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物理奥赛试题试卷附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物理奥赛试题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4mm B.一位中小学生质量约为500g
C.人体感觉最叙适的温度约为37℃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2.如图所示.是建筑工地常用的铲车,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铲车利用液压技术能产生较大的力
B.铲车铁斗上升的过程中.机械手臂相当于省力杠杆
C.铲车宽大的轮子可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D.铲车轮子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可以增大摩擦
3.关于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B.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C.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4.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天寒地冻,人们在室内烧炭火取暖
B.感冒发烧,人们用湿毛巾敷额头降温
C.烈日炎炎,人们走进空调房避暑
D.电炉通电,电热丝发热变红
5.中国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

下面是一首完整的古诗,能反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知识的诗句是()
A.绿树荫浓夏日长B.楼台倒映入池塘
C.水晶帘动微风起D.满架蔷薇一院香
6.如图所示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下列分析图片后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A.小球从最高处下落时重力势能不断增加,动能不断减小
B.小球从接触地面到离开地面时,弹性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C.小球从接触地面到离开地面时,主要是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在转化
D.小球的弹起的高度逐渐减小,是因为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的结果
7.一空心金属球的质量是0.5kg,把它投入煤油中时排开煤油(ρ油=0.8ρ水)的体积是
0.5dm3,平衡时金属球将 ............................................................................... ( )
A.漂浮在液面上B.悬浮在液体中
C.沉在容器底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8.甲、乙两位同学用两把不同的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分别记录数据.甲记录为
25mm,乙记录为25.0mm.已知两人的测量操作和记录都是正确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测量得更仔细; B.甲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毫米;
C.乙所用的刻度尺精度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
A.物体外部形状大小
B.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C.物体所处的位置
D.物体的状态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10.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质量约是985:()
A.t ; B.kg ; C.g ; D.mg.
11.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与开关闭合前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1不变,A2增大B.A1和A2的示数都增大
C.A1和A2的示数都减小D.A1减小,A2增大
12.夏天清晨,小草上常出现晶莹的露珠,太阳出来后,露珠又悄然消失,整个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凝华,后升华B.先液化,后汽化
C.先汽化,后液化D.先凝固,后汽化
二、填空题
13.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14.使用刻度尺之前应对刻度尺进行观察:(1)观察它的;(2)观察它
的;(3)观察它的。

15.我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卫星在到达月球前,依靠火箭的反向推力使它的速度越来越慢,这是因为力可以。

“嫦娥一号”绕月飞行时,以地球表面为参照物它是 (运动/静止)。

16.同学们在中考考室里,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监考老师在黑板上所写的“本堂考试科目:××,考试时间:××”等提示语,这是因为光发生了______反射的缘故。

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如图所示,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
________________现象引起的。

17.在图中,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三条光线,则是法线,反射角为度,折射角为度.界面的边是玻璃.
18.在合适的照明条件下,正常人眼在观察约25cm远的物体时,感到既清楚又不易疲劳,通常把25cm称为明视距离。

如果你的视力正常,则当你对着镜子梳妆时,你和镜子间的最适宜距离约是cm。

19.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得一石块重1N,将石块完全没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6N,则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N;石块的体积为 cm3。

(ρ水=1.0×103kg/m3,取g=10N/kg)
20.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老师讲课的声音通过传到室的各个角落,使同学们都能听到.
三、简答题
21.“炖”菜是鹤岗人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腾?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
四、作图题
22.如图所示AOB足以O为固定点悬挂在墙壁上的支架(重力忽略不计),在B端吊一盏电灯。

若以O为支点,F2是墙壁对支架的阻力,请画出动力F1的示意图、动力F1的力臂及阻力F2的力臂。

23.在图中,画出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五、实验探究
24.以车代步给人们带来便捷、舒适的同时,也带来了空气污染、道路拥挤等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和管理。

(1)全班52位师生准备去离校10km的市内德育基地参观。

提出乘出租车(普通轿车)和公交车
二种出行方法,请你从师生最小人均耗油量和人均占有路面面积的角度,通过计算说明选择公交车的优点。

(人均占有路面面积=车辆占有道路面积/载客人数,假设城市中两种车速度相同)下表是某普通轿车和城市常见公交车的部分数据:
部分参数普通轿车公交车
车身质量(kg)135010500
长/宽/高(mm)5000/1800/148011600/2500/3250
城市道路平均油耗(L/100km)8.528
标准载客数(座)434
(2)我国研制的某款纯电动汽车,最大功率是27千瓦。

电池充满电后行驶里程约200km,能满足城市特定交通圈及上班族的基本需要。

试计算:当电机工作电压为320V,工作电流为30A 时的功率为多大?
25.红薯是我省的主要农作物,它的密度是多大呢?同学们想出了不同的测量方法。

(1)小丽用调节平衡后的天平测量一块红薯的质量,她在天平右盘放上适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中央刻度线两边来回摆动,但偏向左侧的角度较大,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她应。

天平平衡后,游码的位置和所用的砝码如图所示,则这块红薯的质量为 g。

小丽又用排水法测得这块红薯的体积为230ml,则她测出的红薯的密度约为 kg/m3。

(2)小亮凭红薯虽能沉到水底,但在水里拿红薯时感觉很轻的经验,估计到红薯的密度比水大不了多少。

于是从学校借来了一支密度计,并用食盐、水、大茶杯和密度计进行实验,也测出了红薯的密度。

他的方法步骤是:。

26.在测量“小灯炮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⑴请你用导线把图18甲所示的电路连接完整
⑵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__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0,电压表的示数接近于3V,而电灯不亮,出现这一故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故障排除后,为了让小灯炮正常发光.调节滑动变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8乙所示,则通过小灯炮的电流为__________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W,电阻为____________Ω
27.小丽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则电流表示数是 A。

在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10Ω更换为15Ω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移动。

(填“左”或“右”)
六、论述计算题
28.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物块M、在铁块A、B作用下,在水中静止,求铁块A、B的体积之比。

【参考答案】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
D
2.
B
3.
D
4.
D
5.
D
6.
B
7.
C
8.
C
9.
B
10.
C
11.
B
12.
B
二、填空题
13.
改变自身重力
14.
(1)零刻线是否磨损(2)量程(3)分度值
15.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运动
16.
漫反射折射
17.
xx’、30、60、右
18.
12.5
19.
0.4 40
20.
振动;空气
三、简答题
21.
评分标准:考生对③的语言表述能表达出温度相同,没有热传递发生,盅内的汤水不能继续吸热即可得此2分但由于煲中的水和盅内的汤水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所以盅内的汤水不会沸腾 (1分)
③当煲中的水达到沸点后,盅内的汤水也达到沸点,汤水如果沸腾需继续吸热(1分)
②液体沸腾需要两个条件:达到沸点 (1分) 继续吸热 (1分)
①不会 (1分)
四、作图题
22.
F1示意图:动力臂L1,阻力臂L2。

23.
如图所示:
五、实验探究
24.
(1)解:选择轿车至少13辆,公交车至少2辆。

①从人均油耗角度看
轿车:13×10km×8.5L/100km/52人=0.213L/人
公交车:2×10km×28L/100km/52人=0.108L/人
②从人均占有路面面积角度看
轿车:13×5m×1.8m/52人=2.25m2/人
公交车:2×11.6m×2.5m/52人=1.115m2/人
公交车比普通轿车节约能源和减少城市拥挤。

(2)解:P=UI=320V×30A=9600W
25.
(1)向右移游码
(2)252.6 1.1×103
(3)把红薯放在盛有足量水的大茶杯中,大大茶杯中逐渐加入食盐并搅拌,当红薯悬浮时,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密度,就等于红薯的密
26.
(1)(2分)
(2)左灯丝断(灯泡开路)
(3)2.5 0.3 0.75 8.3
27.
1.2
六、论述计算题
28.
解:对M与A,F浮1=G木+G A
即:ρ水g(V木+V A)=ρ木gV木+ρ铁gV A ................................................................. ①对M与B,F浮2=G木+G B
即:ρ水gV木=ρ木gV木+ρ铁gV B.................................................................................. ②①-②得:ρ水gV A=ρ铁gV A-ρ铁gV B
V A V B=ρ铁
ρ铁-ρ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