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种自我调整和制约的手段,一个设计和运行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能够使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更能防范和发现企业大多数的内外欺诈事件。
其次、内部控制是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和可靠保证。
现代企业一般规模较大,企业领导人及管理阶层不可能对每件事情、每个人都直接监督。
而要使企业各部门有序、有效地工作,只能依赖于严密的内部控制来协调、组织和调整。
在公司成立开始,就应该努力构建与公司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施管理创新,制定大量具有现代企业治理特征的内部控制制度,如围绕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审计监督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管理、控制的规章制度,用以控制企业重大的筹资、投资决策,完善和强化公司监督制约机制,提高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水平,使内部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从我国目前会计工作及企业运作的实际情况看,会计秩序混乱,虚假会计信息泛滥,企业经营失败情况的发生,除企业有关管理人员故意违纪所致外,内部管理失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于避免企业经营失败,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以,要正确把握企业内部控制的几个关系: 1.1关键控制与一般控制的关系防范重要风险,确立关键控制,是建设内控体系的重点,也是外部审计的重点。
但并不是说只需设置关键控制就够了,要结合具体情况,将关键控制与其它控制融合在一起,并兼顾一般,才能更有利于管理,更好的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1.2内控体系与其它管理体系的关系内控体系是依法律法规建立的,是一种独立运行体系。
但这体系必须与它管理体系相融合,互相补充,才能构成比较健全的企业管理系统。
这
是完善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1.3内部控制制度与层次职权
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企业内部控制人员,控制层次增加一层,企业内部管理
水平就提成,内控效果就会好一些。
因此,必须以高效、实用为出发点,
合理设置内控层次,明确各处层次的职责权限,强化各相应层次的责任心,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实用性和效率性。
2企业内部管理者素质、职业
道德水平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
执行制度的人是内部控制的关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的好坏,重
要的还要取决于企业内部控制人员职业道德自律水准的高低。
管理者的认
知是内部控制的关键,对内控认识不足,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内部控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因此,内控理论必须与企业管理实际相结合,加强
企业法人代表的法制教育,真正提高其法制观念,使其自觉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企业领导既是内控制度的贯彻者,又是执行者,只有企业领导
重视,才能选用合适的内控制度管理人员,注重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制定健全的内控制度,从而使内控制度落到实处。
由于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偏好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他们应当是内部控制有力的支持者和
执行者,如果一个管理者将自己置身于内部控制系统之外,将自己的偏好
置于内部控制之上,那再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发挥不了作用。
因此企业应
把提升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培育和建设企业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部控制的成效关键还在于职工素质的高低程度。
职工
素质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职工忠诚、正直、勤奋、有效的工作能力,从而
保证其他内部控制有效实施。
3监督机制的建设是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的保障
完善内部审计,规范经营管理。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个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
机构,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内部审计内容十分广泛,按其目的可分为财务审计、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
我们应该坚持全面
审计,重点突出的方针,在内部审计机构、制度及审计队伍建设等方面做
大量的工作,根据内部审计的职能,使内部审计[CM(22]逐步从单纯的查
错纠弊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经营效益审计和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转变。
同时,
要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在企业应保持相对独立性,应独立于
其他经营管理部门,最好受董事会或下属的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使内部
与外部相结合,充分认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逐步形成对违法违规经营
有效制约的监控机制。
内部审计自身的独立性和对本企业情况的了解,以
及在长期审计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能够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过程中
存在的薄弱环节,并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找出措施和方法来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防止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现象的发生较好的内
控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差错和舞弊的发生,可以规避审计风险。
反之,会发生差错和舞弊。
4落实内部控制体系是重点
加强和完善内控体系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国
际竞争力,因此,重在落实和执行。
健全的制度是基础,强化执行是重点。
内部控制制度要得到有效落实,必须构建有效的内部组织体系,系统规化,精心实施。
根据内控体系的要求,对现有制度整合、修订、补充、规范,
使各项制度能够涵盖到经营管理和创新发展的各个领域,通过内控体系检查,及时发现漏洞,采取补救措施,同时根据法律法规和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对内控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加大控制
力度,促进内部控制制度落到实处合理的组织机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控
制环境,进而促进内部控制方法和组织结构的有机结合和有效使用。
提高
内部控制方法的实施效率,真正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
5发挥倡
导企业文化的引导、激励作用,发挥内控效力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只有内部控制是不够的,关键是制度是否落到实处,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而企业文化的发展能够促进内部控制制度
的不断发展、成熟。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源将成为企业中的核心
因素,企业在选择人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及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时,把内部控制思想融入到每个员工的日常业务中去,提升员工的执行能力,
为内部控制体系的效力发挥提供有力的支持。
6建立顺畅的管理信息
沟通渠道
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如果能形成一套有效的信息传递沟通机制,不
仅能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也是内部控制手段在企业范围内全面运作的保障。
在这方面,主要从完善信息系统控制、建立信息沟通体系和完善信息披露
管理制度入手。
实行资讯公开,程序透明,规范化运营,保证企业经营活
动合规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