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现形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法治在线·案件聚焦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点A考场D区。
还有30分钟的时间,
发起最后的冲刺。
李某也是其中之一,
地翻看着手中的橡皮擦。
中最煎熬的30分钟了
到回报就看这最后的30分钟
后升职加薪也都寄托在这30分钟上,
败在此一举。
光亮,
出橡皮擦……咦!又是橡皮擦!!!
“包过”的研究生考试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办公
室,检察官王喆骅坐在笔者对面,正在讲述这
起发生于去年年底的研究生考试作弊案件。
“这起案件,最初是考场内的监考老师
现场抓获2名考生用特殊的‘橡皮擦’、米粒
耳机等器材作弊,考点老师上报上海教育考
试院。
考试院敏锐地发现2名作弊考生和其他
考试报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时,精明的宋某
也嗅到了其中的“商机”。
“宋某到案后交代,其通过朋友圈、网
络等途径发布了‘201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包过’的‘广告’。
这些所谓考试包过的广告
自然也引起了部分人的兴趣。
很快,宋某的
朋友吕某和芦某二人主动联系宋某,并约定
‘包过费用’,宋某收取吕某1万元、芦某1.5
万元。
”王检察官娓娓道来。
计划一经商定,三人便如约开始“各司
当强,掩饰犯罪的手段相当老练。
”宋某等
三人经筹划,由吕某向北京某山庄租用了教
室,在12月初,组织了一场看似正规的研究
生入学考试英语培训,内容包括英语和中文
写作,来自全国各地50余名考生参加,其中
也包括那9名已经“包过”的考生。
当然,这个所谓正规的培训内容显然也
是因人而异的。
对于那些寒窗苦读的考生来
说,这场培训就像是考前最后的冲刺一样重
要;而对于9名“包过”的考生来说,这场培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宋某等人提起公诉
53法治在线·案件聚
焦训有其特殊的意义——宋某等3人,在培训期间告知了这些人,考试将使用器材,器材将于考前统一发放。
值得一提的是,宋某等人还“周到”地不许互留联系方式,更不能据宋某当庭交代,主要也是怕组功亏一篑。
以正规培训的,实则暗中部署作弊事宜,此等就在考前一周,宋某在收到了米粒耳显示器等作弊器材后,第一时间微信图芦某。
芦某“点赞”呼应。
后,与芦这,宋某还特意关照马仔向每名考生收取了即 “有偿”使用,“事后”“主要是怕作弊器材流出导致我们也是给学生一点压。
”面对办案人员,宋某如实交代。
所有事项均已准备完毕,与众多考生一宋某等人也在等待着考试的来临。
就在宋某通过网络将上海理工大学考场对于9名考生所在的教室、方“这是为场外选择精确的方位,”。
“开考以后,迅速组织枪手答题,并”这样一来,也就出现了本文开头考生这一切,都“回顾本案,宋某等三名被告人原本就对培训考试流程非对于考点,甚至是考场的监管情况也进行过细致的研究。
另一方面,尽管从司法角度来看吕某和芦某两人并没有前科劣迹,但是从2人与宋某一起策划、实施犯罪的整个过程,程序严谨、手段老练、获利数额之大,足以显示三人的贪心。
”对于三名被告人的印象,检察官回忆说。
“宋某就更不用说了。
在大学学习期间,就因为谋取非法利益,伪造200余名学生的计算机、20余名公共英语专业学生的证书,被法院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刑。
也正是这个原因,宋某是大学肄业而非毕业,此次再度触犯法律可以说是情节恶劣。
更何况,教育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学历与每个人的前途戚戚相关。
此次,宋某等3人是在全国性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其对考试秩序的破坏、对社会公信力的侵害是严重的。
试想一下,如果这些考生没有被查获,侥幸考上了,不就意味着掠夺了本应属于十余载寒窗苦读考生们的成功和荣耀吗?公平何在?”正义不会缺席据悉,该案是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所办理的第一起组织考试作弊案。
依照“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要求,该院对标“庭审证据”要求,在公安机关侦查时便依法介入、引导取证,补强、完善了指控犯罪证据链,使得宋某等三名被告人无法抵赖,也保障了法院庭审程序的顺利进行。
本案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在于,黄浦区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启动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处理机制(以下称“两认”机制)。
在与被告人辩护律师充分交换意见,对被告人开展充分释法说理的情况下,依据事实、法律,共同协商确定量刑,并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
“两认”机制适用,为该案庭审当日当庭判决奠定基础,有力推动了案件刑事诉讼效率。
笔者从黄浦区人民检察院公诉部门了解到,该院去年通过设立“检察环节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制度研究”重点课题,为“两认”机制的适用夯实理论基础。
今年,又创建了 “3+1”(3=效率保障+效率提升+落实从宽;1=多元化试点)试点模式,截至8月底,试点率已达81%,所提出的认罪认罚具结均被法院采纳,也极大地降低了被告人的上诉率。
另外,对于试图以作弊的方式通过考试的考生所缴纳及案发后退还的高额“包过费”,检察官在法庭上也给出了明确的公诉意见,即作弊是违法行为,考生们是明知的,被告人所获取的“包过费”属于非法利益,应当依法追缴并没收。
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对于那些幻想不劳而获的考生,这也算是一个教训。
9月13日,黄浦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笔者有幸见证了审理全程。
庭上,宋某等三人均以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的理由恳请法官予以从轻发落。
然而就像在采访中检察官反问笔者的那样,这些都可以成为
逃避犯罪处罚的借口吗?何况,三名被告人都有孩子,这些孩子将来同样要走向校园、走向考场,如果有其他人同样通过作弊的手段剥夺了孩子正常接受教育的权利,宋某三人是否还能泰然处之?法槌敲响,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7万元;吕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
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芦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
三人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样的量刑可以说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该类犯罪予以打击的决心,起到了警示的作用。
后记自古以来,考试作弊似乎一直是一个屡见不鲜、屡禁不止的问题。
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在其传世著作《儒林外史》中就曾刻画
过不少丑态百出的考场。
尽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考场作弊行为早已不再那么夸张,但是各种“找枪手替考”以及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的方法确实层出不穷。
笔者了解到,为了能给本案被告人一个准确的量刑,检察官在办案期间共计翻阅了
75起类似组织考试作弊的案件。
诸如江西赣州的陈某某等人组织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作弊案,广东揭阳刘某某等人组织驾驶员考试作弊案以及上海崇明的张某某等人组织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作弊案等等,
都为最终的定罪量刑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正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金雅蓉当庭发表的公诉意见那样,考试是展现个人实力,提高自身价值、获取更多机会的重要途径,每一场考试都倾注了考生及其家人极大的心血。
作弊这一行为恰恰剥夺了其他人公平竞争的权利,腐蚀的是道德理念,摧毁的是社会信仰。
尤其是对于诸如研究生招生这类国家级的考试,危害更严重、影响更广泛。
因此,解决考试作弊这一行为仍然需要多方的努力,只有彻底根除这一顽疾才能体现考试的公信度,还所有人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