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辐射思维(2)
初中电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word资料4页
![初中电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word资料4页](https://img.taocdn.com/s3/m/bd918464fab069dc51220198.png)
初中电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呢?一、培养学生的“问题精神”问题是物理的心脏.为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本人就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优化思维品质作了一些探索尝试.在讲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其使用规则要求电流表一定要与被测部分电路串联.我提示学生,为什么一定要串联使用?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让学生猜想,学生情绪立即高涨.最终有学生提出:将电流表与被测部分电路并联测其电流行不行?立刻有学生回应说电表立即烧坏,有的说这样根本测不出电流,有的说这是违反操作规程,根本不能这样想,更不应该这样做.我说:那好,我们就来违反一下常规做这个实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几十双聚精会神的眼睛盯着我做实验.我连接好电路后,用试触法接通电表,只见表针很快超过量程而摆动,学生们都在担心烧坏电流表,我说如果这样下去,时间长了一会不会烧坏电流表?学生们一致认为会烧坏.我接着提问学生结合以往的教学,还有没有产生对其它电实验过程中的类似疑问?马上就有学生提出电压表测量电压时,按常规应将电压表与被测部分电路并联,如果串联使用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们热议起来,有的说肯定会烧坏电表,有的说肯定不会烧坏电表,有的说这样使用测出的电压值误差一定很大.在意见分歧时,我说那我们试试.我接着演示电压表串联测被测电路两端电压的实验,结果是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偏转,长时间电表也没有烧坏.我让学生分组讨论,选一代表发言,在争辩中学生明白了电压表内阻很大,串联接入电路中等于将电路断路了,怎么还能测出电压呢?在此之后还会有相当部分学生联想到了在其他的用电实验过程中,串连与并联可否混用的问题.教师以提供信息、承上启下的方式培养了学生主动联想、勇于提出问题的精神,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在讲保险丝的选择时,学生都知道保险丝有它的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如果超过这个电流值,保险丝会自动烧断,但学生们很少看见保险丝熔断的现象.我当堂做保险丝熔断实验,只听“砰”的一声保险丝红了一下,胆小女同学都闭上眼睛.我说:我将保险丝换成铝丝请同学们再观察,结果是长时间铝丝没有熔断而外电路导线绝缘皮冒烟起火,为什么?学生们议论后得出,铝制线熔点高,不可替代保险丝,安全性差,没有保险作用;如果用其它金属丝代替保险丝的后果将导致无保险作用的后果.三、培养学生大胆尝试、主动探索的精神在讲安全用电时,教材上说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如果更高的电压是不是一定会引起危险?有的人说肯定会发生触电事故,有人说接触时间短了不要紧,接触时间长了会电死人.在众说纷纭中,我问大家,用什么办法来说明谁是谁非呢?“用实验.”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我不慌不忙地站在课桌椅上,一手抓住火线,让一位男生用测电笔在教师手上脚上测试,结果电笔氖管发光,再让一女生用电表测试,结果证明我身上是带了电.有学生会问:“老师你觉得很难受吧?”教师面带笑容地说:“我没有什么难受的感觉啊!但是同学们测试时千万不能用手直接接触我的身体,不然我真的会难受的.”接着我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带电的滋味.只见一勇敢的男生自告奋勇地站到了课桌上,握住了火线,其它学生喊:“你感觉咋样?”男生说刚抓住时手稍有点麻,但抓住了之后就一点难受的感觉都没有.后来连女生也有要求亲身体验的,我都一一满足了学生们的要求.正在课堂活跃群情激昂之际,我提问为什么双手接触大于36V的电压却没有危险?通过观察,学生们提出了正解:身上带了电但没有电流通过人体,因为人站在绝缘的课桌椅上与地没有直接接触.但此时有位学生马上提到,如果两只手抓住火线就一定有危险.我没说话,当时马上就会有学生提出,一定要试试,试过才知道.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马上提出,由老师来实验,随后我站在课桌椅上做两手抓火线实验,结果仍安然无恙.理由仍是没有电流通过人体,这就是高压带电操作没有危险的原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既开拓了学生的知识境界,又用实例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实验、研究物理问题的精神.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3条:1、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辐射安全培训ppt课件
![辐射安全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3e23a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3.png)
PART 02
辐射安全管理体系
辐射安全管理机构与职责
辐射安全管理机构
负责制定和执行辐射安全政策、 标准和规定,确保辐射设施的正 常运行和辐射安全。
职责分工
明确各级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职责 ,建立完善的责任制,确保各项 辐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
辐射安全管理制度与流程
制度建设
制定完善的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 设备维护、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 等,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作业中安全措施
遵循最小照射原则,控制 照射时间,保持安全距离 ,避免直接接触放射源。
作业后处理
及时清理现场,确保无放 射性物质残留,记录工作 日志。
辐射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事故报告
发生辐射事故后,应立即 报告相关部门,并启动应 急预案。
现场处置
遵循应急预案,采取相应 措施,如撤离人员、封锁 现场、启动应急响应等。
详细描述
天然辐射主要来自地球大气层外的宇宙射线、土壤和建筑材 料等。人工辐射主要来自医疗、工业和科研等领域的人工放 射性物质。长期受到超过正常范围的辐射暴露,可能导致人 体组织损伤、癌症和其他健康问题。
辐射安全的重要性
总结词பைடு நூலகம்
了解辐射安全的重要性,是制定和实施有效辐射防护措施的前提。
详细描述
辐射安全旨在保护人类免受不必要的辐射暴露,降低潜在的健康风险。通过合理的辐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地减 少或避免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同时,加强辐射安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辐射的认知和防护意识,也是实现 辐射安全的重要途径。
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辐射防护设备与器材
辐射防护器材
包括各种防辐射服、眼镜、手套等个 人防护器材,以及防辐射屏风、防辐 射玻璃等固定防护设施。
最新辐射防护基础知识-讲座(精品ppt教学讲义ppt
![最新辐射防护基础知识-讲座(精品ppt教学讲义ppt](https://img.taocdn.com/s3/m/ca9782c476c66137ef06192a.png)
碘-131
气体,能量很低,
氚
半衰期为12年
反应堆
铯-137
半衰期为30年。通 过食物和水将其摄 入,或类似灰尘被 人吸入。与其接触 ,会增加癌症的患 病率
这些放射性物质以气体和微粒为主, 主要通过风向外部传播
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途径 外照射
放射性微尘自 然沉降在衣物 或体表
吸入放射性气 体和微尘
放射性微尘自 然沉降在建筑 物等
α射线
β射线
γ射线
γ中射子线
射线防护
辐射对人体危害
生活中的辐射
住在核 电厂周
围
宇宙 射线
乘坐 飞机
X光检查
每天吸 一包烟
放射工 作人员
每年50mSv
每次0.50-2.0mSv 每年约0.038-0.075mSv
每年约0.03mSv 每小时0.005mSv 每年0.0002mSv
每年天然辐射总和约2-4mSv
立即淋浴
可能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应立即洗澡,用冲淋浴的方式清除污染。
服用稳定性碘
一旦发生泄漏,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仅适用放射性物质吸入前!
碘片及含碘物质服用注意事项
•主要成分是碘化钾化合物,是一种稳定
碘片
性碘
•在甲状腺达到饱和,阻断放射性碘吸收
• 只有在辐射即将发生时服用有效
服用碘片 危害
•碘片的适用对象是不到40岁的人 •患碘过敏症的人也应该避免服用碘片 •影响甲状腺机能
放射性微尘通 过降水沉降建 筑物、道路等
内照射
食入被放射性 物质污染的食 物
体外创伤被放 射性物质沾污
外照射防护措施
时间
距离
屏蔽
累积剂量与受照时间 成正比。
第二章 辐射
![第二章 辐射](https://img.taocdn.com/s3/m/fad293acd1f34693daef3e47.png)
第一节 辐射的基本知识
一、辐射的基础知识 (一)辐射的概念 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流形式向周围传递或交换能量的方 式称为辐射。传递交换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任何物体在绝对零度以上都具有辐射的本领。
绝对零度:理论上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在此温度下物 体没有内能。把-273.15℃定作热力学温标的零度,即绝 对零度。
0.76微米~3.0微米
3.0微米~6.0微米 6.0微米~15微米 15微米~1000微米 1~10毫米
蓝 青 绿
黄
橙
0.56~0.59微米
0.59~0.62微米
1~10厘米 10厘米~1米
红
0.62~0.76微米
(三)辐射粒子性
辐射粒子学说认为,电磁辐射是由具有一定质量、能量和动量 的微粒子流组成,每个光量子的能量(EL)与频率或波长的关 系式为: EL= hf = hv / λ
∵日出日没时太阳高度角 hθ = 0° 日出日没方位角公式:
sinδ cosA cos
用本公式能算出一正一负两个值,分别是日出、 日没的方位角。
北半球A的季节变化 除北极外,一年中只有春分日和秋 分日,日出正东日没正西。 夏半年内, 日出东偏北方向,日没西偏北方向;且 愈近夏至日,日出日没方位愈偏北。冬 半年内,日出东偏南方向,日没西偏南 方向;且愈近冬至日,日出日没方位愈 偏南。 南半球相反
(三)昼长
1、昼夜、四季的形成 昼长(可照时数)由纬度和季节决定,相同纬度不同季节 的昼长不同,相同季节不同纬度的昼长也不同。
地球昼夜不停的进行两个基本运动:(1)绕自身轴的运动, 称为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3h 56’ 04’’,产生了昼夜交 替;(2)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为 365d 5h 48’ 46’’,产生了四季轮换。
【精编】第二章-辐射要点PPT课件
![【精编】第二章-辐射要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d7f41504a1b0717ed5dd22.png)
• 太阳高度角(h):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范围为[0,90]。正午太阳 高度角一天内最大。
• 任一地点任一时刻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如下:
sinh =sinφsinδ+cosφcosδcos ω
φ—纬度 ,δ—太阳赤纬 , ω—时角 正午为00 ,上午为负,下午为正,每小时为150 • 赤纬(δ):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地理纬度。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
间移动,赤纬变化范围为[-23.5°,23.5°],赤纬在北半球为正,南半 球为负。夏至(6月22日)直射北回归线, δ=23.5°;冬至(12月22日) 直射南回归线,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δ=-23.5° 。
• 昼夜长短变化特点:
• 时间变化特征:对于同纬度地区来讲,昼夜长 短随太阳直射点而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昼长越长,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为90°;夏半年昼长大于夜长,冬半年夜长大 于昼长,春秋分昼夜平分。
171.0 5.85…………………..
149.9 6.67…………………..
爱因斯坦和爱因斯坦值: 采用爱因斯坦值“E”作为光量 子 所 携 带 的 能 量 , 即 1mol 光 量 子 , 也 叫 1 个 爱 因 斯 坦 ( 6.02×1023个光量子)所携带的能量 E =e×6.02×1023。1 个爱因斯坦指的是6.02×1023个光量子数。
δ是斯第芬—波尔兹曼常数5.67×10-8J/( m2.k4)。
该定律表明:物体温度越高,其放射能力越强。
如物体是灰体,则公式前加ε得: ET=εδT4
ET的单位为W/m2,是辐射通量密度单位。
作业1:求太阳和地球发射的辐射通量密度(W/m2)?
已知:太阳半径=6·96×105Km,T=6000K,ε=1.0; 地球平均半径=6.37×103Km,T=288K,ε=0.95。
辐射安全培训课件
![辐射安全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d99f0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a.png)
正确选用和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01
根据工作场所的辐射源 类型和强度选择合适的 个人防护用品。
02
在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前 ,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 书,了解使用方法和注 意事项。
03
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确保其紧贴身体,无 缝隙,不漏气。
04
在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过 程中,应随时检查其完 好性,如有破损或异常 应及时更换。
辐射事故应急处理与救援措 施
应急计划制定和演练实施
制定应急计划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辐射事故应 急计划,明确应急组织、职责、流程 和资源调配方案。
定期演练
定期组织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 急响应速度和救援能力,确保在事故 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现场处置程序及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现场隔离与控制
电磁辐射监测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电磁 波的强度、频谱和场强等参数 ,以评估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 的影响。
声辐射监测
通过测量声波的声压、声强和 声功率等参数,评估噪声对人
体听力的影响。
常用监测设备介绍及使用方法
01
02
03
电离辐射监测设备
包括剂量计、计数器和谱 仪等,用于测量电离辐射 剂量和能谱。
电磁辐射监测设备
包括频谱分析仪、场强计 和干扰接收机等,用于测 量电磁波的频谱、场强和 干扰信号。
声辐射监测设备
包括声级计、频谱分析仪 和噪声剂量计等,用于测 量噪声的声压级、频谱和 暴露剂量。
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数据采集
根据监测目的和要求,选 择合适的监测设备进行数 据采集。
数据处理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滤波、修正和归一化等 操作,以提高数据质量和 可靠性。
辐射安全培训ppt课件
![辐射安全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b420a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f.png)
存储要求
放射性物质应存储在专门的存储 设施内,确保设施安全、防盗、 防火,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 防护措施,防止人员误入和非法
获取。
放射性物质使用登记和监督检查制度
使用登记制度
建立放射性物质使用登记制度,详细记录每次使用的放射性 物质名称、数量、用途、使用时间等信息,确保使用过程可 追溯。
监督检查制度
THANKS
[ 感谢观看 ]
高便捷性和实时性。
CHAPTER 05
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策略
员工入职前培训内容和要求
01
02
03
04
辐射安全基础知识
包括辐射类型、来源、危害等 基本概念。
安全操作规程
学习并熟练掌握与辐射相关的 安全操作规程。
防护用品使用
了解并学会正确使用辐射防护 用品,如防护服、护目镜等。
应急处理措施
掌握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 措施,如疏散、救治等。
活动效果评估
对宣传教育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员工参与度、知识掌握情况 等。
改进措施和建议
针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为今后的宣传 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CHAPTER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培训课程重点回顾
辐射安全基本概念
辐射安全法规与标准
介绍了辐射、放射性、辐射剂量等基本概 念,帮助学员建立对辐射安全的基本认知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加强法规标准执行力度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辐射安全法规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 查,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完善防护设施建设
企业应加大对辐射防护设施的投入,完善屏蔽措施、警示 标识等,提高工作场所的辐射安全水平。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幻灯片课件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0abf4a168884868762d642.png)
放射性衰变的类型
• 在放射性的衰变中,发生衰变的原子核叫 母核,衰变后所产生的核叫子核。放射性 原子核的衰变主要有三种类型:
• α衰变 • β衰变 • γ跃迁
8
α衰变
• 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α粒子而发生的转变,叫做 α衰变。经过α衰变以后,子核的质量数比母核 减少4,原子序数减少2。
• α粒子是由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又称α射线) 组成的,所以它在磁场中的偏转方向与正离子流 相同。
直接或间接使介质发生电离
效应的带电或不带电的射线
或粒子 (能量 ﹥keV )
α、β、γ、 x、 n、p、 裂变碎片 介子等
来源 1)放射性物质 (人造 天然) 2)加速器 3)反应堆 4)宇宙射线 5)地球环境
电磁辐射 紫外线、红外线、微波等 这些粒子虽能够同物质发 生作用但都不能使物质发 生电离效应,故也称非电 离辐射
27
吸收剂量D(absorbed dose)
吸收剂量的定义 单位质量受照物质吸收的任何电离辐射的平均能量。 D=dε/dm 其中dm为物质的质量(kg);dε是dm物质所吸收的平 均辐射能量(焦耳)。
吸收剂量D 的SI制单位与比释动能相同,也是Gy(戈 端),常用的单位有rad。 • 吸收剂量是辐射剂量学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物理量。物质 吸收辐射的能量越多,辐射引起的效应越明显。吸收剂 量就是对物质吸收辐射能量的定量描述。
• 阈值就是发生某种效应所需要的最低剂量值。
• 随机效应:发生几率与受照剂量成正比而严重程度与剂量 无关的辐射效应叫随机效应。它们主要是发生受照个体的 癌症及其后代的遗传效应。一般认为,在低剂量范围内, 这种效应的发生不存在剂量阈值。
• 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射线后,原子核本身就从一 种核素转变成另一种核素,这种过程就叫做原子 核的衰变,又叫放射性衰变。
辐射科普知识专题宣讲课件
![辐射科普知识专题宣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425651240c844769eaeeaf.png)
宇宙线~0.38 mSv/a 土地~0.45 mSv/a 水、食品、空气 0.25 mSv/a 乘飞机(伦敦—纽约)0.04mSv/次 砖房 0.5~1 mSv/a 混凝土 0.7~1 mSv/a 木房 0.3~0.5 mSv/a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电离辐射的单位
从其定义可以看出,希沃特表示辐射的剂量,而 戈瑞表示吸收的剂量。 也就是说,1Sv的辐射被1Kg组织完全吸收就是 1Gy,而人体不同组织器官对辐射的吸收也不同 ,具有不同的吸收率,如肺部为0.12,即肺部受 照射1Gy则相当于全身受照射0.12Sv。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辐射在哪呢?
我们所处的环境中本身就有辐射,包括空气、 土壤和食物之中都有,每年大概接受2~4mSv, 我国为3.1mSv;日常生活中的电脑、冰箱、电 视、微波炉、吹风机等也有辐射,但一般情况 下总量不会超过5mSv/年。
辐射分类
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辐射分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非电离辐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非电离辐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example
辐射思维理论
![辐射思维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30b647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7.png)
辐射思维理论辐射思维理论是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辐射思维指的是个体在思考问题时,将自己的主要关注点从自己转移到他人,以及环境中其他因素的一种心理过程。
辐射思维的出现是个体利用心理防御机制来应对逆境或者自我感受的一种方式。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辐射思维是人们在面对自身的不足或者压力时,通过将关注点转移到他人或其他事物上,从而减轻自我压力的一种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个体从自身问题中解脱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我满足感。
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个体通常会忽视自身的弱点或者问题,将自己的注意力和情感投放在其他人或事物上,从而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辐射思维在生活中体现得比较明显。
例如,在工作场景中,当一个员工遭遇到一个困难挑战时,他可能转移自己的关注,将其重点放在其他员工的工作上。
他可能帮助其他人解决问题,或者展示自己所拥有的专业知识,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声誉和满足感。
这样一来,他能够暂时忘记自己的困难,并且在团队中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成就感。
然而,辐射思维也存在一些潜在的负面影响。
首先,如果个体长期陷入辐射思维的状态下,他可能会忽视自身的问题,未能积极面对自己的弱点和挑战。
这可能导致个体自我欺骗,失去自我提升和发展的机会。
此外,过度依赖辐射思维可能使个体失去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从而难以真正理解和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愿望。
从总体上来看,辐射思维理论提供了一种理解个体心理过程的角度,强调了个体在应对压力和挑战时,通过将关注点转移到他人或环境上来减轻自我压力的一种方式。
然而,个体需要注意辐射思维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并积极面对自身问题和挑战,以此来提升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发展。
辐射式思路
![辐射式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c79bd10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0f.png)
辐射式思路
辐射式思路是指通过一个中心点或中心思想,从中心向外辐射出许多相关的想法或观点。
这种思路类似于树状图或蛛网状图的结构,中心点是思考的核心,而分支则是核心想法的延伸和衍生。
在实际应用中,辐射式思路可以帮助人们整理和梳理复杂的问题或主题,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的子问题或子主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首先,辐射式思路能够帮助人们拓展思维。
在面对一个问题时,我们常常会被固定的思维框架所限制,难以从不同角度来思考。
而采用辐射式思路,我们可以从中心点出发,逐渐展开不同的观点和思路,激发灵感和创造力,从而得出更全面和深入的结论。
其次,辐射式思路能够帮助人们组织和整理信息。
当我们面对大量的信息时,往往会感到困惑和混乱,不知道从何入手。
采用辐射式思路,我们可以将信息按照不同的类别或关联程度划分为不同的分支,使得信息更加有条理和有序。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信息之间的关系和逻辑,从而更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
最后,辐射式思路能够帮助人们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常常只注重表面的现象和表象,很少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而辐射式思路则鼓励我们从中心出发,逐渐探索问题的各个方面和维度。
通过这种分析方式,我们可以更准
确地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和核心矛盾,进而提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辐射式思路是一种开放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它能够帮助我们扩展思维,整理信息,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应用辐射式思路来面对复杂问题,开阔思路,以更全面和深入的方式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引导放射思维的例子
![引导放射思维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cf6f112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b.png)
引导放射思维的例子
发散思维(DivergentThinking),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
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思维本身就好像什么都不是,其实就是一种“迁移类比”的能力。
如果说一件事情是“树”的主干,那么它的枝桠、叶子、根茎等就是思维迁移的结果,迁移类比能力越强,自然枝桠、叶子、根茎等就越茂盛。
这里的营养就是人本身在生活中积聚的见识和认知,自然这种积淀越深厚,迁移出来的深层认知就越正确,包含也就越广阔。
思维发散不依靠任何介质,但一定要有起因,也就是说要有一个引发事件。
迁移需要人思维的活性,因为有些事情没有显而易见的关系,那么起初要人为给以假定,然后实践论证。
这个方法对进入哲学领域非常有效,因为哲学探讨的广度与深度,不是其它领域能解释的。
哲学是用来解释其它领域的,所以要进驻哲学,开始势必是假设。
这是发散思维特性的一种补充,是凭空的,但后面必须实践证明,再论证其适用范围,既分辨清这个结果的价值大小,局限性等。
辐射联想法教案设计举例
![辐射联想法教案设计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685cfc19856a561253d36f6e.png)
辐射联想法教案设计举例广东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丁春兰辐射联想,是三相联想法的一个补充。
它不受时空和性质限制,但事物间又有内在联系的。
确切地说它是一组联想群。
它可以是前面三种联想的任何一种的组合,也可以是它们的综合。
它是一种发散式的。
它与相关联想法的区别在于它定是综合的,群组的。
而相关联想法可是单个的,也可是群组的。
它不包括其他两种联想法。
《绿》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及作品2.欣赏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3.提高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4.学习辐射联想法和运用多种修辞来表现景物特点5.领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1.领悟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2.学习辐射联想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3.欣赏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三.教学难点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四.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联想引入)1.用“绿”组词,看谁组得多组得快?(要求三字以上)学生:绿油油、绿莹莹、绿生生、绿豆糕、绿帽子……教师补充:红男绿女、绿水青山......2.名人朱自清,你知多少?学生:学过他的《背影》;他是现代著名散文作家,还有《荷塘月色》写得很好……教师补充:1948年8月12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于北平。
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民是有骨气的。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朱自清爱国爱父亲,也爱大自然。
(二)整体感知(联想感知)1.思考题展示(1)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能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明确: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2)找出两个能概括梅雨潭的绿的特征的词语明确:醉人和奇异(3)概括四段大意。
前后两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联想类似的课文。
2.录音朗读3.字词学习踞(jù)薄(bó)阴绺(liǔ)棱(léng)角穹(qióng)尘滓(zǐ)皱缬(xié)什刹(shíchà)明眸(móu)善睐(lài)挹(yì)掬(jū)皱缬:潭水泛起的波纹,好像有花纹的绸缎(微微)皱褶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关于辐射思维
〖第二节〗
上一节,我们侧重从个人思维的角度介绍了辐射思维的内容。
这一节我们将着重介绍关于群体开展辐射思维的方法——头脑风暴法。
在介绍之前,将上一节请大家“朝四面八方想”给“日字加上笔划组成的字”,现揭示如下: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供集体运用辐射思维的创新思考方法。
是由美国人奥斯本在20世纪30年代末,创造的一种激发集体智慧、提出创新设想的思考方法。
奥斯本21岁失业时,去报考记者。
主考人面试时问他:从事写作有多久了?他回答说:3个月。
主考人感到好笑,才3个月时间居然也想来考记者。
奥斯本要求让他试一试。
主考人便出了一个题目让他写篇文章。
奥斯本写出的文章,主考人一看,用语不当,语句不通比比皆是,但主考人最后还是决定试用他一段时间,这主要是因为他的文章在内容上很有新意,富于创造性。
奥斯本从此体会到了创造精神的重要和可贵,于是他给自己规定一条:每天必须想出一个新主意。
就这样,十几年后,出版了一本又一本关于创造方法的专著,被公认为创造学之父。
头脑风暴法便是其创造的创新思考方法。
“头脑风暴法”的含义是:使头脑打破平静的局面,掀起思考的风
暴。
通过召开会议,让与会者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下,围绕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各自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会议要求参加人数10名左右,由一人主持,1~2人担任记录,时间以半小时为宜,发言者一般每次提出一条设想(建议),可轮流亦可自由发言,对提出的设想(建议)由记录者按顺序编号,主持人根据编号掌握会上提出设想的数量,继续或暂停会议。
散会时可以要求大家继续思考,补充提出新的设想。
奥斯本认为,举行头脑风暴会议,必须严格遵守四条规则:
1、不许评论。
就是对会上任何人提出的任何设想都不准说长道短,更不允许指责、讥笑。
2、自由设想。
即要求大家可无拘无束地自由思考,特别鼓励大家提出独特新奇,哪怕是幼稚甚至是荒唐、显然不可能付诸实施、没有价值的设想,也欢迎提出来。
3、追求数量。
提出设想的数量越多越好,因为设想越多,获得富有价值的设想可能性就越大。
4、引申综合。
这是指,在获取提出的设想后,可以对别人的设想加以改进、引申或综合,即在别人设想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设想。
奥斯本特别强调四条原则中的第一条,他指出:“当一些设想刚刚产生的时候,你就运用智能加以十分仔细的研究,这是不妥当。
因为它有碍于我们进行创造性思维。
”对甚至荒唐的设想,奥斯本则认为:“一个孤立的设想可能是毫无价值的,或者容易使人走上极端。
但是在接踵而来的第二个设想中,我们就能发现它的重要性,将这种设想和其他一些看来也是荒唐的设想进行某种比较的时候,可能给我们提供非常有用的线索……”他还说:“很可能在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情况下我们一无所获,或者因为我们提出的设想没有实用价值。
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应该积极地接受各式各样的设想(即使是持怀疑态度),因为那千分之一
的设想可能就是改造世界的设想”。
如:国外结婚用的蛋糕,其价格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桃仁的大小。
而一般加工的办法是用外力敲碎核桃。
有家生产蛋糕的工厂,曾就如何使核桃仁不被敲碎的问题,召开一次头脑风暴会议。
在会上,有一个人提出:“我建议培育出一种核桃新品种,当核桃成熟时,它的外壳便自动裂开。
”这一在人听来是一种空想的设想,却有人沿着这一思路继续思考,想出了在核桃壳上钻一小孔,然后灌入压缩空气,靠核桃内部压力使核桃外壳炸裂。
可见,近似荒唐的设想,也含有合理的设想。
头脑风暴法是一集思广益的有效方法。
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有意识的运用,可以有效的促进创新思维,推动创新活动,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等。
作为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经常的提出一些问题,进行头脑风暴活动,开拓思路。
头脑风暴法也可以用于个人。
美国学者沙克劳斯创造了“个人智力激励法”。
其基本做法是,先用一张纸把自己要思考的问题写上,然后用10分钟时间尽最大努力提出各种各样的设想,并把它们都写下来。
10分钟以后,站起来离开写字桌去做一些其他的事。
过一段时间又坐下来,再给自己10分钟继续思考,提出和写下各种新的设想。
可按这样的方法反复进行多次。
这里我们结合有关写文章或写什么材料的构思、起草问题,谈谈运用头脑风暴法。
经常听到一些管理人员说怕写东西,不少人在提笔写东西时,总感到有很多话想说,但一拿起笔,却总是迟迟下不了笔,老是觉得这样说不妥,那样写不行。
时间费了不少,稿纸撕了一张有一张,仍在那里干着急。
碰到这样的情况越多,思想压力就越大,一听领导布置写东西头就发胀。
其实,写文章、构思材料,也同样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法的做法和规则:放松情绪,敞开思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暂且不
评价好坏,也不比较优劣,“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写出来再说。
全都写下来以后,再加以推敲修改。
如果能这样去做,情况就会大不相同。
不信你试试。
坚持这样做,不仅速度快、效率高,心情轻松,而且能逐步养成文思敏捷的良好写作习惯,并能逐步克服怕动笔的畏难情绪。
思考题:什么是辐射思维?为什么说辐射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精髓之一?什么是头脑风暴法?开展头脑风暴法要遵循哪些原则?联系工作实际,自己选定“辐射源”运用头脑风暴法做1~2个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