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_时间数列分析与预测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_时间数列分析与预测3
第⼀章
⼀、填空题
1.1.1 统计⼯作是⼈们对客观事物数量⽅⾯进⾏调查研究的认识活动。

1.1.2 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各种统计数据、图表和⽂字资料都是统计资料。

1.1.3 统计学是⼀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法论科学,其⽬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1.1.4 统计数据按其采⽤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1.1.5 分类数据是指只能归⼊某⼀类别的⾮数字型数据。

1.1.6 分类数据是按品质属性对事物进⾏分类的结果,反映各个类型的数量结果。

1.1.7 顺序数据是指归于某⼀有序类别的⾮数字型数据。

1.1.8 数值型数据是指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也就是直接反映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

1.1.9 统计数据按其收集⽅法不同,可以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1.1.10 观测数据是指通过调查或观测⽽收集到的数据。

1.1.11 实验数据是指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收集到的数据。

1.1.12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不同分为截⾯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混合数据。

1.1.13 截⾯数据是指对不同单位在同⼀个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1.1.14 时间序列数据是指对同⼀个单位的⼀个或多个变量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

1.1.15 混合数据是指在数据集中含有时间序列和截⾯数据成分的数据。

1.1.16 以⽂字记述国家显著事项的学说在统计发展史上称为国势学。

1.1.17 从统计⽅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1.1.18 从统计⽅法研究和统计⽅法的应⽤⾓度来看,统计学可以分为理论统计学、应⽤统计学。

1.1.19 根据⼀定⽬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称为统计总体。

1.1.20 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和特征通常称为标志。

1.1.21 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称为统计指标。

1.1.22 标志是反映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指标则是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

1.1.23 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1.1.24 凡是反映现象总规模、总⽔平和⼯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称为数量指标。

1.1.25 凡是反映现象相对⽔平和⼯作质量的统计指标称为质量指标。

1.1.26 变量按其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1.1.27 变量按其数值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1.1.28 根据总体中包含的单位数是否有限,总体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限总体。

1.1.29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现象的数量⽅⾯。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2.1 ⼈们对客观事物数量⽅⾯进⾏调查研究的认识活动是指(A )
A.统计⼯作B.统计学C.统计资料
1.2.2 统计学是⼀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A )
A.⽅法论科学B.实质性科学C.实证科学
1.2.3 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的依据是(C )
A.价值单位B.计量单位C.计量尺度
1.2.4 凡是可以⽤数值表⽰的标志,称为(A )
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品质标志
1.2.5 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称为(C )
A.数量标志B.标志C.统计指标
1.2.6 凡是反映总体现象相对⽔平和⼯作质量的统计指标称为(B )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
1.2.7 变量可以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其依据是(A )
A.数值形式B.计量单位C.计量尺度
1.2.8 政治算术学派主要代表⼈物威廉·配第的代表作是(A )
A.政治算术B.欧洲各国国势学概论C.社会物理学
1.2.9 如果要研究某市30万在校⾼等学校⼤学⽣的⽉消费⽀出情况,总体单位是(B )
A.30万个⼤学⽣B.每⼀位在校⼤学⽣C.每⼀所⼤学
1.2.10 如果要研究某市3000家外资企业的基本情况,其中甲企业职⼯⼈数800⼈,这是⼀个什么指标(C )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值
1.2.11 如果要研究某市2万户贫困家庭的⽣活状况,总体是(B )
A.每⼀户贫困家庭B.2万户贫困家庭C.所有贫困⼈⼝
1.2.12 如果对连续⽣产线上的产品进⾏质量检验,那么研究对象是(A )
A.⽆限总体B.有限总体C.抽样总体
1.2.13 如果要研究某市⼈⼝的性别⽐例关系,那么,每个⼈的性别是(A )
A.品质标志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
1.2.14 当研究对象为某班50名学⽣时,张三同学的年龄20岁是⼀个(B )
A.变量B.变量值C.统计指标
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4个备选答案中,⾄少有⼆个是正确的,请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3.1 当⼈们谈及什么是统计时,通常可以理解为(ACD )
A.统计⼯作B.统计整理C.统计资料D.统计学
1.3.2 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统计资料包括(ABD )
A.统计数据B.统计图标C.统计软件D.统计年鉴
1.3.3 以下关于统计学的描述,正确的有(ACD )
A.统计学是⼀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法论科学
B.统计学是⼀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实质性科学
C.统计学的研究⽬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
D.统计学提供了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套⽅法
1.3.4 统计数据按其采⽤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ABC )
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数值型数据D.截⾯数据
1.3.5 统计数据按其收集⽅法不同,可以分为(AB )
A.观测数据B.实验数据C.时序数据D.混合数据
1.3.6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不同分为(ABD )
A.截⾯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观测数据D.混合数据
1.3.7 从统计学的产⽣和发展过程来看,⼤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即(ABC )
A.古典统计学时期B.近代统计学时期C.现代统计学时期D.应⽤统计学时期
1.3.8 从统计⽅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AD )
A.描述统计学B.理论统计学C.应⽤统计学D.推断统计学
1.3.9 作为⼀个统计总体,必须具有以下特征(ABD )
A.同质性B.变异性C.统⼀性D.⼤量性
1.3.10 标志是指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和特征,可以分为(AC )
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品质标志D.质量指标
1.3.11 如果要研究某市987家外资企业的基本情况,下列属于统计指标的有(ABD )
A.所有外资企业的职⼯平均⼯资B.所有外资企业的平均利润
C.甲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D.所有外资企业平均职⼯⼈数
1.3.12 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AD )
A.数量指标B.数量标志C.品质标志D.质量指标
四、判断改错题(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

在你认为错误的地⽅和题后括号内打“×”,并在其正下⽅写出正确的答案来)
1.4.1 统计资料是统计⼯作的成果,包括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各种统计数据、图表和⽂字资料。

(√)
1.4.2 统计学是⼀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实质性科学。

(×,⽅法论科学)
1.4.3 分类数据是指只能归⼊某⼀类别的⾮数字型数据。

(√)
1.4.4 顺序数据是按数量属性对事物进⾏分类的结果。

(×,品质属性)
1.4.5 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是⾮数字型数据。

(√)
1.4.6 统计数据按其描述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收集⽅法)
1.4.7 时间序列数据是指对不同单位在同⼀个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截⾯
数据)
1.4.8 从统计⽅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
1.4.9 总体的数量特征都是从每个总体单位的特征加以逐级汇总⽽体现出来的。

(√)
1.4.10 同质性是指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在某个⽅⾯必须具有相同的性质。

(√)
1.4.11 若总体中所包含的统计指标数是有限的,则称为有限总体。

(×,总体单位数)
1.4.12 标志表现是指各种属性和特征在总体单位⾝上的具体体现。

(√)
1.4.13 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1.4.14 反映现象总规模、总⽔平和⼯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称为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
1.4.15 反映现象相对⽔平和⼯作质量的统计指标称为数量指标。

(×,质量指标)
1.4.16 变量按其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可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1.4.17 甲企业职⼯⼈数1248⼈,这是⼀个连续变量。

(×,离散变量)
1.4.18 某地区2007年⼈均国内⽣产总值为13600元,这是⼀个离散变量。

(×,连续变量)
五、简答题
1.5.1 如何理解统计学的性质?
答:为了更好地理解统计学的性质,我们应明确以下三个⽅⾯的问题。

其⼀,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现象的数量⽅⾯;其⼆,统计学研究的是群体现象的数量特征与规律性;其三,统计学是⼀门⽅法论的科学。

1.5.2 统计数据有哪些基本分类?
答:统计数据有三种基本分类。

⼀是按其采⽤的计量尺度不同,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是按其收集⽅法不同,统计数据可以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三是按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不同,统计数据可以分为截⾯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混合数据。

1.5.3 什么是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答:描述统计学(Descriptive Statistics)研究如何取得反映客观现象的数据,并通过图表形式对所收集的数据进⾏加⼯处理和显⽰,进⽽通过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反映客观现象的规律性数量特征。

内容包括统计数据的收集⽅法、数据的加⼯处理⽅法、数据的显⽰⽅法、数据分布特征的概括与分析⽅法等。

推断统计学(Inferential Statistics)则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法,它是在对样本数据进⾏描述的基础上,对统计总体的未知数量特征作出以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断。

1.5.4 什么是统计总体?它具有何特点?
答:统计总体就是根据⼀定⽬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

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简称为总体。

总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其⼀,同质性,是指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在某个⽅⾯(或某⼀点上)必须具有相同的性质,这是构成总体的必要条件。

其⼆,变异性,是指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除了⾄少在某⼀个⽅⾯具有相同的性质以外,其他⽅⾯应该存在差异,这是进⾏统计研究的前提。

其三,⼤量性,是指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要求⾜够的多,这是探究客观事物规律性的基础。

1.5.5 什么是样本?它具有何特点?
答:从全及总体中抽取出来,作为代表这⼀总体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称为样本。

样本有以下显著的特点:其⼀,构成样本的单位必须取⾃全及总体内部,不允许总体外部的单位参加抽样过程;其⼆,从⼀个全及总体中可以抽取许多个样本;其三,样本具有代表性;其四,样本具有客观性。

从全部总体中抽取样本,必须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

1.5.6 什么是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
答:统计指标是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

统计指标体系是由⼀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以反映所研究现象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章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
⼀、填空题
2.1.1 ⼀切数据最初都来源于调查与实验。

2.1.2 ⾃⼰进⾏调查与实验得到的数据称为初级统计数据或者直接数据。

2.1.3 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观察⽤以推算总体数量特征的⼀种统计调查⽅式。

2.1.4 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的确定的、在某种性质上相同的许多个体单位所组成的集合。

2.1.5 报告单位是负责向调查研究机构提供所需统计资料的基层单位。

2.1.6 标志是反映调查单位特征的变量。

2.1.7 调查表是指把所要调查的项⽬按照⼀定的结构和顺序排列后形成的表格。

2.1.8 ⼀览表是指⼀份表格上可以同时登记两个及两个以上调查单位有关调查项⽬的调查表。

2.1.9 单⼀表是指⼀份表格上只登记⼀个调查单位有关调查项⽬的调查表。

2.1.10 ⼀般情况下,调查项⽬多宜采⽤单⼀表,调查项⽬少则应采⽤⼀览表。

2.1.11 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2.1.12 问卷中的开放性问题可以采⽤填空和⾃由回答两种⽅式。

2.1.13 数据数列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变量的选择和各组界限的划分。

2.1.14 某开⼝组的上限为30,相邻组组距是5,则其假定下限为25 ,组中值为27.5 。

2.1.15 某开⼝组的下限为280,相邻组组距是10,则其假定上限为290 ,组中值为285 。

2.1.16 在组距数列中,表⽰各组界限的变量值称为组限,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中点位置值称为组中值。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2.1 主要⽤来调查时点现象总体特征的⼀次性全⾯调查称为(C )
A.抽样调查B.统计报表调查C.普查
2.2.2 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并对总体的特征做出推断的调查⽅式是(A )
A.抽样调查B.普查C.统计报表调查
2.2.3 采⽤事先设计好的问卷进⾏调查的⽅法称为(B )
A.⼩组座谈法B.问卷调查法C.电话调查法
2.2.4 调查⼈员到现场对调查单位直接观察得到结果的⽅法称为
( A )A.观察法B.实验法C.电话调查法
2.2.5 在分类的基础上,将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类进⾏整理,形成总体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C )A.频数B.次数C.频数分布
2.2.6 在问卷中没有提供答案,由被调查者⾃由地选择回答形式的问题称为(B )
A.封闭性问题B.开放性问题C.复杂性问题
2.2.7 上四分位数
Q位置的计算公式是
U
(A )
A.3(1)
4
n+
B.
1
4
n+
C.
1
2
n+
2.2.8 ⾏标题通常⽤来表⽰横向变量的名称,⼀般在统计表的(B )
A.中间B.左边C.右边
2.2.9 ⼀组数15,18,19,20,22,24,26,27,28,29,32的上四分位数值和下四分位数值分别是(A )A.28,19 B.29,20 C.28,20
2.2.10 现⼀组数:25,27,29,30,32,34。

其中位数的值是(B )
A.29 B.29.5 C.30
2.2.11 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般是
(C )A.此值归⼊两组均可B.将此值归⼊上限所在组C.将此值归⼊下限所在组
2.2.12⼈⼝普查的调查单位是(C )
A.全部⼈⼝B.每户家庭C.每个⼈
2.2.13 数据审核时,主要从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三⽅⾯进⾏审核的数据是(A)
A.原始数据B.⼆⼿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
2.2.14 在数值型数据的图⽰中,适⽤于多变量数据的图形有(A )
A.雷达图B.直⽅图C.茎叶图
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4个备选答案中,⾄少有⼆个是正确的,请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3.1 常⽤的统计调查⽅式有(ACD )
A.普查B.科学试验C.统计报表调查D.抽样调查
2.3.2 属于数据收集⽅法的有(ABCD )
A.访问调查法B.电话调查法C.⼩组座谈法D.实验法
2.3.3 设计调查表时是采⽤⼀览表还是单⼀表,取决于(AD )
A.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的关系B.⽅便性C.经费的多少D.调查项⽬的多少
2.3.4 选择回答型的设计⽅法包括两项选择法及
(ABCD )
A.多项选择法B.顺序选择法C.评定尺度法D.双向列联法
2.3.5 对封闭性问题的设计,答案要遵循的原则是(CD )
A.完备性B.系统性C.穷尽性D.互斥性
2.3.6 在分组汇总之前,要对原始资料的哪些⽅⾯进⾏审核(ABC )
A.及时性B.准确性C.完整性D.互斥性
2.3.7分类数据的图⽰⽅法主要包括(ABCD )
A.条形图B.Pareto图C.对⽐条形图D.饼图
2.3.8 数据分组根据分组变量的多少可以分为(CD )
A.单层分组B.多层分组C.简单分组D.复合分组。

2.3.9 从外形看,统计表都由哪些部分组成?(ABCD )
A.表头B.⾏标题C.列标题D.数字资料
2.3.10 属于数值型数据图⽰⽅法的有(ABCD )
A.直⽅图B.箱线图C.雷达图D.茎叶图
2.3.11 多变量数据的图⽰⽅法包括
(ABCD )
A.散点图B.⽓泡图C.雷达图D.星座图
2.3.12 某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7⽉1⽇零点,今有甲,⼄、丙、丁四⼈情况是:甲6⽉30⽇夜10点出⽣,⼄6⽉30⽇夜11点去世,丙6⽉30⽇夜12点半出⽣,丁7⽉1⽇1点去世。

调查员登记时,对这四⼈处理正确的选项是(ACD )
A.甲登记、⼄不登记B.甲不登记、⼄登记
C.丙不登记D.丁登记
四、判断改错题(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

在你认为错误的地⽅和题后括号内打“×”,并在其正下⽅写出正确的答案来)
2.4.1 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总是相同的。

(×,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不总是相同的)
2.4.2 两项选择法是指提出的问题只有两种备选答案的提问⽅法。

(√)
2.4.3 复合分组是对被研究现象总体只按⼀个变量进⾏分组。

(×,简单分组是对被研究现象总体只按⼀个变量进⾏分组)
2.4.4 简单分组是对原始数据按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进⾏层叠式分组。

(×,复合分组是对原始数据按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进⾏层叠式分组)
2.4.5 实验法具有⽅法科学、反映客观、过程容易控制等优点。

(√)
2.4.6 ⼩组座谈法有匿名性、定量化和轮回反馈式等特点。

(×,德尔菲法有匿名性、定量化和轮回反馈式等特点)
2.4.7 ⽹络调查是指利⽤国际互联⽹搜集数据⽅法。

(√)
2.4.8 开放性问题⼀般放在问卷的前⾯。

(×,开放性问题⼀般放在问卷的最后)
2.4.9 组织普查时要规定统⼀的登记时点。

(×,组织普查时要规定统⼀的标准时点)
2.4.10在全国⼈⼝普查中,全国⼈⼝是调查对象。

(√)
2.4.11抽样调查属于全⾯调查⽅式。

(×,普查属于全⾯调查⽅式,抽样调查属于⾮全⾯调查⽅式)
2.4.12我国在每逢年份的末尾数字为0的年份进⾏⼈⼝普查。

( √)
五、简答题
2.5.1 在选择次级数据时应该注意什么?
答:(1)应根据研究⽬的选择次级数据;(2)注意次级数据变量名称的含义是否发⽣变化;
(3)注意次级数据的计算⼝径和计算⽅法是否⼀致;(4)注意尊重次级数据所有者的权益。

2.5.2 什么是普查?组织普查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普查是国家为了详细地了解某项重要的国情国⼒⽽专门组织的⼀次性全⾯调查,主要⽤来调查属于⼀定时点上现象的总体特征。

组织普查时,应该注意(1)要规定统⼀的标准时点;(2)严格设定必需的调查项⽬;(3)尽可能地缩短普查登记期限;(4)按⼀定的周期进⾏同类普查。

2.5.3 抽样调查具有什么特点?
答:(1)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单位;(2)抽样调查的⽬的是根据样本的数量特征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3)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且加以控制。

2.5.4 统计数据的具体收集⽅法有哪些?
答:有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电话调查法、电脑辅助调查法、⼩组座谈法、观察法、实验法、⽹络调查法等。

2.5.5 什么是访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的特点是什么?
答:访问调查法是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的当⾯交谈⽽得到所需资料的调查⽅法。

在访问调查中,调查⼈员可以直接了解被调查者对调查问题的态度、观点、举⽌和调查现场的环境等,为判断调查资料的准确程度提供⼀定的依据。

与其他调查法相⽐,访问调查法的特点有:回答率较⾼、数据⽐较准确、可使⽤较复杂的问卷、调查成本⾼等。

2.5.6 什么是德尔菲法?德尔菲法的特点是什么?
答:德尔菲法是指按照规定的程序,采⽤邮寄或电⼦邮件的⽅式,反复多次地收集各地专家的看法,使不同意见趋于⼀致的调查⽅法。

德尔菲法有匿名性、定量化和轮回反馈式等特点。

2.5.7 ⼀份完整的调查⽅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答:(1)调查⽬的;(2)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3)调查项⽬与调查表;
(4)调查时间、调查⽅式与⽅法;(5)调查的组织⼯作。

2.5.8 为了保证原始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在确定调查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1)调查项⽬的含义必须明确,不能模棱两可;(2)考虑取得资料的可⾏性,有些调查项⽬虽然需要,但在现有条件下难以取得资料的则不应列⼊;(3)调查项⽬的答案应满⾜完备性和互斥性。

如果要求选择回答,则必须列出所有可能的答案,以免出现重复或遗漏;(4)确定不同时期同类调查的调查项⽬时,前后时期的调查项⽬应互相衔接,以便进⾏动态⽐较分析。

2.5.9 设计问卷的提问项⽬时⼀般应注意遵循哪些规则?
答:(1)问题的顺序安排应注意逻辑性;(2)问题的顺序安排应注意兴趣;
(3)问题的顺序安排应注意先易后难;(4)开放性问题⼀般放在最后。

2.5.10 什么是问卷中的封闭性问题?封闭性问题答案的设计有哪些类型可供选择?
答:封闭性问题是指调查者已经设计好若⼲个答案,被调查者只需从中选择⼀个或⼀个以上答案的问题。

其答案的设计有两项选择法、多项选择法、顺序选择法、评定尺度法、双向列联法等可供选择。

2.5.11 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图⽰⽅法各有哪些?
答:分类数据的图⽰⽅法包括条形图、Pareto图、对⽐条形图和饼图;顺序数据的图
⽰⽅法包括累计频数分布图和环形图。

2.5.12 数据分组应注意什么?
答:(1)保持组内单位的同质性和组间单位的差异性;
(2)统计分组要符合穷举性原则;(3)统计分组要符合互斥性原则。

2.5.13 数值型数据的图⽰⽅法有哪些?
答:数值型数据的图⽰⽅法包括直⽅图、茎叶图、箱线图、线图、⼆维或三维散点图、⽓泡图、雷达图等。

2.5.14 统计表由哪⼏个部分组成?
答:统计表有多种具体形式,但不论哪种形式的统计表,从外形看都由表头、⾏标题、列标题和数字资料四个部分组成。

2.5.15 简述统计表的设计规则。

答:(1)合理安排统计表的结构;(2)统计表的总标题、⾏标题、列标题都要能简明扼要地说明有关内容;(3)统计表的左右两端⼀律不封⼝;表的上下两端⼀般⽤粗线,其他的中间线都⽤细线隔开;(4)表中数据⼀般采⽤右对齐形式,有⼩数点时以⼩数点对齐,同栏数据要具有同⼀精确度;不要求填写或不可能有答案的表格单元,⼀般⽤“—”表⽰,在数字资料区不能出现“同上”、“同左”等⽂字;(5)若使⽤的是次级资料,应在表的下⽅注明资料来源,既显⽰对原作者的尊重,⼜便于读者查对。

有时还需要在表的下⽅附上简明的指标解释。

2.5.16 试设计⼀份调查⼤学⽣对本科教学计划意见的问卷,进⾏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答:略
2.5.17 调查本班同学的来源地(按省或按市),制作频数分布表、条形图、柱形图和Pareto图。

答:略
六、作图与计算题
2.6.1 为了解某⼤型居民⼩区的物业管理质量,随机抽取了由100个家庭组成的样本。

质量等级的含义分别为:A.差;B.较差;C.⼀般;D.较好;E.好。

有关资料如下:
C A B B
D A D D C B
D C A
E C A B C D D
B C E B A B C D B B
B C B A D B B C B A
B C D E B C C C C B
D D B A
E A B C E A
D C A B C C D A C E
C B C A B C E B
D A
E C D D B A A C C A
C B A C
D B B B C D
要求:(1)指出上⾯的数据的类型;(2)制作频数分布表;(3)绘制条形图反映质量等级的分布。

解:(1)顺序数据。

(2)频数分布表
等级户数向上累积(%)
A1818
B2846
C2874
D1892
E8100
合计100—
(3)条形图
E
D
C
B
A
0510********
2.6.2 某⽣产车间30名⼯⼈⽇加⼯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 36
试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组:25—30,30—35,35—40,40—45,45—50,编制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图。

解:频数分布表
零件数(件)频率百分⽐(%)
25-30 4 13.33
30-35 6 20
35-40 9 30
40-45 8 26.67
45-50 3 10
合计30 100
直⽅图:
2.6.3 某调查公司对省内各市2007年度评选的“三⼋”红旗⼿的状况进⾏了调查,得到如下的百分⽐信息:
(1)所从事的⾏业:服务业41%,制造业35%,政府机关8%,个体户3%,其他13%;(2)学历状况:⾼中30%,本科45%,硕⼠15%,博⼠4%,其他6%;(3)婚姻状况:有配偶85%,未婚6%,其他9%。

要求:试利⽤上述信息对这些先进⼈物作出描述。

解:在所选的选的“三⼋”红旗⼿中,服务业和制造业占绝⼤多数,分别为41%和35%。

⾏业
服务业41%
制造业35%
政府机关8%
个体户3%其它13%
服务业制造业政府机关个体户其它
在学历中以⾼中⽣和本科⽣居多,分别占30%和45%。

对于配偶情况,有配偶的占85%,未婚的占8%。

2.6.4 为了解某特定商品房型的价格变动情况,某市调查机构随机抽取了25个样本,得销售价格资料如下:销售价格(单位:元)
5660 5595 6060 5500 5630
5899 6295 5749 5820 5843
5710 5950 5720 5575 5760
6090 5770 5682 6016 5650
5425 5367 6380 5945 6120
要求:试根据上表资料绘制茎叶图。

解:
销售价格茎叶图为:
树茎树叶数据个数
53 67 1
54 25 1
55 007595 3
56 30506082 4
57 1020496070 5
58 204399 3
59 4550 2
60 166090 3
61 20 1
62 95 1
63 80 1
2.6.5 D超市30天的销售额资料如下(单位:万元):
596335419263
40 67 65 46 45 84
56 42 64 57 43 64
36 56 69 63 54 72
536431705178要求:试根据上表资料进⾏数据分组,并绘制这组数据的频数直⽅图。

解:将数据分为7组,组距为10。

频数分布表
40-50516.7
50-60723.3
60-70930.0
70-80310.0
80-901 3.3
90-1001 3.3
合计30100.0 直⽅图:
246810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100-110
2.6.6 2006年世界⼗⼤富豪和中国内地⼗⼤富豪资产的资料如下:
世界(亿美元)中国内地(亿元⼈民币)
姓名资产姓名资产⽐尔·盖茨 500 黄光裕 180.9 沃伦·巴菲特 420 许荣茂 173.6 卡洛斯·贺鲁 300 荣智健 158 英格⽡·坎普拉德280 朱孟依 152.4 拉克什⽶·⽶塔尔
235 张茵 115 保罗·艾伦 220 张⼒ 115.2 伯纳德·阿诺特 215 施正荣 113 阿尔⽡利德·塔拉尔 200 刘永⾏ 91.7 肯尼斯·汤姆森家族
196 郭⼴昌 90.8 李嘉诚
188
鲁冠球
90.5
要求:试按照1美元=7元⼈民币的汇率,画出相应的对⽐柱形图和环形图。

解:
对⽐柱形图
世界⼗⼤富豪和中国内地⼗⼤富豪资产柱形对⽐图
100
200300400
5006001
2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