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诗100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简评:古代进行采集植物的劳作基本属于女人干的,比如采莲、采卷耳、采薇、采蘩、采芣苢、采卷耳、采桑、采蒿、采菰等等,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为男性,思念者为女性。

语句虽然运用了夸张手法,却并不突兀与做作,而是很真实地反映出思念一个人时,那种度日如年的心理状态。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它直接演化成一个现代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2、《诗经·邶风·简兮》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

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籥,右手秉翟。

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

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简评:“美人”并不是指美女哦,而是指舞师。

这是一位贵族女性爱慕一位男性舞师的诗歌。

这首诗是以女性的视角,她对强健威武的舞师一见钟情,而暗生情愫。

她爱慕他,
所以热烈赞美他,然而歌舞终会休,宴会终会散场。

舞师离去,他们之间可能就再也没有相见之期。

因此诗的主旨,是悲伤的。

“云谁思之,西方美人”,这首诗,就好在结尾,在结构音韵上回环往复,朦胧淡微,情深意远。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最古老的婉约派。

3、《诗经·郑风·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蕣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简评:通篇赞美之词,却又不让人觉得艳俗。

音节清朗,悠扬婉转,言词柔美而丽。

形容女子貌美,不说她容颜如花,而说她颜如舜华。

说她步履身姿轻盈,就将翱将翔来形容,仿佛女子优游自适的画面已跃入脑海。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教会我们如何从相貌、举止、穿戴、内在品质等多方面去赞美一个人。

4、《诗经·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简评:《周礼》记载:“仲春三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这首诗,可能是士女出游的季节所作。

漫步东城门,美女宛如云。

虽然多如云,却非我所爱。

所谓情至深处,眼中无他人。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5、《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简评:诗经诸多情诗中,最独特的一首,也是经典中的经典。

钱钟书《管锥编》评曰:“《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

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此诗开后世心理描写之先河。

6、《诗经·邺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简评:《毛诗序》认为作者是卫庄公夫人庄姜,由于庄公宠幸贱妾,庄姜失宠,乃赋此诗伤己。

但由诗歌的内容看,作者从绿衣入手,睹物思人,兴起物是人非的感叹,更应是士大夫的悼亡词。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悼亡诗的祖宗
7、《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简评:简单朴实,质朴无华。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这首诗的艺术生命期,是最长之一。

直到今天,仍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在婚礼贺词祝词中,散发着它的光采。

8、《诗经·郑风·东门之墠》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

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简评:这首诗写的是可望不可即的相思之情,有学者认为是情人相思之苦。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人间最苦是相思,相思最苦是求不得。

9、《诗经·召南·江有汜》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

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

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

不我过,其啸也歌。

简评:诗中女子明显处于爱与恨的边缘,她说男子以后肯定会后悔,说的斩钉截铁,其实心里还存在期盼重归于好的想法。

无论心里恨也好,爱也罢,说出来的话却痛快淋漓,那未必不是另一种潇洒。

(对诗中的女子,我竟然抱有同情,只希望她能放下。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语语祝福,语语心痛。

10、《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简评:此诗写男女互赠礼物定情,每章末句均重复“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一咏三叹,足见用情之深。

与“投桃报李”一样,“投以木瓜,报以琼瑶”同样在今天成为广为人知的一句话。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最美好的爱情是两情相悦,永以为好。

11、《诗经·王风·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

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简评:到周中后期,男女婚嫁已经开始由父母操办了,所以这就是由此引发的一场悲剧。

诗中女子本深爱着仲子,奈何父母、兄弟、乡人反对,只好在情人偷偷攀墙相会后,说出不再相见的违心话。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不是不爱你,是不能在一起。

12、《诗经·郑风·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简评:不写相见之前的思念之苦,亦不写相见之后的缠绵悱恻,而写在女子既见之前,激动难抑,欢呼雀跃的心理状态。

这样的经历,恋爱过,真心爱过一个人的大多会有。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言浅意深,千古绝调。

13、《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简评:先秦甚至上古时代的人,都是很直接的(淳朴),一见钟情的事情是很正常的,热烈而真诚、率性而大胆,那时的观念就是这样。

《野有蔓草》是那个时代青年男女直率淳朴的爱情观的传神表达。

有人说,野有蔓草后面是说两个人相互喜欢,然后奔小树林子里去了,奔小树林干嘛去了?是交配去了,所以它是淫诗。

对此我只能说,奔小树林后会干嘛,那是你的想象自由,而不是诗歌所要表达的目的。

因此,你可以无限发挥你的想象,但这已经脱离了诗歌本身的美和价值意义。

所谓淫者见淫。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婉如清扬、清扬婉兮”,千古传神之笔。

14、《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简评:月明之夜,怀念远方爱人之作。

作者用“僚”、“窈纠”、“懰”、“燎”、“夭绍”等词形容所恋之人,美好而动人。

用“悄”、“慅”、“惨”等词形容自己内心的感受,两相对照,美人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忧郁惆怅之情何以复加?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月下怀人先河。

15、《诗经·邺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简评:此诗写远征在外的卫国武士对妻子的思念。

作者可能是卫武公之孙公孙文仲麾下的一名武士,随军讨伐陈国与宋国。

前三章分别从入伍、出征到战后的境况,依序写来,并表达军士思归之情及厌战之意。

后两章回忆往日结婚盟誓种种,更突出远征在外的感触万端。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早已成为中国人形容感情长久,运用最普遍的语句。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16、《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简评:孔子评之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关雎》风之始也,古人冠以三百篇零五篇之首。

17、《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简评:“蒹葭”不仅是诗经中的情诗名篇,也应当是压轴之作。

其实,蒹葭全诗营造的都是一个境界,而非一个真实事件,跟《周南·汉广》是有区别的。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境界浩渺迷离,言有尽而意无穷。

开后世无数诗境。

18、《诗经·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简评:烟波浩渺,境界阔大。

我不止一次的强调过,“水”在中国古典文学里有隔离的原始意象,所以在关雎、蒹葭、汉广中,都以水起兴,以水造境。

跟蒹葭的“在水一方”一样,谓之永远可望而不可即。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蒹葭》、《关雎》、《汉广》,诗经三不朽。

19、《诗经·唐风·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

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

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

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简评:此诗为女子悼念亡夫的诗。

后两句颠倒重复,以“夏之日,冬之夜。

冬之夜,夏之日。

”强调自己对亡夫永远不竭的思念和怀念,死时也会同穴而眠。

全诗哀之至,厚之至,痛之至,无以复加。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同绿衣一样,它是悼亡诗的先祖。

后世潘安仁、元微之悼亡诗,不出此诗窠臼。

朱守亮《诗经评释》认为此诗“不仅知为悼亡之祖,亦悼亡诗之绝唱也”。

20、《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中洲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知得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简评:《越人歌》相传是越人船夫对鄂君子皙的爱戴之歌,由越人译者用楚语的形式翻译出来。

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的越人,已经具备相当高的文学水平。

时至今日,我们
也不必再追问当初到底是越人船夫对子皙的爱戴,还是有那么一位越女对子皙的爱慕。

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感情如此真诚恳挚,莫说是子皙,任何一个人,在两千年前听到这首歌,都会感动吧?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穿越两千年的时光,余音依然不绝。

21、《楚辞·九歌·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简评:该诗以湘君与湘夫人约于北渚而不得见,继而引发惆怅、迷惘、失落的情绪,表达了一种痛苦的思念之情。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林云铭:《楚辞》开后人无数奇句,岂可轻易读过!
22、《乐府·杂曲歌辞·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合去。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简评:这是一首很有张力的弃妇诗,作者没有在诗中进行道德批判,而是以一种客观的角度,从侧面反映被弃者的
美丽勤劳。

同时也道出了人类普遍的喜新厌旧的一种特性。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深刻地揭露了那个时代,妇女的悲哀处境。

23、《乐府·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简评:整首诗语言曼妙流畅、婉曲清丽,情思细腻、摇荡人心。

无论从语言、音韵、情感、形式各方面,都是同时
期民歌中最精致成熟的,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末句“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垂映千古,情思绵绵不绝。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南朝民歌中的压卷之作。

24、《乐府·鼓吹曲辞·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简评:言短情长,撼人心魄,读来令人心神激荡。

那种坚定、澎湃的语气,仿佛压抑了许久的感情,一下奔涌而出,气势雄放,横扫古今。

让人可以鲜明感受到一个刚烈、忠贞,不屈不挠的女子形象。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乐府中的不休之作!
25、《乐府·鼓吹曲辞·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
秋风肃肃晨风飔,
东方须臾高知之。

简评:一个女子爱上了一个远方的人,后天听说对方变了心,就下决心与之断绝。

但回想当年的美好光景,又难下决心,最后只好等待天明再作决定。

前面表达恩断义绝时,说得如此决绝彻底,由此也可见女子爱得入骨,痛之也入骨。

她说“从今以往,勿复思念,相思与君绝!”,说是如此,但又怎么会不思念?恐怕满脑子都是以前在一起的回忆吧?所以心情平复下来之后,又说等待天亮再作决定,那么她天亮真的会下定决心吗?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爱之深,恨之切!
26、《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简评:思妇之诗,却写得这样真切动人。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具有浓郁的传奇色彩,
后世之人多用“鱼沉雁断”来形容音信相绝,用“鱼、雁”来指代联系。

如欧阳永叔“水阔鱼沉何处问”、晏小山“鸿雁在云鱼在水”,又如黄山谷“寄雁传书谢不能”、秦少游“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等。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27、《乐府·相和歌辞·艳歌何尝行》
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

十十五五,罗列成行。

妻卒被病,行不能相随。

五里一返顾,六里一徘徊。

“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

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

躇蹰顾群侣,泪下不自知。

”“念与君别离,气结不能言。

各各重自爱,道远归还难。

”“妾当守空房,闭门下重关。

若生当相见,亡者会黄泉。

”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

简评:以白鹄拟人,形容人之生离死别,凄婉哀绝。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恐后世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或出于此。

28、《乐府·相和歌辞·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简评:《西京杂志》说是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诀绝诗,此为附会,不可信。

但现在很多人坚信是卓文君所作,我觉得,要真是卓、司马两个人的事,倒少了很多魅力和想象的空间。

我对司马相如这种勾搭人家寡妇,置人于不贞不忠,又弃人而去的做法,心存鄙夷。

当初《凤求凰》那么深情款款,原来只是套路。

经典指数:★★★★★
经典理由:“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千古绝唱。

29、《乐府·杂曲歌辞·冉冉孤竹生》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简评:菟丝和女萝我在一篇文章中已经上了图,余冠英先生认为“菟丝”句喻女子自己,女萝喻丈夫,暗指嫁夫不足依靠。

我认为结合全诗来看,两人定情但并没有正式结婚,女子说“思君令人老,轩车何来迟”,言两人相隔甚远,婚恐不易。

又说“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出于心里安慰吧,到底会不会来,参照乐府诗里面大量的怨妇、弃妇诗,真的只能凭猜测了。

经典指数:★★★★☆
30、《乐府·七哀诗》—又题“怨诗行”,晋乐谱曲所奏。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简评:这是一首艺术成颇高的诗,堪称建安绝唱,也是一首典型的double gender诗。

全诗运用了诗歌的三种手法“赋、比、兴”,语言流畅,情致深婉,含蓄深沉。

31、《繁钦·定情诗·节选》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

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与我期何所?乃期东山隅。

日旰兮不来,谷风吹我襦。

远望无所见,涕泣起踟蹰。

简评:此诗写女子邂逅一男的,彼此爱慕。

一连用十一个“何以”来表达自己感情的热烈和内心的激颤。

女子把自己的一系列饰品和礼物都送给了对方,什么金环、银戒、明珠、香囊、佩玉、手镯、衣袍、玳瑁等等,这对一个女子来说,都是无比珍贵的东西,当然最珍贵的是情和心,能给的都给了,可谓是倾心授魂。

这样深情的付出,也没有换来好结果。

与他相约在东山,从清晨等到日暮,这个男的却没来赴约。

有评论家说,这首诗是繁钦隐喻“君臣”关系的诗。

我认为,文人固然会在诗歌中把自己的政治诉求(隐喻)和人生失意,融入诗中,用女子的身份去表达(影射)自己的痛苦和悲伤,或者难言之情,所谓double gender是也,这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个传统。

但古代文人比较注重记录现实社会风貌、批判社会黑暗、反应民间疾苦的。

虽然文人惯用女子之口表达自己不得志的感情,但不可否认,思妇、怨妇、弃妇是当时妇女们普遍的命运,是一种真实的社会写照。

32、《古绝句四首》
(1)
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

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2)
日暮秋云阴,江水清且深。

何用通音信,莲花玳瑁簪。

(3)
菟丝从长风,根茎无断绝。

无情尚不离,有情安可别?
(4)
南山一桂树,上有双鸳鸯。

千年长交颈,欢爱不相忘。

简评:最美的五古情诗。

36、《乐府·苏小小歌》
我乘油壁车,郎乘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简评:我乘车,郎骑马,言路不同,而各归东西也。

郎去意已决,余独守西陵松柏,盖言盼郎回心以结同心之好也。

但“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苏小小本人的矜持和高傲,说通俗一点就是:我反正是不会去找你的,你要来找我,就到西陵松柏我居住的地方。

“油壁车”不仅是她身份独一无二的象征和标签,也是她内心孤高自许的体现。

37、《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简评:宋·陈绎《诗谱》评曰:情真、景真、事真、意真。

38、《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简评:构思应该来自乐府中的《上邪》,但艺术上有自己显著特点。

相比上邪的气势不凡,这首则热烈、奔放、自然、直率,表现出炽热如火的情感。

39、《李商隐·无题·二首》
(1)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2)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简评:这无题两首,是李义山写给妻子之外的女人。

有人可能觉得李义山对妻子那么痴情,是不会喜欢上别人,然而,那个时代的文人终不能免俗。

当时贵族宴游的奢靡风气很盛。

《通鉴》记载,长庆年间,给事中丁公著上书曰:“国家自天宝后,风俗奢靡,宴席以喧哗沉湎为乐。

而居其重位,秉大权者,优杂肆居公吏之间,曾无愧耻。


文坛领袖韩愈、白居易、元稹皆不能免俗,说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江州司马白居易,家中畜养歌妓舞妓上百。

李义山同时期的杜牧之、温庭筠更以风流自赏,形之篇什。

什么“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真的不想多说。

李商隐的《妓席》、《赠歌妓二首》、《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诸诗也是这种风气的反应,《镜槛》更表现对宴游淫靡之风的向往。

说这些,不是要黑李义山。

第一首已经表明了他与一位贵家姬妾有过恋情。

不过“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说明不能公开比翼双飞,因为此情不容世俗可知。

但彼此心有灵犀,两情相通。

但要理解李义山的含意,要结合第二首来看,第二首说二人虽心有灵犀,相知有年,但诗人拘于世俗礼法只能希冀于偶然邂逅或偷看一眼。

李义山虽风流,但总算没忘“发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