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引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方式)+行为程度
即“ABCD法描述学习目标” Audience——行为主体:教学对象(学习者) Behavior——行为动词(做什么):行为动词要具体
,清晰,可操作,可监控,因此必须辅以可行性强、 结合实际的行为方式、方法。 Condition——行为条件(在什么条件下):行为条 件要明确规定 Degree——水平(行为程度)——做到什么程度和标 准):表现程度要有数量、水平
勾股定理
第二步:扩展或剖析关键词
通过观察和拼图,探索归纳出勾股定理; 通过例题学习,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
“探索”:通过观察和拼图,归纳出勾股定理;并掌握 勾股定理。 “运用” :通过例题学习,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如何分解课程标准、叙写学习目标?
第三步,形成剖析图。 将上述从关键词中分解出来的概念 根据其内在逻辑绘制成剖析图,以便于清 晰地对应具体的学生。
第一步:分解内容标准,寻找关键词
探索勾股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 的实际问题。
核心概念 行为动词
行为程度
勾股定理 探索 运 简单的实际问题 用
如何分解课程标准、叙写学习目标?
第二步,扩展或剖析关键词。
将上述关键词予以扩展或剖析。扩展 可采用概念认知图展开、词汇意义展开、理 论概念展开、或教师经验展开等方式,教师 可自行决定最佳的方式。 如说出、分析、比 较等.
第一步:分解内容标准,寻找关键词
掌握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
行为 动词
关键词
第二步:扩展或剖析关键词 掌握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
“了解”:让学生观察圆锥形物件,再想象圆锥的 侧面展开图,最后经过自己动手实践得出圆锥的侧 面展开图是扇形,学生根据扇形面积公式推出圆锥 的侧面积公式; “会应用”: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拼图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自学例题,会用公 式进行简单计算。
“会”:通过实例计算,探索归纳出平方差公式;并 掌握公式;
“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通过例题学习,会用
公式进行简单运算。
第三步:形成剖析图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概念体系
行为程度 重点/ 难点

通过实例计算
通过归纳总结 通过拼图
平方差公式
用公式进行 计算
第四步,写出学习目标。
勾股定理
1. 通过观察地板砖图案,发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 关系;
2.通过猜想、拼图验证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积累数学 活动经验;
3.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勾股定理, 并用自然语言、数学语言分别描述勾股定理;
4.通过例题学习,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项式乘单项式
谢谢大家!
课标要求 会进行单项式乘法运算
第一步:分解内容标准,寻找关键词 会进行单项式乘法运算
行为 动词
核心 概念
第二步:扩展或剖析关键词
“会”:我们通过“问题情境、实例”的学习 ,探索出单项式乘法的运算法则,并掌握法则; “会进行单项式乘法运算” :通过例题学习, 会用法则进行单项式乘法运算。
第三步:形成剖析图
描述,说明,表达,表述,表示,刻画, 解释,推测,想象,理解,归纳,总结, 抽象,提取,比较,对比,判定,判断, 会求,能,运用,初步应用,初步讨论
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 讨论,选择,抉择,解决问题
经历,观察,感知,体验,操作,查阅, 借助,模仿,收集,回顾,复习,参与, 尝试
设计,梳理,整理,分析,发现,交流, 研究,探索,探究,解决,寻求
目标导引下的课堂设计、实施、 评价、反馈
目标引导教学
1.以学习目标设定教学程序 要善于从单元目标中分割课时目标,每 一节课的课时目标的拟订必须放到单元目标 甚至学段目标中加以考虑,要从单元目标中 加以合理分割,并进一步把课时目标分割成 为每个环节目标,从目标达成的角度对教学 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思考。
感受,认识,了解,初步体会,体会
获得,提高,增强,形成,养成,树立, 发挥,发展
如何分解课程标准、叙写学习目标?
第一步,寻找关键词。
从素材所指向的某条(某几条)课程 标准中找出行为动词和这些动词所指向的核 心概念(名词),或修饰它们的形容词、副 词等修饰词和规定性条件,作为关键词,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予以分类。
勾股定理
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方式行为程度目标领域水平行为动词知识与技能知识了解模仿了解体会知道识别感知认识初步了解初步学会初步理解求理解独立操作描述说明表达表述表示刻画解释推测想象理解归纳总结抽象提取比较对比判定判断会求能运用初步应用初步讨论掌握应用迁移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选择抉择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模仿经历观察感知体验操作查阅借助模仿收集回顾复习参与尝试发现探索设计梳理整理分析发现交流研究探索探究解决寻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应认同感受认识了解初步体会体会领悟内化获得提高增强形成养成树立发挥发展第一步寻找关键词
《平方差公式》课标要求
会推导平方差公式, 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 并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第一步:分解内容标准,寻找关键词
会推导平方差公式, 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 并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核心概念 行为动词
行为程度
平方差公式 推导 利用
简单计算
第二步:扩展或剖析关键词 通过实例计算,探索归纳出平方差公式;通过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圆锥侧面展开图 ,找到侧面展开图 的弧长及半径与圆锥的底面周长及母线长的关系;
2、通过观察圆锥侧面展开图 , 结合扇形面积计算公式探索 出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
3、通过自学例题,利用圆锥的侧面积公式进行计算,会应 用公式解决问题。
目标叙写体现四个要求: 1、以学习者为行为主体描述学生的行为; 2、行为动词要选用那些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 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的词语; 3、应叙写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限制条件与范围, 包括允许使用的辅助手段、时间的限制、完成 行为的情景等; 4、应说明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等。
第三步:形成剖析图
勾股定理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概念体系
探 索 运
通过观察和猜想 通过拼图验证 通过交流讨论
勾股定理 运用定理

通过自学例题
行为程度 重点/ 难点
归纳 描述 掌握
重点
解决 重点/ 问题 难点
如何分解课程标准、叙写学习目标?
第四步,写出学习目标。 依据重点组合以及目标陈述的规范 ,叙写明确的学习目标。
目标导引教学
临朐县北苑中学 邓吉凤
目标导引教学
所谓“目标导引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 先确定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方案 和教学程序,然后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有了明晰、准确的教学目标作导引,教 学活动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就能最大限度 的减少课堂教学活动的随意性与盲目性,提高课 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课堂目标叙写 课堂目标叙写
目标导引下的课堂设计、实施、
评价、反馈
现状和问题
学习目标的基本功能是导学、导教、导测评。所 以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必须是明确、具体、易于 操作和考查的。但目前在学习目标的确定和叙写 时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目标笼统,抽象,不具体;不易实施学习 和测评。
2.表述目标时使用意义含糊的动词,指向不 明。
理解 重点 掌握 熟练 重点/
计算 难点
通过自学例题
第四步:写出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计算,探索归纳出平方差公式; 2.通过拼图,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 3.能够说出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识别平方 差公式; 4.通过例题学习,会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评价促进学习
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方案的设计,要遵循以下 3个原则: 1.评价设计要基于学习目标 2.评价设计要先于教学设计 3.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概念体系

通过问题情境 通过计算 通过归纳总结
单项式 乘法法则
用法则进行 计算
通过自学例题
行为程度
简述 法则
准确 计算
重点/ 难点
重点
重点/ 难点
第四步:学习目标:
1.通过“问题情境,实例”的学习,归 纳出单项式乘法的法则,并掌握法则;
2.通过例题学习,会用法则进行单项式 乘法运算,准确率达到90%以上。
目标引导教学
2.以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景 教学活动设计必须围绕学习目标进行, 要清楚认识到教学活动过程是落实和检测学 习目标的重要过程,只有紧紧围绕学习目标 设计的问题情境才具有针对性。
目标引导教学
3.以学习目标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设计要让学生通过最佳途径、 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学习目标,我们要思考某 个教学活动是不是最佳的方案,是不是能在 省时的原则上进行学习。
第三步:形成剖析图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通过观察圆锥 侧面展开图
探索(分析、交流、
总结)圆锥的侧面

积公式

通过自学例题
利用圆锥的侧面 积公式进行计算
概念体系
圆锥 侧面积公式
行为程度
会将圆锥的 侧面展开
根据展开 图推导公 难点 式
会用公式 重点 进行计算 难点
第四步:写出学习目标
依据目标陈述的规范,叙写明确的学习目标 :
比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目标中说“培养学 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十分含糊的说法, 不可能给教学及其评价提供具体的指导。
通过行为术语陈述目标后,就可以让目标具 体、可操作、可评价:“通过阅读、分析题 目,能够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与数量关系 ,并能列出方程。”
如何准确规范地确定和叙写学习目标
提示——把课标要求转化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的学习目标。
数学学科常用行为动词
目标领域
水平
行为动词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知识/了解/模仿
理解/独立操作 掌握/应用/迁移
经历/模仿 发现/探索 反应/认同 领悟/内化
了解,体会,知道,识别,感知,认识, 初步了解,初步学会,初步理解,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