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视角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风险识别问题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由于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复杂,使得现阶段上市公司发展普遍存在一定的财务舞弊风险,影响这类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基于此,本文提出以内部控制为研究视角,通过从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关联交易度与内部治理结构四大因素进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风险的有效识别,以实施针对性的防范对策,推进上市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全面优化。
关键词:内部控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风险识别
风险因素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不及时处理会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对企业市场信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现阶段,随着上市公司市场数量的不断增加,面对的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本文通过以内部控制为切入点,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以探索针对性的防范策略,对于新时代上市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状调查
笔者通过综合梳理近十年相关部门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处罚的数据,发现有近90家上市公司都发生过因财务舞弊而被处罚的问题,综合其具体发展情况,这些企业在整体行业发展、区域布局、公司规模、舞弊模式与幅度等方面都有所差异。
按照行业统计,制造业、农业公司舞弊问题最多,分别占整体比例的19.59%、9.67%,其余公司主要覆盖交通运输、酒店住宿、餐饮等行业。
按照分布区域统计,主要集中于宁夏、云南、甘肃等落后地区。
按照公司规模统计,69%的上市公司收入业绩基本都在10亿元以下;57%的公司净利润突破3 000万元。
这些公司中对收入进行舞弊操作的公司占整体比例的58%;在费用与成本项目统计方面存在舞弊问题的分别占整体比例的23.58%、9.54%。
财务舞弊类型较多,共有138种,且主要集中于货币基金、常规收入、营业收入与成本费用等项目,其中货币基金是借助关联方资金占用的模式予以展开。
因此,现阶段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较为普遍,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极为不利,有必要基于内部控制的视角强化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风险的有效识别,以缓解上市公司的风险问题,提高公司整体经济效益。
二、基于内部控制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风险因素识别
(一)营运能力识别
上市公司营运能力主要是通过内部应收账款与存货周转情况予以体现,债权人投资主体也是借助对这两项具体指标的有效分析,明确投资公司的营运状况,以及时识别这些公司是否存在财务舞弊,确保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一般情况下,企业营运能力越好,就代表其具备良好的资金周转能力,也表明其实际运营管理能力良好。
因此,在投资中债权人可以通过对所需投资的上市公司历年来的经营数据进行统计对比,以查证其是否存在明显变化,如果存在,就代表该公司整体经营波动较大,容易陷入经营困境中,发生财务舞弊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在同行业对比中,如若该公司营运能力相较其他企业差异过大,且其并未作出合理解释说明,则代表其财务舞弊可能性会更大。
(二)盈利能力识别
投资者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资产收益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明确其公司再融资水平,以有效识别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这也是强化对上市公司赢利能力识别的主要手段。
一般来说,如若上市公司再融资水平不足,就会限制企业再融资决策的实施,因此许多上市公司为了有效争取再融资的机会,会选择借助财务舞弊的手段对公司盈利能力相关指标进行作假。
同时,一旦上市公司赢利能力不足,就可能会面临资金链断开的危险,从而制约公司的正常运营,因此,许多上市公司也会选择以财务舞弊的手段进行解决。
(三)关联交易度识别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度作为检验其财务舞弊的重要指标,一般是需要通过科学计算应收账款在企业总资产中具体比重的方式来衡量。
由于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体系的影响,国内许多注册企业与母公司、子公司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通常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主要表现在其账面记录上,而不会发生实质性的交易活动。
因此,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强化其关联交易度,会选择通过财务舞弊的方式,以有效粉饰公司业绩,提升利润额度,营造公司业绩良好、利润可观的假象。
(四)内部治理结构识别
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主要涵盖董事会、监事会与内部股权分配内容,一般情况下,企业内部股权分散管理,则有利于经营管理的自主选择。
因此,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全面保障经营者利益,会选择以财务舞弊的方式缩减股东利益,如董事会不能与经营者完全独立,则可能会存在同谋舞弊的问题,因此,通过对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有效识别,可以强化财务舞弊风险的管理。
同时,原则上监事会需要从董事会与企业经营者的管理下独立出来,以确保全面行使其监督功效。
然而,现阶段国内许多上市公司内部监事会所拥有的权力十分有效,并不能充分发挥公司的监督功效,造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一直存在。
三、基于内部控制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风险防范的有效对策
(一)建立健全股东大会内部治理机制
实践证明企业内部股权结构越分散,其股东大会内部治理效果就越佳,进行财务舞弊的可能性就会越小。
因此,上市公司为有效应对财务舞弊风险,必须强化股东大会内
内部控制视角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风险识别问题研究
向琼辉 陕西嘉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下转116页)
其与现行现金制相结合,从会计方面进行制度改革,全面把握和分析现阶段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形成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体系中现金基础和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核算模式,并建立权责发生制,真实反映社保经办机构与参保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财务会计能够全面反映单位的应付、实收、欠款情况,及时、准确地提供企业逾期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和社会保险基金运行实际情况。
通过权利和责任的界定,提高资金核算的效率,保证社会保障财务管理的质量。
可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社保基金信息的实际情况,并明确地反馈给社保基金会计系统的财务人员,增强社保基金信息的准确、可靠性。
(三)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监管
为便于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监督实施,财政、审计等部门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合理设计一套内外会计监督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共同构建有效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机制。
在对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要规划内外部会计监督体系,将内外部监督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模式,成为一种新的机制,明确监管的主要内容,相互制约和协调,提高社会保险基金内外部核算的监管效率。
此外,要及时、积极地接受社会监督,做到信息公开透明,确保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社保基金账户规范管理
社会保险基金一般由个人和企业共同缴纳,个人和企业的缴费比例不一定相同,而是按个人应得工资计算。
因此,社会保险基金个人账户的管理应该相当严格和特殊。
但是,目前,一些单位在社保基金个人账户的管理上还没有规范。
为完善社保基金个人账户管理中的许多漏洞,把个人账户并入财务管理中,同时把基金总收入和个人账户收入纳入到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账户,在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账户中增加基金总支出账户和个人账户支出账户两个基金管理账户,在基金结余账户中增加基金总结余和个人账户结余两个独立账户,实现基金账户和个人账户的独立核算。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已成为当前我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
作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物质基础,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尤为关键。
因此,要求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及其有关部门加强对全国各地区社会保险财务管理的全面调查研究,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规范准确管理,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财务管理优化方案,从而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水平,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团结做出贡献。
■
参考文献:
[1]李修艳.社保基金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
文),2017(14):97-98.
[2]宋绪男.基层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J]财会学
习,2017(12):20-21.
部治理结构的不断优化,适当分散内部股东的股权,建立健全股东大会内控管理,以确保财务舞弊风险的有效控制。
同时,上市公司还需进一步强化中小投资者对公司重大事项的表决权,通过累计表决、网上表决与限制表决等多元制度的建立健全,规范人员管理,全面提升公司的科学运营,有效降低财务舞弊风险。
(二)优化董事会内部治理机制
董事会作为上市公司内部重要的管理主体,其在强化内控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必须重视上市公司董事会内部治理机制的不断优化。
一方面,上市公司需要立足战略布局,规范董事会选任程序,适当强化中小股东的话语权,以有效牵制大股东;另一方面,细化内部董事会人员的提名管理规范内容,明确高级管理岗位必须执行一人一岗的分配办法,且强化不同岗位的独立设置,有效规范董事会与经营者的权力,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管理局面,杜绝财务舞弊现象的发生。
(三)完善监事会内部治理机制
首先,上市公司必须实施经理岗位选任管理,细化制度规范内容,明确具体人员分配流程,规范考核管理,确保经理职位能够任人唯贤;其次,通过外部观察员模式的应用,进一步削弱董事会对公司经营的过分干涉,强化监事会的监督功效;最后,重视内部监事会专业人员素养的全面培养,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与学习,打造一支专业的监事会管理队伍。
(四)构建科学内控管理体系
完善的内控管理需要涵盖内控环境的构建、控制评估的强化等多项内容,因此,必须构建科学的内控管理体系,从管理层着手进行上市公司内控环境的有效净化,坚决制止虚报、谎报财务相关指标数据的舞弊行为,建立健全内部制度规范,细化管理内容,有效化解财务舞弊风险。
四、结语
财务舞弊风险对于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本文首先通过系统梳理现阶段国内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现状调查数据,明确主要的舞弊内容;其次,提出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关联交易度与内部治理结构等都会引发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风险,因此需要强化对这些因素的有效识别,以及时发现风险隐患,保障上市公司正常发展。
最后,提出从建立健全股东大会内部治理机制、优化董事会内部治理机制、完善监事会内部治理机制与构建科学内控管理体系四方面进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风险的有效防范,以为相关企业同类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借鉴。
■
参考文献:
[1]张龙平.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识别与证据收集[J].经济与管理研
究,2016(10):138-144.
[2]张健.财务风险、家族控制与上市公司高管更替[J].管理工程学
报,2015,29(2):1-9.
(上接1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