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高分通关
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单选题(共45题)
1、一位受测者在EPQ的N量表上的T分为60分,则其情绪特点为()。
A.典型情绪稳定
B.典型情绪不稳定
C.倾向情绪稳定
D.倾向情绪不稳定
【答案】 D
2、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A.单一性生活压力
B.叠加性压力
C.破坏性压力
D.精神性压力
【答案】 B
3、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因为情绪问题,心情一直不好前来咨询。
A.情绪改变
B.行为改变
C.快乐满足
D.认知改变
【答案】 C
4、心理咨询师B: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A.尊重
B.真诚
C.热情
D.共情
【答案】 B
5、下面是某求助者的MMPI的测验结果:
A.28
B.38
C.62
D.64
【答案】 C
6、针对女儿的问题,求助者妻子采取的方法属于()。
A.增强法
B.惩罚法
C.消退法
D.代币管制法
【答案】 A
7、“认识一领悟疗法”的创立者是()。
A.郭念锋
C.钟友彬
D.丁瓒
【答案】 C
8、案例七
A.阻抗
B.气愤
C.茫然
D.思考
【答案】 D
9、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9岁,中专毕业,护士。
A.遵守预约时间
B.积极探索解决问题
C.选择咨询方案
D.完成已商定的作业
【答案】 A
10、SCL-90的统计指标主要有两项,即总分和()。
A.阳性项目数
B.阳性项目均分
C.阴性项目数
D.因子分
11、关于SDS的计分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5级评分
B.各项目分数相加得到总粗分
C.各项目均采用正向计分法
D.有5个项目采用反向计分法
【答案】 B
12、与心理咨询师A的第二次咨询:
A.讲话内容上的阻抗
B.讲话方式上的阻抗
C.讲话程度上的阻抗
D.咨询关系上的阻抗
【答案】 C
13、常模样本量的大小,一般不小于()。
A.100或500
B.800或1000
C.20或25
D.30或100
【答案】 D
14、案例四
A.早期经验
B.求助者认知
C.刺激形式
D.求助者情绪
【答案】 B
15、求助者,男性.16岁,初中二年级学生。
A.最为关心
B.最困扰自己
C.最先提出
D.最需要解决
【答案】 C
16、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
A.知觉
B.感觉
C.直觉
D.错觉
【答案】 B
17、求助者一般资料:某女,24岁,由父母陪同前来进行心理咨询,独生女。
A.生物学原因
B.社会性原因
C.认知的原因
D.不可控原因
【答案】 D
18、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
单选
A.一般心理问题
B.焦虑神经症
C.严重心理问题
D.可疑神经症
【答案】 C
19、在心理咨询中急于下结论的原因是()。
A.咨询师咨询技巧差
B.咨询师共情能力差
C.咨询师不重视倾听
D.咨询师不尊重求助者
【答案】 C
20、了解求助者既往史的内容不应该包括()。
A.医疗机构的质量和职业规范执行情况
B.目前的心理诊断及咨询过程是否正确
C.对以往心理测验的效果进行正确评价
D.到医院就诊的原因是躯体的还是心理的
【答案】 B
21、一般资料:女性,49岁,已婚,大学专科毕业,机关公务员。
A.情绪型
B.怀疑型
C.思考型
D.内向型
【答案】 A
22、导致该求助者烦恼的心理原因最主要是()。
A.领导让求助者写检查
B.内心冲突
C.领导认为求助者幼稚
D.追求完美
【答案】 B
23、求助者:我是家里的老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
我跟父母的感情非常好,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母亲去世后,姐姐每天都……
A.怀疑型
B.茫然型
C.思考型
D.反抗型
【答案】 A
24、求助者:几个月了一直烦躁担忧。
本以为母亲去世后我会慢慢恢复过来,但现在感觉越来越严重了。
A.解释
B.内容反映
C.指导
D.尝试性面质
【答案】 C
25、共情又称为()。
A.同情
B.通情达理
C.移情
D.情感表达
【答案】 B
26、一般资料:某女,35岁,大专文化,汉族,某中学教师,已婚,经济状况良好。
A.敏感脆弱
B.情绪低落
C.悔恨痛苦
D.担心害怕
【答案】 D
27、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热情,最主要应体现在()。
A.对求助者积极提问
B.咨询中认真、耐心、不厌其烦
C.初诊阶段嘘寒问暖
D.咨询开始和结束时都要热情
【答案】 D
28、情绪很低落,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因此明显下降。
求助者甚至开始回避和同事聊天,因为一旦听到他人聊起家庭、婚姻的话题,求助者心理就会很不舒服。
A.一般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问题
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D.精神病性障碍
【答案】 B
29、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A.具体可行
B.双方可接受
C.解决求助者实际困难
D.属于心理学性质
【答案】 C
30、案例四
A.早期经验
B.求助者认知
C.刺激形式
D.求助者情绪
【答案】 B
31、为了全面了解求助者的病史和个人资料,人们经常选用()制定的提纲。
A.桑德伯格
B.马隆
C.沃德
D.罗杰斯
【答案】 A
32、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现实刺激是()。
A.未评上职称
B.不参加同学聚会
C.丈夫不理解
D.向母亲乱发脾气
【答案】 A
33、―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9岁,某公司职员。
A.回避行为
B.刻板行为
C.强迫行为
D.攻击行为
【答案】 C
34、心理咨询师B与求助者的第三次咨询:
A.咨询方案就是咨询工作的计划
B.咨询方案由双方共同商定
C.咨询方案一旦确定不能进行修改
D.咨询方案的制定要在完成心理诊断之后进行
【答案】 C
35、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最可能是()。
A.精神病性障碍
B.严重心理问题
C.躯体疾病
D.一般心理问题
【答案】 B
36、一般资料:韩某,女性,30岁,大专毕业,无业。
A.主客观相一致
B.主客观不统一
C.妄想
D.幻觉
【答案】 B
37、一般资料:刘某,女性,31岁,大专毕业,无业。
A.诊断精神障碍和进行治疗
B.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理咨询
C.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
D.对变态人格进行有效的咨询
【答案】 C
38、共情又称为()。
A.同情
B.通情达理
C.移情
D.情感表达
【答案】 B
39、2006年11月单项选择题
A.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
B.咨询动机与期望程度
C.自我觉察水平与行为方式
D.合作态度与咨询方法
【答案】 A
40、情绪很低落,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因此明显下降。
求助者甚至开始回避和同事聊天,因为一旦听到他人聊起家庭、婚姻的话题,求助者心理就会很不舒服。
A.面质技术
B.鼓励技术
C.解释技术
D.重复技术
【答案】 D
41、抽取样本,全国性常模一般要()。
A.30或100个
B.100或500个
C.300或1000个
D.2000或3000个
【答案】 D
42、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6岁,无固定职业。
A.怀疑型
B.茫然型
C.情绪型
D.反抗型
【答案】 D
43、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3岁,未婚。
A.每次在咨询室训练时,咨询师都要进行示范并讲解要点
B.放松的引导语有录音和书面两种
C.想象放松法要求求助者设定一个有美好回忆的场景
D.放松疗法对独立性强、易受暗示的求助者效果较好【答案】 C
44、(省略了部分咨询谈话内容)
A.求助者的性别
B.求助者的年龄
C.求助者的职业
D.求助者的电话
【答案】 D
45、求助者一般资料:某女,24岁,由父母陪同前来进行心理咨询,独生女。
A.生物学原因
B.社会眭原因
C.认知原因
D.其他原因
【答案】 C
多选题(共20题)
1、根据材料,回答题
A.焦虑症
B.创伤后应激障碍
C.社交恐惧症
D.恐惧神经症
【答案】 BC
2、关于MMPI,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
A.适用于18岁以上的受测者
B.包括卡片式和手册式施测方式
C.包括十个临床量表和四个效度量表
D.采用T分数记分
【答案】 BCD
3、求助者一般资料:雯雯,女孩,15岁,初三学生。
A.识别认知性错误
B.真实性验证
C.去中心化
D.识别自动性思维
【答案】 ABCD
4、案例一
A.价值中立是绝对的
B.不会有例外情况
C.价值中立是相对的
D.可能有例外情况
【答案】 CD
5、对非评判性态度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会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B.对求助者情绪和行为的后果采取保留态度
C.可使求助者感到获得支持
D.对求助者情绪和行为的规律性给予肯定
【答案】 AD
6、求助者:(沉默)…您说得对,好像是这种感觉。
现在每天一想起他,我就心情烦躁,头痛,吃不下饭也睡不好。
心理咨询师A没能决我的问题,我本想通过工作来缓解痛苦,但实际上工作效率很低,还总有失误;自己的情绪很难控制,经常因下属的一点点小问题就对他们发脾气;看电视剧生活里失恋的事情,就会止不住地流泪。
我总怀疑别人说我傻,会看不起我。
您说我的精神是不是出了问题?
A.头痛
B.睡眠向题
C.心烦
D.进食障碍
【答案】 AB
7、一般资料:男性,21岁。
未婚,业务员。
A.求助者成长史
B.求助者的家庭情况
C.负性生活事件
D.求助者的工作状况
【答案】 ABC
8、在本案例中,双方制定的咨询目标是改善求助者的情绪属于()。
A.具体目标
B.完美目标
C.终极目标
D.不完美目标
【答案】 AD
9、影响求助者的生活事件包括()。
A.住院治疗
B.小时候不能单独玩
C.耽误学业
D.不洗手吃东西被训
【答案】 ACD
10、心理咨询的效果可视为()三者的函数。
A.咨询师
B.咨询方法
C.求助者
D.咨询目标
【答案】 ABC
11、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A.内容反应技术
B.内容表达技术
C.情感反应技术
D.情感表达技术
【答案】 AC
12、一般资料:男性.l7岁,未婚,中专学生。
A.间接询问
B.直接逼问
C.开放提问
D.封闭提问
【答案】 BCD
13、求助者一般资料:王某,女性,30岁,已婚,公司会计。
A.内容反应
B.内容表达
C.解释
D.直接询问
【答案】 AC
14、根据案例材料,回答题
A.近期目标
B.长期目标
C.具体目标
D.最终目标
【答案】 AC
15、幼儿及弱智者在进行CRT测验时,如果C单元连续三题不通过,正确的做法包括()。
A.停止该单元
B.继续该单元
C.停止整个测验
D.继续下一单元
【答案】 AD
16、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A.内容反应技术
B.内容表达技术
C.情感反应技术
D.情感表达技术
【答案】 AC
17、本案例中,比较恰当的远期目标应该包括()。
A.完善人格
B.培养情绪调节能力
C.完善技能
D.能够找到好的工作
【答案】 AB
18、求助者一般资料:雯雯,女孩,15岁,初三学生。
A.逐渐脱敏
B.学习放松技巧
C.构建焦虑等级
D.缓解精神压力
【答案】 ABC
19、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A.焦虑
B.抑郁
C.失眠
D.多梦
【答案】 CD
20、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3岁,未婚。
A.主观体验
B.注意
C.生理反应
D.表情
【答案】 ACD
大题(共12题)
一、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3岁,设计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1岁时父母离异,随祖父母长大。
从高中起偏爱语文,不爱学英语数学。
高考时,自己本想报文科,但因母亲坚持报了工科。
为不让母亲生气,也没明确反对。
大学期间,多门功课不及格,只得肄业。
半年前,来到母亲所在城市,现在的工作是母亲帮助找的,虽不喜欢,怕母亲生气,也将就着干了。
另外,母亲还一再帮着张罗找女朋友,求助者根本没兴趣。
他觉得事事都受母亲控制,但知道母亲也不容易,用心良苦,又怕违背她,伤了她的心口可总觉得别扭,长此下去,就没有一点自己的生活空间了。
心情不好,做事更没兴趣,苦闷,希望得到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本案例中,求助者出现了哪些认知上的错误?(20分)
2.本案例中,最恰当的近期咨询目标是什么?(30分)
3.该求助者比较内向,若在咨询中出现内向型沉默应如何处理?(25分)
4.对求助者表达真诚应注意什么?(25分)
【答案】1.求助者主要存在以下认知错误:(1)绝对化要求;(2)以偏概全;(3)糟糕至极。
2.在和求助者共同商定咨询目标时,应该注意咨询目标必须具有以下特征: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可以接受的、多层次统一的。
在本案例中,求助者的主要问题在于由于认知偏差导致无法与母亲进行有效的沟通,近而无法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生活,因而情绪低落、苦闷。
所以,在本案例最恰当的近期目标是: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纠正错误认知,学会主动和母亲进行沟通交流。
3.内向型沉默源于求助者的个性原因,比如比较内向、不善于言谈,沉默是他与人交往的经常性方式,尤其在不熟悉的环境和人面前就更是如此。
这样的人,在咨询中容易表现出沉默,即使他有话也是三言两语。
或许在他来访之前,已经反复考虑过应该怎么讲,但是一到询问现场,很可能就讲不出来,他会显得欲言又止,颇为不安。
在处理内向型沉默时,咨询师应该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加以引导,多用倾听技巧,多作鼓励性反应,善于领会他已说的和想说的。
切不可急躁、不耐烦,否则,求助者可能会更退缩、更沉默。
4.真诚是指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态度真诚,咨询师以“真实的我”和“真诚的我”的角色帮助求助者,没有防御式的伪装,不把自己隐藏在专业角色之下,不带着专家的假面具,真实可信地置身于求助者的关系中。
咨询师在向求助者表达真诚时,主要注意以下四点:(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
(2)真诚不是自我发泄;(3)真诚应实事求是;(4)真诚应适度。
二、案例一:求助者:女性,32岁,未婚。
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
初诊时间:2017年7月9日案例介绍:求助者因恋爱问题寻求心理帮助,先后在咨询师A 和咨询师B处进行了咨询。
以下是求助者先后与两位咨询师的咨询过程:与心理咨询师A的第一次咨询:心理咨询师A:你好!请问你有什么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我帮助?求助者:您好!我最近面临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我拿不定主意,想到您这儿来咨询一下,请您帮我做个决定。
心理咨询师A:那就说说看吧求助者:我认识一个男生近八年了,最近半年感觉相处得非常好。
我非常喜欢他,想和他建立恋爱关系。
我觉得他也喜欢我,但暗示他几次,他都没有回应。
不知道他是没领会我的意思,还是不想和我建立更亲密的关系。
所以我想先请您帮我分析一下他的心理,然后再帮我决定一下我是否应该主动跟他表白。
心理咨询师A:好。
那就说说你们交往的经过吧。
求助者:......心理咨询师A:你和他的事情你父母知道吗?他们是怎么看的?这件事你和你要好的朋友商量过吗?他们是怎么评价你们之间的关系的?请根据案例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1)什么是心理咨询?2)心理咨询如何进行?3)心理咨询主要解决什么问题4)心理咨询不能解决什么问题5)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6)心理咨询师一个过程,有些问题不是一两次的交谈就能解决的,又是会有迂回曲折甚至反复,有些问题甚至是难以完美解决的。
三、一般资料:张某,女,20岁,无业,高中文化,无宗教信仰,目前与父母同住。
个人成长史:求助者性格文静、内向,话语不多。
求助者的父母都是农民,没有文化,对于孩子的管教不严格,顺其自然,家庭气氛宽松,使求助者任性、固执。
求助者喜欢与母亲谈心,曾听母亲说邻居家的女孩因为念了高中没有考上大学,觉得很丢人就远嫁他乡了,自此自己就对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高中学生有负性看法,认为考不上大学就不光彩。
同村的一个女孩没有考上大学,求助者经常嘲笑她,遭到父母的责怪,让其不要嘲笑别人。
自此觉得和母亲没有共同语言,不再与母亲交流。
去年求助者参加高考,结果差几分落榜。
求助者心有不甘,害怕别人笑话自己,于是又复读一年,结果又一次落榜。
求助者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精神病家族史。
有一与其有类似高考落榜经历的女友。
精神状态: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情绪焦虑易紧张,有一定自制力但易激动,言行一致,人格较稳定。
身体状态:近三个月睡眠不好。
社会功能:人际芙系比较紧张,做事情的时候精神不集中。
心理测验结果:(1)SAS:标准分58。
(2)SDS:标准分49。
(3)SCL-90:总分145,人际关系敏感2.9,抑郁3.04,焦虑2.3。
案例介绍:高考落榜以后,求助者觉得自己不用在高考的压力下生活了,但是觉得自己没有考上大学很丢人。
有同样经历的朋友,看法也是一样的。
因此求助者对以后的生活很没有信心,不主动出去找工作,也不主动与人交往。
一直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高考失败的事情。
后来邻居们说这件事情的时候,求助者知道后心理很不安,开始觉得大家都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甚至认为大家都在鄙视自己,而且如果有人在其面前提起高考相关的事情,求助者就会认为大家在故意羞辱她,觉得自己在大家的面前抬不起头来。
在持续的心理压力下,求助者越来越消沉,脾气很暴躁,家里人开始对求助者有些看法,会跟她说一些道理。
她认为,家人也是因为自己高考落榜而这样对待她,自己感觉家里也呆不下去了,感觉很压抑,也没有办法解决,所以来做心理咨询。
求助者个人陈述:“高考失败已经快一年了可从小就觉得自己应该考上大学”,“大家对于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都有偏见”,“我现在害怕出门,怕人家问我高考的辜情,有时候觉得再复读就好了,在学校里,别人也说不了什么,但是在学校里也是煎熬”。
心理咨询师的观察和他人反映:1.母亲诉述:最近一个多月,女儿说很累,认为干什么都累,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呆着。
问她为什么,她也不说。
我想这与她没有考上大学有关系。
得知没有考上大学以后,她就一直把自己关在家里,还总是唉声叹气的,说自己的命运不好,没有考上大学。
以前她经常到同学家里玩,但是现在只是把自己关在屋里谁也不想见,同学们也不来家里找她玩。
2.咨询师了解及观察到的情况:求助者一直对自己要求严格,认为自己一定要考上大学,要不然自己的人生就没有办法坚持下去。
谈到自己没有考上大学这件事情,求助者就会很激动,还会哭泣。
说大家以前和自己都很友善,自己做什么大家都会夸奖自己,但是自从自己高考失败以后,他们对自己的态度一下子都改变了,觉得自己很丢人。
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有这样的经历和观点,加强了她对高考失败的负性评价。
求助者现在只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对人的敏感仅限于居住地,无泛化。
求助者意识清楚,自知力完整,应答切题,情绪略焦虑,面色忧郁。
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有:情绪焦虑易紧张、易激动、人际关系紧张、精神不集中、睡眠不好、压抑。
四、案例八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0岁,大学生。
案例介绍:两个多月前,求助者在睡眠中朦胧感到一种无法抑制的冲动袭扰着全身,他下意识地抚摸自己的生殖器,进行了自慰,短暂的快感后,他陷入了深深的懊悔之中。
此后又出现几次,每次他都非常后悔,又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后来他还听人说自慰会损耗精气,损害性功能,引起不孕症。
近两个月来他经常感到体力下降,头昏、气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逐渐出现不安、恐惧,担心自己的身体出问题。
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没有问题,他仍不放心,内心痛苦。
【答案】初步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排除求助者患精神病的可能。
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刺激引起,反应不太强烈(或者属于常形冲突,反应不太强烈)。
病程时间短,在两个月以下,社会功能轻度受损,情绪反应没有泛化。
五、根据材料,回答题一般资料:张某,女,20岁,无业,高中文化,无宗教信仰,目前与父母同住。
个人成长史:求助者性格文静、内向,话语不多。
求助者的父母都是农民,没有文化,对于孩子的管教不严格,顺其自然,家庭气氛宽松,使求助者任性、固执。
求助者喜欢与母亲谈心,曾听母亲说邻居家的女孩因为念了高中没有考上大学,觉得很丢人就远嫁他乡了,自此自己就对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高中学生有负性看法,认为考不上大学就不光彩。
同村的一个女孩没有考上大学,求助者经常嘲笑她,遭到父母的责怪,让其不要嘲笑别人。
自此觉得和母亲没有共同语言,不再与母亲交流。
去年求助者参加高考,结果差几分落榜。
求助者心有不甘,害怕别人笑话自己,于是又复读一年,结果又一次落榜。
求助者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精神病家族史。
有一与其有类似高考落榜经历的女友。
精神状态: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情绪焦虑易紧张,有一定自制力但易激动,言行一致,人格较稳定。
身体状态:近三个月睡眠不好。
社会功能:人际芙系比较紧张,做事情的时候精神不集中。
心理测验结果:(1)SAS:标准分58。
(2)SDS:标准分49。
(3)SCL-90:总分145,人际关系敏感2.9,抑郁3.04,焦虑2.3。
案例介绍:高考落榜以后,求助者觉得自己不用在高考的压力下生活了,但是觉得自己没有考上大学很丢人。
有同样经历的朋友,看法也是一样的。
因此求助者对以后的生活很没有信心,不主动出去找工作,也不主动与人交往。
一直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高考失败的事情。
后来邻居们说这件事情的时候,求助者知道后心理很不安,开始觉得大家都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甚至认为大家都在鄙视自己,而且如果有人在其面前提起高考相关的事情,求助者就会认为大家在故意羞辱她,觉得自己在大家的面前抬不起头来。
在持续的心理压力下,求助者越来越消沉,脾气很暴躁,家里人开始对求助者有些看法,会跟她说一些道理。
她认为,家人也是因为自己高考落榜而这样对待她,自己感觉家里也呆不下去了,感觉很压抑,也没有办法解决,所以来做心理咨询。
求助者个人陈述:“高考失败已经快一年了可从小就觉得自己应该考上大学”,“大家对于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都有偏见”我现在害怕出门,怕人家问我高考的辜情,有时候觉得再复读就好了,在学校里,
别人也说不了什么,但是在学校里也是煎熬”。
心理咨询师的观察和他人反映:1.母亲诉述:最近一个多月,女儿说很累,认为干什么都累,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呆着。
问她为什么,她也不说。
我想这与她没有考上大学有关系。
得知没有考上大学以后,她就一直把自己关在家里,还总是唉声叹气的,说自己的命运不好,没有考上大学。
以前她经常到同学家里玩,但是现在只是把自己关在屋里谁也不想见,同学们也不来家里找她玩。
2.咨询师了解及观察到的情况:求助者一直对自己要求严格,认为自己一定要考上大学,要不然自己的人生就没有办法坚持下去。
谈到自己没有考上大学这件事情,求助者就会很激动,还会哭泣。
说大家以前和自己都很友善,自己做什么大家都会夸奖自己,但是自从自己高考失败以后,他们对自己的态度一下子都改变了,觉得自己很丢人。
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有这样的经历和观点,加强了她对高考失败的负性评价。
求助者现在只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对人的敏感仅限于居住地,无泛化。
求助者意识清楚,自知力完整,应答
【答案】(1)本案例使用的主要咨询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
(2)认知行为疗法的特点:①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②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③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
④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
所有认知行为疗法都建立在一种结构性的心理教育模型之上,强调家庭作业的作用,赋予求助者更多的责任,让他们在治疗之中和治疗之外都承担一种主动的角色,同时都注意吸收各种认知和行为策略来达到改变的目的。
六、一般资料:女性,汉族,36岁,已婚,大专文化程度,某公司销售经理。
收入较高,与丈夫在同一公司工作,育有7岁女儿。
案例介绍:两个月前求助者公司要派丈夫去外地分公司任职,丈夫也明确表态服从公司的安排。
求助者请求丈夫不要去,但丈夫觉得到外地分公司任高管能够增加收入,而且会为今后在总公司的升迁打下基础。
求助者担心丈夫到外地后会不爱自己,会变心,开始紧张,担忧;经常发脾气,为小事和丈夫吵架,挑剔丈夫的言行;和同事关系紧张,工作效率明显下降,还出现明显失误。
下班回家更是烦躁,焦虑。
想到母亲的不幸将要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想到自己和孩子将要过着无依无靠的日子就感到心烦意乱,内心痛苦。
这段时间里,食欲不佳,睡眠也不好。
心理咨询师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家中独女,四岁时父亲去外地发展。
五岁时,母亲听说父亲有外遇,把求助者留给外婆,到父亲身边工作。
但不到一年,父母还是离了婚。
求助者本人当年是丈夫的下属,之后二人恋爱、结婚。
求助者担心丈夫到外地会和下属搞在一起,产生“婚外情”,会像自己的父亲那样抛弃自己和孩子。
内心痛苦无法摆脱,主动前来咨询。
一、请对该求助者进行初步诊断并写明诊断过程(30分)二、请指出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及表现形式(30分)三、请分析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20分)四、咨询中求助者曾有大段的叙述,咨询师如何做好倾听(20分)
【答案】一、请对该求助者进行初步诊断并写明诊断过程(30分)参考答案答:初步诊断:严重心理问题(5分)诊断依据:(1)未见器质性病变基础(2分)(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