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盘龙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解答(经典题)(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盘龙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解答(经典题)(二)
一、单选题(育萃教师招考与你一路相随)
1、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A.男优于女
B.女优于男
C.男女智力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大于女性
D.男女智力在有的年龄相等,有的年龄则不相等
2、个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等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属于性格的()
A.对现实的态度特征
B.理智特征
C.情绪特征
D.意志特征
3、难易不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是()
A.垂直迁移
B.水平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4、学生之所以能运用课堂所学的定理和规则解决课后的具体问题,是因为学习中发生了()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5、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写作方法的学习属于()
A.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B.心智技能的学习
C.认知策略的学习
D.感性知识的学习
6、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过程,称为()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7、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问题解决阶段是()
A.发现问题
B.分析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8、数学老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审清题意,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

这样做的目的是()
A.牢记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效地监控审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9、当学生表现出期待中的良好行为时,教师发给他们小红星、盖字的卡片或特制的塑料卡,让其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再兑换具有实际价值的物品或活动。

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就是()
A. 行为塑造法
B.系统脱敏法
C.代币奖励法
D.自我控制法
10、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的方法叫()
A.强化法
B.行为塑造法
C.代币奖励法
D.示范法
11、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之为()
A.群体气氛
B.群体规范
C.群体凝聚力
D.人际关系
12、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根据班级特点,建立一些常规,以形成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这样的“结构”就是()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 自我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集体促成的纪律
13、采用同一份量表,在相同的环境中,对同一班的学生进行测量,所测的结果与三个月前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此量表有较高的测验()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4、以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结果的评价是()
A.常模参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二、填空题
1、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叫_________。

2、皮亚杰认为,儿童的________ 必须先于教学;维果斯基认为,教学________认知发展,教学要先于
________。

3、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可以把迁移划分为水平迁移和_________迁移。

4、从迁移种类来看,思维僵化,因循守旧主要是产生了_________迁移。

5、学生在加法运算学习时,常将“数”和“单位”结合起来变成“数量”。

这种心智活动方式,加里培林称之为 ________ 活动。

6、操作技能具有对象的________,执行的________和结构的展开性的特点,与之相对,心智技能具有对象的_________,执行的_________和结构的_________的特点
7、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特点,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8、在问题解决中常用的两种一般问题解决策略是 ________和________。

9、心理辅导的目标是学会调适和________。

10、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________,高级目标是________。

11、影响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________。

包括群体凝聚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课堂里的人际关系等等。

12、课堂问题行为表现为两类,即扰乱性行为和________ 。

13、对于道德行为表现和情感领域的成就,最常见的评价手段是______的评价手段。

14、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______,那么对各单元测验的解释就是______性评价。

三、简单题
1、简述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2、某老师上发散思维训练课,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尽可能列举带“土”字结构的汉字。

甲同学列举了10多个,但大多是同一类型:“土”作为左偏旁的汉字,如地、埋、坑、坊等等。

乙同学也列举了10多个,但却是不同类型:“土”字结构有的在上方,如幸、袁等;有的在下方,如尘、型、垒等;有的在右边,如灶、社、肚等。

丙同学只列举了少数几个,但与众不同,“土”字结构嵌在字的中间,如庄、在、著、奢等。

什么是发散思维,如何评价学生发散思维的质量,发散思维训练有哪些方法?请根据这些心理学知识对上述现象进行分析。

四、论述题
1、简答或论述:怎样实行促进学生迁移的教学?(有的学生在语文测验中能正确填空,但是不能给朋友写一封语句通顺的信;有的学生能在数学测验中进行小数和百分数的乘法运算,但却不会计算收入所得税。

请分析此现象,并联系实际说明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策略)
2、试论述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五、案例分析题
1、老师,让我们自己来为了让班会开得更成功,我为我们班选了一篇课文改写了剧本。

第二天,把我的计划和大家说了说,全班同学都很高兴,这时我听到了一段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

”“你管呢,让你演什么你就演什么呗。

”“我可不想演。

”听到这儿,我的心一沉,原来是王渺。

下课,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请她谈自己对演课本剧的想法。

她说:“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您每次都是写好了剧本让我们演,您应该让我们自己来试一试。

”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是“包办代替”,他们长大了。

于是,我把导演的任务交给了王渺同学,她高兴地接受了任务,开始和同学商量演哪一课。

然后找我做参谋,帮我做道具。

课本剧表演得非常成功,我和孩子们一同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问题:这个案例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是什么?请你结合新课程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2、[案例]某校几名同学以“我市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其调控”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小组在确定了要访谈的报社主编以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

课外活动时,课题小组的
成员兴高采烈的去采访那位相当有成就的诗人主编。

可是,当同学们来到报社传达室,门卫却认为他们是“瞎捣乱”,拒之门外。

最后,同学们只好败兴而归,非常委屈的说:“白跑了一趟!门卫不让进,说‘瞎捣乱’。

”问题:作为老师的你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去解决呢?并说明理由。

3、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

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的孩子便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回答,但有些孩子在课后向我提的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

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你:“老师,什么叫‘酷毙了’?”“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我一时哑然。

有时我想,或许我真的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当小学老师了。

[问题] 面对这位老师的困惑,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请作教师素质现代化的要求来回答
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C。

男女智力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大于女性。

2、【育萃专家解析】B。

3、【育萃专家解析】A。

4、【育萃专家解析】(A.顺向迁移;)C . 一般迁移。

二、填空题
1、【育萃专家解析】最近发展区。

2、【育萃专家解析】认知发展;促进;认知发展。

这是两者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3、【育萃专家解析】垂直。

4、【育萃专家解析】负。

5、【育萃专家解析】(物质与)物质化。

6、【育萃专家解析】客观性、外显性;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7、【育萃专家解析】发现问题、理解与表征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8、【育萃专家解析】启发式、算法式。

9、【育萃专家解析】寻求发展。

10、【育萃专家解析】学会调适;寻求发展。

11、【育萃专家解析】群体动力;群体规范、课堂气氛。

12、【育萃专家解析】心理问题行为。

13、【育萃专家解析】非测验。

14、【育萃专家解析】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三、简单题
1、【育萃专家解析】一方面,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必须先于教学,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即儿童只有处于特定的阶段,才能掌握某些概念。

另一方面,教学促进认知发展。

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

只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安排得当,系统的学校教学就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阐明了这种可能性。

2、【育萃专家解析】发散思维是沿着问题的不同方向去探求多种的思维形式。

评价发散思维的质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指标: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发散思维训练方法有结构扩散、用途扩散、方法扩散、形态扩散等方法。

从上述案例来看,该老师采用的是结构扩散方法,即以“土”的结构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列举包含该结构的汉字。

在该案例中,甲生的发散思维,尽管流畅,但不变通、不独特;乙生虽流畅、变通,但不独特;丙生虽独特,但不流畅变通。

因此,三位同学的发散思维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老师应让他们取长补短,促进其发散思维能力的共同提高。

四、论述题
1、【育萃专家解析】这说明这些学生没有能做到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目的就是能实现迁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措施,“为迁移而教”,促使学生学习迁移。

(1)精选教材内容,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在宏观上,教学中应将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作为教学的主干,并依此进行教学。

在微观上,应注重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或有意识地沟通具有相似性的学习。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提炼,将前后知识加以融会贯通,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简言之,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努力体现迁移规律。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2、1,案卷分析.例如根据学生家庭作业,课堂练习,论文,日记,手工制作等作品,对学生的认知活动等进行判断和决策.
2,观察.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非正式的观察也能够得到大量的关于学生的学业成就的信息.其中包括: ⑴行为检查单填写⑵轶事记录.⑶等级评价量表.
3,情感评价.针对学生的情绪,学习动机,个人观点等进行评价.
五、案例分析题
1、[参考答案]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适当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实践。

而不应该用条条框框的模式去束缚学生的创造力,更不应该让孩子按教师的思维、想法去行事。

要让孩子自己去行动,作一个智能人,开发潜能,追求独特。

2、[参考答案]面对学生们的“碰壁”,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碰壁”的原因,然后鼓励学生使学生增加信心;其次指导学生重新修改采访计划。

研究性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尝试和探索的机会,如果学生只是单纯的假设了研究成功的方案时,作为教师还要让学生看到成功中的坎坷,胜利中的曲折,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在遭遇挫折时,还想方设法让他们去反思、去体味,才能让他们从失败中崛起,从挫折中起飞。

3、[分析] 这位教师的困惑,主要在于他对当今时代社会的新生事物,新鲜词的不理解,换句话说是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跟不上步伐。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因为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的目标的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

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

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