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研究进展_朱玉强
酵母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提取方法研究
![酵母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提取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db0592ced630b1c59eeb558.png)
实验号
1 2 3 4
表 2 正交实验结果
A
B
C
D 含量(%)
1
1
1
1
0.43
1
2
2
2
1.64
1
3
3
3
1.45
2
1
2
3
2.01
—17—
发酵科技通讯
第 37 卷
5
2
2
3
1
1.38
6
2
3
1
2
1.04
7
3
1
3
2
1.25
8
3
2
2
3
1.83
9
3
3
1
1
0.98
K1
3.52 3.69 2.45 2.78
K2
4.43 4.85 5.48 4.51
由 图 3 可 见 GSH 对 照 品 的 出 峰 时 间 为 12.98min。将图 4 与图 5 进行比较可以看出, 热水
—18—
提取所得样品谱图中含有许多其他组分, 表明杂 质含量较多, 样品 GSH 纯度为 13.56%, 而乙醇提 取所得样品谱图中部分组分峰面积减小, 甚至已 经不存在, 表明杂质含量减少, 样品 GSH 纯度为 19.86%。测定结果表明, 乙醇提取法所得样品蛋 白质、核酸、色素等杂质溶出量少, 纯度较高, 从而 减少了后续分离纯化的工作量。
图 2 料液比对热水提取 GSH 的影响
由图 2 可看出, 随着加水量的增加, 浸出的 GSH 含量提高, 加水 4 倍体积时, 提取 GSH 含量 达 1.865%, 随加水量的增加, GSH 含量无明显提 高, 考虑到加水量过高会延长上清液浓缩时间, 加 大不必要的工作量, 故加水量选取为 1:4。 2.2 乙醇提取
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的研究进展
![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e1da513ff00bed5b9f31dca.png)
谷胱甘肽发酵法生产的研究进展摘要:谷胱甘肽(GSH)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经肽键缩合而成的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的活性三肽,对维持生物体内合适的氧化还原环境起着关键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发酵法已成为目前生产谷胱甘肽最常用的方法,但现有生产能力还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本文主要针对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的关键技术环节,包括菌种选育、工艺优化、过程控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一个综述。
关键词:谷胱甘肽发酵生产菌种选育工艺优化过程控制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 是一种缩合而成的含C-谷氨酰基和巯基的生物活性三肽类化合物,在蛋白质和DNA 的合成、氨基酸的转运、细胞的保护等重要的生物学现象中起着直接或间接作用。
它主要分布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中,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运动保健、食品加工等很多领域。
因此,GSH 已成为各国科学家研究和探索的热点。
1 谷胱甘肽的性质及功能虽然GSH的研究已经日益受到关注,但大家对其理化性质及生理功能的了解并不够全面。
而对这些基本信息的掌握,恰是我们更进一步探索谷胱甘肽各项作用机理的前提。
1.1谷胱甘肽的理化性质GSH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经肽键缩合而成的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的活性三肽,化学名称为C-L-谷氨酰-L-半胱氨酰-甘氨酸( C-L-Glutamy-l L-Cysteiny-l Gly cine)。
GSH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7133,熔点189~193℃( 分解) ,晶体呈无色透明细长柱状,等电点为5.93,溶于水、液氨和二甲基甲酰胺,而不溶于醇、醚和丙酮。
GSH 分子中含有一特殊肽键C-谷氨酰胺键,其保护肝脏等许多特殊性质均与此肽键有关;GSH 分子中含有一个活泼的巯基- SH,易被氧化脱氢,2分子GSH 脱氢后转变为1分子氧化型谷胱甘肽( GSSG) 。
GSH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动物肝脏、酵母和小麦胚芽中都含有丰富的GSH,其含量为1~10 mg/g,人和动物的血液中也含有较多的GSH,而植物组织中的GSH 含量则较低。
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的研究进展
![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22a9ad8d15abe23482f4daf.png)
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的研究进展古绍彬,吴影,李荣春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摘要 谷胱甘肽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活性三肽,对维持生物体内合适的氧化还原环境起着关键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微生物发酵法是目前谷胱甘肽生产的主要方法。
综述了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中优良菌株选育、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等,并对发酵法合成谷胱甘肽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谷胱甘肽;微生物发酵;菌种选育;工艺优化中图分类号 Q9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7)30-09689-03The P rogress of G lutathione P roduction by Microbial F erm entationGU Sh ao2bin et al (C ollege of F ood&Bioengineering,H 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T echn ology,Lu oyang,H enan471003)Abstract G lutathione(γ2glutam ylcysteinylglycine,G SH is the reduced form),the m ost ubiquitous low m olecular weight n on2protein thiol com pound,is w idely dist ributed in alm ost all the aerobic organisms.Being one of the im portant physiological active peptides,G SH plays m any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in the cells,for instance,m aintenance of n orm al red ox potential in the cells,radical scavenger,detoxification of various cytotoxic com pounds,antioxidant,and s o on.As glutathione has w ide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m edicine,food,cosm etic and s o on,the comm ercial dem and for G SH has been ex panding.T he m ain technique for G SH preparation at present is by biotechn ological m eth od,which com prises enzym atic trans form ation and m icrobial ferm entation.In this arti2 cle,G SH production by ferm entative approach was reviewed.T he screening of strains for high G SH production,optim ization and control of the bioprocess, and the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G SH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In the end,the problems to be s olved and the foreground for biotechn ological produc2 tion of G SH were briefly prospected.K ey w ords G lutathione;M icrobial ferm entation;Screening of high yield strains;O ptim ization of process 谷胱甘肽(G lutathione,G SH)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缩合而成的一种含γ2谷氨酰基和巯基的生物活性三肽类化合物,在蛋白质和DNA的合成、氨基酸的转运、细胞的保护等重要的生物学现象中起着直接或间接作用。
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研究进展
![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95d74aad1f34693daef3eb1.png)
菌株 , 高细胞 内 G H 的含 量 。 提 S
— — r — J
— 一 、 . — — — —
11 常规 诱变 育种 .
-
广 —
Y
杨 秀杰 等[ 5 1 验 室保 存 的酵母 菌 为 出发 菌 以实 株 ,通 过紫 外线 、 o 线 照射 及氯 化锌 平板 筛 射
———● 维普资讯 ຫໍສະໝຸດ 第 3 7卷 第 2 期
28 月 0 年4 0
发 酵 科 技 通 讯
内部 , 破坏 I V 在 L 2基 因的 同时 , 加 G H1 因 增 S 基 的拷 贝数 。I O O L发酵 罐 的 中试 结果 表 明 , 构 建 所 酵母 工 程菌 的谷胱 甘 肽 含量 提 高 了 3 %, 产 啤 4 所 酒抗 老 化能 力是 受体 菌所 产 啤酒 的 1 . ,同时 5倍 所酿 制啤 酒陈 化 以后 , 专家 品评 , 经 一致认 为 啤酒 风 味优 于 受体菌 所 酿制 啤酒 ,因此该 酵母 工程 菌
自 13 9 8年 实 现 了 由酵母 制备 G H 以来 , S 发 酵 法生产 G H的工 艺方 法不 断得 到 改进 , 发酵 S 且
质量 373 , 点 19 1 3 , 0 .3 熔 8 ~ 9 ℃ 晶体呈 无 色透 明细 长柱 状 , 电点 为 59 , 于水 、 等 .3 溶 液氨 和二 甲基 甲 酰胺 , 不溶 于醇 、 而 醚和丙 酮 。G H分 子 中含 有一 S
(ac ao ye eei a) S c h rm cscrv i 菌体 内 G H 含 量较 高 , se S
且 能长 时间保 持合 成 G H的能 力 。 S 如果 以这些 酵
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GSH)分离纯化工艺优化
![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GSH)分离纯化工艺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0123c1d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7e.png)
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GSH)分离纯化工艺优化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GSH)分离纯化工艺优化谷胱甘肽(GSH,L-γ-谷氨酸-L-半胱氨酸甘氨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活性三肽。
目前,国外分离GSH主要应用铜盐法及离子交换法,国产离子交换树脂用于分离纯化GSH虽有报道,但离真正应用还有距离。
在经前人筛选出苯乙烯系硫脲树脂作为分离介质的基础上,我们基本确定了一条包括酵母细胞的破碎、抽提液预处理、杂蛋白去除、浓缩、层析、结晶的工艺路线,并对其中一些步骤进行优化。
经过优化,真空浓缩选择65℃浓缩不超过4h为最佳,此时GSH收率可达92%;用100-200目处理好的硫脲树脂填成床层高度为F3.5x35cm的层析柱,采用pH3.00.1mol/L(NH)2HPO4—HCl缓冲液、pH3.00.2M NH4CI—HCl缓冲液分别处理层析柱后上样洗脱,所得的洗脱收率与采用pH3.00.lmol/1(NH)2HPO4—HCl缓冲液时相当;当上样浓度加倍至2400mg/L,洗脱效果基本保持不变,提高了树脂使用率;最佳洗脱流速为7mL/min;柱高不低于20cm均可以达到分离纯化GSH的目的;当柱高高于31cm时在两个GSH洗脱峰中均可以收集到可以用于结晶的部分,柱高低于31cm时只能收集第二个洗脱峰的部分洗脱液用于结晶;能用于结晶的洗脱液的pH值主要集中在3.5-4.5之间,可简化为用pH检测来收集洗脱液;对结晶工艺流程改进为:在洗脱液浓缩400-500倍后加入60%-70%异丙醇,调pH值2.82-2.88之间,加入1%~2%的GSH 晶种,室温放置0.5h,降温至10℃放置8h,然后真空干燥。
工艺的总收率约为45%,产品纯度为99%。
在进行技术转让验证实验时,发现树脂在使用60次后分离效果明显变差,经再生处理后树脂的吸附能力变弱,洗脱效果不如以前,为此我们对于树脂再生条件进行研究:发现经酸碱处理过的需再生的树脂对GSH的吸附容量最大,故采用NaOH、HCl溶液来再生树脂;经过1.0mol/L浓度的NaOH、HCl溶液再生的树脂于室温下在pH3.50-3.75之间吸附GSH后,再用浓度为3%NaOH溶液进行解吸,吸附容量达18mg/g干树脂,解吸得率可达95%左右。
酿酒酵母高密度发酵生产谷胱甘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酿酒酵母高密度发酵生产谷胱甘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4bb933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01.png)
酿酒酵母高密度发酵生产谷胱甘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谷胱甘肽是一种功能性小分子肽,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涉及许多生物过程和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肝炎等。
因此,谷胱甘肽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目前谷胱甘肽的生产主要依赖于化学合成或鸟氨酸发酵生产,但这些方法存在高成本、污染环境等问题。
因此,发掘合适的微生物生产谷胱甘肽属于一项有趣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
酿酒酵母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菌株,在酿酒过程中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酿酒酵母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微生物细胞工厂,用于生产人类需要的大量生物技术产品。
因此,研究酿酒酵母高密度发酵生产谷胱甘肽的可行性以及此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酿酒酵母高密度发酵生产谷胱甘肽的可行性,并对其产物性质进行分析,比较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的经济性和效率,探索用酿酒酵母生产谷胱甘肽的可行性。
三、研究内容1. 优选适宜的酿酒酵母菌株,筛选适宜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
2. 建立酿酒酵母高密度发酵谷胱甘肽的工艺流程,并优化工艺参数。
3. 对生产的谷胱甘肽进行分离、纯化和性质表征。
4. 比较此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效率和经济性。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新的、具有可行性的谷胱甘肽生产方法,将有利于替代现有的化学合成和鸟氨酸发酵生产的方法,并降低成本、污染环境。
同时,研究结果对于开发酿酒酵母的应用领域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五、研究方法1. 优选酵母菌株,筛选和优化发酵条件和培养基。
2. 采用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分析所选酵母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遗传变异程度。
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和定量分析谷胱甘肽。
4. 通过比较研究酿酒酵母高密度发酵生产谷胱甘肽的经济性和效率,评估其产业化应用前景。
六、研究预期结果1. 优选出一种高效、低成本的酿酒酵母菌株,建立生产谷胱甘肽的工艺流程,达到预期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饶 志 明 等[14]考 察 了 培 养 基 组 成 及 培 养 条 件 对 重 组 巴 斯 德 毕 赤 氏 酵 母 (Pichia pastoris)x—33 (pGAPZA—gsh1)合成谷胱甘肽(GSH)的影响。优化 后的培养基组成为: 甘油 30 g /l、蛋白胨 40 g/l、酵 母膏 9 g /l、半胱氨酸 0.36 g /l、KH2PO43 g /l; 培 养 条件为: 自然 pH、摇床转速 200 r /min、装 液 量 为 30 ml /250 ml、接种量为 10%。在此优化条件下重 组 酵 母 的 GSH 产 量 是 98.5 mg /l, 为 优 化 前 的 2.33 倍, 生物量最大值达到 19.6 g /l。在 5L 发酵 罐上进行放大实验, 发酵结束后 GSH 产量、重组 菌 的 生 物 量 分 别 为 97.9 mg /l, 18.7 g /l 与 摇 瓶 发 酵结果基本吻合。
李 华 钟 等[11]以 野 生 型 大 肠 杆 菌 E.coliII 为 宿 主细胞, 转化带有编码谷胱甘肽合成酶系的基因 gshI 和 gshII 的质粒 pGH501, 获得了一株谷胱甘 肽合成活性、质粒稳定性和传代稳定性俱佳, 并且 能够重复使用的重组大肠杆菌 E.coliII1。该菌株 经过甲苯处理后, 能够在胞外积累 4 g/l 左右的 谷胱甘肽(GSH)。在合成反应体系中, 提高 L 谷氨 酸浓度可促进 GSH 合成, 但 L 半胱氨酸浓度增大 到 20 mmol /l 后 会 抑 制 GSH 的 合 成 。 根 据 GSH 合成反应中能量辅因子的变化情况, 提出 E.coliI- I1 细胞控制的 GSH 合成反应机理: 由谷胱甘肽合 成 酶 (GSHII) 控 制 的 第 二 步 反 应 的 能 量 供 体 是 ADP 而非 ATP, 该反应是整个 GSH 合成反应的 限速步骤, 高浓度 ADP 可能会抑制 GSHII 的活 性。在 GSH 合成反应体系中添加 100 mmol /l 的 L 丝氨酸—硼酸钾混合物可以有效地防 止 GSH 的 进 一 步 降 解 , 反 应 3 h 后 , GSH 产 量 达 到 230 mmol /l(约 71g /l)。
—23—Biblioteka 发酵科技通讯第 37 卷
ATP相比, 其谷胱甘肽产量提高 14.5%以上。
2 培养基、培养条件及培养方式
袁 宏 丽 等[13]对 实 验 室 保 藏 的 14 株 不 同 种 属 的酵母菌株的谷胱甘肽(GSH)产量进行了比较, 发 现其中 log 酵母菌株的 GSH 产量最高达 127.785 mg /l。对其营养条件进行了研究, 发现其最佳碳源 为葡萄糖; 硝酸盐会抑制其生长, 而有机氮源对其 生长有利; 考虑到磷和钾对酵母细胞生长及发酵 代谢的作用, 选择 KH2PO4 为培养基中的基本成 分。采用正交试验对培养基的基本成分进行优化, 在 最 佳 培 养 条 件 下 log 酵 母 的 GSH 产 量 有 较 大 幅度的提高, 达到 148.547 mg /l。
童 群 义 等[12]分 别 考 察 了 面 包 酵 母 、耐 高 温 酵 母合成 ATP 的最适条件和重 组 大 肠 杆 菌 合 成 谷 胱甘肽的最适条件, 比较了面包酵母和耐高温酵 母作为 ATP 再生菌株对谷胱甘肽合成的影响。结 果表明: 由耐高温酵母构建的 ATP 再生谷胱甘肽 合成耦合体系, 与用面包酵母构建的耦合体系相 比, 其谷胱甘肽产量提高 43.6%以上; 与直接添加
于春涛等[4]对 酵 母 菌(Saccharomyces)2.558 进
第 37 卷第 2 期 2008 年 4 月
发酵科技通讯
行紫外照射、紫外照射+LiCl 复合处理获得了 1 株 突变株 F400—1, GSH 细胞含量 19.25 mg /g, 比出 发菌株提高了 535.38%; 发酵液含量达到 106.14 mg /l, 比出发菌株提高了 745.03%。经遗传稳定性 分析, 证明菌株 F400—1 是遗传稳定的。
童群义等[8]筛选到一株具有较高 GSH 产量的 酵母菌株 S.cerevisiae2165, 然后以该菌株为出发 菌, 采用紫外照射、紫外照射+LiCl 联合处理、亚硝 基 胍(MNNG)等 诱 变 处 理 , 获 得 一 株 高 产 GSH 的 酿酒酵母优良菌株 S.cerevisiaeJN—5—8。该菌株 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能, 在经过优化的培养条件下 培 养 24 h, 其 GSH 产 量 达 到 339.1 mg /l, 比 出 发 菌株提高 2.2 倍。 1.2 遗传工程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酵母分子遗传与育 种研究室[9]使用携带 GSH1 基 因 的 酵 母 一 大 肠 杆 菌穿梭质粒, 使 GSH1 基因在啤酒酵母中高效表 达, 所构建工程菌中谷胱甘肽含量比对照高了 50%; 在此研究基础上, 又采用同源重组技术, 将 来 自 啤 酒 酵 母 YSG—26 的 GSH1 基 因 整 合 至 青 岛啤酒酵母 YSF31 的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 ILV2
发酵科技通讯
第 37 卷
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研究进展
朱玉强 (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山东济南 250014)
摘 要: 综述了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时菌种的选育、培养基、培养条件及培养方式以及分离纯化方 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谷胱甘肽; 发酵工程; 发酵工艺
谷 胱 甘 肽 (Glutathione, 简 称 GSH)是 由 谷 氨 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经肽键缩合而成的具有多 种重要生理功能的活性三肽(见图 1), 化学名称为 γ—L—谷 氨 酰 —L—半 胱 氨 酰—甘 氨 酸 (γ—L— Glutamyl—L—Cysteinyl—Glycine)。GSH 相对分子 质量 307.33, 熔点 189 ̄193℃, 晶体呈无色透明细 长柱状, 等电点为 5.93, 溶于水、液氨和二甲基甲 酰胺, 而不溶于醇、醚和丙酮。GSH 分子中含有一 特殊肽键 γ—谷氨酰胺键, 其保护肝脏等许多特 殊性质均与此肽键有关; GSH 分子中含有一个活 泼的巯基—SH, 易被氧化脱氢, 2 分子 GSH 脱氢 后转变为 1 分子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GSH 广 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动物肝脏、酵母和小麦胚芽中 都含有丰富的 GSH, 其含量为 1 ̄10 mg /g, 人和动 物的血液中也含有较多的 GSH, 而植物组织中的 GSH 含量则较低[1]。
图 1 谷胱甘肽的化学结构 GSH 对 于 维 持 生 物 体 内 适 宜 的 氧 化 还 原 环 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SH 可保护肝脏, 辅助 治疗肝病、肿瘤、眼 科 疾 病(特 别 是 白 内 障)等 , 可 增 强 机 体 免 疫 力 、治 疗 糖 尿 病 神 经 损 害 、抗 炎 、抗 —22—
胡林华等[15]以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G796 —2 为出发菌株, 通过紫外线照射结合乙硫氨酸 平板筛选, 连续两代诱变筛选分离得到高产突变 株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E—2; 摇瓶试验胞内 谷胱甘肽含量达到 2.2%, 较出发菌株 G796—2 提 高 62.9%, 传 代 试 验 表 明 其 遗 传 性 能 稳 定 。 对 SE—2 的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化实验 和双碳源实验对培养基进行优化, 结果表明, 最佳 初糖浓度 6%, 葡萄糖 /糖蜜=3.5: 1, 半胱氨酸的添 加浓度 5 mmol /l 较为适宜。在优化的培养条件下 培养 39h, SE—2 谷胱甘肽总量达 180 mg/l 以上, 较 G796—2 提高 81.2%。
1 菌种选育
普通酵母菌体中 GSH 的含量一般不 超 过 细 胞 干 重 的 1.0% , 但 有 一 些 酵 母 菌 如 Saccha- romyces glyoxalphilus、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 icalis) 和 Saccharomgcescystinovolens、 酿 酒 酵 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体内 GSH 含量较高, 且能长时间保持合成 GSH 的能力。如果以这些酵 母菌株为出发菌株, 采用常规诱变育种选育高产 菌株, 或利用遗传工程技术构建具有 GSH 合成酶 活性的基因工程菌, 就有可能选育出更加优良的 菌株, 提高细胞内 GSH 的含量。 1.1 常规诱变育种
尹 吉 泰 等[5]使 用 EMS 对 出 发 菌 株(生 产 用 葡 萄酿酒酵母)CI 进行诱变, 通过蛋氨酸抗性平板, 筛选出了一株产硫化氢低、产谷胱甘肽高的突变 株 M6; M6 的基本发酵性能与出发菌株 CI 相差不 大, 但 GSH 的生成量比 CI 提高了 47.7%, H2S 的 生成量比出发菌株 CI 降低了 36.3%。
杨 秀 杰 等 [5]以 实 验 室 保 存 的 酵 母 菌 为 出 发 菌 株, 通过紫外线、60Coγ射线照射及氯化锌平板筛 选高产谷胱甘肽酵母菌菌株。采用四氧嘧啶法测 定 GSH 含量, 结果显示摇瓶实验菌体胞内谷胱甘 肽的含量达到 1.39%, 较出发菌株提高了 250%。 传代试验证明, 其遗传性能稳定。
何俊勇等[7]通过对谷胱甘肽新产 生 菌— ——藤 黄八叠球菌进行紫外诱变处理, 筛选到一株抗乙 硫氨酸和氯化锌的抗性菌株, 该突变株发酵生产 谷胱甘肽的产量比出发菌株提高 268.9%。通过对 碳源、氮源、温度、初始 pH 等发酵条 件 对 该 菌 株 生物合成谷胱甘肽的影响研究, 表明突变株 HY78 在发酵温度 37℃、初始 pH7.0、摇床转速 180 r / min 条件下, 摇瓶发酵 26 h, 该高产菌株在发酵液 中合成谷胱甘肽的产量可达 160.628 mg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