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简史教学课件(共13章)第12章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学前教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90年,她进入罗马大学医学院, 成为意大利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医的女生。
1896年,蒙台梭利凭借精彩的演讲,成为罗马大学医学 院第一个女毕业生,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博士。
1901年,蒙台梭利离开国立特殊儿童学校,开始致力于 正常儿童的教育,寻求把智力缺陷儿童的教育方法应用于正 常儿童的可能性。
1907年,“儿童之家”成立。 《童年的秘密》是解答幼儿之谜并阐述儿童教育观的著作。 《蒙台梭利方法》是蒙台梭利对第一所“儿童之家”进行 的教育实验和研究的全面总结。
艺术活动,如泥塑、唱歌、绘画等;二是手工训练,如木工、 纺织、烹饪等;三是动手的实验研究。 (四)杜威的“儿童中心”论
(五)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杜威教育思想对20世纪以来的美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
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了美国,还影响不 少国家教育的发展。
1919年4月30日,即五四运动前夕,杜威历时两年多在华 讲学,在中国东部、中部的10余个省市演讲200多次。杜威的 实用主义思想在中国广为流传,成为五四运动时期中国人了解 教育思想的一扇窗口,我国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小学教学改革也 颇受杜威思想的影响。另外,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教育改革也 深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可以说,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是世 界性的。
纵观法国的学前教育,其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的主 要原因有三个。首先,法国政府历来重视学前教育 ;其次, 法国政府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教育行政和管理制度,并通过 教育立法和有关规定文件,使学前教育有章可循;最后, 法国学前教育重视研究儿童个别差异和教学个别化。
第三节 德国的学前教育
内容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的学前教育 二、战后联邦德国的学前教育
五、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影响 尽管对蒙台梭利思想和方法的批评一直存在,但谁也不能
否认其影响是巨大的。蒙台梭利教育体系自20世纪产生以来, 在实际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蒙台梭利在吸收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秉承卢梭等人的 “儿童本位”和“内发论”传统的基础上,提出在世界范围内 广为传播的“蒙台梭利法”。她重视早期教育,认为儿童发展 的原动力源自儿童内部;儿童心理发展有其独特的特点,重视 儿童发展的敏感期等;在“儿童之家”教育实践基础上,发明 了一系列蒙台梭利教具。蒙台梭利的思想对今天的教育仍有启 示作用。
(5)对幼儿进行教育,是为了使起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 养成良好习惯以及辅助家庭教育;保育方法应以坚持适应 幼儿身心发展、教授其难易程度相应的食物为本职业的根 本;要时常注意纠正幼儿的德性仪表;因幼儿模仿能力极 强,所以平素应使他们多接触,嘉言懿行。 (6)幼儿的保育项目:游戏、唱歌、会话及手工业。
二、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与教育思想 (一)儿童具有内在的生命力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1.儿童具有独特的“心里胚胎期”。 2.儿童具有“吸收性心理”。 她认为幼儿具有一种下意识的感受能力,积极地从外部 世界获取各种印象和文化模式,并有一定的选择进行吸收, 简称为“吸收性心理”。
3.儿童心理发展有各种“敏感期”。 蒙台梭利强调“正是这种敏感性,使儿童以一种特有的 强烈程度接触外部世界”。
(二)昙花一现的“蒙台梭利热” 1912年出版的《蒙台梭利方法》,数百名美国学前教育
工作者读了此著作后,兴奋不已,奔赴罗马“朝圣”。
二、20世纪下半期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学前教育机会均等运动 (二)开端计划
开端计划,也称先行计划、起点平等计划,始于20世 纪60年代,至今仍未中止,是美国专为低收入家庭儿童所提 供的一项入学前的早期教育补偿项目,旨在消除贫困,使所 有的儿童有公平的起点,是一项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 影响最大的早期干预项目。
进入70年代,法国政府更加重视公立学校的教育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法国学前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89年的《教育方针法》的附加报告明确规定了学前教 育的目标:“通过对美观的启蒙,对身体的意识,对灵巧动 作的掌握和对集体生活的学习,发展幼儿的语言实践能力和 个性,同时还应注意发现儿童的感觉、运动或智力方面的障 碍,并作及早的治疗”。
第一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内容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的学前教育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的学前教育
(一)保育学校的创立与发展 (二)《费舍法案》与幼儿教育 (三)哈多报告与幼儿教育 (四)幼儿教育方法的改革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巴特勒法案》 (二)幼儿游戏班运动 (三)教育白皮书 (四)当代英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练习与思考 简述杜威 “做中学” 的教学方法?
伊朗之外万一瓦隆教育改革计划为代表的各种教育改革方案, 这个教育首次提出了“教育民主化”的思想,并首次在一个 正式的官方文件中强调根据不同儿童的个体差异、年龄特点 来设计学校,因而被称为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计划。
1969年,法国对母育学校的学习计划和教育方法进行了 改革,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幼儿的全面发展,改革后的幼儿教 育采用与小学相同的“三分制教学法”。母育学校的课程分 为基础知识课、各种启蒙教育课以及体育课三类。
杜威是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杜威的教育 思想给幼儿园运动以指导性的影响。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一方 面强调研究儿童心理和生理的特征,对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教 育指导等问题进行科学、实证研究,注重学前教育与实际生活 的联系,试图从根本上否定恩物主义和象征主义。同时,又充 分肯定福禄贝尔理论的合理成分。
第五节 意大利的学前教育
内容
一、蒙台梭利的生平及教育活动 二、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与教育思想 三、论自由、纪律与工作 四、蒙台梭利教学法 五、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影响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一、蒙台梭利的生平及教育活动 1870年8月,蒙台梭利出生于意大利。
1886年,蒙台梭利进入高等技术学院, 学习现代语言和自然科学,她最喜欢的 和学的最好的是数学。
1990年颁布的法令重新规定幼儿学校的总目标是:开发 儿童的各种潜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通过审美、身体、 灵巧等方面的培养和对公共生活的适应,使之形成个性,为 接受小学教育并取得成功做好准备。
(二)法国学前教育的概况
在法国,学前教育机构和初等教育机构都由教育部 “学位司”管理,在法国教育系统中“学校”一般指初 等教育机构,即母育学校和小学,没有行政和财政自主 权,规模一般也比较小。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的学前教育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废除君主政体,建立资产阶级
的魏玛共和国。 1922年,德国政府制定了《青少年法》,其中强调要
建立“白天的幼儿园之家”,包括幼儿园、托儿所及幼儿保 育机构等。
1933年,德国陷入了纳粹党统治时期。
二、战后联邦德国的学前教育 (一)学前教育的思想及内容 (二)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
第六节 日本的学前教育
内容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二、日本政府的学前教育政策和措施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二、日本政府的学前教育政策和措施
《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的制定 《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共有7条,内容包括: (1)幼儿园为年满3岁至学龄前儿童开设的保育场所。 (2)保育时间(包括吃饭时间)每日为5小时以内。 (3)一名保姆可以保育40名以内儿童。 (4)一所幼儿园可招收100名儿童,个别情况可招收150名 儿童。
1.幼儿凭证计划 2.学前教育目标提案
第二节 法国的学前教育
内容
一、20世纪上半期的学前教育 二、20世纪下半期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20世纪上半期的学前教育 1881年,法国通过《费里法案》,提出了国民教育的三
个原则:“免费、义务、世俗化”。
二、20世纪下半期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学前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第四共和国时期,曾出现过
(7)幼儿园所需设置的规定。 《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对幼儿园的设置标准,编制规
模,保育的时间、内容、目的都作出明文规定,并具有一定的 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是日本学前教育走向制度化的重要开端, 是日本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此后,幼儿园规程虽经多次修 订,但直至1947年制定的《学校教育法》对幼儿园做了新的规 定,长期以来基本上保持了一个幼儿园规定的本来面貌。
三、论自由、纪律与工作 在人们的想象中,实施自由教育的“儿童之家”肯
定是乱哄哄的,但恰恰相反,良好的秩序是儿童之家最大 的特色。
对于纪律与自由的关系,蒙台梭利有独特的见解。她
指出“自由与纪律如同一个徽章的两个面,因为科学的自
由会导致纪律”。
四、蒙台梭利教学法 (一)感官训练 (二)读写算的训练 (三)肌肉训练 (四)实际生活的训练
第十二章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学前教育
学习目标
• 了解英国的费舍法案。 • 掌握法国学前教育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的原因。 • 理解日本《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的历史意义。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法国的学前教育 德国的学前教育 美国的学前教育 意大利的学前教育 日本的学前教育
1.普通幼儿园 2.特殊幼儿园 3.学校附设的幼儿园 (三)学前教育的师资 (四)联邦德国学前教育的管理和政策
第四节 美国的学前教育
内容
一、20世纪上半期的学前教育 二、20世纪下半期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杜威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20世纪上半期的学前教育 (一)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开展了进步主义幼 儿园运动,强调研究儿童,注重幼儿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它是具有美国特色的学前教育改革的开始。
(三)幼儿智力开发运动 1957年,受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影响,美
国开始反省本国的教育的失误,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美国 在传统教育思想及结构主义的影响下,进行了“十年改革运 动”,主要从事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早期儿童 研究蓬勃发展,大规模的儿童智力开发运动在此形势下开展, 并成为美国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特色。
三、杜威的学前教育思想 杜威,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
育家,是20世纪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教 育家之一。
杜威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建 构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对美国甚至 世界的教育都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杜 威最具影响力的教育代表作品为《民主 主义与教育》(1916年)。
(一)杜威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在人们的想象中,实施自由教育的“儿童之家”肯定是
乱哄哄的,但恰恰相反,良好的秩序是儿童之家最大的特色。 对于纪律与自由的关系,蒙台梭利有独特的见解。她指
出“自由与纪律如同一个徽章的两个面,因为科学的自由会导 致纪律”。
(二)杜威论教育的本质 1.教育即生活 2.学校即社会 3.教育即生长 4.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三)杜威的教学论——“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杜威指出“从做中学”的内容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
1896年,蒙台梭利凭借精彩的演讲,成为罗马大学医学 院第一个女毕业生,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博士。
1901年,蒙台梭利离开国立特殊儿童学校,开始致力于 正常儿童的教育,寻求把智力缺陷儿童的教育方法应用于正 常儿童的可能性。
1907年,“儿童之家”成立。 《童年的秘密》是解答幼儿之谜并阐述儿童教育观的著作。 《蒙台梭利方法》是蒙台梭利对第一所“儿童之家”进行 的教育实验和研究的全面总结。
艺术活动,如泥塑、唱歌、绘画等;二是手工训练,如木工、 纺织、烹饪等;三是动手的实验研究。 (四)杜威的“儿童中心”论
(五)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杜威教育思想对20世纪以来的美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
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了美国,还影响不 少国家教育的发展。
1919年4月30日,即五四运动前夕,杜威历时两年多在华 讲学,在中国东部、中部的10余个省市演讲200多次。杜威的 实用主义思想在中国广为流传,成为五四运动时期中国人了解 教育思想的一扇窗口,我国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小学教学改革也 颇受杜威思想的影响。另外,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教育改革也 深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可以说,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是世 界性的。
纵观法国的学前教育,其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的主 要原因有三个。首先,法国政府历来重视学前教育 ;其次, 法国政府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教育行政和管理制度,并通过 教育立法和有关规定文件,使学前教育有章可循;最后, 法国学前教育重视研究儿童个别差异和教学个别化。
第三节 德国的学前教育
内容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的学前教育 二、战后联邦德国的学前教育
五、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影响 尽管对蒙台梭利思想和方法的批评一直存在,但谁也不能
否认其影响是巨大的。蒙台梭利教育体系自20世纪产生以来, 在实际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蒙台梭利在吸收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秉承卢梭等人的 “儿童本位”和“内发论”传统的基础上,提出在世界范围内 广为传播的“蒙台梭利法”。她重视早期教育,认为儿童发展 的原动力源自儿童内部;儿童心理发展有其独特的特点,重视 儿童发展的敏感期等;在“儿童之家”教育实践基础上,发明 了一系列蒙台梭利教具。蒙台梭利的思想对今天的教育仍有启 示作用。
(5)对幼儿进行教育,是为了使起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 养成良好习惯以及辅助家庭教育;保育方法应以坚持适应 幼儿身心发展、教授其难易程度相应的食物为本职业的根 本;要时常注意纠正幼儿的德性仪表;因幼儿模仿能力极 强,所以平素应使他们多接触,嘉言懿行。 (6)幼儿的保育项目:游戏、唱歌、会话及手工业。
二、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与教育思想 (一)儿童具有内在的生命力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1.儿童具有独特的“心里胚胎期”。 2.儿童具有“吸收性心理”。 她认为幼儿具有一种下意识的感受能力,积极地从外部 世界获取各种印象和文化模式,并有一定的选择进行吸收, 简称为“吸收性心理”。
3.儿童心理发展有各种“敏感期”。 蒙台梭利强调“正是这种敏感性,使儿童以一种特有的 强烈程度接触外部世界”。
(二)昙花一现的“蒙台梭利热” 1912年出版的《蒙台梭利方法》,数百名美国学前教育
工作者读了此著作后,兴奋不已,奔赴罗马“朝圣”。
二、20世纪下半期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学前教育机会均等运动 (二)开端计划
开端计划,也称先行计划、起点平等计划,始于20世 纪60年代,至今仍未中止,是美国专为低收入家庭儿童所提 供的一项入学前的早期教育补偿项目,旨在消除贫困,使所 有的儿童有公平的起点,是一项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 影响最大的早期干预项目。
进入70年代,法国政府更加重视公立学校的教育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法国学前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89年的《教育方针法》的附加报告明确规定了学前教 育的目标:“通过对美观的启蒙,对身体的意识,对灵巧动 作的掌握和对集体生活的学习,发展幼儿的语言实践能力和 个性,同时还应注意发现儿童的感觉、运动或智力方面的障 碍,并作及早的治疗”。
第一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内容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的学前教育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的学前教育
(一)保育学校的创立与发展 (二)《费舍法案》与幼儿教育 (三)哈多报告与幼儿教育 (四)幼儿教育方法的改革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巴特勒法案》 (二)幼儿游戏班运动 (三)教育白皮书 (四)当代英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练习与思考 简述杜威 “做中学” 的教学方法?
伊朗之外万一瓦隆教育改革计划为代表的各种教育改革方案, 这个教育首次提出了“教育民主化”的思想,并首次在一个 正式的官方文件中强调根据不同儿童的个体差异、年龄特点 来设计学校,因而被称为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计划。
1969年,法国对母育学校的学习计划和教育方法进行了 改革,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幼儿的全面发展,改革后的幼儿教 育采用与小学相同的“三分制教学法”。母育学校的课程分 为基础知识课、各种启蒙教育课以及体育课三类。
杜威是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杜威的教育 思想给幼儿园运动以指导性的影响。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一方 面强调研究儿童心理和生理的特征,对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教 育指导等问题进行科学、实证研究,注重学前教育与实际生活 的联系,试图从根本上否定恩物主义和象征主义。同时,又充 分肯定福禄贝尔理论的合理成分。
第五节 意大利的学前教育
内容
一、蒙台梭利的生平及教育活动 二、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与教育思想 三、论自由、纪律与工作 四、蒙台梭利教学法 五、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影响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一、蒙台梭利的生平及教育活动 1870年8月,蒙台梭利出生于意大利。
1886年,蒙台梭利进入高等技术学院, 学习现代语言和自然科学,她最喜欢的 和学的最好的是数学。
1990年颁布的法令重新规定幼儿学校的总目标是:开发 儿童的各种潜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通过审美、身体、 灵巧等方面的培养和对公共生活的适应,使之形成个性,为 接受小学教育并取得成功做好准备。
(二)法国学前教育的概况
在法国,学前教育机构和初等教育机构都由教育部 “学位司”管理,在法国教育系统中“学校”一般指初 等教育机构,即母育学校和小学,没有行政和财政自主 权,规模一般也比较小。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的学前教育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废除君主政体,建立资产阶级
的魏玛共和国。 1922年,德国政府制定了《青少年法》,其中强调要
建立“白天的幼儿园之家”,包括幼儿园、托儿所及幼儿保 育机构等。
1933年,德国陷入了纳粹党统治时期。
二、战后联邦德国的学前教育 (一)学前教育的思想及内容 (二)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
第六节 日本的学前教育
内容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二、日本政府的学前教育政策和措施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二、日本政府的学前教育政策和措施
《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的制定 《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共有7条,内容包括: (1)幼儿园为年满3岁至学龄前儿童开设的保育场所。 (2)保育时间(包括吃饭时间)每日为5小时以内。 (3)一名保姆可以保育40名以内儿童。 (4)一所幼儿园可招收100名儿童,个别情况可招收150名 儿童。
1.幼儿凭证计划 2.学前教育目标提案
第二节 法国的学前教育
内容
一、20世纪上半期的学前教育 二、20世纪下半期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20世纪上半期的学前教育 1881年,法国通过《费里法案》,提出了国民教育的三
个原则:“免费、义务、世俗化”。
二、20世纪下半期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学前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第四共和国时期,曾出现过
(7)幼儿园所需设置的规定。 《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对幼儿园的设置标准,编制规
模,保育的时间、内容、目的都作出明文规定,并具有一定的 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是日本学前教育走向制度化的重要开端, 是日本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此后,幼儿园规程虽经多次修 订,但直至1947年制定的《学校教育法》对幼儿园做了新的规 定,长期以来基本上保持了一个幼儿园规定的本来面貌。
三、论自由、纪律与工作 在人们的想象中,实施自由教育的“儿童之家”肯
定是乱哄哄的,但恰恰相反,良好的秩序是儿童之家最大 的特色。
对于纪律与自由的关系,蒙台梭利有独特的见解。她
指出“自由与纪律如同一个徽章的两个面,因为科学的自
由会导致纪律”。
四、蒙台梭利教学法 (一)感官训练 (二)读写算的训练 (三)肌肉训练 (四)实际生活的训练
第十二章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学前教育
学习目标
• 了解英国的费舍法案。 • 掌握法国学前教育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的原因。 • 理解日本《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的历史意义。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法国的学前教育 德国的学前教育 美国的学前教育 意大利的学前教育 日本的学前教育
1.普通幼儿园 2.特殊幼儿园 3.学校附设的幼儿园 (三)学前教育的师资 (四)联邦德国学前教育的管理和政策
第四节 美国的学前教育
内容
一、20世纪上半期的学前教育 二、20世纪下半期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杜威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20世纪上半期的学前教育 (一)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开展了进步主义幼 儿园运动,强调研究儿童,注重幼儿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它是具有美国特色的学前教育改革的开始。
(三)幼儿智力开发运动 1957年,受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影响,美
国开始反省本国的教育的失误,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美国 在传统教育思想及结构主义的影响下,进行了“十年改革运 动”,主要从事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早期儿童 研究蓬勃发展,大规模的儿童智力开发运动在此形势下开展, 并成为美国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特色。
三、杜威的学前教育思想 杜威,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
育家,是20世纪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教 育家之一。
杜威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建 构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对美国甚至 世界的教育都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杜 威最具影响力的教育代表作品为《民主 主义与教育》(1916年)。
(一)杜威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在人们的想象中,实施自由教育的“儿童之家”肯定是
乱哄哄的,但恰恰相反,良好的秩序是儿童之家最大的特色。 对于纪律与自由的关系,蒙台梭利有独特的见解。她指
出“自由与纪律如同一个徽章的两个面,因为科学的自由会导 致纪律”。
(二)杜威论教育的本质 1.教育即生活 2.学校即社会 3.教育即生长 4.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三)杜威的教学论——“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杜威指出“从做中学”的内容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