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及第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昌乐及第中学高二教学质量调研试题
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一天,在下体育课回教室的路上,两位同学就体育老师的行为议论起来:同学甲说:我们体育老师太狠了,一个动作不对,就罚我们跑20圈。
同学乙说:你说的不对,老师这是负责任,不是太狠,是太好了。
他们的说法与谁的观点相类似 ( )
A.普罗塔哥拉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2.古希腊某哲学家认为,“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受。
”这种观点不具备下列哪一项作用( )
A.强调了人的主体作用B.忽视了事物的客观性
C.冲击了神学精神禁锢D.遏制了个人主义思想
3.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这表明了苏格拉底()
A.重视知识,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B.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C.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D.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决定作用
4.他追求真理的热情将希腊哲学导向了一个新方向——对内在道德的强调,可以说,他是第一个将伦理道德作为关注中心的哲学家。
该哲学家是( )
A.苏格拉底B.普罗泰戈拉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5.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相同点是
6.理智、正义、节制、勇敢是“希腊四德”,仁、义、礼、智是“中国四德”,其共同点是() A.注重修养B.强调等级C.主张民主D.关注人伦
7.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
”这样的改变始于()
A.中世纪黑暗时代B.文艺复兴C.启蒙运动D.宗教改革
8.1497年在市政厅广场的中心树立起一个金字塔形的“火葬台”。
在最下面一层摆着假须、假面具和狂欢节的化妆品服;上面一层是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其中有薄伽丘的作品;其次是妇女的装饰品和化妆品、香料、镜子、面纱和假发。
这些物品被焚烧的主要原因是()
A.违背传统宗教观念B.导致社会奢侈成风
C.危及封建君主统治D.倡导民主自由思想
9.读下面图文资料,对下图理解正确的()
拉斐尔《椅中圣母》是根据自己的恋人弗尔娜
丝创作的。
在这一作品中,拉斐尔为显示圣母
神性而在头上画了光圈,圣母的红色上衣罩着
蓝色的外套(基督教规定,红色象征着上天的
爱,蓝色象征着上天的真实),但圣母头上的光
圈,已由中世纪时的金色的圆盘变成一个似有
似无的圈,使它与整个画面很自然和谐。
A.体现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B.带有明显的宗教改革意图
C.从根本上否定了中世纪文化D.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需求
10.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
”“古学复兴”主要的历史影响是()
A.打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桎梏B.构建了新社会的蓝图
C.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D.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11.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
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荒诞不经,反映欧洲人早期的愚昧无知B.反映人文主义,是研究文艺复兴的资料
C.是新教教义,有助于理解欧洲宗教改革D.阐述理性学说,出自启蒙思想家的著作12.天主教认为教会的神职人员掌管“天堂之门”的钥匙,只有通过他们,信徒才能赦罪。
对此,马丁·路德疾呼()
A.废除神学信仰B.加强宗教仪式C.信仰即可得救D.教士应拥有世俗权力
13.右图是反映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漫画,图右边是新教,左边是天主教,一本《圣经》就比教皇和教士都重。
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A.人们在教皇与《圣经》之间难以抉择
B.《圣经》的作用和地位是由教皇决定的
C.《圣经》是人们的最高权威和最高信仰D.新教战胜了天主教并取得统治地位
14.有一位英国著名哲学家曾经明确指出:“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
”
下列言论能够佐证这位哲学家观点的是
A.赎罪券“增加的仅仅是贪婪之心”B.“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师”
C.“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的人”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权力”
15.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
这种变化说明宗教改革的重要结果之一是
16.他的幸运是一环套一环的,它在15世纪开始文艺复兴,16世纪进行宗教改革,17世纪就发生政治革命。
“它“是指
17.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
”伏尔泰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
B.信仰自由
18.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
” 材料体现的主张有
①个人自由②联邦共和③权利平等④主权在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这反映了卢梭的观点是
A.天赋人权
B.人民主权
20.1989年美国《道德改革法》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如实填写财产……。
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
财产报告向全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阅。
该材料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什么原则()
A.反对私有制B.天赋人权C.人民主权D.暴力革命
21.“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
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
这一主张出现在()
A.古希腊时期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
22.右图著作体现当时思想解放运动的突出特征是() A.打破宗教束缚,推动信仰自由
B.提倡人文主义,追求个性自由
C.打破神的崇拜,关注人的发展
D.反对封建专制,构建理性王国
23.“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材料反映的思想有
①反封建专制②民主共和③生而平等④天赋人权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24.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25.黄宗羲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1663年出版的著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
这两部著作的主要共同点是
A.批判封建专制、提出民主思想B.构建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
C.主张法治,反对礼教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昌乐及第中学高二历史教学质量调研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4小题。
31题14分,32题15分,28题12分,29题13分,共50分。
31.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得分评卷人
材料一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说:“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又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子。
有许多东西阻碍着我们的认识,人是万物的尺度,
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
(1)材料一的主张在当时具有怎样的积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元前5世纪,希腊智者学派出现的政治前提。
(4分)
材料二
图一图二图三(2)材料二的三幅圣母像中,哪幅作品最有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创作的?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文艺复兴时期出现此类艺术作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三灵魂得救只能靠个人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
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
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
——《路德选集》
(3)据材料三,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
此观点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4分)
材料四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4)归纳材料四所体现的核心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2分)
3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人文主义”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找到以下得分评卷人
四则材料。
(15分)
起源
材料一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
(2分)
复兴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享受: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
发展
材料三西欧的宗教改革家认为,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信徒得救与否全凭信仰,只有信仰上帝和行善才能上得天堂,以此来否定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2)材料二、三在体现人文主义方面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在人文主义体现形式上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2分)
成熟
材料四“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
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3)据材料四,指出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走向成熟的主要表现。
(2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4)以上四则材料,作为学习研究人文主义的史料,你认为哪则材料更科学、史学价值更大?(1分)说明你的理由。
(2分)
得分评卷人
33.(14分)历史上,思想家对于某些问题的看法,既有类似之处,又有显著差异
主题一为政
(1)分别指出材料中孔子和苏格拉底关于“为政”的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各自主张的背景。
(6分)
主题二孔教
(2)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李贽和伏尔泰对“孔教”的态度及其目的。
主题三共性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也,非为君也;为万民也,非为一姓也。
——黄宗羲《原君》
卢梭提出了“公意”和“众意”两个概念,“公意”是代表全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的意见,他说“治理社会就应该完全根据这种共同的利益”,这才符合“国家创制的目的。
”
(3)据材料,概括两位思想家政治主张的共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不同影响。
(4分)
昌乐及第中学高二教学质量调研试题
历史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5.ACCAB 6——10:ABAAA ll——15:BCCBD
16——20.DBDDC 21——25:DDCCA 26——30:ABCB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3分,共50分。
31.
(1)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2分)
政治前提: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2分)
(2)图一。
(1分)图一的圣母和圣子有母亲的柔美、孩子的天真,反映了人间母子的亲情,展现了人性美,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图二、图三的圣母带有光环。
(2分)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
(1分)
(3)观点:因信称义(或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得救。
)(2分)
积极意义:否定了罗马教会的权威,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或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2分)
(4)“分权与制衡”(即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思想。
(1分)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为资本主义确立一套政治构想,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1分)
32.
(1)表现:将认识的重点由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人),强调人的价值和人在社会中的决定作用;强调知识的作用,尊崇理性,追求自由。
(2分)
(2)共同点:都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都抨击天主教会。
(2分)
不同:由思想主张发展为反天主教会专制统治的政治运动(或材料一、二是思想文化
领域;材料三是政治领域)。
(2分)
(3)表现:直接批判专制制度;提倡三权分立(或分权);宣扬理性主义;主张自由、平
等、天赋人权等。
(2分。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成为世界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创立提供了一系列政治构想。
(4分)
(4)材料四。
(1分)因为材料四是原始的第一手的、直接的史料;材料一、二、三是后人撰写的、第二手的、间接的史料。
(2分)
33.
(1)孔子:实行德政;遵守礼制。
(2分)背景:春秋末年,诸侯混战,生灵涂炭;周朝的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2分)苏格拉底:主张选用专门人才从事政治(或反对雅典政治中的选举和抽签制度)。
(1分)背景: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顶峰,弊端日益显露。
(1分)
李贽态度:反对孔子的权威。
目的:抨击理学,强调个性。
(2分)
伏尔泰态度:尊重孔子,推崇儒学。
目的:抨击天主教会,宣传启蒙思想(2分)
(3)相同: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2分)
影响:法国的启蒙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中国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并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也没能引发一场社会革命。
(2分)
34.
(1)突破:因素:近代哲学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兴起。
(2分)理解: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使人类进入科学时代;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2分)
(2)积极影响: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推动交通运输业革命,世界经济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得到发展;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
(4分,答出两点即可)
消极影响: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
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分)
(3)来源于科学新发现(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