也有临床研究表明, 老年
护理中开展人文关怀能够有效改善护理的结局, 进而缓解患者的疼痛, 降低跌倒、压疮等发生的几率。

2.2 国内实施的现状
我国老年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升
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及生存的质量等。

国内学者就人文
关怀用于老年骨质患者密固达的治疗中, 其结果显示, 实施人文关怀的观察组,
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P<0.05;由此证实了, 对患
者施以“热心地接待、精心地安排、细心地护理、暖心地沟通”的人文关怀, 能
够大大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的总满意程度。

3 人文关怀在我国老年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实施、评价标准的不统一
当前, 我国老年护理中实施的人文关怀, 仅仅是以经验分析、操作细节等为主, 对于实施、评价的标准不统一, 与国外的人文关怀理念差距较大。

此外, 实施、评价标准的不统一, 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到护理人员关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最终制约了护理服务的质量提升。

3.2 人文性的特色指标不足
我国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参差不齐, 其在开展护理工作时, 认识不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致使护理工作难以有序地开展[4];加之, 护理工作人员对于人文关怀护理的研究过于浅显, 且缺乏与人文护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其培训技巧, 致使人文性的特色指标不足, “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实质无法完全体现出来。

此外, 临床护理工作中, 护理人员所要承担的工作量较大, 护理人员无法完全根据患者利益与需求, 调整护理的内容, 致使人文关怀服务的实用性、针对性较低。

3.3 医疗机构重视度不足
医疗机构的管理机制直接关系着人文关怀的行为, 比如, 医疗机构及其有关领导对于人文关怀护理的认识不到位, 缺乏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及其奖励制度, 极易导致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难以落实到实处, 甚至还会让护理丧失其“温度”。

3.4 关怀护理的测量工具有限
我国关怀护理的起步较晚, 而对于相关的测量工具研究也不到位, 无法为临床实践与护生教育提供有利的依据, 具体体现在: (1) 测评的内容多是关怀的能力、行为、感知等, 对于关怀态度方面的测评比较缺乏; (2) 不同测评的工具, 其内涵、概念等均不相同, 致使测量结果的对比性不强; (3) 测评方式的标准不统一, 且敏感度、主观性的条目过多; (4) 应用的范围较为局限, 多针对的是护理人员、护生、患者等, 无具体针对老年、儿童等群体的测量工具。

4 老年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的应对策略
4.1 完善人文关怀的实施形式
有学者指出, “关怀”是大众最普遍的需求, 而不同文化背景, 其关怀的表
达形式、方法和过程等也不尽相同;因此, 护理人员在对老年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时, 应结合患者文化程度、背景等, 从而为患者提供切实有效的护理指导[5]。

此外, 我国还应大量借鉴国外的一些护理经验, 进一步完善人文关怀实施的形式,
在维护老年患者权力、心理慰藉、人格尊严的基础上重视个体化, 最终给予患者
精准化、针对性地护理服务[6]。

4.2 加强人文关怀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医学院校应科学调整护理课程的设置, 并适当加大有关人文关怀课程的比例, 进而培养护生人文关怀的意识及关怀的能力[7]。

与此同时, 医院也应加大对医护
人员人文关怀的培训力度和再教育, 并结合当前老年人的一些关怀需求, 进一步
提升医护人员关怀的能力与人文素养。

4.3 营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
医疗机构应加大对人文关怀的重视程度, 并为医护人员、患者营造一个充分
人文关怀的氛围, 进而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的舒适感, 最终提升医院经济、社会
效益。

4.4 研发、创新测评工具
当前我国的人文关怀测评工具仍处理初级阶段, 特别是针对老年群体的测评;因此, 相关部门和单位应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文化, 研发和创新测评的工具,
进而为老年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综上所述, 我国高龄、空巢老年人的比率逐年上升, 给临床护理工作增加了
难度。

人文关怀作为新兴的护理服务模式, 应用到老年护理中, 不仅促进患者身
心的全面康复, 而且还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就目前我国人文关怀实施
的过程来看, 仍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 我国应结合老年人的特征、文化等提升医
护人员的关怀意识及能力, 最终改善人文关怀实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瑞云, 戴付敏.人文关怀在老年护理中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护理研究, 2017, 31 (2) :129-132.
[2] 张丽君.人文关怀在我国老年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城乡企业
卫生, 2017, 32 (3) :26-28.
[3] 张秋玲.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 34 (16) :1952-1953.
[4] 李志鹏.人文关怀在老年康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 2017, 26 (8) :1528-1529.
[5] 刘菲, 牛文月, 王成洲.人文关怀在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
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 5 (21) :106-107.
[6] 赵存芳.观察人文关怀应用于老年白内障患者实际意义[J].临床医药文
献电子杂志, 2018, 5 (71) :49.
[7] 陈婷婷.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
医学论坛, 2018, 20 (27) :3806-38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