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己烷卸车安全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己烷卸车安全管理规定》
1、正己烷车进厂前,采购负责人提前通知使用部门和值班安检人员,做好接卸准备工作;运罐车到达卸车处时,安检员要以运输车为中心,用拉绳设置半径为15米的临时禁区,做好安全警卫;仓储、使用部门速派懂管理、会操作的人员到场,做好各项安全措施;配设足量灭火器材,并准备好就近地下消防栓的开启工作。

2、禁区内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进入禁区的作业人员,严禁携带火柴、烟、穿带钉鞋、化纤衣裤,开启手机、非防爆电器等火源、火种,安检员在禁区附近的路口设置安全警示牌,禁止机动车辆通过禁区。

3、运罐车必须必须佩带防火罩,卸溶剂的软管必须是防静电软管,采取自流式卸罐法,作业时使用防爆工具和防爆手电,接好防静电接地装置。

4、大风、雷雨、高温天气禁止接卸溶剂。

正己烷安全管理规定
1、目的正己烷(溶剂)属甲级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为加强正己烷日常安全管理,确保其接卸、仓储、使用安全,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及人体健康伤害,预防泄漏、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2、范围适应于采购、安全保卫、溶剂检验,生产储存、使用部门。

3、职责
3.1生产部采购负责正己烷的采购,并负责选择合法的供应商和
运输商。

3.2行政人事部负责正己烷罐车的接卸安全警卫工作。

3.3品控部负责正己烷品质的检验工作。

3.4生产部负责正己烷的接卸、储存、使用和日常检查的安全管理工作。

4、程序4.1运输运输正己烷的罐车,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法规,执行公司《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3.3.1条款。

4.2接卸
1、溶剂车进厂前,采购负责人提前通知使用部门和值班安检人员,做好接卸准备工作;运罐车到达卸车处时,安检员要以运输车为中心,用拉绳设置半径为15米的临时禁区,做好安全警卫;仓储、使用部门速派懂管理、会操作的人员到场,做好各项安全措施;配设足量灭火器材,并准备好就近地下消防栓的开启工作4.2.2禁区内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进入禁区的作业人员,严禁携带火柴、烟、穿带钉鞋、化纤衣裤,开启手机、非防爆电器等火源、火种,安检员在禁区附近的路口设置安全警示牌,禁止机动车辆通过禁区。

4.2.3运罐车必须必须佩带防火罩,卸溶剂的软管必须是防静电软管,采取自流式卸罐法,作业时使用防爆工具和防爆手电,接好防静电接地装置。

4、大风、雷雨、高温天气禁止接卸溶剂。

5、溶剂接卸完毕后,作业人员要详细检查现场,确定无任何安全隐患后,方可离开现场。

4.3储存
4.3.1正己烷必须储存在符合国标的专用罐内,并设专人管理。

4.3.2正己烷储存罐的安全防火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防火等安全设施,并做好标识。

4.3.3正己烷入库前,必须进行检验、登记、检验合格后方可卸罐入库,入库后要定期检查呼吸阀和阻火器的性能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4.3.4每班检查正己烷储罐液位和安全防护设施,认真做好记录,若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消除任何安全隐患。

4.3.5正己烷储存处周围15米内(含空间),严禁违规动用明火,若必须动用明火,动火部门要严格落实好安全防护措施。

4.4发放
4.4.1浸出车间内进正已烷时,应由专人现场检查、操作。

4.4.2每班的正己烷进、出库情况,班长负责认真盘清,做好记录并报主任签字。

4.5使用
4.5.1管理人员和操作工,必须遵守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落实《动用明火管理规定》。

4.5.2操作人员必须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正确佩戴、使用各种劳动安全防护品、用具,维护人身健康。

4.5.3操作间的废气排放必须符合有关环境保规,若不符合,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达标。

4.6紧急情况处理发生紧急情况时,按《灾害救援紧急管理程序》执行
第二篇:正己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正己烷;己烷
化学品英文名:n-hexane;hexylhydride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
己烷浓度≥95.0%casno.110-54-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本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

长期接触可致周围神经炎。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共济失调等,重者引起神志丧失甚至死亡。

成人口服正己烷50ml可致急性中毒死亡。

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胃纳减退;其后四肢远端逐渐发展成感觉异常,麻木,触、痛、震动和位置等感觉减退,尤以下肢为甚,上肢较少受累。

进一步发展为下肢无力,肌肉疼痛,肌肉萎缩及运动障碍。

神经-肌电图检查示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环境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燃爆危险。

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正己烷第1页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

饮水,禁止催吐。

如有不适感,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
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

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
向灭火。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

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
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

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飞尘或石灰粉吸收大量液体。

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

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
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
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29℃,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接触限值:
mac(mg/m3):-
pc-stel(mg/m):180[皮]
tlv-twa(mg/m3):50ppm3pc-twa(mg/m3):100[皮]tlv-c(mg/m):-tlv-stel(mg/m3):3
监测方法。

热解吸-气相色谱法;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高度挥发性无色液体,有汽油味。

ph值:无资料
沸点(℃):6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燃烧热(kj/mol):4159.1
临界压力(mpa):
闪点(℃):-22
爆炸下限[%(v/v)]:
1.1熔点(℃):-95.6相对密度(水=1):0.66饱和蒸气压(kpa):17(20℃)临界温度(℃):234.8辛醇/水分配系数:
3.9引燃温度(℃):225爆炸上限[%(v/v)]:
5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用作溶剂、化学试剂、涂料稀释剂、聚合反应的介质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酸、强碱、卤素。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正己烷属低毒类。

高浓度引起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麻醉浓度为
100g/m3(1h)。

ld50:
大鼠经口ld50(mg/kg):25000
lc50:
大鼠吸入lc50(mg/m3):48000ppm/4h
刺激性:
亚急性与慢性毒性:大鼠吸入2.76g/m3/天,143天,夜间活动减少,网状内皮系统
轻度异常反应,末梢神经有髓鞘退行性变,轴突轻度变化,腓肠肌肌纤维轻度萎缩。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
半数致死浓度lc50:4mg/l/24h(鱼)
半数抑制浓度ic50:10mg/l/72h(藻类)
生物降解性:
bod5:
21非生物降解性:
cod:0.04
其他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
水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

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31005
un编号:1208
包装类别:Ⅱ类包装
包装标志:易燃液体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
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
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xx年6月29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xx年10月27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xx年12月3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xx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xx年4月24日修订通过)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xx年2月16日国务院第14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xx年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7号公布根据xx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gb13690-xx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xx]劳部发423号)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xx);
危险化学品名录。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填表时间: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第三篇:xx物料卸车安全管理规定自卸车物料卸载安全作业管理规定
1、物料卸载必须服从现场验收监控人员协调统一指挥,不得在指定处区域外卸载物料,防止卸载操作损坏生产运行设备。

2、自卸汽车应保持车况状态完好,举升液压系统完好,工作平稳,操纵灵活,不得有卡滞、滴漏泄压现象。

3、出车前必须检查车辆制动、转向、喇叭、照明等系统是否良好,严禁“带病”出车。

严禁厢内载人或人货混运。

4、严禁在坡道驻车停车,下陡坡或连续下坡时不得熄火或者空挡滑行。

确需坡道停车时,必须采取有效防溜车安全措施后方可。

5、物料卸载或大厢举升时,车周围严禁站人。

并注意举升过程中是否有空中障碍。

严禁大厢下落不到位进行起步或边走边起、边走边降。

6、物料卸载前,应先察看卸载场地是否坑洼不平,车身或地面不平及地面有横向坡度时禁止举升卸载。

卸载时不得朝有人的方向倾倒。

大厢举升时厢内严禁有人。

7、物料卸载举升时及卸载后起步前,应先鸣号再进行作业。

向坑内卸载时,应视坑口物料基础软硬程度与台坑边缘保持相对安全卸载距离,防止侧翻或滑入坑内肇事。

8、司机需离开车位时,应选择平地驻车,锁紧手刹,挂上防溜车相应档位,切断电路,锁好车门方可。

9、物料卸载当两车横向相距不足大厢举升高度时,严禁并排卸
载。

10、物料卸载作业结束后,应即时清理大厢后档、底盘台沿散落物料及轮胎粘接物料,防止出场路面抛洒或拖泥。

邯郸金隅太行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xx年4月8日
第四篇:液萘卸车安全管理规定液萘卸车安全管理规定
1、液萘运输车辆进厂后,供销科指定停车进行取样检测,在检测合格后,根据液萘罐容量,供销科指挥车辆进入卸萘区域。

2、进入卸萘区域后,供销科与熔萘工沟通协调进行卸萘前准备工作:
1、液萘运输车辆接通静电接地报警器,接地链必须接地良好。


2、蒸汽管道阀门紧固,回气管接入下水管道好后,缓慢打开蒸○
汽阀门通入蒸汽,卸车人员不得离开现场及时观察液萘温度,及时关闭蒸汽阀门。

3、○不得向路面排水和蒸汽,在加热完毕后,将现场清理完毕后,与熔萘工沟通,在做好一切安全防护措施,各项卸车工作准备好后,方可缓慢卸萘。

4、卸萘过程中,卸车人员不得离开现场,必须穿戴安全防护用○
品,及时观察周转罐,防止溢萘事故,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止卸
萘,确保安全情况下方可继续卸车。

5、卸车完毕后,必须将现场清理干净,方可离开现场。


3、以上制度必须严格遵守,若出现违反以上规定的情况,不允许运输车辆回皮,供销科负责对监督检查,若私自放行车辆,罚款200元。

河北久强建材有限公司安委会
xx年2月24日
第五篇:正己正人在管理咨询中的应用(模版)正己正人:中国管理哲学力何在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新着《中国哲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据说挺吸引企业管理层的“眼球”。

有学者说,这本书虽不能说尽善尽美,但特有意思。

而企业ceo则说,在我们的企业里,时下出现了类似资本家与无产者的矛盾,现在就缺一本关于中国管理哲学这样的书啊——怎么把企业的文化变成员工的文化。

果真如此神奇。

中国管理哲学力何在。

为此,《思想者》采访了该书作者葛荣晋教授。

《思想者》:很多企业家都发现:当自己的企业高速成长之后,自己却不能保证企业继续稳定发展。

比如,光把西方的管理制度、流程、机制拿进来,却没有被雇员和员工所认同——雇员们觉得:老板是干什么的。

跟我没关系。

我就是打工的,你就是在剥削我。

员工和老板似乎很对立,在文化认同的“根”上无法对接……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葛荣晋。

企业的主体是人,而员工和老板的关系是一个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核心问题,它关系到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也直接影响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

所以,“以人为本”是21世纪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理念,要求把企业员工“当人看”。

企业的出发点是人,落脚点也是人。

企业是个大家庭,它由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价值观念的个人所构成。

在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既有不同的个人利益,也有不同的人生需求……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这是可以理解的。

企业家应根据“以和为贵”的价值理念,转换思维方式,理解和善待企业员工,做到企业内外、上下、左右协调一致,达到中国管理哲学提到的和谐管理的最佳境界。

《思想者》:中国管理哲学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修己治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所以,对于一个企业家而言,正像《论语·颜渊》中所说的:首先要“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葛荣晋。

是的。

企业家所面对的不是单纯的“机器人”而是有情感、有智慧的“社会人”。

这就要求企业家在“正人”之前首先要“正己”。

只有“正己”才能“正人”。

这在管理学上叫做“自我管理”。

周景慧(某全球500强公司培训总监、中国职场思维导图研究会钻石专家)某全球500强公司培训总监,国内一流的思维导图专家,从事企业培训教学与研究xx年。

45岁。

现为北京天下伐谋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钻石职场思维导图专家。

先后xx年在全球500强公司任中高级管理人员,有多年大型企业中高层管理工作经历及培训工作
经历,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和教学经验。

毕生致力于思维导图与系统思考等思维训练课程的培训与研发。

同时,企业家还要善于把管理主体和管理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尽可能地满足企业员工的期望,并把这种期望变成具体的目标,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企业的共同目标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上下同欲者胜”,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思想者》。

您的这本书,用以建构中国管理哲学的理论框架是“正己正人”,请问它的具体内涵是指什么。

葛荣晋。

我在这本书中借用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体”、“用”范畴。

我所讲的中国管理哲
学的“体”,是指“正己”,也就是管理主体的道德品格修养,而中国管理哲学的“用”,是指“正人”,也就是管理手段和管理艺术。

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无为而治”和“有为而治”两套管理模式。

在“无为而治”模式中,包含了道家的“顺其自然”,儒家的“修德于己”,法家的“治吏不治民”和“黄老”的“治大不治小”。

在“有为而治”的模式中,则包括了儒家的“柔性管理”,法家的“刚性管理”和兵家的“智慧性管理”。

《思想者》。

我们注意到,企业管理哲学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传到中国的,国内的出版物大都是“移花接木”,所以现在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管理学着作很多。

而最时髦的mba课程也是从西方引进的体系,多是讲管理技巧、技术的,但是用中国哲学智慧让企业家来赚钱的书还很少见。

您怎么想到要写一本以中国哲学为背景的管理哲学
书呢。

据说您用了十年时间来写,可如今的学人不少是“十小时磨一剑”啊。

葛荣晋。

面对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亲眼目睹了一个又一个明星企业的迅速消失,我就在想中国企业何以如此短命呢。

我认为重要原因之一,是企业管理不善所致。

在中国企业管理的教学和培训中,由于不加分析地搬用哈佛等西方管理模式,造成了两个不可忽视的恶果:一是西方管理多重“技(管理技艺)”而不重“道(哲学)”,不强调管理者内在素质的培养,是一种“管理主体缺位”的管理,这同中国的“正人先正己”的人本管理哲学是不相符合的;二是在企业管理教学和培训中,讲的多是西方管理思想和西方案例分析,而对中国管理思想和成功案例则知之甚少,造成中式管理在世界管理学中的“失落”,培养出来的人只知“哈佛”不知“老祖宗”,顶多算是半个管理学家。

于是,在我的脑海中产生了撰写这本书的念头。

因为,这本书的写作不是简单地从中国古代哲学文献中寻章摘句,而是以自己多年的人生阅历去解读圣贤之书,同中国古代哲人进行心灵对话。

同时,我还要结合市场经济和企业管理,加以现代诠释,并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揭示和构建中国管理哲学思想体系,从而使现代人从中得到智慧和启示,使之成为推动与完善市场经济的精神动力。

这就需要我甘心忍受时间的凌辱。

“十小时磨一剑”是不可能的。

“十年磨一剑”还觉得时间短。

在这里,我愿以孔子“欲速则不达”的名言,与青年朋友共勉。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