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解析分项版之 专题8 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高考试题解析地理学科分项版专题8 农业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

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据此完成3~5题。

3.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答案】C
【解析】本组题也是热点问题(转基因大豆)切入,着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第3题,巴西人口比美国少,巴西高原面积广大,适宜大豆种植,“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开发种植较晚是最大的优势,C正确。

4.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2011年高考安徽卷)图10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27-28题。

27.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28.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C
【解析】图示区域为辽宁西北部某地,降水量较少,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蔗基鱼塘主要适宜在降水量大的珠三角地区,水稻种植适宜分布在南方,该区域草地资源少,不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2011年高考山东卷)2、表1为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

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表1
国家种植面积(万公顷)单位面积产量(吨/公顷)总产量(万吨)
甲4400 2.14 9416.00
乙168 4.36 732.48
丙2950 4.23 12478.50
丁1036 1.80 1864.80
C.中国、泰国、印度、日本
D.中国、日本、印度、泰国
【答案】A
【解析】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总产量最大的国家,但生产力水平低于日本,所以单产也低于处于现代农业阶段的日本,日本丘陵山地多,耕地比重小所以种植面积最小,但农业技术水平高所以单产高,印度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在恒河平原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平原广泛种植所以面积最大。

(2011年高考福建卷)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

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

完成l-2题。

1.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

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

”说明山坡地是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所以选C。

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答案】B
【解析】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减少地表的水土流失,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对调节大气温度、增大空气湿度和增加日照时数没有影响。

(2011年高考浙江卷)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

读图2(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5-6题。

5.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特点和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由图中的箭头所指的方向,结合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特点,澳大利亚种植的小麦主要供牲畜饲料,部分出口,而绵羊的出口量很大,故可以判断第(4)幅图最能说明澳大利亚农业地域类型特
征。

6.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①土壤盐碱化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钙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答案】A
【解析】因该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背风坡降水较少,水资源不足,因大量引用河水,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盆地因引水漫灌,极易造成盆地土壤盐碱化。

(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12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13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23~24题。

(双选)
23.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
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答案】BC
【解析】从图12可知,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 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不相同。

24.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A.建设用地增加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D.未利用土地增加
【答案】AC
【解析】读图13可知,居民点及独立工矿、交通运输、水利设施等建设用地增加了,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林地增加,导致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未利用土地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不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2011年高考山东卷)26.(25分)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

图8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 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

读图回答问题。

10300
121
两地月平均气温
-20
-100202010-10-20
气温/℃降水/mm
1234567891011R 地(40°N ,122°W)
气温/℃降水/mm
23456789101112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38°N ,122°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图例
河流、湖泊考察路线及考察点
图8
野外考察
(1)与旧金山相比,R 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

(6分) (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 处与A 、C 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4分)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5分) 室内分析
(4)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完成表3内容。

表3 家里福利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
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
(1)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

海陆位置;地形(谷地)
(2)B处大于A处,理由:B处海拔较高,易形成地形雨。

B处大于C处,理由:B处位于迎风坡,C处位于北风坡。

(3)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只要从水循环的补给、蒸发、地表径流三个环节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
(4)
对比区

比较内容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大盆地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夏季光热充足、降水少,冬季温
和多雨(地中海气候);水源充足;
河谷地形,土壤肥沃。

(从气候、
水源、地形、土壤等四个方面回
答正确者均可给分)夏季光热充足,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源不足;荒漠草原广布,土壤贫瘠。

(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四个方面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
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种植业和园艺业(水果、蔬菜、
花卉栽培)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