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密注浆(最终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密注浆技术在基坑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某住宅小区地下室工程施工时,基坑发生变形,危及基坑安全。
后采用压密注浆工艺,对原设计基坑进行加固,成功地避免了基坑坍塌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压密注浆基坑加固
一、工程概况
某住宅小区自然地坪标高为黄海高程2.9米,地下室土方工程应开挖至黄海高程-1.7米,即开挖深度约4.6米。
该地域杂填土约1米厚,其以下工程地质情况如下:
设计为单排水泥搅拌桩、加土钉墙基坑支护结构,水泥搅拌桩Φ500、长度12米,土钉为计4排Φ48(壁厚2.5mm、3mm)钢管。
该地下室于2008年9月开始施工,在施工至基坑第三皮土钉时,出现流砂现象,且导致基坑壁出现较大位移,最大变形观测点日移动数值为8.22mm,且有变形速度加快趋势、有基坑坍塌危险。
施工过程中,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堆土反压,控制基坑变形,避免基坑坍塌。
二、基坑变形原因分析
1、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未能起到止水作用是导致基坑变形、土方开挖施工失败的主要原因。
该工程地下室施工区域土质中有一层砂质粉土,该土层土质坚硬、密实,地基承载力较高(为150KPa),地下室基坑侧壁主要在这一段。
在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水泥搅拌桩在此土层中钻进困难,致使原设计Φ700水泥搅拌桩难以穿透该土层,后不得不改为Φ500水泥搅拌桩施工。
根据基坑支护第三皮锚杆施工现状来看,水泥搅拌桩咬合效果均不好,局部出现分叉、导致渗漏,根本起不到止水、挡土作用。
而砂质粉土在水压力下发生流动、产生流砂,则直接导致基坑发生严重变形。
2、抢工期施工是导致基坑变形的次要原因。
由于合同工期较紧,在施工过程中存
在抢工现象,土钉锚杆注浆施工后,不能等到注浆土体强度充分提高,已进行下一层土方施工。
这样土钉的锚固强度有了一定的削弱、也影响了基坑的稳定。
三、基坑变形加固处理
由于基坑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未起到止水作用,故考虑重新做一道止水帷幕,作用有三点:第一是固结砂质粉土、不让砂体产生流动;第二是补强喷锚土钉的锚固土体,提高土钉的锚固力;第三是对基坑侧壁起到止水作用,便于施工。
由于原设计水泥搅拌桩施工失败,故止水帷幕首选考虑高压旋喷桩。
但考虑地下室已经开挖,重新回填做高压旋喷桩费用高、工期长,不得放弃。
经慎重考虑,结合作者以前施工经验,向设计院提出建议,对该工程地下室基坑支护结构采用压密注浆方式来补强处理。
1、压密注浆施工的原理
压密注浆是采用液压或气压方式,通过注浆管把浆液均匀注入土层,赶走原土层中水分或空气,并使土层变形,浆液将原土层松散颗粒和裂隙胶结成新的结合体,其作用是提高原土层承载力和压缩模量、提高土体固结快剪指标,起到土体加固作用。
压密注浆的施工难点是,如何控制浆液在高压下流动,使浆液与原土层形成均匀的结合体。
否则浆液肆意流动、部分土体则得不到加固,会继续成为渗漏源,导致压密注浆加固施工失败。
故合理的压密注浆设计是保证压密注浆施工成功的关键。
2、压密注浆的设计
(1)布孔
基坑四周布置三排注浆孔,排距和管距各为1m,布管梅花状,孔深10米。
布置三排孔的目的是先对外侧两排孔压密注浆,待外侧土体加固基本固结后、再对内部一排孔压密注浆,这样内部后施工的浆液不容易外泄,土体加固效果才理想。
布置梅花状的目的是尽量使浆液与原土层颗粒加固形成均匀结合体。
成孔方式:经现场试验,确定采用振动成孔方式,施工工期较快。
对于局部土层坚硬、难以成孔的一段,采用机械钻孔方式成孔。
(2)注浆方式
先注外排孔,后注内排孔,时间间歇不少于24小时。
为避免注浆压力带来土层变形,采用跳空注浆方式,外部两排孔注浆应走“之”形。
注浆速度不宜过快,每侧三排注浆分三次进行:外侧注浆走“之”形一次;第二次外侧注浆走“之”形,与第一次“之”形交错成“8”字;第三次注浆内排孔。
压密注浆的理想施工顺序是自上而下,这样即避免冒浆,又可以通过适当增压、使土层加固更均匀。
可是考虑为避免砂质粉土颗粒堵住注浆管,确定采用自下而上的注浆方式,注浆管每500mm拔管注浆一次。
(3)注浆液
注浆液采用水泥浆,水泥采用PC32.5,水泥浆水灰比0.5,水玻璃掺量占水泥重量0.5%。
注浆管入土深度10m,注浆管底部区域(靠近基坑侧一排孔底部6m段,中间一排孔底部7m段,外侧一排孔底部8m段)压力控制在0.4~0.6Mpa之间,注浆量80kg/m;上部区域部位注浆压力控制在0.2~0.4Mpa,注浆量50kg/m。
这样设计主要考虑:第一,底部注浆压力大一点、水泥浆会较均匀渗入土层,且水泥浆会向上冒浆,注浆效果好;第二,靠近基坑外排注浆压力大一点,对土钉锚固土层加固效果较好;第三,在基坑深度范围内适当降低注浆压力,对基坑变形控制有利。
总之,注浆注浆量、注浆速度、注浆压力以不冒浆、不增加基坑支护土体变形为准。
3、压密注浆施工
(1)主要设备:平板振动器改装的振动冲孔机一台、电动钻孔机一台、SYB50型液压注浆泵一台、灰浆搅拌机一台、与注浆管配套、连接注浆泵与注浆管高压输送胶管(长约50米)一套、以及注浆钢管若干:均为Φ25×4无缝钢管,每节管长2m,两端有丝扣供套管连接。
其中第一节注浆管为带孔眼管,截面平面设置三个孔、直径约5mm、间距约300mm,长1500mm,顶端有圆锥管尖;
(2)施工顺序:按布孔要求成孔→安装注浆管至设计标高→按设计要求注浆→每500mm拔管一次→重复注浆、拔管工艺→清理注浆管、避免堵管→下一个孔位施工
4、其它处理措施:对于基坑周边地面的裂缝采用1:2水泥浆灌缝,直至水泥浆灌满、裂缝不发展为止,封闭裂缝、以防止地表水渗透。
5、施工效果
在全面展开施工前,选取观测点变形最大约10米段位置作了试验,在三排注浆完成后养护5天,再开挖,获得成功。
随即全面展开、配合土钉墙施工,至2008年底完成该工程地下室顶板结构时止,该工程基坑变形观测值均在允许范围内,这也表明通过压密注浆成功地实现基坑加固、避免了基坑坍塌的危险。
该工程基坑周长约400米,最终抢险压密注浆加固费用约40万,相对于其他加固方式,工程成本也在可承受范围内。
[结语]压密注浆施工至目前尚无规范约束,也没有理论计算依据,因此压密注浆的施工及应用,在工程界认识差距也较大,这也是本工程先进行局部基坑压密注浆加固试验的原因。
作者认为,压密注浆在基坑支护结构加固、地基处理、渗漏止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值得更多同行交流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