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跳动的音符”——浅谈手势教学在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艺术
新教师教学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作品,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熏陶我们的思想情感,如何让低年纪学生接纳并由衷热爱这门艺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渴望,并从音乐中体验美感、感受愉悦,需要音乐教师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思考。
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手势是19世纪70年代由优翰•柯尔文( John Curwen ,1816-1880)首创的,所以称之为“柯尔文手势”。
手势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在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音的高低关系体现出来,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
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音高、音准调整、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形式。
一、柯尔文手势在音乐识谱教学中的运用
识谱能力是低段学生打开音乐大门的一把钥匙,识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是重要的一个开端,只有教授学生认真掌握识谱知识,才能让学生准确把握、理解、唱好歌曲。
枯燥的识谱方法根本提不起低段学生的兴趣,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
为了引导学生快乐学习音乐、对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我运用柯尔文手势创编了一套七个音符的手势童谣:DO 是小手攥拳头,RE 是快乐小滑梯,MI 是我的小平台,FA 是“真棒”倒过来,SOI 是小门关上来,LA 是把门快打开,TI 是食指向天空,然后我们再唱DO!最后像歌曲《DO RE MI 》一样配上简单的旋律,师生跟着旋律互动,让孩子们在有趣的律动中学会手势,获得愉悦地内心体验,整个学习过程就更加有趣味性。
配合“童谣”大大降低和解决了传统识谱教学的难度,激发了低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
二、柯尔文手势在音准教学中的运用
动听的歌声,美妙的旋律让人心旷神怡。
在多年的音乐教学中,我深切的感受到音准的重要性,只有把握好音准,才能表现出歌曲的美妙旋律及内涵。
可现实却是大部分学生存在着严重的音准问题,在音准教学中,我运用柯尔文手势表示各音的相对高度,引导学生观察手势掌握音准。
例如小字一组do 的位置大致和腰腹部平行,之后的re 、mi 、fa 、sol 、la 、ti 、do ′各音级手势位置依次升高,小字二组do ′的位置大致越过头顶。
这种找音高的方法对学生掌握音准甚是有用,尤其是在合唱教学中,两只手同时表示不同的声部效果较好。
音阶是小学生唱好歌歌曲的重要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我用柯尔文手势给学生做音阶不同手势的展示,循序渐进带领学生运用柯尔文手势模唱音阶音高,反复模唱建立学生内心听觉才可以达到要求。
在教学中运用柯尔文手势和口头模唱相互配合、相互交织,较快达到教学训练要求。
例如教师做手势引导学生模唱音阶,反过来教师模唱音阶引导学生做手势。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灵活多变,充分挖掘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达到能力的培养。
三、柯尔文手势在节奏教学中的运用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柯尔文手势独特的节奏训练法辅助于课堂教学十分符合低段学生的年龄特
点。
在柯达伊的节奏读法中,每个节奏型都有特殊的读法,它区别于我国传统节奏教学中所有节奏型都念“da ”的读法。
例如在律动《爷爷、爸爸和我》中,我引导学生从人物年龄、角色、特点设计节奏的读法,我是小朋友,跑起来“titi titi ”爸爸很精神走起来“da da ”爷爷年纪大了,走起来“hai---”学生在游戏表演中就轻松学会了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节奏,而且印象深刻,趣味盎然。
对节奏中的不同时值给以一个相应的音节发音,经过反复练习,会逐渐使音节符号、发音与相应时值之间形成记忆,建立稳定的认知联系,有助于儿童准确地掌握节奏”。
在柯尔文手势节奏教学中,通过把节奏贯穿于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节奏知识,既加深了学习印象,又丰富了课堂教学。
四、柯尔文手势在歌唱中的运用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柯尔文手势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对歌唱教学意义非凡。
由于低段学生自制力差,上课后不能马上进入歌唱状态,教师不得不费些心机。
有了柯尔文手势,教师就可以近距离地用手势指挥孩子们发声,带领学生迅速进入歌唱状态。
“老师的手势代表着一个个调皮的音符,他们有时候会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出现,有时候会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出现,有时候还会随机出现,你们一定要看清楚哦,千万不要认错了。
”这时候,你可以观察到教室里的每一位孩子,孩子们也会专注地看着老师来唱,开小差的学生少了,教室里一下子就有了歌唱的氛围。
“这些调皮的音符还特别喜欢坐小火车呢,我们来比比哪一组的小火车跑得快吧。
”老师可以请学生逐个快速地认出手势代表的唱名,提高他们对柯尔文手势的熟练程度,学生的积极性热情高涨,因为只有关注教师的手势,才能准确地唱出唱名。
在训练声音时,引导学生先跟老师做一做7个柯尔文手势。
然后师生轮流做出各种手势,对方来唱。
学生唱时,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的发声、循环呼吸、均匀吐气,最后用钢琴对音。
此法既能训练学生的音准能力,又能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效果甚佳。
在歌曲的和声训练中,音程尤为重要,教师用左右手分别代表上方音和下方音,让两组学生分别唱出对应的手势音名,在形成音程效果的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内心听觉,一举两得。
例如:在学习歌曲《两只小象》时,可以在前两个“哟??”处加入和声,低声部的学生可以借助上一小节的音,来进行和声训练,充实了歌曲又丰富了体验。
在教学中使用柯尔文手势,依照和声的配置及音乐的形象进行生动有效的训练,有效帮助学生唱准声部旋律、并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形成美妙的和声效果。
五、总结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是一种非常科学、人性化的教学方法,柯尔文手势对于低段学生的音乐课堂教学意义尤为重要。
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我认为柯尔文手势,是低段教学最好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提高了低年级学生常态课中识谱、音准、节奏、歌唱训练等方面的效率。
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挖掘学生自身的音乐潜在因素,使音乐教学更好地完成培养素质的任务,并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让学生成为“跳动的音符”
——浅谈手势教学在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马晓荣
(十里店第二小学 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柯达伊音乐教学法是一种非常科学、人性化的教学方法,柯尔文手势对于低段学生的音乐课堂教学意义尤为重要。
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我认为柯尔文手势,是低段教学最好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提高了低年级学生常态课中识谱、音准、节奏、歌唱训练等方面的效率。
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挖掘学生自身的音乐潜在因素,使音乐教学更好地完成培养素质的任务,并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柯尔文手势;低段学生;音乐教学;识谱;音准;节奏;歌唱【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