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重镇——罗敷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阴重镇——罗敷的历史
华阴重镇——罗敷的历史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这首脍炙人口的《汉。
乐府》塑造了一个美丽坚贞、机智勇敢的罗敷女形象,被世人口口相传、源远流长……关于秦罗敷的籍贯,《古今注》说是邯郸人。
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与旧说不同。
白居易、岑参等则认为是陕西华阴敷水人。
白居易《过敷水》说:“秦氏双蛾久冥漠,苏台五马尚踟躇。
”《与裴华州同过敷水戏赠》又说:“使君五马且踟躇,马上能听绝句无?每过桑间试留意,何妨后代有罗敷!”岑参《敷水歌》也写道:“罗敷养蚕空耳闻,使君五马今何在?”李白也有同类的诗句。
敷水,又名罗敷。
是华阴重镇之一。
北临渭水,南靠华岳,历来是桑蚕之乡。
从《华州志》、《华阴县志》可知,早在秦汉时就是关东与长安要冲,是为通衢大道上的一驿站。
八十年代,我曾专门赴敷水一带考察秦罗敷的故事,访问过不少耄耋老人,他们都异口同声说:罗敷是当地人,罗敷镇的名字也由她而来。
而罗敷的渊源,却始终在这片土地上萦绕。
在唐代或者以前,这条河流便叫罗敷河,上游有开发利用于唐代,如今仍受惠四方民众的罗敷渠,下游有建于唐代的罗敷桥(又称敷水桥)如今依然傲立在罗敷河上。
在建厂初期,在一期的厂址上就有罗敷庙。
此罗敷是否就是那首熟为人知的汉乐赋所指的秦氏罗敷,建于那朝那代,虽有不少好事者考证,但却始终没有定义。
现在,罗敷庙早已没有了踪影,在明星村南边的公路上,有一个关帝庙,经了解,便是罗敷庙是的前身。
关帝与罗敷,却使人很难将此两位有机地联系起来。
而文人墨客如唐代的白居易、许浑却在此地留下了诗篇。
白居易的过罗敷、过敷水诗中写到:“野店东头花落处,一条流水呈罗敷,芳魂艳骨知何在,春草茫茫墓已无。
”“垂鞭欲过罗敷水,处分鸣驺且缓躯,秦氏双娥久冥然,苏台五马尚踟蹰,村童店女仰头笑,今日使君真是愚。
”由此可见,罗敷倒是自古就有名了。
而古时候的罗敷,绝非是指现在的罗敷,很有可能是指近在咫尺之遥
的敷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