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及解题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如果把“人总是对自己的亲人、朋友更感到亲和,对亲人、朋友更痛痒相关,更愿意分享一些好东西、好信息。

”作为论据,可以支撑以下观点的一项是( B )。

(3分)
A.雅化是对人性中的自然性加以美化。

B.人类的道德倾向是具有遗传性的。

C.不伤害他人和追求公平的情感是先天的。

D.人类在克服动物性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解析:关注第⑨段。

5.根据文意,作者对“二十一世纪的人性图景”的预测是( C )。

(3分)
A.顺承人性中自然性的随俗思想会逐渐削弱,雅化的文化思想成为主流。

(根据第④段和第⑧来看,正好与本文观点相反)
B.随俗与雅化是人类思想的一体两面,二者的发展互相独立又互相促进。

(根据第⑧段来看,不是互相“独立”,而是“……的一部分”)
C.随着生物及社会学等跨学科发展,正面的人性价值会得到更好的张扬。

D.人类会全力发现遗传和社会基因秘密,发掘被隐藏的至善至美的人性。

(文本无依据)
6.梳理相关内容,分条陈述第⑬段画线部分中“更加理直气壮”的依据。

(3分)
参考答案:6.(3分)现代社会生物学发现了人的自然本性和遗传中有互惠利他的基因;
脑神经认知科学发现人类大脑拥有道德情感区域;人类学家找到了人类发展过程中合作优于争斗的证据。

解析:关注9-12段,特别关注表层次关系的框内的红字。

7.作者对中华文化几千年前的性善等观念有了“重新认识”,请对新的认识加以评价。

(5分)
参考答案:7.(5分)作者原先认为性善等观念是对人性中的自然性的提升(雅化的产物),现在则认为这些观念具有血缘和亲族方面的根据(或本身就是人性的一部分)(2分);新的认识强调了人性正面价值的文化主导力量(1分),对于当代人认识世界、提
升自我具有积极意义(1分);就不会一味顺承人性的自然倾向而放纵自己,而是坚信并
弘扬人性的美好,构建新的人性图景。

(1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5分)
看隧道的老表
李新勇
①离开故乡多年,每次探亲,除了想多陪伴年迈父母,我就想去看看我的傻子老表。

这一次,有机会把一年的公休假跟过年的长假绑在一起,终于如愿以偿。

②他的妻子,我的表嫂,一个拥有三百多号员工的土特产进出口公司董事长,说她派车送我去。

我说老表每次往返你这里,是你派车还是他自己乘车。

表嫂说以前他自己乘车,现在他自己开车。

我说,那我还是自己乘车去吧,看看他曾经走过什么样的路。

③出了门我想,我这傻子老表果然傻到家了,其他不说,表嫂诗歌前呼后拥、腰缠万贯的老板,而自己却是个隧道看守员,单凭这一点都能斩钉截铁认定,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傻家伙。

④我的傻子老表曾是我的偶像,他脑子好使,读书过目不忘,初中毕业考上铁路中专,一转身就脱离了农民身份,成为公家人。

1980年代,在面朝黄土背朝天靠老天爷赏饭吃的乡村,这种华丽的转身是具有模范效应的。

⑤我考上大学那一年,他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乘回来探亲之机,送了我一床毛巾被。

那时候,我们弟兄四个都在读书,家徒四壁。

这条毛巾被,是我最值钱的行李。

在大学里,白天搭在床沿上,当坐垫,以保持床单被子整洁,晚上当被盖,夏天直接搭到肚子上,冬天盖到被子上。

一直用到我沿江东下,定居江尾海头。

这份情谊,我断断忘却不了。

⑥人们开始认为他是傻子,是从他放走窃贼开始的。

据说一天晚上,窃贼趁他熟睡之际入室盗窃,被他捉了个现行,他不但不把那家伙扭送派出所,还问人家遇到了什么难处,拿出钞票给贼人,然后开门送贼。

用村里人的话说,是脑子缺八根筋的人才干得出来的。

⑦后来中专文凭不吃香了,遍地都是大学生,他便从车站被安排到更运的地方做了隧道看守员。

他妻子离职下海,生意越做越大。

接常理,他早该成为妻子的帮手。

即使什么都不干,窝在家里享清福,也不至于被人当作傻子。

⑧通过北斗导航,很快查到老表看守的隧道,一千多米长,在横断山的崇山峻岭之中,两头没有站点。

不到两百公里的路程,换了三种交通工具,打听了十多个人。

四围大山,面临深谷,谷底平原,四方八面全是草木和山树,没有人烟。

接到我的电话,他站在隧道口迎接找,左手手电筒,右手钢锤,头上有头灯,牛皮工具包向左斜挎腰间。

快三十年不见,他没有发福,仍然清瘦,只是容颜苍老,面皮黑得像擦亮的铁器。

⑨正是吃饭的点,没有火车经过,他从工具箱里取出一把手电筒递给我,把我往隧道中领。

进入隧道二十多米,黑暗立即把我们湮灭,两只手电和老表额头上的灯,证明还有两个活人存在。

在隧道中部有三个避车洞,中间一个摆上了两张凳子一个暖炉,旁边简易的工具桌上两个保温饭盒,就是我俩的中饭。

他招呼我坐下来,趁着没有火车经过,赶紧吃饭。

⑩我问他一年到头到底在防备什么,又没见他带枪,他说的确不需要枪,但需要钢锤、钢尺、数显扳手、电子硬度计、红外测距仪等十多种工具,都在挎包里,还需要眼晴。

这一条隧道虽不算长,但修建于1970年代,当年建筑材质和技术有限,加上处在构造地质上,容易出现裂纹和渗漏。

这条铁路很忙,每20分钟一趟火车往返,他每天要巡检三个来回。

查看哪里有裂纹、哪里有渗水空鼓,没有列车时敲敲铁轨,临时停车时敲敲车轮,判断情况,电筒不离手,可以照明,还可以打信号,这活儿一干,快三十年了。

⑪我问他为啥不跟表嫂做生意。

他说他曾经停职了一年,两个月在他妻子的公司里吃闲饭,十个月在医院和家里养“心病”。

关键是脑子里全是隧道里的岩壁和铁轨,睡不着,心脏像被人挖走了。

妻子懂他,待他病愈,支持他来上班了。

正说着,一列火车驱赶着满隧道强烈得睁不开眼睛的光芒呼啸而过,巨大的咔嗒声震得耳鼓麻木失灵,疾驰的寒风带着沙粒和灰尘打在脸上,细小的疼痛在脸上像花朵一簇簇绽放。

老表笔直站立在避车洞中,表示隧道内一切平安,示意火车安心通过。

⑫吃了饭,巡检完剩下的隧道,返回到刚才他接我的地方,距隧道口十来米的一块平地上,一间十来平米的红砖小屋里,办公桌、电话、床铺、简易灶台,一应俱全。

我说,换了我,坚特不下来。

老表笑笑,“你一年到头写作,换了我,我也坚特不下来。

”说罢,我们对着眼前深邃的山谷笑起来。

(有删改)8.从叙述方式的角度分析第⑥段的作用。

(3分)
参考答案:8.(3分)第⑥段为插叙(1分),叙述表哥最初被认为是傻子的缘由(1分),从侧面写出表哥为人宽厚,与上文我说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傻家伙”照应,也为下文写表哥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和坚持作铺垫,使文章情节富于变化,更能吸引读者。

(1分)
解析:记叙方式的表达效果。

插叙、倒叙、补叙的主要作用有:
①文章内容方面:补充交代,解释说明,丰富文章内容;
②塑造人物方面:突出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丰满;
③推动故事情节方面:推动情节发展,打破时空限制,避免平铺直叙(如悬念、伏笔),使情节(结构)更完整;
9.结合第⑧段内容,分析作者是如问塑造老表形象的?(4分)
参考答案:9.(4分)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了一个在恶劣环境中坚守岗位的铁道工人形象。

环境描写,如“崇山峻岭”“没有人烟”以荒僻工作地来反衬老表对工作的坚持。

肖像描写,
如“清瘦”“容颜苍老”“面皮黑”表现老表工作的艰辛;全套工作装备不离身,还表现了看隧道、防事故的细致负责。

解析: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如下:
(1)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细节)
括修辞、表达方式、以物写人)等
10.第⑪段画线句的语言运用很有表现力,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

(4分)
参考答案:10.(4分)该句描写火车在黑暗的隧道中呼啸而过时我的所见所感,作者精选“驱赶”“呼啸”“震”“驰”“打”等动词,准确生动地展现列车奔驰速度之快;运用长短结合的句子,突出列车迎面而来的震撼;又把脸的疼痛感比作花朵的绽放(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用视觉写触觉,写出疼的感觉是一束一束的放射出来的,具有可视化的效果;画线句融入了我对老表选择的感慨,语言凝重而优美,与作者对老表的深入理解相一致,语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解析:从字词、句式、修辞格、语言风格四个方面分析。

11.有人认为标题改为“傻子老表”更好,结合全文,从构思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4分)参考答案:11.(4分)答案示例一:不赞同改,因为全文展现我对老表由崇拜到不解再到最终理解甚至赞赏的感情变化过程,正是作者只在文章前半部分用“傻子老表”这一称呼的用意所在,傻子其实不是真傻,与人物形象特点不符。

若标题改为“傻子老表”一是与情节的发展不吻合,二是与赞赏老表能始终热爱坚守一份平凡的工作不为世俗所胁迫的主旨不吻合。

在构思上不仅不精巧,甚至还是败笔。

答案示例二:赞同改,因为虽然全文展现对老表由崇拜到不解再到理解甚至赞赏的感情变化过程,文章主旨也重在赞赏老表能始终热爱坚守一份平凡的工作不为世俗所胁迫的精神。

但若改为“傻子老表”就比原标题更有反讽的味道,更能突出“我”的自省,也更能引发读者的反省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

可以充分体现标题的构思巧妙。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

(8分)
鹧鸪天·博山寺作①
辛弃疾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

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②,岂其御③,人间走遍却归耕。

一松一竹真朋友④,山鸟山花好弟兄。

[注]①该词作于作者40来岁遭谗落职之时。

②语出《世记新话·品藻》,表达坚守自我的志向。

③语出杨雄《法言·问神》,表达不依附权贵之意。

④语出《丐论》:“古人乡无君子,则与云山为友;里无君子,则与松竹为友;座无君子,则与琴酒为友。


12.以下评价适合于本词的一项是( C )。

(2分)
A.激情昂扬
B.平淡闲逸(注释①)
C.激愤深沉
D.幽默风趣
13.本词富于议论,也借助精选意象来表达思想情感:全词四句中哪一句最能体观这一特点,请结合具体意象赏析。

(3分)
参考答案:13.(3分)“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一句最能体现这一特点。

“松”“竹”意象,既是“岁寒三友”也是花中“四君子”,表达在逆境中坚持高尚品德的君子形象。

而“山”“鸟”隐逸者的意象,表明自己的人生志趣(隐逸之情),也表达了作者的积愤之情,具体的意象把抽象的思想表达得更加具体感人。

评分说明:所选句子及最高得分,第1句2分,第2句0分,第三句1分,第4句3分14.词这种体裁,一般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本词却另辟蹊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3分)参考答案:14.(3分)本词不同于一般的写景抒情,而主要是记叙议论。

上阕先总说厌弃官场、决意归隐,随后立足无所追求的养生之道表明作者的人生态度;下阕则写不愿改变本性、不愿依附权贵最终走向归耕,只能与花鸟松竹为友的人生行动;上下阕相照应,由人生态度到人生的具体行动,传达出作者表面超然而内心激愤积怨之情。

解析:根据第13题的提示,可以推断至少用了议论。

白话译文:
不在往帝都的路上奔波,却多次往来于山寺以致让山寺讨厌。

在有味与无味之间追求生活乐趣,在材与不材之间度过一生。

我宁可保持自我的独立人格,也不趋炎附势猎取功名。

走遍人间,过了大半生还是走上了归耕一途。

松竹是我的真朋友,花鸟是我的好弟兄。

特别说明:个人认为此词亦可理解为“此心吾与白鸥盟”的归隐之作。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9分)
窦建德传
①窦建德,贝州漳南人。

世为农,自言汉景帝太后父安成侯充之苗裔。

材力绝人,少重然许,喜侠节。

乡人丧亲,贫无以养,建德方耕,闻之太息,遽(立即、马上)解牛与给丧事,乡党异(以……为异、认为……奇异)之。

盗夜劫其家,建德立户下,盗入,击三人死,余不敢进。

请其尸,建德曰:“可投绳系取之。

”盗投绳,建德乃自縻,使盗曳出,跃起捉
刀,复杀数人,繇 ([y óu]:古同“由”)是益知名。

为里长,犯法亡(逃亡),会赦归。

久之/父卒/里中送葬千余人/所赠予皆让不受。

②武德元年,(宇文化及)至魏县,建德谓其纳言(宋正本)及德绍曰:“吾,隋民也;隋,吾君也。

今化及杀之,大逆不道,乃吾仇,欲为天下诛之,何如?”正本等曰:“大王奋布衣,起漳南,隋之列城莫不争附者,以能杖顺(顺循天理人心)扶义、安四方也。

化及为隋姻里,倚之不疑,今戕qiāng
君而移其国,仇不共天,请鼓行(击鼓行军,此为大张声势地前去)执其罪。

”建德善之。

即引兵讨化及,连战破之。

化及保聊城,(省略:窦建德)乃纵撞车机石,四面乘(登上)城,拔(攻占)之。

③未几,连突厥侵相州,刺史吕珉死之。

滑州刺史(王轨)为奴所杀,奴以首(拿着王轨的人头)奔建德,建德曰:“奴杀主,大逆。

纳之不可不赏,赏逆则废教,将焉用为?”命斩奴而返轨首,滑人德之,遂降,齐、济二州亦降。

④五月,建德自板渚出为阵,西薄汜南,属鹊山,亘(绵延)二十里,鼓而前。

秦王登虎牢城望其军,按甲不战。

日中,建德士皆坐列,渴争饮,意益怠。

王(指秦王)麾huī(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子;指挥)军先登,骑怒,尘大涨,乃率(史大奈、秦叔宝)擎qíng (本意为“满怀敬意地向上托举、举”)麾帜,弛出贼阵后,建德军顾而惊,遂大溃。

建德被重创,窜(逃窜)牛口谷。

车骑将军(白士让、杨武威)获(抓捕、捉拿)之,传而西,斩长安市,年四十九。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滑人德.
之( 感激 )《鱼我所欲也》:所识贫乏者得(通“德”,感激)我而为之 (2)西薄.
汜南( 迫近 ) 《陈情表》:日薄西山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
(1)大王奋.
布衣( C ) A.奋发 B.奋斗 C.奋起 D.发扬
(2)西薄汜南,属.
鹊山( B ) A.聚集 B.连接 C.归属 D.嘱咐
解析:根据后文“绵延二十里”
17.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
王麾军先登,骑怒,尘大涨,乃率史大奈、秦叔宝擎麾帜,弛出贼阵后,建德军顾而惊,遂大溃。

参考答案:17.(5分)秦王指挥军队先登上城,士兵气势强盛,此时尘土飞扬,于是秦王率领史大奈、秦叔宝高举帅旗,驰马奔出在贼人兵阵后面,窦建德的军队看到大惊,于是溃不成军。

18.用“/”为下列句子断句。

(3分)
久之父卒里中送葬千余人所赠予皆让不受。

参考答案:18.(3分)久之/父卒/里中送葬千余人/所赠予皆让不受。

19.第①段画线句“建德杀盗”之事在《旧唐书》中未曾记载,《新唐书》详细叙述此事,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何作用?(3分)
参考答案:19.(3分)《新唐书》加入“建德杀盗”一事,一开篇就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传主有勇有谋的形象。

先用“击”“跃起”“捉”“杀”等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他的英勇;又用“可投绳系之”这一语言描写体现他的沉着机敏。

增加这件事,为后文展示传主的才华做了铺垫,奠定了基调,比《旧唐书》更能激发读者的兴趣,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解析:人物形象塑造角度(见本卷第9题),另外,写得详细,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20.唐朝人殷侔在《窦建德碑》中写道:“自建德亡,距今已久远,山东河北之人,或尚谈其事,且为之祀,知其名不可灭,而及人者存也。

”请结合全文推断百姓“为之祀”的原因。

(4分)
参考答案:20.(4分)百姓“为之祀”的原因主要在于他的种种义行和善举。

在乡人家贫无以葬亲时把牛赠与他,父亲去世送葬千人,他们所赠与的皆不受,表现其仁义的一面;他顺循民心,安定四方,征讨宇文化及;当叛奴杀主投靠他时,他斩杀奴返还刺史头颅,是一个忠君有义、嫉恶如仇的人。

解析:第①段:慷慨、急人之困(乐于助人、侠义)、仗义疏财
第②段:忠义勇猛
第③正义凛然、疾恶如仇。

(五)阅读下文,完城第21—24题。

(12分)
君子亭记
王阳明
①阳明子既为何陋轩①,复因轩之前营,驾楹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

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外节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
参考答案:23.(4分)第一种,“嘻”字做感叹词解,后面的文字显得语重心长,严厉而认真,符合王阳明师长的身份,既有对门人错误思想方式的批评,也是一种自我反省的严肃态度。

对比门人略带戏谑的说话方式,王阳明的严师形象呼之欲出。

第二种,嬉笑之意,首先这一声“嘻”笑本身就有种“我就是这么想的,被你戳穿了”的调皮感,有了这个“嘻”字,后面所有的自谦就都有了自傲的意味。

这种自谦不是虚伪,是中国人习惯的表达方式,这样的王阳明不仅只是一个严肃的哲学家,而变成了可爱的长者形象,更富有生活气息。

24.本文围绕“君子亭”的命名,层层推进,请加以分析。

(4分)
参考答案:24.(4分)本文先从德行、操守、明达、和乐四方面揭示了君子之道,阐明以“君子”命名亭子的原因;然后借门人之口,指出阳明子完全具备君子之道的四个方面及从阳明子对自己住所“何陋轩”的命名中即可看出阳明子是夫子自道;随后阳明子则表示自己对君子之道是学而不能,不敢以“君子”自任,如不注重明道而追求才名将是小人之流;从而进一步凸显了君子谦虚、正直、明达、和乐的品性,回应了开头,层层推进,曲折有致。

解析:见原文及注释带框的句子。

参考译文:
何陋轩建好之后,又在其前面的空地上打桩立柱,盖了所亭子,并在亭子四周种上翠竹,去其名为“君子亭”。

因为竹有君子的四种品质:其内部虚极静笃,互相通透而有间隔,具备君子的德性。

其外部坚韧正直,无论春夏秋冬,均不改变颜色,具备君子的操守。

惊蛰时节,便破土而出,三伏夏天,便暂缓进长,风霜雨雪,或明或暗,它都能调节适应,具备君子的明睿。

清风时来,则如玉佩珊珊声响,像好听的音乐,又俯俯仰仰,仿佛孔门弟子在练习礼仪;风停下来,便寂然无声,挺拔特立,好像虞舜的大臣们整齐庄严地列于朝堂之侧,有君子的容表。

亭子有这许多竹,因竹而名,应无愧于“君子亭”之名吧。

有学生道:“先生是在描述您自己呀。

我见先生操持端庄,内心正直,谦虚恬静像是愚笨,这不是君子的德性吗?遇到挫折而不退缩,处于困境而能安然,这不是君子的操守吗?从前在朝廷,今天在蛮夷,都能物来顺应,随遇而安,坚持原则又能灵活变通,这不是君子的明睿吗?与人交往彬彬有礼,自己独处雍容从容,意闲适而不懈怠,气温和而恭敬,这不是君子的容表吗?先生大概因为谦虚而借竹取名,但先生的君子之风还是不能够隐藏的。

先生之前取名“何陋轩”,就是以君子自居的。


我不禁一笑,答曰:“你小子把我说过头了,同时,又不及。

这四种品格,我哪一个有啊?说我努力学习这四种品格是可以的。

从前孔子不是说过吗,“要做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因竹而取名君子亭,这是可以的;如果人自称为君子,那他还是君子吗?(这么不谦虚)人们肯定会认为是小人“儒”嘛!明白了吗?”
三写作70分
25.作文。

居里夫人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有的科学家从一块极小的陨石中努力寻找外太空的信息。

以上材料对我们认识这个世界很有启发意义。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