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高考语文复习必备] PPT课件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高考语文复习必备]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24a88fba1aa8114531d970.png)
领导干部应当深入群众,和群众打 成一片,真正(体恤、体察)民情。
体恤:同情、照顾 ,可搭配“百 姓” 体察:体验、观察 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屯聚、囤聚)大量 兵力,伺机大规模侵犯巴勒斯坦控制区。
屯聚:聚集(人马) 囤聚:储存聚集(货物)
32
A.消失 ---强调过程 侧重点对象
B.消逝 ---强调结果
二、实词的辨析方法
• (一)从色彩辨析近义词 ——感情、语体
7
1、词的感情色彩不同
• 褒义词:具有肯定或赞许的感情。 如:鼓励、成果、抵御、果断。
贬义词:具有否定或贬斥的感情。 如:煽动、后果、抗拒、武断。
中性词:不表示褒贬。 如:鼓动、结果、 抵抗 、决断。
8
个体户应当文明经商,不得(牟取、谋 取)暴利。
并不_____ 它的生长。
③还有难于计算的尘埃和气体组成的星云,浮游在星星与
星星之间,浮游在宇宙空间里,__星光的通过。
A. 妨碍 阻碍 妨害
B.妨害 阻挡 妨碍
C .妨害 阻止 中断
D.妨碍 妨害 阻碍
答案:D(妨碍:侧重于指造成一定障碍,程度较轻; 妨害:侧重于指有损害,程度较重。阻碍:使不能 顺利通过或发展;阻挡:阻止,拦住,主语是施动 者; 阻止:使不能前进,使停止行动;中断:不带 宾语。)
①王晓华外语能力和攻关能力很强,被学
校
到国际交流处负责外籍教师的引进和
管理工作。 ②
天气恶劣,这些初到庐山
的外国朋友还是游兴盎然。 ③有时她偷偷塞一
点口香糖、瓜子什么的给小王,小王不想要,
又不便当众
。
A.委任 不管 推却 B.委派 尽管 推却
C.委任 尽管 推诿 D.委派 不管 推诿
高考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近义词的辨析 PPT优秀课件
![高考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近义词的辨析 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fe5cface2f0066f433221b.png)
从词义上辨析
1.词义适用的范围。 如:灾难——灾荒 局面——场面 边疆——边境 时代——时期 事情——事故 2.词义程度的轻重。
如:爱好,嗜好
准确,精确
3.词义的感情色彩。 如:保护,庇护。 请求、要求、乞求。 注意:有些词褒贬义不是固定的,必须看具体语境。 如:我们为你的成就感到骄傲。
他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但比较骄傲。
(2007广东卷)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 词语,最恰当的 一项: ①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 我们的 学习效果。 ②老百姓说得好,常年无灾情, 不可一日 不防备。 ③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 诚实温和。 A、考查 宁可 品性 B、考察 宁愿 品性 C、考查 宁愿 品行 D、考察 宁可 品行
常用的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P11)
1.从词义上辨析 2.从用法上辨析
3.从风格上辨析
方法指津
语素分析法:
将词拆开为语素,然后根据相同的语素了解词义相
同的地方,再分析其不同的语素,辨析其差别。
如: 考查 考察
从词性和造句功能上辨析 如:阻碍,是动词,主要用作谓语, 如阻碍交通,阻碍他人 障碍,是名词,主要作主语、宾语, 如障碍排除了、设置障碍等。
考题形式:
辨别正误,单选题 考查学生在动态语境中使用词语能 力 选材多为鲜活的语言,报纸电视等 媒体中、畅销书中常见
词语的使用与辨析
高考试题 出处
窜改 篡改
聚集 云集 庄重 郑重
驱除 祛除
品位 品味 演练 演示
融解 溶解
赞扬 赞叹 引导 导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词语解释 莅临 亲临 计划 规划 不仅是/而且是 不是/而是
高考专题复习
新高考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解析)
![新高考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89537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7.png)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一、对点练1.(河北唐县第一中学高二期末,节选)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①。
技能人才往往聚焦于复杂生产体系中的某一个环节,他们的工作也许并不在聚光灯下,但是对于提升制造业水平、提高实体经济质量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②,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技术工人就能成为一个领域③的人才,打造自己在职场上的稀缺性,让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并提升一个领域的技术水准。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眼科医生证实,长期玩手机游戏,会对视网膜造成,如果不及时就医,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视力减退失明,此时医术再高明的医生也无能为力。
但一些手机依赖症患者依然,认为医生的说辞是。
A.损害或者不以为意骇人听闻B.损害甚至不以为然耸人听闻C.危害或者不以为然骇人听闻D.危害甚至不以为意耸人听闻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
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什么都不得不。
A.装载徜徉致使割爱B.承载徘徊导致舍弃C.装载徘徊致使舍弃D.承载徜徉导致割爱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砚文化肇始于中华文化的源头,着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两汉时期,砚的使用已十分普遍,汉砚以石、陶制品为多。
汉代石砚的装饰十分讲究,砚盒通体,古色古香。
隋唐以来,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促进了文房用具的发展,开启了中国砚台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两宋之际,砚台在形制、材质等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砚台收藏、品鉴之风盛行,论砚名篇、砚史专著迭出。
清时期是砚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砚形,砚上铭文增多,砚台材质。
A.凝聚流光溢彩丰富多样不胜枚举B.凝结流光溢彩丰富多彩不胜枚举C.凝结光彩夺目丰富多彩数不胜数D.凝聚光彩夺目丰富多样数不胜数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敦煌文学作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世文人诗文的抄本,属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正统文学作品;一类是以讲经文、变文、词文、话本、缘起故事、俗赋、曲子词、白话诗等为代表的俗文学作品。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_ppt课件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_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fc435ead02de80d4d840c1.png)
“差强人意”,“差”是“稍微”的意思,整个熟语是 说“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而句②中却把它理解成了 “强人所难”的意思了,使用错了。
练习:
③这真是大人不见小人怪,我犯了这点儿小错误,经理没 有批评我,你倒挑起我的毛病来了。 大人不见小人怪:形容人有度量。望文生义 ④我国不少理工科院校把大学语文排斥在必修课之外,而 近年来,外国留学生报考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人 数大幅度上升,真可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现多指做事或处世不相信身边 熟悉的人,而盲目地信奉外人的话。望文生义
围、对象。
例2 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 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 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全国Ⅰ卷)
【分析】春秋鼎盛:指正处在壮年。春秋,指年龄; 鼎,正当。例句中成语“春秋鼎盛”修饰的对象是“时 代”,对象用错
例3 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 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 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全国Ⅱ卷)
4、不合语境
成语的使用还要注意到与语境的和谐,不能不合惯用 句式,不能不合情合理。如果成语与其所在的语境不能 协调,使用就不恰当。
例1:这几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 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立创业, 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四川卷) 【分析】牛刀小试:比喻有大的才干,先在小事情上显 一下身手。而例句中“几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可以说有 “大的才干”,但“自立创业”“开创一番新事业”并不 是小事,所以说不合语境。 例2: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 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 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谚语:谚语是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 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正确使用词语-熟语](https://img.taocdn.com/s3/m/459a0607a8114431b90dd8b1.png)
⑧平心而论,在于2003年泥沙俱下的众多名人自传
中,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和王蒙先生的《王蒙自 述:我的人生哲学》,是不可与那些“伪名人自传” 同日而语的。
“同日而语”应改为“相提并论”。“同日而 语”“相提并论”都可以表示把不同的两种事物或 两个人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但如果有时间上的差 别,就要用“同日而语”。
②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 世纪,河东狮吼,巨龙腾飞指日可待。
“河东狮吼”比喻悍妇发怒,也用 以嘲笑怕老婆的人。此处使用对象、 意义、色彩均不当。
③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
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差强人意”意思是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 是稍微、较、尚之意,如差可告慰等。
④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还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
又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文字比较艰深,读 起来确实累人。(北京卷)
“文不加点”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 指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⑥萧红对翠姨很少做直接心理描述,但她的追求、
向往、痛苦、幻灭的心理历程,我们都感同身受、 历历在目。
“感同身受”的意思是心里感激得就像亲身 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 而这两句中,显然把“感同身受”错误地理解为 有相同的感受了。
4. 涉及的难点:冷僻的成语、语境中的熟语
5、 考查题型:选择题(或对、或错)
成语
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短语 是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 定短语 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熟 语
谚语
惯用语 格言
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
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 质的口头用语
歇后语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 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短语或句子。具有两个特点: (1)结构上的稳固性,(2)意义上的整体性。有两个来源: (1)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言, (2)来自书面语 言 。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词语》PPT课件(共50张)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词语》PPT课件(共50张)](https://img.taocdn.com/s3/m/5fd1a0e502768e9950e73876.png)
2020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
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
高 考 语 文 复 习高考 专题复 习课件 ppt精品 课件优 秀课件 《高考 语文复 习正确 使用词 语》 课 件 ( 共 50张 )
二、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 的含义,不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仅从字面上 去牵强附会,造成不确切的理解,从而做出错 误的判断。
高 考 语 文 复 习高考 专题复 习课件 ppt精品 课件优 秀课件 《高考 语文复 习正确 使用词 语》 课 件 ( 共 50张 )
高 考 语 文 复 习高考 专题复 习课件 ppt精品 课件优 秀课件 《高考 语文复 习正确 使用词 语》 课 件 ( 共 50张 )
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有些只 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指向性。 若使用不当,就要出差错。
如“豆蔻年华”称十三四岁的女子; “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 客一样,不能指同学、朋友间的关系; “荡气回肠”形容乐曲、文辞等婉转动人, 只用于物,而不能用于人。
高 考 语 文 复 习高考 专题复 习课件 ppt精品 课件优 秀课件 《高考 语文复 习正确 使用词 语》 课 件 ( 共 50张 )
命题趋势及么?
• 考查重点固定、突出。考查重点是常用成语的辨 析和使用,其中常考设误类型是望文生义、张冠 李戴、褒贬误用、词义混淆和搭配不当。
• 2、2020年词语复习备考的方向是什么?
• 初步预测,会延续2019年的考查模式,即易误成 语(词语)的辨析(短文填空型),选择题,分值为3 分。备考重心应放在成语正误的辨析上。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28张PPT)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0dcea29eefdc8d377ee3210.png)
栏 目 链 接
锁定高考
解析:A 项,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 分,说个不休,强词夺理。贬义词,并不表示理由充分。语义环境不 当。B 项,浩如烟海: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形容典籍、图书 等极为丰富。C 项,电光石火:是指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 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 逝。亦用作比喻行动迅速,出手先制。这里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D 项,平分秋色:秋色,秋天的景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 表示平局。这里不止两家,故错。 答案:B
锁定高考
5.(2011· 新课标全国Ⅱ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我读过弗莱的著作, 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 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 .... 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 吴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 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 论证严密, 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 ....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 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 ....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 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 ....
栏 目 链 接
锁定高考
真 题 试 作
1.(2014· 新课标全国Ⅱ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 组是( )
(1)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______,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 (2)即使现有的产品畅销,也要______,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 (3)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______,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 A.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B.防患未然 C.未雨绸缪 D.未雨绸缪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https://img.taocdn.com/s3/m/781de63510661ed9ad51f332.png)
解析:A项“汗牛充栋”,牛运书时累得出 汗,书多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不能形容别的事物多。B项“自命不凡”,自以 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C项“少不更事”,年 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D项 “讳莫如深”,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 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答案:A
高手点评:成语的正确运用关键还在于平时 的积累,熟记一些常见而又往往理解不够准确的 成语,尤其是那些社会上经常误用的成语。由于 成语的意义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其意义有其固定 性,用法有其习惯性,不能望文生义,想当然的 理解和运用,更不能把错误的用法当成正确的。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1.(2010天津,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 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都知道,现在“种花”已经不能仅凭劳 动力和气候来________收益了。如果没有优良 的花卉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专业规模和品牌, ________有再好的气候和再廉价的劳动力,也 无法带来产业的快速________。而要获得更大 的产业效益,则与科技进步、资金投入、法制保 障等因素________。 A.决定 即使 提升 息息相关
解析:A项,“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 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 得到相同的结果。B项,“斗转星移”,星斗变 动位臵。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C项,“甚嚣尘 上”,现多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该成语属于贬 义词,用在这里属于感情色彩运用不当。D项, “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答案:C
高手点评:辨析近义词,可采取求同辨异的 方式。首先要明确词语间的不同含义,看词语是 否可以同语句中与之相连的词语搭配。其次要注 意词语本身的感情色彩是否与语境相符。
6.(2009北京,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 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高考复习专题: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课件(117页)
![高考复习专题: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课件(117页)](https://img.taocdn.com/s3/m/8df24c3b050876323012123f.png)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 埃. 落. 定. ,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状况下,克服重重困难, 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 手. 偶. 得. ,据说 《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 口上的。
(3)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________,那些细小的苗头最 终可能酿成大祸。 A.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未雨绸缪 B.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C.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防患未然 D.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解析 本题从近义混淆的角度考查成语的使用。防患未然: 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用预防措施。防微杜渐:在错 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微,指事物 的苗头。渐,指事物的发展。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 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这三个成语的侧重 点不同。(1)句侧重于祸患的预防,(2)句侧重于早做准备, (3)句侧重于预防祸患的积存。 答案 B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题型的变化:由成语正误推断改为 选择成语填空,变化的不只是四个成语改为三个成语, 在成语运用的准确性上也有所提升。它提醒考生,对成 语的理解不能模棱两可、囫囵吞枣,要有较为清楚准确 的熟悉。
2.新课标卷成语命题特点关于成语复习来说有何启发?
答案 成语复习须保持以下几点: (1)积存是前提,是根本。中华成语数量庞大,积存不可能 漫无目的,而是保持记常见、常用、常错的成语;具体说 来,主要指历年高考题中出现过的成语,教材中出现过的 成语,生活中常见且易错的成语。
(3)(2013·辽宁)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 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微小,登. 高. 自. 卑. 之感油然而生。 答案 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按部就 班,由浅入深。不能误用为看见高山觉得自己很微小。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e1dd2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16.png)
一致,语境褒则褒,语境贬则贬,中性语境则使用中性词,否则容易造
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有些成语的感情色彩褒贬分明,在运用
时要注意。
两“明确”避免褒贬误用
3、用错对象成语有的指自然界,有的指人类社会;有的指个体,有 的指群体。其适用对象具有特定的“方向性”或“针对性”:有的专用 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只适用于某一领域。如果对成语所适用的对象 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出现张冠李戴、用错对象的问题。用错对象是成 语题常见的考查角度之一,在解题时,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两“分清”避免用错对象
(二)辨析虚词的角度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连词、介词和副词在动态语境中使用情况 的辨析,偶尔也涉及助词的使用。
辨析角度
举例
看词性异同
词性不同,虚词的语法功能就不同。只有把握 好词性,才能做到准确使用虚词
①刚才——刚刚(名词) —偶尔(形容词)
(副词)②偶然— (副词)
关联词语在使用中有着固定的搭配关系,一般
4、谦敬错位谦辞是人们在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 谦虚的言辞,只能对己。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用于 师长、上级等。成语也有谦辞、敬辞之分,如果分辨不清,就可 能导致谦敬错位。谦敬错位是成语题常见考查角度之一,答题时 应注意。
5、语意重复句子上下文中已有与成语意思相同的表述,导 致成语语意与上下文重复。在辨析成语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成 语的含义,同时注意视察前后文字,判断是否出现语意重复的 错误。语意重复是成语题常见考查角度之一,答题时,应从以 下方面入手。
例词 分析 词汇 较大 词语 较小 供养 多指供养,多用于晚辈对长辈
示例 英语词汇 “高考”是个词语 供养老人
抚养 指爱惜并教养,多用于长辈对晚辈 抚养孩子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PPT课件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cd7ba3fe4733687f21aaba.png)
考情分析
1.命题形式:考查形式稳定,主要是单项选择题
(22.)看从角色色彩,(上忌辨4敬析选谦失1当 ),要求选出使用恰当或不恰当的一项。
4句、中白 用云于深修2处饰.有“人田家园命(生活题”属特望文)生点义。:(1)考查重点明确。一是熟语中的
成语是考查重点,二是考查的误用类型一般集中 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
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解析】A项,“对于”应改为“对”,“对于”指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 “对”和“对于”的用法差不多,但是“对”所保留的动词性较强,因此这句 话中只能用“对”。B项,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前面的“从 根本上”语义重复,应删去“从根本上”。C项,“积淀”指积累沉淀。合乎 语境。D项,惊世骇俗,常指人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一般人感到震惊。在这里 形容丑闻,犯了使用对象不当的错误,可用“骇人听闻”。 【答案】C
方面。 C.中国古典诗歌所用的许多物象,本是无情无知的,但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
A.早已高调宣布退休的达赖再次向其信徒发出号召,鼓动信徒参与“自
性和意义的整体性等特征。
(2)所考熟语一般是常用且易误易混的。尤其突出 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
“三不辨”(不辨词义、不辨对象、不辨色彩)、 5、相逢何必曾相识 (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 “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因 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 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 用贬义成语。否则,成语运用就不恰当了。命题者有的 故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考生要注意辨析。
高考语文总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ppt课件(205张)
![高考语文总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ppt课件(205张)](https://img.taocdn.com/s3/m/8518eef0f8c75fbfc77db226.png)
答案:D
2.(2011· 安徽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 的一句是(3分)( )
A.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 的传统曲目《天仙配》、《女 .... 驸马》,到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佳作《徽州女人》、《雷 雨》,这一发展历程表现出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B.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就环境保护问题发表讲 话,旨在加大环境监督的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护的参与意 识,因为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休戚与共 。 ....
C.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独出心 ... 裁 ,创造性地采取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民 . 互动的特点。 D.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 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 .... 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 持续发展。
解析:A项,别无二致:没有两样,没有区别。用于此处不
D.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 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 ,濒临 .... “国家破产”的边缘。 解析:A项,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用在
此处符合语境。
B项,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C项,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
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叮嘱。后来形容恳切地教导。与语境不 符。D项,如履薄冰:如同走在薄冰上一般。比喻做事非常 谨慎。 答案:A
解析:A项,“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之后,
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指好也指坏。属“耳熟能详”的误用。 B项,“休戚与共”,彼此之间忧喜、福祸共同承受,指同 甘共苦,形容关系密切。用来形容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太恰 当。C项,“运筹帷幄”,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
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
D项,“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二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二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344550844769eae109ed41.png)
A.观点 内含 劳燕分飞 同日而语
B.观念 涵义 天南海北 平分秋色
C.理念 涵养 南辕北辙 相提并论
D.心目 内涵 分道扬镳 分庭抗礼
-6-
命题分析 真题试做
解析:“观点”是指观察事物时所处的位置或采取的态度,“观念”是指 思想意识,“理念”是指信念,“心目”是指想法和看法。语境中“真与 美并不是一回事”只是一种看法,与“心目”搭配最合适。“内含”是 (语言、作品等)所包含的内容,“涵义”是(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涵 养”是指能控制情绪的功夫、修养,“内涵”是指事物(多为抽象事物) 所包含的内容。根据语境,美是人文素养中的主要内容,与“内涵”最 为切合。“劳燕分飞”是比喻人别离(多用于夫妻),“天南海北”形容 距离遥远,“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分道扬镳”比喻因目标 不同而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情。语境中说真与美因一定的 原因而分开了,“分道扬镳”最符合这层意思。
的B.意情思趣,“深冷沉峭”指阴沉沉着持冲重淡,“阴平沉和”指天阴的至样关子重,形要容鲁迅,应选“深沉”。
“C温.情和调娴雅冷”比峭“阴冲淡沉平和温”感和情娴更雅浓,适合形举容冰足心轻,“重冲淡”有“感情减弱”的
意D.思情。调“至冷关峻重深要沉”是“最冲重淡要平”的和意思,“举足举轻足重轻”指重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
来。一棵倔拗.的老柳
树,偃.卧在河面,
的枝叶梢头,兀.立着一只鹭鸶,侧头睥.睨着岸关闭
本边题的考林查子近。义词辨析的能力。“幽邃”比“深邃”更突出“曲折”“幽静”意,更
符A.合深河邃湾的特点和蜿语蜒段的意境荒。疏“蜿蜒”比“曲折”更强调“陆续”“延伸”的
特B.点幽,邃与语境中“流蜿水蜒”的特点吻稀合疏。“荒疏”含有“荒凉”意,与语境氛围相悖关。闭
山东省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课件
![山东省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31440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b.png)
3.(2010·广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 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 轨迹,但殊途同归。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 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 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它们 并没有因为现代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 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 动。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2011年山东省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正确 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 用。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是习用的词的固 定组合,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 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它包括成语、谚语、歇 后语和惯用语。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结构 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
解析: 不恰当。“指手画脚”是一个动词性 成语,在句中应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 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做形容词性成语, 充当了状语,而且该词的含义也不合语境。
(2)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的怪石, 于是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敌军的妙计。
解析: 不恰当。“出奇制胜”虽可作谓语, 但其后不能带宾语。成语用在此处显然不当。
B.但历史依然对命途坎坷的人儿不弃不离,似 乎乐.此.不.疲.这份伤感。
C.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 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 不懂的店名,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D.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 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
形同路人。
解析: A.“望其项背”指能够望得见别人的颈项 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其用法多用于否定 句中。句中要表示的意思是许多明眼运动员比不上 她,使用正确。B.“乐此不疲”意即乐于做某件事, 沉浸其中,不知疲倦。一般作谓语、定语,但作谓 语时不能带宾语。此句可改为“似乎对这份伤感乐 此不疲”。C.“贻笑大方”即让内行见笑,前面再加 一个“让人”,显得赘余,不通。D.“不可开交”是 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可加“忙得”“打得”等, 作补语。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师用书(PDF,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6ec0d184868762caaed574.png)
13.[ 包罗������囊括] 包罗:包括( 指大范围) ꎮ 如:包罗万象ꎮ 囊 括:把全部包罗在内ꎮ 如:囊括全部金牌ꎮ
如:引导记者参观ꎮ 30.[ 倡议������呼吁] 倡议:首先建议( 开展某项活动) ꎮ 如:倡议
开展“手拉手” 活动ꎮ 呼吁:向个人或社会申述ꎬ请求援助或 主持公道ꎮ 如:呼吁各界人士捐款赈济灾区ꎮ 31.[ 猖狂������疯狂������猖獗] 猖狂:常形容敌人的进攻、反扑等行 动ꎮ 疯狂:除指猖狂外ꎬ还可指做事超出常理ꎮ 如:疯狂购物ꎮ 猖獗:除用于敌人行动外ꎬ还可用于疫情ꎮ 如:病毒猖獗ꎮ 32.[ 持续������继续������连续] 持续:强调延续不断ꎬ中间没有间歇ꎮ 继续:强调连接前面的ꎬ延长下去ꎮ 连续:强调一个接一个ꎮ 如:连续不断ꎮ 33.[ 斥责 ������指责������ 责备] 斥责:侧重用严厉的言语指出ꎮ 指 责:侧重挑出错误加以批评ꎮ 责备:侧重对一般过失的批评和 不满ꎮ “斥责” “ 指 责” 用 于 对 别 人ꎮ “ 责 备” 也 可 用 于 对 自己ꎮ 34.[ 充分������充足������充沛] 充分:多用于准备、条件、理由等抽象 事物ꎮ 充足:用于光线、水分、养料等具体事物ꎬ亦可用于抽象 事物ꎮ 如:理由充足ꎮ 充沛:侧重旺盛ꎬ多用于精力、感情、雨 水等ꎮ 35.[ 充斥������充满������充溢] 充斥:充满ꎻ塞满( 含厌恶意) ꎮ 如:假 货充斥市场ꎮ 充满:填满ꎬ布满ꎻ充分具有ꎮ 如:充满信心ꎮ 充 溢:充满ꎻ洋溢ꎮ 如:脸上充溢着笑容ꎮ 36.[ 踌躇������犹豫������迟疑] “ 踌躇” 义项之一同“ 犹豫” ꎬ书面语ꎮ “犹豫”侧重人的内心活动ꎬ拿不定主意ꎮ “迟疑” 侧重没有主 见ꎬ不果断ꎮ 37.[ 出生������出身] 出生: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ꎮ 如:甲子年 出生ꎮ 出身: 个 人 早期 的经 历或 家庭 经济 情况 属 于 ( 某 阶 层) ꎻ指个人 早 期 的 经 历 或 由 家 庭 经 济 情 况 所 决 定 的 身 份ꎮ 如:工人家庭出身ꎮ 38.[ 处置������处理] 都指解决问题ꎬ惩治过失ꎮ “ 处理” 还指减价 出售ꎮ 如:处理商品ꎮ 习惯说“处置失当”“严肃处理”ꎮ 39.[ 处世������处事] 处世:在社会上活动ꎬ跟人往来相处ꎮ 如:人 心不古ꎬ处世不易ꎮ 处事:处理事务ꎮ 如:处事不力ꎮ 40.[ 创造������营造] 创造:重在出新ꎮ 营造:重在有计划ꎮ 如:营 造防护林ꎮ 41.[ 篡改������窜改]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 经典、理 论、政策等) ꎬ贬义ꎮ 窜改:改动( 成语、文件、古书等) ꎮ 如:窜 改原文ꎮ 42.[ 谛听������聆听������倾听] 谛听:仔细地听ꎬ书面语ꎮ 聆听:听ꎬ 多用于晚辈对长辈ꎬ学生对老师ꎬ书面语ꎮ 倾听:多用于上级 对下级ꎮ 43.[ 典雅������高雅] 典雅:多指词句或摆设优美不俗ꎮ 高雅:多 指言谈、举止高尚ꎬ不粗俗ꎮ 44.[ 洞察������洞悉] 洞察:很清楚地观察ꎮ 如:洞察下情ꎮ 洞悉: 很清楚地知道ꎮ 如:洞悉内情ꎮ 45.[ 独立������独力] 独立:不依靠他人ꎮ 如:独立生活ꎮ 还指政 权、军队自主ꎮ 独 力:单独 依靠 自己 的力 量 ( 做)ꎮ 如:独 力 经营ꎮ 46.[ 独裁������专断������独断] 独裁:侧重专制统治ꎮ 专断:侧重不 民主ꎮ 独断:侧重个人说了算ꎮ “ 独裁” 词义最重ꎬ“ 专断” 次 之ꎬ“ 独断” 较轻ꎮ 47.[ 度过������渡过] 度过:侧重时间的经过ꎮ 如:度过假期ꎮ 渡 过:侧重空间的经过ꎬ专指从此岸至彼岸ꎬ也引申为“ 渡过难 关” 等ꎮ 48.[ 堕落������腐化������腐蚀������蜕化] 堕落:侧重思想、行为变坏ꎮ 腐化:侧重过分贪图享乐ꎮ 如:封建余毒腐化了一些人的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 力,仍旧是将词语放在一个语言环境里进行考查。有了一个相 对的语言环境,从词语搭配、词义辨析、情感色彩等方面判断 就不太难了。A 项的“阳春白雪”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 释为“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 通俗的文学艺术”,用在这里形容美术馆里“看不太懂”的艺 术作品,符合句意。B 项的“通常”意思为一般、平常,文中 说那些高雅作品人们一般是很难看懂的,用于此处,符合句意。 C 项的“迥异”意思为“相差很远”,用来形容各美术馆的风 格差异很大是恰当的。D 项的“高高在上”形容领导者不深入 实际,脱离群众,该词的适用对象是“领导者”,而本文语境 提供的描述对象是“艺术”,属使用对象错误。
【参考答案】①尽管 ②既然 ③因而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粤考规律 广东卷 2007 年词语(熟语)的运用包括两道小题,一道词语
运用,一道熟语运用,2008 年减成一道熟语题,且是将 4 个成 语融入一个语境(语段)中进行考查,2009、2010 两年的词语运 用保持 2008 年的考法和形式。2011 年广东卷词语运用题又有 了变化,一是选择题对 2008 年以来的考题有了改进,减少了成 语的考查数量,增加了实词的选用;二是在主观表达部分,考 了一道虚词填空题;2012 年广东卷词语运用又变成一道选择题, 且在 2011 年减少一个成语的基础上再减少了一个,实词由一个 增加为两个;2013 年继续进行局部的调整,将两个实词的考查 减为一个,增加了一个虚词的考查。
【参考答案】D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2012 年广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 一项是(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 400 年的突飞猛进,大 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人们不再 敬畏自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改变环境。人们渐生狂 妄,争相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把一个本不算大的地球折腾个 底朝天。人类在发展中堕落,在违背自然中自掘坟墓。忤逆自 然的人类将无法在大自然里颐养天年。
【参考答案】B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2011 年广东卷)请在下列关联词语中,选取最恰当的 3 个,分别填入句子的空格中。
既然 不管 尽管 无论 既而 因而 然而 ①________古代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主 义者,但是他们②________是现实主义者,思想中就不能不具 有唯物主义成分,③________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 定的客观现实。
A.蔚为大观 B.自顾不暇 C.鱼目混珠 D.诟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时 要注意从词义、对象、色彩、语法功能等方面进行判断。A 项 的“蔚为大观”指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B 项的“自顾不暇”指照顾自己都来不及(哪里还能顾到别人)。语 境中指作品繁多,应付不过来。该词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可改 为“目不暇接”。C 项的“鱼目混珠”指拿鱼眼睛冒充珍珠; 比喻用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D 项的“诟病”意思是指责; 指出他人过失而加非议、辱骂;后引申为指责或嘲骂。
重复累赘。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粤考精讲 1.(2013 年广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
一项是( ) 在许多人眼里,美术馆一直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是少数
有艺术造诣的人出入的地方,里面陈列的通常是看不太懂的作 品。但如果你到台湾的美术馆去转转,你一定不会失望。台湾 的美术馆数量众多,有大有小,风格迥异。其中规模最大的两 处是新北市的朱铭美术馆和台中市的“台湾美术馆”。置身其 中,你会发现那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像站立在 你身边懂你的知心朋友。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专题二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粤考解读
考纲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内容 能力层级:E 级(表达应用)。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主要考查考生在特定的语言
考纲 阐释
环境中正确使用常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 面:正确使用实词,正确使用虚词,正确使用熟语。重点是同
A.泾渭分明 B.肆意 C.忤逆 D.颐养天年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名师剖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词语(包括 熟语)的能力。A 项的“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语境的意思是一般人对大自然的了解认识“清楚”,故这里 “泾渭分明”与语境不合。B 项的“肆意”意思为纵情任意, 不受拘束。后多含贬义,谓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用于 此处,符合句意。C 项的“忤逆”指违抗、冒犯。文句指的是 人类对自然的冒犯,符合句意。D 项的“颐养天年”,指保养 年寿,安享晚年。语段对人类的描述使用“堕落”、“坟墓” 直至“不能安享晚年”,保持手法的连贯性,使用合理。
(近)义词的辨析和成语的正确运用。考查方向是辨析判断或选
择填空。
1.近义实词辨析,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考点 分布
和代词六类。2.易混虚词辨析,主要包括副词、介词、关联词 等。3.成语的辨析和使用。成语误用类型:望文生义、用错对 象、搭配不当、褒贬误用、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章 扩声系统调音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选词填 空,首先要整体感知句(段)意,其次要根据句(段)意和关联词辨 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________ 古代的一些现实主义作 家…… 但是他们” 句与句之间是转折关系, “ 但是他们 ________是现实主义者,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成分” 句与句之间是推论因果关系,“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 成分,________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现 实”句与句之间是因果关系。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A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2011 年广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 一项是( )
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 的整理问世,更是卷帙浩繁,蔚为大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 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出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 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 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但就其主流来看,文学 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 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