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原理及应用试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CD 原理及应用试验数据记录:
TCD1200D 的外形与管脚分布
1.TCD1200D 的外形与管脚分布如图7.1所示
TCD1200D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工作时序图
1.TCD1200D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图7.2所示
图7.2 TCD1200D工作原理图
在CCD两侧的模拟转移寄存器,是由一系列MOS电容组成。

它们对光不敏感,只是接受摄像区转移来的电荷包,把他们逐个移位到输出机构中,最后传输到器件外面。

摄像区MOS电容在光照下获得光生载流子形成电荷包。

在电荷包转移期间,按奇偶序号分开,分别转移到两侧的移位寄存器中。

两个移位寄存器都有两相电极φ1、φ2与外电路相连。

当外电路对φ1、φ2提供适当的驱动脉冲时,移位寄存器中的电荷包就由右向左移位。

在结构安排上已经保证两寄存器中的电荷包以奇偶序号交替的方式把电荷包送到输出机构,以恢复摄像时的时序。

两相CCD电荷包转移原理如图7.3所示,通过控制电极SH、φ1、φ2的电位高低来改变势井的深度,从而使电荷包在势井中转移。

图 7.3 两相CCD 电荷包转移原理
2.TCD1200D 的工作时序图如图7.4所示
SH 为电荷转移控制电极。

SH 为低电平时处于“采光期”,进行摄像,MOS 电容对光生电子进行积累;SH 为高电平时,摄像区积累的光生电子按奇偶顺序移向两侧的移位寄存器中,时间很短,所以SH 脉冲的周期决定了器件采光时间的长短。

在这一个周期里,两侧的移位寄存器在φ1、φ2驱动脉冲的作用下把上一次转移来的电荷包逐个依次输出到器件外。

因此SH 的信号周期必须大于2048/2个φ1、φ2脉冲周期,否则电荷包不能全部输出,这样就会影响下个周期输出信号的精确度。

两侧移位寄存器中,每当φ1高电平时就输出一个电荷包,在结构上使两侧φ1电极轮流出现高电平,所以φ1、φ2脉冲一个周期内输出两个电荷包。

这样复位脉冲也应出现两次,所以RS 脉冲频率为φ1、φ2脉冲频率的两倍。

图7.4 TCD1200D 工作时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