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常用维生素的检测及鉴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中常用维生素的检测及鉴别
何绮霞
【摘要】维生素是动物机体维持生命活动、生产必须的营养成分,是饲料的重要组分。
因此,对饲料厂来说,快速鉴别维生素及掌握正确检测方法十分关键。
为此,本刊特邀广东省农科院何绮霞高级药师就《饲料中维生素的检测方法及真假鉴别》为题,综述了脂溶性、水溶性维生素的鉴别、检测方法,本刊将在第6、第7期刊登,敬请关注。
【期刊名称】《广东饲料》
【年(卷),期】2012(000)006
【总页数】2页(P41-42)
【关键词】水溶性维生素;快速鉴别;饲料厂;检测;广东省农科院;生命活动;动物机体;营养成分
【作者】何绮霞
【作者单位】广东省农科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中心,广州5106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32
维生素是饲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组化学结构不同,生理作用和营养功能各异的化学物。
动物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极微,但其生理、营养作用显著。
所以在饲料中是否加入维生素、加入的量是否准确,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养殖企业获得的经济
效益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列出的维生素有32种,分为两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K3;另一类是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
维生素的测定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
而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使用最多、比较理想的维生素分析方法,它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特别对于预混合饲料和配合饲料中的维生素,含量低,干扰成分多的情况下,只能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鉴别及含量分析。
本文主要介绍了维生素预混合饲料或配合饲料中维生素的鉴别及含量分析方法,以提供给广大饲料生产和养殖企业作为参考。
1 脂溶性维生素的鉴别、检测方法
1.1 维生素A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
单体的维生素A肉眼看为淡褐色或灰黄色颗粒。
1.1.1预混合饲料中维生素A的鉴别方法。
取试样2~3g,加氯仿10mL,充分研磨,静置片刻后取少许上清液于点滴板上,加入1滴三氯化锑试液,即呈蓝色。
该法可鉴定出维生素A含量低至50 mg/kg的预混料。
操作中要注意的是必须充
分研磨试样,因为维生素A原料一般均用明胶包膜,充分研磨才能使维生素A充
分释放出来。
如果只用溶剂溶解而未研磨,那么在鉴定低含量维生素A的预混料
时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1.1.2饲料中维生素A的含量测定。
根据《GB/T 17817—2010饲料中维生素A
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可进行真伪判别。
该标准是近年新修订的分析方法,是在原来皂化提取法的基础上新增加了直接提取法。
对于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的维生素A乙酸酯的测定简单、快捷了。
该标准含有两种分析方法。
第一法:皂化提取法(仲裁法),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复合预混合饲料、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的维生素A的测定。
定量限为:1000 IU/kg。
其原理为碱溶
液皂化试样后,用乙醚将维生素A提取出来,蒸除溶剂,残渣溶于适当溶剂,用正相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柱,在326 nm波长条件下测定,外标法计算维生素A的含量。
第二法:直接提取法适用于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的维生素A乙酸酯的测定,定量限为:344mg/kg(106 IU/kg)。
其原理为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的维生素A乙酸酯用甲醇溶液提取,试液注入反相色谱分离,在326 nm波长条件下测定,外标法计算维生素A的含量。
1.2 维生素D3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
1.2.1预混合饲料中维生素D3的鉴别方法。
取试样2~3g,加氯仿10mL充分研磨后过滤或静置,然后取少许滤液或上清液于小试管,滴加乙酸酐6滴,摇匀,沿管壁滴2滴硫酸,观察液面变化,若含维生素D3,在硫酸与液面接触时应立即显蓝色,渐渐又转为紫红色。
与单体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相比,操作时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硫酸与样品溶液接触时立即就显蓝色,一般看不到由黄变红的变化;二是必须充分研磨样品,因商品维生素D3大多制成包膜微粒,需研磨维生素D3才能释放出来;三是遇到难以过滤的样品,可取上清液试验;四是加硫酸时最好不要摇匀,而是让其沿试管壁缓缓接触液面,并留意观察硫酸与液面接触一刹那颜色的变化,这一点对鉴别维生素D3含量较低的预混料(小于5mg/kg)尤其重要,因有时一振摇反而会看不到反应现象了。
1.2.2饲料中维生素D3的含量测定。
《GB/T 17818—2010饲料中维生素D3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也是近年新修订的分析方法,与维生素A相同。
该法在原来皂化提取法的基础上新增加了直接提取法。
对于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的维生素D3的测定简单、快捷了。
该标准含有两种分析方法。
第一法:皂化提取法(仲裁法)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复合预混合饲料、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的维生素D3的测定。
定量限为:12.5μg/kg(500 IU/kg)。
其原理为碱溶液皂化试样,乙醚提取维生素D3,蒸除溶剂,残渣溶于甲醇并将部
分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反相净化柱,收集含维生素D3淋洗液,蒸发至干,溶解于适当溶剂中,用正相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柱,在264 nm波长条件下测定,外标法计算维生素D3的含量。
第二法:直接提取法适用于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
的维生素D3的测定,定量限为125mg/kg(5×106 IU/kg)。
其原理为维生素
预混合饲料中的维生素D3用甲醇溶液提取,试液注入反相色谱分离,在264 nm 波长条件下测定,外标法计算维生素D3的含量。
实践应用中维生素A、D3的测定通常同时进行。
1.3 维生素E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
维生素E单体的外观呈白色或淡黄色粉末。
1.3.1预混合饲料中维生素E的鉴别方法。
预混料中维生素E的鉴别与单体维生素
E的鉴别方法基本相同,但取样量要适当加大。
具体操作如下:取样品1~2g,加无水乙醇10mL充分研磨过滤,取滤液2 mL,加硝酸1mL,置75℃水浴中加热15min,至溶液呈橙红或红色。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溶液加热后出现橙红色所需时间的长短与维生素E的含量有关,含维生素E量较高的预混料 (如10
g/kg以上),其溶液经反应转变为橙红色只需2~3min,而低含量预混料(如
1g/kg以下)所需反应时间则长得多,超过10min,且颜色由浅逐渐变深,因此要耐心观察,以免误判。
二是加热时温度要控制在75℃以下。
1.3.2饲料中维生素E的含量测定。
根据《GB/T 17812—2008饲料中维生素E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其分析方法与维生素A相似。
该法在原来皂化提取
法的基础上新增加了直接提取法。
对于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的维生素E的测定简单、快捷了。
该标准含有两种分析方法。
第一法:皂化提取法(仲裁法)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复合预混合饲料、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的维生素E(dl-α-生育酚)的测定。
定量限为:1mg/kg。
其
原理为用碱溶液皂化试样,使试样中的天然生育酚释放出来,添加的dl-α-生育酚
乙酸酯转化为游离的dl-α-生育酚,乙醚提取,蒸发乙醚,残渣溶于正己烷。
注入正相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柱,用紫外检测器在280 nm波长测定,外标法计
算维生素E(dl-α-生育酚)的含量。
第二法:直接提取法适用于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的维生素E(dl-α-生育酚)的测定,定量限为20mg/kg。
其原理为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的维生素E(dl-α-生育酚)用甲醇溶液提取,试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柱,用紫外检测器在285 nm波长条件下测定,外标法计算维生素E(dl-α-
生育酚)的含量。
1.4 维生素K3的含量测定方法
单体维生素K3是外观呈白色或灰黄褐色的晶体粉末。
根据《GB/T 18872—2002饲料中维生素K3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可进行维生素K3的真伪判别。
该标准主要参考《美国全国饲料协会(NFIA)分析方法概要》发表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全价饲料、预混料和维生素浓缩制剂中的
维生素K3》而制定。
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复合预混合饲料和维生素预混
合饲料中维生素K3(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的测定。
测量范围为维生素K3含量在
2.0mg/kg以上。
其原理为用三氯甲烷氨溶液提取维生素K3并转化成游离甲萘醌,蒸发三氯甲烷,残渣溶解于甲醇中。
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维生素K3(甲萘醌)经
反相C18柱得到分离,紫外检测器在251nm波长下检测,外标法计算。
若以亚
硫酸氢钠甲萘醌计需乘以校正系数。
测定时需要注意的是在维生素预混合饲料、复合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中维生素K3含量各不相同,样品的取样量、三氯甲烷体积、提取液中甲萘醌浓度、提取液稀释倍数、注入HPLC预计浓度不同,应注意换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