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第一学期91高中联盟期中联考参考答案高三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 学年第一学期 9+1 高中联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1.D 〔A. 露——展露,模式 mó; B. —; C. mǎ n—mèn 倍—〕

2.A 〔 A. “尽管〞改“不管〞或“不〞,此前后分句是条件关系,而非折关系〕
3.A 〔并列复句之用了分号,其内部的冒号要改逗号〕
4.C〔 A. 搭配不当,去“的生量〞;B.句式糅,“深受⋯⋯迎〞或“ ⋯⋯所迎〞取一种表述;
D. 中途易,在“它〞前面加上“ 〞。


5.〔 1〕在地上,惊恐哀叫,也不狂奔。

〔2〕在工作上放弃努力。

〔3〕客理性地
我的失找到正确的因。

〔意即可。

写一 2 分。


6. “ 勇、雪中送炭、古道〞,每一个成我榜的都是善好施的做人美德,它推崇的修己助人的美好
品格已成中民族代代相的精神瑰宝。

“ 路、夜以日、而不舍〞,每一个成我的都是自不息的精神,它展的的毅品已成中民族
精神貌的生写照。

〔成的合形式不作限定,学生如有其它合,言之成理亦可。


7. A 〔 B 不一定能到的是“分垃圾桶〞;C 并不能“ 志着他〔她〕在家庭中的地位〞;D“ 模急增〞,后半句也不正确,于文无据。


8.CD〔原文是“居民政府的垃圾分工作也表示了极大的支持。

,就
像能用到的自来水付一天地〞。


⋯⋯在里垃圾分理出9.〔 1〕共同点:分全民参与〔2分〕
〔 2〕看法:垃圾分尚未全面展开,分意不,分不〔源,更能保境,利国利民,全参与,达成共。

〔1 分〕。

但垃圾分不能1 分〕
10.〔 1〕“知的青小〞是仕途生活的象征,“旗〞有指引、召作用;把“青小〞比作“炫目的旗〞,表
太的到来庭梅的内心触之大,可以“去仕途上一路〞。

(2〕在朝廷官有如大大的牡丹,俗至极。

辛野此是在庭梅保持高的品行,不要到朝廷
官。

11.〔 1〕品行高,骨。

庭梅拒知的邀,老荒村。

〔 2〕任感与知恩之心。

庭梅不想踏入仕途有自己的孤傲清高,但是面卧病在床的妻子、嗷嗷待哺的孩子,以及
太的惜才之心,他的内心矛盾、扎,体了他有改困家庭和答太才之心的想法,
写出了他的家庭任感与知恩之心。

〔每点 2 分。

任感与知恩之心二者答到一点。

〕12.〔 1〕反句式,说明了庭梅的高品行与无人理解的苦楚。

〔2〕夸手法,“站了三天三夜〞,生表了知第二次来庭梅心理生的巨大冲。

〔3〕注重色彩的比,极具画
面美,青松与梅的相互托,人物的心理矛盾。

〔4〕运用叠音,富有音韵美,言含
蓄典雅,如描写青松与梅的言有暗示性。

〔答出三点即可,一点 2 分。


13.〔 1〕开放式的两个尾。

作者两人命运置两种局走向,比新,同者留下思
考与回味的空。

〔2〕尾庭梅和辛野两人一起出,与“庭梅野〞相照。

〔 3〕
庭梅和辛野中的“梅〞与“ 〞指两人的高与自由的向往,文章的局有象征意。

〔每点
2分〕
14.D 〔:参与,里指涉、相关。


15.C 〔 C 两个“而〞均表折; A 分引出象,在/和;B分根据/表目的,来;D
分别为表反问/表揣测。


〔“因此建议在改革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那么,从而实现改革的最终成功〞错,由“臣愿陛下以
终身之狼疾为忧,而不以一日之瞑眩为苦〞可知,作者是希望宋仁宗能忍受短时的困难而坚决进行
改革,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那么〞属无中生有。


17.享国日久 /内外无患 / 因循苟且 / 无至诚恻怛忧天下之心 /趋过目前 /而不为久远之计 /自以祸灾可以无及其身〔断对一处,断错一处不扣分,断错二处扣 1 分,断错四处扣 2 分,不断不给分。


18.〔 1〕不任用贤才,不修明法度,苟且虚度岁月,那么侥幸或许可以没有什么变故。

〔“修〞、“偷假〞、“幸〞各 1 分,语句通顺 1 分〕
(2〕这是我不敢回避越级进谏的罪行,而忘记〔身负〕竭力奉劝陛下的责任的原因。

(“所以〞、“进越〞、“尽规〞各 1 分,语句通顺 1 分〕
19.以景结情〔如答“用典抒情〞或“借景抒情〞也给分〕议论抒情
20.同:运用比喻手法,将无形的音乐转化为可感的画面。

第一首,琴声就像雨水冲洗着窗前的翠
竹,又像初春的涧泉在冰上奔逐。

第二首,七弦琴奏出清凉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听就像那滚
滚的松涛声。

〔 2 分。

手法、分析各 1 分。


异:〔 1〕第一首,起首两句运用对仗。

〔2〕第一首,从视觉角度描写音乐。

“雨〞“窗前竹〞“泉流〞“塞云〞“暮天〞,将优美的琴声化为形象的视觉画面。

第二首,从触觉角度描写音乐。

以“寒〞表现
琴音逐渐转为清幽、凄清,引导读者似乎也与作者一同领悟听琴的妙趣。

〔 3〕第一首,不以单一曲
子,而以相连乐声表现演奏者的技艺。

胡琴二弦上的乐声相联,连续演奏小山秋水篇、昭君怨,
从胡琴的两根弦上娓娓流出了优美的琴声,使人感受到演奏者技艺的娴熟与柔和。

〔答出任意两
点,给 4 分。


21.把美玉藏在盒子里急迫〔渴望〕
22.〔 1〕孔子具有强烈的入仕愿望。

假设能入仕,有人任用,孔子还是十分急迫想入仕,推行
自己的主张。

〔 2〕孔子入仕有其原那么。

天下有道,明君任用就做官;天下无道那么退隐。


以面对
“凤凰不出现、黄河不出图〞这样无盛世无圣王的社会现状,孔子流露出无法入仕的悲叹。

23.〔 1〕一箪食,一瓢饮
〔 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4〕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4.〔 1〕作文立意:肯定践行快乐教育的理念;快乐教育不符合教育规律,应该坚决反对;是否践行快乐教育要视不同年段、不同对象、不同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会对这道作文题质疑。

如果能自圆其说,也不失为一个好论点。

〔 2〕关于文体要求
论述类文章,议论局部文字不少于3/4,即 800 字,那么议论文字至少达600 字。

叙事类文章,叙事、描写局部文字不少于3/4,即 800 字,那么叙事、描写至少
达600 字。

〔 3〕作文定档
一档二档三档四档五档六档〔 55— 60〕〔 50— 54〕〔 42— 49〕〔 36— 41〕〔 21— 35〕〔 20 以下〕题意完全切合切合符合根本符合局部偏离完全偏离
中心鲜明深刻明确明确根本明确局部明确完全不明
文体完全符合完全符合符合根本符合不很符合不符合
内容非常充实充实比拟充实不很充实内容薄弱没什么内容
感情非常真切真实根本真实真假掺杂感情虚假感情太假
结构严谨精巧完整根本完整有些混乱主体混乱混乱残缺流畅
通顺根本通顺根本通顺根本通顺
语言富有文采多语病无文采
有文采有一定文采稍有文采没有文采
句式灵活
字迹工整美观清楚根本清楚潦草难辨难辨
【参考译文】
某年某月某日,微臣王安石冒着犯死罪的危险再拜上疏给尊敬的皇帝陛下:
我私下观察从古以来国君在位的时间很长,如果没有至诚肯切为天下忧虑的心意,即使没有
暴政酷刑施加到百姓身上,天下也没有不乱的。

从秦代往下,在位时间长的,有晋武帝、梁武帝、唐明皇。

这三位帝王,都是聪明有智谋有功业的天子。

在位时间长,国内外没有忧患,因循守旧
苟且偷活,没有至诚恳切为天下担忧的意念,只注意度过目前的日子,不做长远的打算,自以为
灾祸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常常等到灾祸降临时懊悔也来不及了。

即使有时候自身可以免于遭难,而
国家本来已经受到了破坏和侮辱,妻子儿女本来也遭受了穷困而走投无路,天下的百姓也已经
尸横遍野,生还的人也时刻担忧饥饿困顿和抢劫捆绑的危险。

为人子孙,使宗庙毁坏受到侮辱,为
人父母,却使百姓一家挨一家地死去,这些难道是仁孝的天子能够忍受的吗?然而晋、梁、唐的三
位帝王由清平世界导致败亡,自认为灾祸不至于发生,却不知道突然之间灾祸就降临了。

天下是最大的宝器,假设非大力修明法度就缺乏以维持,假设非广泛培养贤才就缺乏以保护占有。


果没有至诚恳切为天下担忧的意念,就不能寻求考察贤才,讲求法度。

不任用贤才,不修明法度,苟
且虚度岁月,那么侥幸或许可以没有什么变故。

但天长日久,没有不发生大的动乱的。

皇帝陛下有谦恭节俭的美德,有聪明睿智的才能,有善待百姓珍爱万物的心意,而且在位时间
很长了,此时确实是应该诚心为天下担忧,把晋、梁、唐的三位帝王作为借鉴的时候了。

根据我的
观察,现在朝廷中担任官职的人,还不能说任用了贤才,实施的政令措施,也不能说是符合
法度。

官员在上胡作非为,底层的百姓日渐贫困,社会风气一天天地淡薄,国家财力一天天匮乏,而
陛下住在深宫之中,从来没有咨询考察讲求法度的意思。

这就是我为陛下计议而不能不发慨叹
的原因。

像因循守旧苟且偷生,贪图安逸而无所作为,可以侥幸一时,却不能保持天长日久。

晋、梁、唐的三位帝王不知道考虑这些,所以灾难变乱一时间就发生了,即使再想去咨询考察讲求法度来
救护自己,也已经来不及了。

用古代来衡量现代,天下的安危成败,还可以加以挽救。

有所作为的
时机,没有什么时候比今天更紧急,过了今天,我担忧懊悔也来不及了。

那么用至诚的态度资咨询
考察、广泛培养贤才,用至诚的态度讲求法度并极大地修明法度,陛下今日怎么能不抓紧时
间去做呢 ??尚书?上说:“如果吃了药不感到头晕目眩,疾病就不能痊愈。

〞请陛下时刻忧虑这些致命
的病症,不要以一天的头晕目眩为苦。

我已经承蒙陛下提拔,让我做了侍从的官职,朝廷的治乱兴衰,都和我的荣辱有关,这是我
不敢回避越级进谏的罪行,而忘记〔自己肩负〕竭力奉劝陛下的责任的原因。

请求陛下深入思考
我的言论,作为自己的警戒,那么就是天下的大幸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