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4优质课件4: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2课时
社会历史的主体
英雄史观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梁
“大人物心里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
启
改观”。
超
尼采
历史的意义在于“超人”的诞生,“超人”具有“决定一切 的力量”,“可以使千万年的历史生色” ;人民群众“是一 堆任人使用的无定形的材料,是一块需要雕刻家加工的石头”。
群众史观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子
荀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子
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判断图中的相关人物是否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 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2、人民群众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不创造出物质财富,人类 就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
①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思 考:这些名著所反映的内容从哪里来的?其创作过程说明 了什么哲学道理?
2、人民群众的作用。 (2)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剪纸 中国结
虎头鞋 年画
2、人民群众的作用。 (2)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两个保证
(1)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2)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重要保证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人民群众? 要走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 民
通过
群
众
实践
创造
历史
创造了物质财富
创造了精神财富 是变革社会的决定 力量
③实现方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 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综合探究:
解放区的人民群众为什么踊跃拥军支前,从哲学角 度来说,这体现了什么道理?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党的群众观点。 (1)基本内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思 考:
陈毅元帅说:“ 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结 合陈毅元帅的话,你发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3)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②此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 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劳动群众、人民群众和全体公民的关系
劳动群众
人民 群众
全体 公民
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情况
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09.9万吨,生产钢材11.26 亿吨 ,煤炭产量将超过38亿吨 ,汽车产量达到2300万辆 ……
综合探究:
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存 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 理)
要求 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方法论)
意义 两个重要保证
正确认识人民群众概念:
第一,“人民群众”是群体概念,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 第二,“人民群众”有量的规定性,是“人们”中的大多数。有质 的规定性,是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第三,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各国不同的历史时 期具有不同的内涵。 第四,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第五,在我国,人民群众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 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人民群众的作用。 (2)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陶渊明赏菊
鲁 迅: “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 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 不但没有酒喝,而且没有饭吃,只能饿死 在东篱旁,哪里还能吟出“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
思 考:鲁迅的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基本要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实 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2、党的群众路线 (1)基本内容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地 位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社会历史的主体
英雄史观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梁
“大人物心里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
启
改观”。
超
尼采
历史的意义在于“超人”的诞生,“超人”具有“决定一切 的力量”,“可以使千万年的历史生色” ;人民群众“是一 堆任人使用的无定形的材料,是一块需要雕刻家加工的石头”。
群众史观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子
荀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子
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判断图中的相关人物是否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 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2、人民群众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不创造出物质财富,人类 就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
①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思 考:这些名著所反映的内容从哪里来的?其创作过程说明 了什么哲学道理?
2、人民群众的作用。 (2)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剪纸 中国结
虎头鞋 年画
2、人民群众的作用。 (2)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两个保证
(1)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2)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重要保证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人民群众? 要走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 民
通过
群
众
实践
创造
历史
创造了物质财富
创造了精神财富 是变革社会的决定 力量
③实现方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 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综合探究:
解放区的人民群众为什么踊跃拥军支前,从哲学角 度来说,这体现了什么道理?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党的群众观点。 (1)基本内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思 考:
陈毅元帅说:“ 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结 合陈毅元帅的话,你发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3)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②此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 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劳动群众、人民群众和全体公民的关系
劳动群众
人民 群众
全体 公民
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情况
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09.9万吨,生产钢材11.26 亿吨 ,煤炭产量将超过38亿吨 ,汽车产量达到2300万辆 ……
综合探究:
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存 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 理)
要求 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方法论)
意义 两个重要保证
正确认识人民群众概念:
第一,“人民群众”是群体概念,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 第二,“人民群众”有量的规定性,是“人们”中的大多数。有质 的规定性,是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第三,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各国不同的历史时 期具有不同的内涵。 第四,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第五,在我国,人民群众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 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人民群众的作用。 (2)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陶渊明赏菊
鲁 迅: “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 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 不但没有酒喝,而且没有饭吃,只能饿死 在东篱旁,哪里还能吟出“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
思 考:鲁迅的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基本要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实 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2、党的群众路线 (1)基本内容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地 位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