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优秀课件 (2)

合集下载

气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演示文稿

气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演示文稿
原因:棒电极的极性不同时,间隙中的空间电荷 对外电场的畸变作用不同。
2020/11/10
8
正棒—负板间隙
当电子崩发展到棒极时,电子进入棒极中和。正离子留在棒
极附近以较慢速度向板极运动,正空间电荷使紧贴棒极附近的
电场减弱,不易形成流注,放电难以自持,故起晕电压高。而
正空间电荷加强了朝向板极的电场,有利于流注向板发展,故
电四个阶段。 b、短间隙的放电没有先导放电阶段,只分为电子崩、流注
和主放电三个阶段。 c、长间隙放电时,炽热的导电通道是在放电发展的过程中
建立的,而不是在整个间隙被流注通道贯穿后建立的,先击穿场强远小于短间隙的平均击穿场强。
2020/11/10
14
用,其击穿电压(峰值)都相同,且分散性很小。
Ub=24.22 d+6.08 d (kV )
在标准大气条件下(d为1cm左右时),均匀电场
中空气的电气强度约为30kV/cm(峰值)。
2020/11/10
17
二、稍不均匀电场中的击穿电压
不均匀系数:间隙中的最大场强与平均场强之比, 稍不均匀电场<4
稍不均匀电场中各处的场强差异不大,间隙中任何一处若出 现自持放电,必将立即导致整个间隙的击穿。所以对于稍不均 匀电场,任何一处自持放电的条件,就是整个间隙击穿的条件。 1. 电场不对称时,击穿电压有弱极性效应。 2. 击穿前有电晕发生,但不稳定,一旦出现电晕,立即导致整个 间隙击穿。 3. 间隙距离一般不很大,放电发展所需时间短。直流击穿电压、 交流击穿电压、正负50%冲击击穿电压几乎一致,且分散性不 大。
2020/11/10
10
短间隙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过程
指间隙距离不超过1m的间隙,以棒板间隙为 例。

2.3-气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均匀电场中-流注理论)

2.3-气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均匀电场中-流注理论)
eαd ≥常数 一般认为当αd≈20(或eαd ≥108)便可满足上述条件,
使流注得以形成。
流注理论对放电现象的解释
放电时间: 二次崩的起始电子是光子形成的,而光
子以光速传播,所以流注发展非常快。 放电外形:
二次崩的发展具有不同的方位,所以流 注的推进不可能均匀,而且具有分支。 阴极材料:
大气条件下的气体放电不依赖阴极表面 电离,而是靠空间光电离产生电子维持,因此与 阴极材料无关。
流注理论与汤逊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点:
都有电子崩的产生 不同点:
流注的形成过程中有二次崩的形成、二 次电离在气体击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作业
P32 2-2 2-3
分枝的明细通道
因为汤逊理论没有考虑空间电荷对电场的畸变和光游 离对放电的影响,流注理论对标准大气压、一般间隙的 气体放电现象进行了解释。
以自然界的雷电为例,它发生在两块雷云之间或雷 云与大地之间,这时不存在金属阴极,因而与阴极上的二次 电子发射根本无关。因此,必须采用另外一种理论--流注 理论来解释。
流注理论的认识
汤逊理论适用于低气压、短间隙、均匀电场。间 隙的划分:2cm以下的为短间隙、2—100cm为一般间隙、 100cm及以上的为长间隙。 汤逊理论解释不了一般间隙、标准大气压下气隙的放电:
1.按汤逊理论计算的击穿电压比实际值高; 2.按汤逊理论计算的击穿所需时间比实际值长; 3.一般间隙的击穿电压与阴极材料无关; 4.放电外形不同;均匀连续,如辉光放电
本节重点:
流注的形成过程、流注的条件 气体放电流注理论以实验为基础,它考虑了高气压、
长气隙情况下不容忽视的若干因素对气体放电的影响,主 要有以下两方面:
空间电荷对原有电场的畸变作用 空间光游离

《高压电工程》教学课件—02电介质的击穿特性

《高压电工程》教学课件—02电介质的击穿特性

2.1.2 气体中带电粒子的产生
01
光游离
① 条件 ② 来源
h Wi
紫外线、高能辐射线等; 气体放电本身释放光子。
(2-1)
02 热游离
温度超过1000K时才考虑热游离;温度达到2000K时,几 乎全部的空气分子已处于热游离状态。
2.1.2 气体中带电粒子的产生
03 碰撞游离
① 条件
qEx Wi
2.2.3 流注理论
流注理论和汤逊理论的主要区别
2.2.4 均匀电场气隙的静态击穿电压
常见的电压类型: ①工频交流电压;②直流电压;③雷电冲击电压;④操作冲击电压
工频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可持续作用于气隙上,称为稳态电压; 存在时间极短、变化速率很大的雷电冲击电压和操作冲击电压,称 为暂态电压。 气隙在稳态电压作用的击穿电压也称为静态击穿电压。
03 流注放电理论
04 均匀电场气隙的静态击穿电压
2.2.1 自持放电和非自持放电
实验分析:
Oa段:电流随电压升高而升高 ab段:电流只取决于外游离因素 bc段:电压升高,碰撞游离增强,但仍靠外 游离维持(非自持) c点以后:只靠外加电压就能维持(自持)
2.2.1 自持放电和非自持放电
非自持放电 与自持放电 的分界点
(2-17)
稍不均匀电场的放电特性与均匀电场类似,一旦出现自持放电,便 一定导致整个气隙的击穿。
2.3.1 不均匀电场的放电特征
极不均匀电场当所加电压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曲率半径较小的 电极附近电场强度首先达到了起始场强,这个局部区域里最先出现 碰撞游离和电子崩,甚至出现流注,种仅仅发生在强场区的局部放 电称为电晕放电,环绕电极表面发出蓝紫色晕光。开始出现电晕的 电压称为电晕起始电压,当外加电压进一步增大时,电晕区亦随着 增大,放电电流也会变大,但是整个气隙还没有击穿。

气体的击穿优秀PPT资料

气体的击穿优秀PPT资料

的电子,初始电子和新电子继续
极不均匀场放电特点: 游离能 :产生游离需要的能量。 场强较小,则正离子撞击阴极板时从阴极逸出的电子将全
向阳极运动,又会引起新的碰撞
游离,产生更多电子。依此电子 激励态分子回复到正常态释放出光子。
工程实际中,输电线路外绝缘和高压电器的外绝缘都属于极不均匀电场分布,在交流电压下的击穿都发生在正半波;
如果取消外游离因素,电流也将 消失,这类依靠外游离因素的作 用而维持的放电叫非自持放电。
外施电压到达U0后,气隙中游离 过程只靠外施电压已能维持,不 再需要外游离因素的放电称为自 持放电,U0称为起始放电电压。
二、低气压下均匀场自持放电的汤逊理论
(一)电子崩
外界游离因子在阴极附近产生一
空间电荷对原有电场的影响
带电粒子的运动
当气体中存在电场时,粒子同时 进行热运动和沿电场定向运动。
自由行程:一个质点在每两次碰撞 间自由地通过的距离。
平均自由行程:众多质点自由行程的平均值。
1、碰撞游离
电子或离子与气体分子碰撞,将动能传递给气体分子引起游 离的过程。
碰撞游离条件:当电子从电场获得的动能大于或等于气体分
c、光游离子产生的二次游电子离,在能加强时的局,部电就场作可用下能形成使二次气崩;体分子分裂为电子或正离子。
模块五 交流耐压试验
情境一 均匀场气体的击穿
新课引入:
气体的击穿是由什么引起的?
本次课程的目的要求:
1、能说明 (P)、d对击穿电压的影响,会解释
巴申曲线中放电特点 2、能说明均匀场中气体击穿的两个理论及区别。
3、会说明均匀电场中气隙的击穿特性。
(一) 气隙中带电粒子的产生和消失
带电粒子: 正离子、负离子、电子

气体电介质的绝缘特性二分解精品PPT课件

气体电介质的绝缘特性二分解精品PPT课件
18
d≥4D,电场分布极不均
匀,电压达到一定临界 值时,曲率半径小的电
Ub
d
极附近的强电场区域首 先放电,出现碰撞电离
D
1 3
和电子崩,甚至产生流
1
注。
靠近两个球极的表面出 0 d 2D d 4D 现蓝紫色晕光,并发出 “咝咝”声——电晕放
外电加。电压进一步增大,电极表面的电晕层扩
大,并出现刷状的细火花——刷状放电
21
电场不均匀系数 f
f Emax Eav
f<2时,稍不均匀电场:
Eav
U d
达到自持放电时发生击穿现象,此时间隙中平均电场强
度比均匀电场间隙的略小,即在同样极间距离时稍不均
匀场间隙的击穿电压较均匀场低;
f>4时,极不均匀电场:自持放电的条件即是电晕起始条件 ,由发生电晕击穿的过程还必须提高击穿电压才能完成
ed 常数(108)
13
(二)流注理论对高气压、长间隙(pd 很大)放电现象的解释
1.放电外形 具有通道形式
通道电荷密度很大、电导率高,故其中电场强度很小 。一旦流注出现,将降低流注头部后方及其周围空间 的电场,加强流注前方的电场,这一作用伴随着其前 方的发展而更为增强。因而在电子崩转化成流注后, 当某个流注由于偶然原因发展更快时,就将抑制其他 流注的形成和发展,这个作用随着流注向前推进将越 来越强,开始时流注很短,可能有三个,随后减为两 个,最后只剩下一个流注贯通整个间隙。
电压继续升高,火花变长,最终导致气隙完 全击穿。
2 d
19
d=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D,属于过渡
区域,放电过程极不 稳定,放电电压分散 性很大。
Ub
d
D

气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

气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

开始出现电晕时电极表面的场强
输电线路的电晕起始场强与导线半径及空气密度 有关,一般用经验公式来推算,应用最广的是皮克 公式:
Ec3m 0(10r.3 )k( V/cm )
m:导线表面粗糙系数与气象系数的乘 积; δ:空气相对密度; r: 导线半径(c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电晕放电的效应 (1)电晕电流具有高频脉冲性质,对无线电通讯产生干扰。 (2)电晕使空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O3、NO、NO2。 (3)产生能量损耗。电晕损耗是超高压输电线路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因
降低电晕的方法: 从根本上设法限制和降低导线的表面电场强度。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放电一定从曲率半径较小的 那个电极表面开始,与该电极极性无关。
对于电极形状不对称的不均匀电场气隙,如棒— —板间隙,棒电极的极性不同时,间隙的起晕电 压和击穿电压的大小也不同。这种现象称为极性 效应。
原因:棒电极的极性不同时,间隙中的空间电荷 对外电场的畸变作用不同。
和主放电三个阶段。 c、长间隙放电时,炽热的导电通道是在放电发展的过程中
建立的,而不是在整个间隙被流注通道贯穿后建立的,先 导过程与主放电过程就发展得越充分,所以长间隙的平均 击穿场强远小于短间隙的平均击穿场强。
持续电压作用下空气的击穿电压
空气间隙的击穿场强主要取决于外加电压的 种类、电场的均匀程度及气体的状态。 电力工程中的空气间隙一般会受到三种电压的作 用:
正棒—负板间隙 当电子崩发展到棒极时,电子进入棒极中和。正离子留在棒 极附近以较慢速度向板极运动,正空间电荷使紧贴棒极附近的 电场减弱,不易形成流注,放电难以自持,故起晕电压高。而 正空间电荷加强了朝向板极的电场,有利于流注向板发展,故 击穿电压较低。
负棒—正板 阴极表面游离产生的电子通过强场区形成电子崩,电子向板极运动进入 弱场区后不再引起游离,并大多形成负离子。因其浓度小,对电场影响小。 正空间电荷加强了棒极附近的电场,易形成自持放电,故起晕电压低。朝 向板极方向的电场被减弱,流注不易发展,故击穿电压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坏天气时电晕损耗要比好天气时大得多。 对于500-750kV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在天气好时电晕损耗一般不超 过几个W/km,而在坏天气时,可以达到100 W/km以上。 因此在设计超高压线路时,需要根据不同天气条件下电晕损耗的实测 数据和线路参数,以及沿线路各种气象条件的出现概率等对线路的电 晕损耗进行估算
直流电压:直流中所含脉动分类的脉动系数(脉动幅值 与直流电压的平均值之比)不大于3%。直流电压的大型 指直流电压的平均值。
交流电压:波形接近正弦波,正、负两半波相同,峰值
与有效值之比为 2,偏差不超过 5%。
一、均匀电场中的击穿电压
1. 因电场对称,所以击穿电压无极性效应。 2. 因击穿前间隙各处场强相等,击穿前无电晕发生,起
持续电压、雷电冲击电压、操作冲击电压
持续电压作用下间隙的击穿电压与放电发展 的时间无关,在电场形式、气体的状态等其他 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取决于间隙的距离
持续电压指直流电压或工频交流电压
特点:电压变化的速度和间隙中放电发展的速度相比极 小,故放电发展所需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只要作用于 间隙的电压达到击穿电压,间隙就会发生击穿。
较低的时候,曲率大(曲率半径较小)的电极附近电场强度已足够大 可引起强烈的游离,在这局部的强场区形成放电。这种仅仅发生在强 场区的局部放电称为电晕放电。 电晕放电是极不均匀电场特有的自持放电形式。
电晕放电的现象
薄薄的发光层;
伴有“咝咝”放电声;
发出臭氧气味。
起始电压
开始出现电晕时的电压
起始场强
稍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电压与电场均匀度关 系极大,没有能概括各种电极结构的统一的经 验公式。通常是对一些典型的电极结构做出一 批实验数据,实际的电极结构只能从典型电极 中选取类似结构进行估算。 电场越均匀,同样间隙距离下的击穿电压越高, 其极限就是均匀电场中的击穿电压。
(d>1m时) 1.先导放电阶段
具有热游离过程的通道称为先 导通道。 2.主放电阶段 温度更高、电导更大,轴向电 场更小的等离子体火花通道。 此时,间隙接近于短路状态, 气隙完全丧失了绝缘性能。
结论: a、长间隙的放电通常分为电子崩、流注、先导放电和主放
电四个阶段。 b、短间隙的放电没有先导放电阶段,只分为电子崩、流注
开始出现电晕时电极表面的场强
输电线路的电晕起始场强与导线半径及空气密度 有关,一般用经验公式来推算,应用最广的是皮克 公式:
Ec3m 0(10r.3 )k( V/cm )
m:导线表面粗糙系数与气象系数的乘 积; δ:空气相对密度; r: 导线半径(cm)
3、电晕放电的效应 (1)电晕电流具有高频脉冲性质,对无线电通讯产生干扰。 (2)电晕使空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O3、NO、NO2。 (3)产生能量损耗。电晕损耗是超高压输电线路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因
正棒—负板间隙 当电子崩发展到棒极时,电子进入棒极中和。正离子留在棒 极附近以较慢速度向板极运动,正空间电荷使紧贴棒极附近的 电场减弱,不易形成流注,放电难以自持,故起晕电压高。而 正空间电荷加强了朝向板极的电场,有利于流注向板发展,故 击穿电压较低。
负棒—正板 阴极表面游离产生的电子通过强场区形成电子崩,电子向板极运动进入 弱场区后不再引起游离,并大多形成负离子。因其浓度小,对电场影响小。 正空间电荷加强了棒极附近的电场,易形成自持放电,故起晕电压低。朝 向板极方向的电场被减弱,流注不易发展,故击穿电压较高。
稍不均匀电场中各处的场强差异不大,间隙中任何一处若出 现自持放电,必将立即导致整个间隙的击穿。所以对于稍不均 匀电场,任何一处自持放电的条件,就是整个间隙击穿的条件。 1. 电场不对称时,击穿电压有弱极性效应。 2. 击穿前有电晕发生,但不稳定,一旦出现电晕,立即导致整个 间隙击穿。 3. 间隙距离一般不很大,放电发展所需时间短。直流击穿电压、 交流击穿电压、正负50%冲击击穿电压几乎一致,且分散性不 大。
降低电晕的方法: 从根本上设法限制和降低导线的表面电场强度。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放电一定从曲率半径较小的 那个电极表面开始,与该电极极性无关。
对于电极形状不对称的不均匀电场气隙,如棒— —板间隙,棒电极的极性不同时,间隙的起晕电 压和击穿电压的大小也不同。这种现象称为极性 效应。
原因:棒电极的极性不同时,间隙中的空间电荷 对外电场的畸变作用不同。
和主放电三个阶段。 c、长间隙放电时,炽热的导电通道是在放电发展的过程中
建立的,而不是在整个间隙被流注通道贯穿后建立的,先 导过程与场强。
持续电压作用下空气的击穿电压
空气间隙的击穿场强主要取决于外加电压的 种类、电场的均匀程度及气体的状态。 电力工程中的空气间隙一般会受到三种电压的作 用:
始放电电压等于击穿电压。 3. 不论何种电压(直流、交流、正负50%冲击电压)作
用,其击穿电压(峰值)都相同,且分散性很小。
U b = 24.22 d+ 6.08d(kV )
在标准大气条件下(d为1cm左右时),均匀电场 中空气的电气强度约为30kV/cm(峰值)。
二、稍不均匀电场中的击穿电压
不均匀系数:间隙中的最大场强与平均场强之比, 稍不均匀电场<4
短间隙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过程
指间隙距离不超过1m的间隙,以棒板间隙为 例。
由于正流注所形成的空间电荷总是加强流注 通道头部前方的电场,所以正流注的发展是 连续的,速度很快。
棒极为负时流注的发展实际上是阶段式的, 其平均速度比正棒极流注小得多,击穿同一 间隙所需的外电压要高得多。
长间隙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过程
气体电介质的击穿特 性
引入新课
不均匀电场中气体的击穿过程 持续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电压 雷电冲击电压下空气的击穿电压 操作冲击电压下空气的击穿电压 提高气体间隙击穿场强的方法 沿面放电
知识点
电晕放电 极性效应 先导 主放电 雷击冲击电压的波形 伏秒特性 流注的形成和发展 沿面放电
1 电晕放电
电晕的产生 极不均匀电场中,间隙中的最大场强比平均场强大得多。外加电压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