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创新课堂地理优化方案人教版必修课件第章第四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四页,共32页。
提示:(1)如下图:
(2)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3)氮 氧 循环运动 大气 水 岩石
第二十五页,共32页。
地球外部圈层特点的比较
概念 由气体和悬浮物 大气圈 组成的包围地球 的复杂系统 地球表层水体构 水圈 成的连续但不规 则的圈层
地球表层生物及 生物圈 其生存环境的总

第三十二页,共32页。
(3)某地地下 30 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 远处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会感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 B.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颠簸 C.P 波,上下颠簸 D.S 波,左右摇摆
第二十页,共32页。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横波在到达液体处时就消失了, 纵波的传播速度也突然降低;①和②之间是莫霍界面;上地 幔中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第(2)题,岩石圈是由地 壳和上地幔的顶部组成的,即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第(3)题, 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且横波只在固体中传播。 答案(dáàn):(1)C (2)C (3)C
圈层名称 分界面 深度/千米 物质形态
特征
上地幔 地 幔
下地幔
外核 地 核
内核
莫霍 界面 古登堡 界面
17(平均) 900 2 900 5 150
上部存在一
固态
个软流层 温度、压力、
密度均增大
液 态 或 熔 横波不能通
融状态 过
温度很高,密
固态 度、压力都
很大
第十六页,共32页。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3)题。
在这里,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 波完全消失
第十页,共32页。
(3)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地幔也可再细 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又分成外核和内核。地壳、地幔、 内核为固体,外核因为横波不能通过,所以可能呈熔融状态。 (4)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是组成地球内部圈层最外面的一 个圈层。岩石圈则包括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 地壳的全部。
第七页,共32页。
当某处发生地震时,处于街道上的行人首先感 到地面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晃动,因为陆地上纵波、横波都 能通过,且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处于行船上的人只能感 到上下颠簸,因为水只有纵波能通过。
第八页,共32页。
读教材图 1.25,思考下列问题。 (1)地震波分为哪几类?其传播速度有何特点? (2) 划 分 地 球 内 部 圈 层 的 两 个 界 面 的 深 度 分 别 约 是 多 少 千 米?在界面附近,地震波的波速有何变化? (3) 地 球 内 部 可 分 为 哪 几 个 圈 层 ? 它 们 分 别 是 哪 种 物 质 形 态? (4)地壳和岩石圈有何区别?
第九页,共32页。
提示:(1)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
同。其中,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
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2)如下表:
界面 地下深度(பைடு நூலகம்米)
波速变化
莫霍界面
17(平均)
该面以下,纵波、横波的传播速 度都明显增加
古登堡界 面
2 900
组成
其他
气体和悬浮物, 主要成分是氮和 氧
是地球自然环境 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表水、地下水、 水圈的水处于不
大气水、生物水 间断的循环运动

之中
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全部和岩 石圈的上部
是大气圈、水圈 和岩石圈相互渗 透、相互影响的 结果
第二十六页,共32页。
读下图,完成(1)~(2)题。
(1)甲圈层的主体是( ) A.河流 C.冰川
第二十一页,共32页。
知识点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名称 大气圈
含义 由__气__体_(_q_ì_tǐ_) ___和悬浮物组 成的复杂系统
特征 主要成分为氮和__氧___
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
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
水圈 连_续__(_li_án_x_ù_)_但__不_规__则_____的圈层 动之中
生物圈
2.地球内部圈层的特征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
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如下表所示:
圈层名称
深度/千 物质形
分界面


特征
地壳
莫霍 17(平均) 界面 900 古登堡 2 900 界面 5 150
固态
由岩石组成的坚 硬外壳,厚度不 均,大洋部分薄, 大陆部分厚
第十五页,共32页。
No 大陆部分厚。温度、压力、密度均增大。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的圈层。其范围是指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 上部。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 和氧。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答案:(1)D (2)D
Image
第二十七页,共32页。
B.湖泊 D.海洋
(2)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 )
A.大气
B.水
C.土壤
D.生物
解析:第(1)题,甲圈层是水圈,水圈的主体是地球上的海洋,
其面积约占全球面积的 71%,其水量占地球水量的 97%以
上。第(2)题,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生物作为非生物环境以外
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地
第十七页,共32页。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①和②之间是古登堡界面 C.在深约 2 900 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 D.地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第十八页,共32页。
(2)岩石圈是指( ) A.①的顶部 B.②的顶部 C.①和②的顶部 D.③的外部
第十九页,共32页。
地表生物及其____生_存__环__境____ 其范围是指大气圈的 底部、水圈的全部和
的总称 岩石圈的上部
第二十二页,共32页。
读地球圈层示意图,思考下列问题。
第二十三页,共32页。
(1)在图上标出大气圈、水圈。 (2)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________,连续而不规则 的 圈 层 是 ________ , 其 范 围 渗 透 到 其 他 圈 层 之 中 的 是 ________。 (3) 大 气 圈 包 围 着 地 球 , 它 的 主 要 成 分 是 ________ 和 ________;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________之中;生物圈 占有________圈的底部、________圈的全部和________圈上 部。这些圈层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人类赖以生存 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第十一页,共32页。
1.地震波及应用
(1)分类及传播
分类 快慢
纵波(P波) 快
横波(S波) 慢
速度
传播方向与振动
原因 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一致
方向垂直
通过的介质
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
共性
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第十二页,共32页。
(2)应用——借助地震波来探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 从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 生突然变化。这种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如 下图所示:
第十三页,共32页。
不连续面 深度
莫霍界面 大陆部分在地面下平 均33千米处
古登堡界面 在地下2 900千米处
地震波速度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 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
变化 度都明显加快
降,横波完全消失
圈层划分
地壳和地幔分界面; 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
两者物理状态有差异;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
都是固体

第十四页,共32页。
第一章 行星(xíngxīng)地球
第四节 地球(dìqiú)的圈层结构
第一页,共32页。
第一章 行星(xíngxīng)地球
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和外部圈层结构。 2.了解各圈层的特点和划分依据。
第二页,共32页。
第一章 行星(xíngxīng)地球
第三页,共32页。
知识点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第四页,共32页。
1.地震波 (1)概念: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 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2)分类:图中 S 表横示波_(h_é_n_g_b_ō_)______,P 表示纵波。 (3)特性 ①S 波:传播速度较慢,只可以在固__体_(_g_ù_t_ǐ)______中传播。 ②P 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在固、液、气三态物质中传播。
球最活跃的因素。 答 案 ( d á àn ) : ( 1 ) D (2)D
第二十八页,共32页。
第二十九页,共32页。
第三十页,共32页。
本部分内容(nèiróng) 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tuìchū) 全屏播放
第三十一页,共32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一章 行星(xíngxīng)地球。2 900。在这里,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 失。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垂直。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
第五页,共32页。
(4)波速变化 ①在地下平均 33 千米 C 处(大陆部分):传播速度都明显 增加_(_z_ē_n_gj_i_ā)______。 ②在地下 2 900 千米 D 处:S 波完全消失,P 波传播速度突 然______下__降_____。
(xiàji àng)
第六页,共32页。
2.圈层划分 (1)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2)界面:图中 C 为____莫__霍_______界面,D 为___古__登__堡______ 界面。 (3)圈层:由内向外 E+F 为地_核__(_d_ìh_é_)______,G 为地幔,H 为 地壳。 3.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_地__幔__(d_ì_m_à_n_)___顶部(软流层以上),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