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拆装与检测》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电动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拆装与检测》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是汽车教育推出的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汽车类专业教材中三门新能源课程的第二个学习领域。

是针对新能源汽车机电诊断与维修技师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领域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纯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和动力电池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排故思路,并为后续《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任务
中等职业学校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满足国家电子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基础知识及技能学习与实践,强化学生对常见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故障的分析能力,使学生具备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诊断与维修技术解决生活中相关实际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故障的能力,强化学生安全生产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规范和职业道德,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为就业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建议课时:108课时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运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职业规范、安全生产、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学习与创新、团队合作等四个方面。

(二)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纯电动汽车维修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能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结合虚拟仿真系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
力。

1.素质目标
(1)能够和小组成员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具备较强的团队精神。

(2)能够顺畅、准确的完成学生间沟通、学生和老师之间沟通,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人际沟通的能力。

(3)能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4)能够借助网络、杂志及书籍等各种资源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

(5)能够对学习的知识举一反三,灵活掌握运用。

2.知识目标
(1)熟悉掌握纯电动汽车高压安全防护标准;
(2)掌握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工作状态;
(3)熟悉掌握纯电动汽动力电池系统常见的故障原理分析;
3.技能目标
(1)能够遵守纯电动汽车高压安全防护标准;
(2)能够评判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工作状态;
(3)能够对纯电动汽动力电池系统常见的故障进行诊断与维修。

(4)能够结合实际情况编写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故障案例,进一步完善故障诊断方法和思路。

三、课程结构
根据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特点,以及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确定课程结构与学时安排。

(一)课程模块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由维护与保养、故障诊断与维修两部分构成。

(二)学时安排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共108学时,其中维护与保养部分25
(一)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本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
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描述。

依据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

(二)学业质量水平
六、课程实施
(一)教学要求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教学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本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要求,对电动汽车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基本应用,结合职业岗位要求和专业能力发展需要,着重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电动汽车基本技术。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在学习电动汽车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中,提升认知、合作与创新能力,发展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电子技术能力。

1.理论建议使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
2.建议使用多媒体教学;
3.建议辅以实训任务开展理实一体教学。

(二)教学条件
1.新能源汽车实训室;
4.北汽EV160整车;
5.多媒体教室、具备一定的设备和仪器
(三)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包括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工学结合、网络资源等。

1.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构建形象、生动化课堂。

2.充分利用实训资源,为学生提供阶段实训,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提升其职业综合素质。

3.通过实际动手操作项目来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教学评价
1.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有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2.考核紧紧围绕课程内容进行,具体如下表1;
3.考核成绩二平时考核成绩(40%)+期末考试(60%);
4.表1考核内容为平时考核成绩,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核方式。

表2《纯电动汽车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