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口抬高一厘米”不是鸡汤,是人性的呼唤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枪口抬高一厘米”不是鸡汤,是人性的呼唤读后感“枪口抬高一厘米”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强调了即便在软弱困境之中,人性依然有某些应当坚守的底线。

“枪口抬高一厘米”这条格言的产生,源于德国联邦法院对一名叫作因格·亨里奇的守墙卫兵的审判。

因格·亨里奇在他二十七岁那一年,朝着一名企图翻越柏林墙的青年扣动了扳机。

这名年仅二十岁的东德年轻人在翻越柏林墙的过程中功败垂成,并且因为被击中膝盖和背部,于当日抢救无效死亡。

在柏林墙倒塌的两年后,因格·亨里奇被人们从记忆深处推向了法庭被告席。

不出所料,亨里奇的律师辩称这些卫兵仅仅是在执行上级的命令,军事人员对执行命令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律师还援引当时东德的《刑法》和《边界法》,试图证明为了阻止未经国家允许离开国境的行为,卫兵可以使用武器进行射击。

根据熊培云《自由在高处》一书的描述,该案的一审主审法官西奥多·赛德尔对此案曾这样回应:“作为卫兵,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是无罪的。

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拾高一厘米的主权,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

这个世界,在法律之外还有‘良知。

当法律和良知冲突之时,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最终,卫兵亨里奇被判处三年半的有期徒刑。

由此,“一厘米主权”的称谓在中国法律界迅速传播开来。

然而,据热衷考证的《南方都市报》编辑长平先生披露,他曾当面向负责此类案件的前柏林市总检察长和前高级检察官核实此事,却遭到两位当事人断然否认。

此消息一出,各方人士纷纷撰文,大加批判,甚至称“把枪口抬高一厘米,这碗鸡汤有毒”,因为这将导致不可捉摸的道德审判。

“槍口抬高一厘米”果真是中国人熬制的一碗毒鸡汤吗?一审主审法官赛
德尔为了强化自己的观点,在判决书中援引了著名的拉德布鲁赫公式。

即当实在法违反正义达到了不能容忍的程度,它就失去了其之所以为法的“法性”,可以看作非法的法律。

赛德尔据此将东德的《边境法》相关条款看作“非法的法律”,并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代表权力机构去杀害民众时,没有人有权利忽视自己的良心”。

此后的法院虽然不再适用拉德布鲁赫公式,但却维持了一审的有罪判决,只不过是改从东德《宪法》及《边境法》的其他条款中寻找判决的根据。

由此可见,“枪口抬高一厘米”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强调了即便在软弱困境之中,人性依然有某些应当坚守的底线。

平庸的恶和平庸的善不过一线之间,司法有时可以而且应当去谨慎厘清两者的微弱分界。

“枪口抬高一厘米”虽非赛德尔法官的原话,但其内在精神意蕴与德国乃至欧洲人权法院的判决却并未有任何违背之处。

而且更重要的是,经过此种更加形象化的描述,使得深邃的道理更加浅显易懂、更加深入人心。

“枪口抬高一厘米”如果确系中国人熬制的一碗鸡汤,那么这碗鸡汤非但无毒,而且为中文语汇和中国司法理念增添了可敬的人性光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