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教学的言语实践(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一、引言
童话,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以其丰富的想象力、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深刻的寓意,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
童话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童话这一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本文将从童话教学的定义、意义、原则和方法等方面,探讨童话教学的言语实践。
二、童话教学的定义
童话教学是指以童话为教学内容,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童话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更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三、童话教学的意义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童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参与课堂活动。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童话中的奇妙世界、生动形象的人物和情节,有助于培养
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童话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表达、阅读理解、写作技
巧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4. 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
童话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
四、童话教学的原则
1. 以学生为主体。
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
2. 融入生活实际。
将童话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
受童话的魅力。
3. 注重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关注童话中的情感元素,体验人物的情感变化,培养
他们的情感态度。
4. 强调实践应用。
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他
们的实践能力。
五、童话教学的方法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形式,创设童话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阅读,培养语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童话,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3. 情景模拟,体验情感。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人物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
4. 互动讨论,拓展思维。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童话中的问题,拓展他们的思维。
5. 创作表达,提高素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童话创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童话教学的言语实践案例
1. 教学内容:《小红帽》
(1)创设情境:播放《小红帽》的故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小红帽》,感受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3)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小红帽、大灰狼等角色,体验人物的情感。
(4)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小红帽的故事寓意,培养他们的价值观。
(5)创作表达:让学生根据《小红帽》的故事,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 教学内容:《白雪公主》
(1)创设情境:播放《白雪公主》的故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白雪公主》,感受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3)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关注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
(4)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白雪公主的故事寓意,培养他们的价值观。
(5)创作表达:让学生根据《白雪公主》的故事,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七、结语
童话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
通过童话教学的言语实践,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童话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2篇
童话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童话故事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和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童话教学的意义、童话教学的言语实践策略以及童话教学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童话教学的意义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童话故事具有生动、有趣、富有想象力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童话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童话故事中的虚构世界和奇特情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在故事中体验不同的角色,感受不同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童话教学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童话故事、让学生复述故事、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童话故事中的美好情感、人物形象和艺术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童话故事中的美好事物,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童话教学的言语实践策略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童话故事中的优美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
(2)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3)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童话故事中的情节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2. 引导学生参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具体策略:
(1)让学生复述故事,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童话故事续写、改编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以下是一些具体策略:
(1)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情节,发挥想象力,预测故事的发展。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对故事进行续写、改编。
(3)组织学生进行童话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以下是一些具体策略:
(1)引导学生欣赏童话故事中的美好事物,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组织学生进行童话故事朗诵比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将童话故事中的美好画面呈现在纸上。
三、童话教学的评价
1. 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等方面,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评价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学生在童话创作、续写、改编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想象力。
3. 评价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学生在欣赏童话故事、美术创作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之,童话教学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方式。
通过童话教学的言语实践,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培养想象力、提高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实践,使学生在童话的世界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第3篇
童话,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的文学形式,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童话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还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本文将从童话教学的言语实践出发,探讨如何运用童话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童话教学的言语实践概述
童话教学的言语实践是指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运用言语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妙世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童话教学的言语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故事讲述: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童话故事娓娓道来,让学生沉浸在
童话的情境中。
2. 角色扮演:教师引导学生扮演童话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理
解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
3. 诗歌朗诵:童话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诗歌元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词语积累:童话中充满了丰富的词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累童话中的词语,
丰富他们的词汇量。
5. 想象力培养:童话故事往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激发学生
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童话教学言语实践的具体操作
1. 故事讲述
(1)教师应注重语气、语调的运用,使故事更具感染力。
(2)通过生动的肢体语言,使故事更加形象、生动。
(3)适时加入适当的停顿,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
2. 角色扮演
(1)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以便更好地进行角色扮演。
(2)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角色更加生动、形象。
(3)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角色扮演进行点评,帮助他们提高表演技巧。
3. 诗歌朗诵
(1)教师应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诗歌,激发他们的朗诵兴趣。
(2)教授诗歌朗诵的技巧,如停顿、语气、语调等。
(3)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词语积累
(1)教师可以制作童话词语卡片,让学生随时查阅。
(2)引导学生用童话中的词语造句,巩固记忆。
(3)定期进行童话词语检测,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5. 想象力培养
(1)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童话中的奇妙世界。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续编童话故事。
(3)组织童话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童话教学言语实践的效果
1.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童话教学言语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童话教学言语实践让学生在欣赏童话的过程中,培养自
己的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童话教学言语实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
创新思维。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童话教学言语实践中的角色扮演等活动,有助于增
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总之,童话教学言语实践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运用童话教学言语实践,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思维。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童话教学言语实践的新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