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的衰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商的衰落
摘要:在我国经济史上,明清时期商帮逐渐兴起,而其中尤以晋商最为有名。
晋商从崛起到衰败在商界活跃长达500多年,这在世界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但在
清朝末年,晋商却很快走上衰败之路,本文则从晋商衰败的原因分析,指出了晋
商衰败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晋商衰败没落原因
清王朝建立后,顺治帝接见了介休范氏等最著名的八大晋商,并御封为内务
府的皇商,山西商人实现了从晋商到“皇商”的质变,搭上了权贵的列车,但晋商
的好日子也随着清朝的“脱轨”而到头,一系列国内外及自身的因素使得晋商逐渐
开始衰落。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传统的内部封建统治的压迫掠夺
晋商从兴起到发展,几乎都离不开明清王朝的帮助。
最初是由为北方边镇筹
集军饷而崛起,清王朝时期又充当皇商而获得商业特权,并因为为清政府代垫和
汇兑军饷而闻名于金融界。
由于紧紧依靠着封建政府发展新盛,随着封建政府的
逐渐衰落,山西商人也走向了没落。
以恰克图贸易为例,清政府与雍正时期与俄国政府协议确定了以恰克图作为
双方商人的贸易点,自此,恰克图贸易日渐兴盛,但中国输往俄国的商品以茶叶
为大宗,而当时茶叶业务几乎为晋商所垄断。
在这一时期中俄两国的贸易权主要
掌握在清朝商人手中,清朝商人则是清一色的山西商人,山西商人在这一时期获
得了很大的利润。
然而,好景不长,光绪年间,俄国西伯利亚铁路开通,中国对
俄国的茶叶贸易受到了限制,山西商人因此采取赊销的办法,向俄国输送茶叶,
但俄国商人还款寥寥使得山西商人损失惨重。
崇洋媚外,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对这
一情况视而不见,俄国政府也违背约定对中国商人征以重税将中国商人排挤出了
俄国市场,这一事件使得晋商发展受到了重创。
二.思想保守,缺乏创新
古代一直有“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山西商人经商获取了丰厚利
润后,并没有用于投资和再生产,而是用作其他。
例如,修宅买地,众所周知,
晋商除了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学而优则仕”“敬业精神”“进取精神”等优秀的经商文
化传统外,还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等。
这些建筑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美学享受,也可以让我们从中看出山西商人对修建宅
院的重视。
以乔家大院为例,它位于山西祁县乔家堡村,是清代著名商业金融资
本家乔致庸的宅院,占地8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有院落19进,房屋313间。
由此可以看出,山西商人经商利润很多用于了修建宅院。
并且,晋商的乡土观念很重,他们常以同乡或同宗为纽带发展成商帮,著名
的平阳帮,泽潞帮,蒲州帮就是由同乡组织,发展起来的。
这种商帮虽在一定程
度上促进了内部团结,避免了内部竞争,有利于外部竞争,但却不利于长远的商
业发展。
在选人用人方面,晋商更重同乡,血缘关系,晋商盛行东家出钱,贫穷
者营运以充当“伙计”的商伙制,不少地方的“伙计”世代相袭而成为世袭商奴。
这
一制度在封建社会时期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在后期,随着商品经
济的进一步发展,反而成为了晋商发展的束缚。
此外,晋商大多来自农村,思想上难免带有农民阶级的保守性,行为上又缺
乏先进高级的理论力量的支撑。
他们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集中在农村,人生规范
也不自觉地融入了大量的封建色彩。
这与徽商,宁波商帮等其他的商帮形成了明
显的差别。
以宁波商帮为例,从鸦片战争后至中华任命共和国成立前,宁波商帮
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发展的契机,在发达的钱庄业和银行业的鼎力相助下,商业,金融业,工业,航运业紧密结合,相互为用,经济实力空前强盛,商界地位显著
提高,甚至连孙中山先生都对宁波人极为赞赏。
20世纪40年代末,宁波商人不
断拓展海外业务,在海内外大展宏图,成为海外华人经济圈中不可或缺的经济力量。
相比之下,封闭保守,故步自封的晋商必然会走向衰落,被历史所淘汰。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旧的商业模式已被打破,加
快改革,适应潮流是求得自身发展的途径。
但是由于晋商中的一些财东等墨守成规,以致于失去很多改革机会,晋商终于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以票号发展为例,
甲午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初时期,票号积极与外商
竞争,促进国内外贸易,资助民族资本。
但盛极必衰,由于票号总经理只图现实
利益,不谋求长远的发展,而四次失去改组的机会。
终于,在辛亥革命发生后,票
号进入了尾声,民国初期票号陆续倒闭,仅有几家存活了下来。
三.外国资本主义的掠夺
鸦片战争后,西方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外国资本开始在中国攫取经济特权,
挤压中国工商业者,使中国手工业,商业蒙受了重大损失。
明清政府由于其保守
顽固,落后无能的一面,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时,没有顽强对抗,而是软弱妥协,以至于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中国割地赔款,越来越多的赔款无疑需要
山西商人来承担很大一部分,在这一时期,封建政府对山西商人肆意压榨的名目
日渐繁多。
《天津条约》签订后,洋行利用其经营网点与中国商人展开竞争,使得山西
商人节节败退,许多商号倒闭。
并且,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得机器产品进入我国,导致山西许多手工作坊破产,手工织布业大受冲击,山西经济日以贫困。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但革命果实却落入了袁世凯手中,
当时军阀混战,土匪纷起,社会动荡。
在上述政府腐败,战事频繁的情况下,山
西商人接连遭受损失,纷纷破产,倒闭,有的甚至沦为乞丐。
就这样,晋商最终
退出了历史舞台。
四.晋商在管理中存在着严重失误
晋商几乎都是采取无限责任的股份公司经营方式和总经理负责制。
这种无限
责任公司制,当资不抵债时,财东必须用家产偿还,大大降低了抗风险能力。
并
且许多家族有父债子偿的传统,所以一旦经商失败,则巨大的债务有可能需要父
辈几代人偿还。
此外,晋商经营往往资本小,业务量大或资本虽大却又太重信用,不作必要之抵押,这样当对方破产或恶意拖欠时,往往倒账的风险极大。
由上,我认为造成晋商衰落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和晋商自身
的顽固保守。
当然,如果细究晋商衰败的原因,远远不止这几点,但是我认为这
几点是使得晋商没落的致命原因。
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只看到晋商的没落,还要
从这一事件中了解到晋商一些优秀的,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还要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作者简介:任虹霞(1995—),女,山西吕梁人,山西财经大学2017(理论经
济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