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操作风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防范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的内部程序、⼈员失误、系统故障或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

它⼴泛存在于农村信⽤社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是农村信⽤社经营管理⾯临的基础风险之⼀。

如何防范和应对操作风险,是农村信⽤社进⾏案件专项治理所⾯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个⽅⾯防范和应对农村信⽤社的操作风险。

 ⼀、强化⼈本教育,抓操作风险防范的核⼼。

⼈是⽣产⼒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防范操作风险的核⼼内容。

因此,抓员⼯教育培训,做好员⼯思想政治⼯作,是防范操作风险的⾸要任务和核⼼⼯作。

(⼀)抓员⼯⼊⼝关。

把好⼊⼝就把好了操作风险发⽣的源头关。

⼀是招聘员⼯市场化。

农村信⽤社应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按⼯种和岗位从社会⼈才市场上择优选录员⼯,确保招聘员⼯渠道的多样化。

⼆是招聘员⼯多元化。

农村信⽤社由于经营商品的特殊性,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这就要求员⼯应当是通才。

三是招聘员⼯⾼标化。

农村信⽤社员⼯招聘定位要⾼、起点要⾼,不能因管理体制、发展现状等束缚⼈事管理的思想和理念。

(⼆)抓业务培训关。

⼀是对新⼊社员⼯,根据不同⽂化层次扎实搞好岗前业务技能培训,不能留空档和盲区。

⼆是对现有员⼯,企业也要根据⼯种、岗位、⽂化结构,有针对性、有⽬的地搞好在岗培训。

经过培训,员⼯要能清晰地知道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和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农村信⽤社内控规章对风险的控制和对违规操作出现风险的惩处,从⽽增强操作风险控制的针对性和约束⼒。

(三)抓职业操守关。

⼀是加强职业操守教育,让员⼯清楚地懂得农村信⽤社的职业操守⾏为准则,知道操作风险的危害性。

⼆是培养员⼯共同的价值观,使员⼯树⽴正确的职业观、⾏为准则观,增强其操作风险控制意识和⾃觉性。

⼆、强化制度建设,抓操作风险防范的根本。

(⼀)及时梳理修订完善内控管理制度。

农村信⽤社已有的规章制度、操作程序和实施细则很多,但缺乏有效的整理修订。

农村信⽤社应将现有的内控管理制度(含各种执⾏登记簿)分门别类地进⾏全⾯清理,汇编成册,分发到各个层⾯的管理者、执⾏者、操作者。

并迅速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堵塞漏洞,以杜绝管理“断层”和风险控制“盲区”,有效防范操作风险的产⽣。

(⼆)准确把握制度制定的科学性、适⽤性、可操作性。

⼀是制度制定要统⼀规划,适⽤范围和对象要具体明确,确保执⾏效果。

⼆是制度制定要科学严密,以形成固有的`业务操作流程和权限,有效控制风险环节。

三是制度制定针对性要强,并要进⾏周期性的论证、评价、修订,不断适应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保持制度持续有效和管理的连续性以及风险的可控性。

(三)增强制度执⾏⼒,确保制度执⾏的严肃性、权威性。

⼀是制定出台的制度,领导层、管理层要率先做到,认真严格执⾏,要落实到⾏动上。

⼆是违反制度规定的⼈和事必须问责,使违规者要为⾃⼰的越轨⾏为“买单”,接受制度规定的制裁。

三是强化对制度执⾏、落实的监督检查,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有效防范操作风险。

三、强化稽核监察,抓操作风险防范的保障。

(⼀)加强稽核监察队伍建设。

⼀是有效整合稽核监察机构设置,充分发挥⾏政监察和内审稽核部门的职能作⽤,达到齐⼼协⼒,齐抓共治,有效防范业务操作风险和员⼯个⼈⾏为。

⼆是配齐⼈员。

农村信⽤社应按机构⽹点、员⼯经营管理⽔平合理配备稽核监察⼈员,以全⾯监控防范各⽹点机构的操作风险。

三是加强稽核监察⼈员教育培训,提升其专业⼈员的整体素质,提⾼其⼯作质量和效率。

(⼆)加⼤稽核监察审计⼒度。

⼀是扎实搞好常规稽核检查,加⼤稽核频率,增强稽核深度和⼴度,提⾼稽核效率和质量。

⼆是积极有效实施专项稽核和重点稽核。

要加强对案件⾼发单位和易发部位及可疑⼈员经办的业务的专项、重点稽核检查,发现问题苗头及时延伸检查,直⾄查清为⽌,达到控制操作风险的发⽣。

三是实⾏⽉度稽核会审制、季度稽核例会制。

基层信⽤社对每⽉经营的业务,由专职稽核员组织辖区内⼈员会审,并将会审情况汇总,书⾯报告联社稽核部门;联社召开稽核⼯作例会,听取各信⽤社⽉度会审和整改落实情况汇报,并对共性和突出的个性问题督查督办,实⾏跟踪检查,达到彻底杜绝操作风险。

四是严格监察员⼯个⼈⾏为。

对重点⼈员、重要岗位和敏感环节的⼈员⼋⼩时内外⾏为都要实⾏严密监控,建⽴相应的⾏为⽰范监察制度,定期报告联社党组,防⽌因道德风险引发操作风险。

(三)加⼤处罚⼒度。

俗话说:“⼗案九违规。

”违规就是风险。

为防⽌风险案件发⽣,要务必加⼤违规处罚⼒度,对稽核监察查出的问题,就要按农村信⽤社内部规章严肃处罚,触犯刑律的要移送司法机关,绝不能姑息迁就,养奸为患。

四、强化风险管理,抓操作风险防范的措施。

(⼀)建⽴良好的操作风险管理机制。

⼀是各级农村信⽤社管理部门成⽴风险管理委员会,组建操作风险管理专门科室,落实操作风险管理责任制。

⼆是建⽴操作风险预警机制。

诸如建⽴信贷管理、财务管理、计算机信息、安全保卫、⼈事管理等操作风险预警系统。

三是建⽴操作风险暴露机制,防⽌有操作风险不暴露,或弄虚作假的⾏为发⽣。

四是建⽴操作风险报告机制。

农村信⽤社要结合银监会制定的重⼤事件报告制度,制定操作风险报告细则,对发⽣的操作风险第⼀时间向决策层、管理层报告,同时报告控制操作风险损失的补救措施以及查处的进展情况等。

五是建⽴操作风险分析通报机制。

对发⽣的操作风险要在⼀定范围内通报,以利于相关部门与信⽤社及时对照检查,排查操作风险隐患。

六是建⽴操作风险责任追究机制。

对违规引发操作风险或造成损失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实⾏双线问责制,不能查⽽不处、查⽽不究,更不能“失之于软、失之于情、失之于轻”。

(⼆)有效利⽤操作风险管理资源。

⼀是积极借鉴商业银⾏操作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农村信⽤社⼯作实际,逐步
形成⼀套完整的、可操作的、⾼效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是积极运⽤银监会针对农村信⽤社的监管⾃主研究开发的⾮现场监管数据系统,组建农村信⽤社操作风险管理数据库,及时预防、控制操作风险的产⽣。

三是运⽤现代科技⼿段,有效利⽤农村信⽤社开发的信贷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门柜业务操作系统软件,对所有⽹点机构实⾏实时监控管理,控制操作风险。

(三)全⾯实⾏社务公开,严防操作风险。

社务公开是⼀项“阳光”⼯程,它涵盖了业务经营的各个领域和内部管理的各个⽅⾯,既有内部的强⼒约束,⼜有外部的有效监督。

农村信⽤社要不断丰富社务公开的内涵,积极发挥其监督制约作⽤,全⽅位、全流程地监控操作风险。

投资者如何防范交易操作风险?2017-04-21 10:32 | #2楼
风险产⽣:由于投资者在实际买卖操作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导致损失,如进⾏了相反操作,或者由于交易密码、资⾦帐号、股东代码等个⼈⾝份资料保管不当,被恶意操作,发⽣违背投资者意愿的委托。

防范策略:1、投资者任何时候都应妥善保管好⾃⼰的交易密码、资⾦帐号、股东代码等个⼈⾝份资料,不要随意告诉别⼈。

2、尽量使⽤⾼安全级别的认证⽅式。

如国信证券提供的更为安全、⽅便的⾦天盾账号保护产品系列:数字证书ukey、硬件动态令牌、⼿机令牌、短信⼝令等。

3、尽量选择复杂不易破解的密码形式。

避免使⽤⽣⽇、电话号码、⾝份证号等容易猜测的数字串作为密码,定期修改密码等等。

4、不要在⾝边有陌⽣⼈关注的情况下进⾏交易和查询等。

5、在交易委托下单操作时,应谨慎⼩⼼,尤其是在⾏情⽕爆时更应做到“⼀看、⼆慢、三通过”,特别要注意防范下单⽅向的错误和下单数量的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