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
措施
摘要:水库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国内许多水库
因长期运行,出现了坝体侵蚀严重、坝体开裂等问题,导致了病险水库“遍地开花”的现象。
而在此过程中,若不能对其进行及时的加固,就等于是在其周围投
下了一枚定时炸弹,对其安全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并产生了不可预测的影响,
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
所以,为了确保该水库的正常运行,需要对其
进行相应的加固和除险。
基于此,本文重点对水库除险加固前工程存在的安全隐
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措施。
关键词:水库除险;加固设计;问题措施
前言:在水工建筑物中,水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人民的生产
和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包括防洪、灌溉以及供水发电等。
从整体上看,水库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和人民的生命安全。
从
目前国内已有的水库来看,有许多水库是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建成的,经过了漫长
的岁月,在长期的运营中,水库会出现更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会给周围
居民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
一、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必要性
(一)除险加固是充分利用水资源的需要
多数病险水库因溢洪道底坎较低,且存在多处隐患,蓄水量小,导致有限水
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在地势陡峭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如果没有雨水,就会形成
干旱,十年九旱,农业生产要靠天吃饭。
解决单位面积产量偏低、总产量偏低的
问题,建立可靠的水源工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结果表明,该水库除险
加固后,农田灌溉用水量每年均有较大增加。
(二)水库除险加固为水利多种经营开辟新路
我国大部分的病险水库都在村镇周边,通过对其进行改造,可以为其提供上千公顷的养殖水域,提高其年可养殖鱼类的数量,同时也可以改善其饮食结构。
这一广阔的水域,不仅为地方乡镇开发新的观光景点创造了条件,也为都市人的假期生活创造了优美的环境。
二、水库险加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水库的不合理设计因素
在进行除险加固前,在防洪标准未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水库更易受到洪水的破坏。
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很好地达到水库的防洪标准,主要是由于在水库的设计工作中,没有注意到大坝的高度,而由于大坝的大坝的高度不够高,在遭遇特大洪灾时,其防洪能力将受到极大的挑战。
目前我国水库的防洪性总体上还远未达到现有的防洪性标准,极易受到洪灾的侵蚀,从而导致水库的破[1]。
(二)裂缝以及渗漏现象较为普遍
在一个水库的大坝中,组成大坝的主要材料是一些碎石和水泥胶结很差的块石,其上部是胶结较好的混凝土,因此就产生了非连续的非物质混凝土水;而在大坝的中间和底部,则是用一些细小的混凝土砌成的。
因为没有一个统一而完整的接触整合面,所以在整个工程中,它的稳定性会大大下降,从而导致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强度都会下降,而且还会产生渗漏、透水等问题。
在对许多水库的险情进行调查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渗漏、开裂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些裂缝还会从坝顶一直蔓延到坝底,这对水库的安全和正常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三)水坝设计要求不达标
通过大量的调研和研究,可以看出,许多水坝的副坝都是均质土坝,但因受施工条件的制约,在坝料的选用、回填等方面,往往不能完全按设计要求进行,造成坝体在建成后,很容易产生渗流,并在背水边坡上产生“牛皮胀”。
在很多水库里,渗流曲线呈不规则、过高的情况是十分常见的。
在水库的清淤工作中,因为坝体的清淤工作没有做好,在施工的时候没有进
行规范的作业,质量管理不严格,直接导致坝基裂缝发展,导致水库坝底、坝体
渗漏,对水库的防洪安全和防洪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水
库的安全性,要对水库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治理,并对其进行定期的防渗除险
和加固。
三、提升除险加固工程设计的有效方法
(一)提高工程施工单位对设计工作的整体认识
加固工程的设计方案对后期的施工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它直接关系到整个水
库的运行品质,同时也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
要提高设计人员、
管理人员与建设人员对设计方案的重视程度,应该立足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实
用性,运用激励制度,提高设计人员进行专业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设计者进行工
程设计,端正工作态度,确保水库工程设计的可靠性。
与此同时,管理者和施工
人员也要对设计的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并根据这些内容来完成工程的施工,以确
保工程的总体质量达到设计的要求,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2]。
(二)规范施工现场管理和技术验收工作
在病险水库的保护设计中,要有一系列的规范来规范现场的管理与技术检验,并与工程的实际情况相联系,构建出一套技术管理制度与动态监管机制,并用设
计来对实际工作过程进行规范。
以此为依据,要对与水库有关的建设工作、环境
变化和历史状况等有全面的了解,在增强除险加固建设的针对性的同时,要规范
坝体施工、修建结构、检测附件等现场工作的技术规范,并完善以现场信息为基
础的渠道和路径技术控制系统,从而准确地分析出病险水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三)突出工程鉴定报告在工程设计环节的关键作用
施工安全评价是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风险评价和控制的主要依据,施工单位应
充分重视施工安全评价,保证施工单位的施工安全。
该鉴定报告对水库的建设环境、水文条件、历史修建状况与工程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并利用数据分析出了不同级别的危险源,从而将隐藏的风险以一种更直观的
方式呈现出来。
以安全评价结果为基础,进行质量设计和结构设计,提高了水库
加固建设工程的功能和安全性,并对其进行了优化,构建了有针对性的病险水库
防治系统,保证了工程的最终安全质量。
在这种情况下,在安全评价的报告中,
要反映出设计的总体意图,水库建设的功能,常见的病险类型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工程建设提供明确的方向,提高水库整体建设的科学性[3]。
(四)合理介入除险加固工程设计外部影响因素
工程建设中,外界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时,应将市场变动、费用波动、设计周期、施工环
境等方面考虑在内,在设计阶段就应将外界环境的影响考虑进去,从而在设计阶
段对外界环境进行预先介入。
在进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设计时,要将区域气候、水文数据、地质资料、市场变化等关键的外部因素和环境考虑进去,以使设计更
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使设计与建设更好地相适应,并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对设
计的空间和范围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设计更具合理性和
可实施性。
(五)明确计算水库工程的防洪能力
一方面,要科学地计算出水库溢洪道的防洪能力,在测量过程中要有明确的
分工,要对每个测量参数都要做好完整的、规范的记录,为以后的工程设计提供
了依据。
此外,要合理使用土工膜等防渗透设施,要根据小型病险水库的具体规
模等,对土工膜的覆盖区域进行合理的选择,以保证其可以达到防水渗透功能的
需要。
结语
总之,为了更好地解决水库的病险问题,建设单位应当在保护设计阶段就明
确了除险加固的目标,在对水库历史情况、基本环境等情况有一个完整的了解的
前提下,强化对现场的控制,并充分利用安全汇报的功能,对工程设计的过程进
行标准化,进而为后续的工程施工提供更符合实际的指导方案。
同时,在规划工
作中,要确定工程的整体施工标准,对工程实施阶段进行质量检验,保证工程的
顺利实施,从而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营,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范启俭.那吉佛仔迳水库除险加固设计分析[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
程,2022,5(12):101-104.
[2]张娟.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方案分析[J].水利技术监督,2022(10):279-283.
[3]杨运宝,梁清宇,褚高强.浅谈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J].浙江水利科技,2021,49(04):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