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E学员手册 (2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2)表头设计。选定正交表后,将因素放在正交表的列 上,成为表头设计。在不考察因素之间交互作用时, 因素可放在4列的任意3列上,现将3个因素依次放在前 3列上,得知下边的表头设计:
因素 A 1 B 2 C 3 空 4
列号
L9 (34 )
31
3)水平对号入座。有了表头设计后,即可列出试验 计划,即将因素A、B、C和列号中的1、2、3换成因 素和水平,见表3。
36
表4 磁电机试验结果计算表
因素 水平
1 2 A 充磁量/ 10 1 1
4
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
定位角/ 180 1 2
rad
C 定子线圈匝数/匝
1 2
试验结果输出 力矩/(N•m) 160 215
3
4 5 6
1
2 2 2
3
1 2 3
3
2 3 1
180
168 236 190
7
8 9 T
3
3 3
1
2 3
3
1 2
157
205 140
TA1 =160+215+180=555 TB1 =160+168+157=485 TC1 =160+190+205=555
TA2 =168+236+190=594 TB2 =215+236+205=656 TC2 =215+168+140=523
TA3
T
R
=157+205+140=502 TB3 =180+190+140=510 TC3 =180+236+157=573
方差分析 分析各影响因子对考察 指标影响的显著性程度
回归分析
如何获得反应事物客观 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18
第二部分 实验设计步骤
19
实验设计步骤
明确试验目的 实施试验方案
确定考察指标
挑因素、选水品、 制定因素表
试验结果分析 反复调优试验
进行试验验证
设计试验方案
明确结论
20
单因子实验设计
21
散布图
3. 信噪比试验设计法与三阶段设计法。1957年,田口玄一提出信 噪比设计法和产品的三阶段设计法。他把信噪比设计和正交表 设计、方差分析相结合,开辟了更为重要、更为广泛的应用领 域。
11
三、DOE发展过程
田口玄一 (1924年1月1日 -) 1950年 发明正交表用于DOE 1952年,田口玄一在日本东海电报公司运用 正交表取得成功,日本开始推广。 “一个工程技术人员若不掌握正交试验设计 ,只能算半个工程师”
8
来自n个部队的n种军衔的n×n名军官,如果能排成一 个正方形,每一行,每一列的n名军官来自不同的部队并 且军衔各不相同,那么就称这个方阵叫拉丁方阵。欧拉猜 测在 n=2,6,10,14,18,… 时,拉丁方阵不存在。然而到了上世纪60年代,人们用 计算机造出了n=10的拉丁方阵,推翻了欧拉的猜测。现 在已经知道,除了n=2,6以外,其余的拉丁方阵都存在 ,而且有多种构造的方法。 请你造一个n=4的拉丁方阵。
6
正交表的来历
田忌赛马
有一回,齐威王和田忌赛马。 他们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马对上等马,以此类推。田忌 每个等次的马都不如齐威王,因此,三个回合下来,田忌都败了。 一旁观战的朋友孙膑给他支招,于是田忌又向齐威王发出挑战,齐 威王答应了。 赛马又开始了。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再用上等马对 齐威王的中等马,又用自己的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 于是田忌以两胜一负的成绩胜了齐威王。
16
五、DOE三原则
重复 随机排列 局部控制
作用:估计并降低试验误差、 扩大试验代表性
作用:降低试验误差
作用:把试验分组,组内变差尽 可能小,组间变差尽可能大
17
六、DOE常用统计方法
参数估计 主要对某些重要参数表 进行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假设检验 判断各种数据处理结果的 可靠性程度:t检验、 u检验、F检验、x² 检验
最好DOE与FMEA、QFD等结合使用
4
设计循环三个阶段:
系统 设计
参数 设计
公差设计
DOE 的两大支柱为试验计划和数据分析
5
正交试验 1952年,田口玄一再日本东电电报公司运用正交表进行正交 试验设计取得成功。之后再日本工业生产得到迅速推广。 仅1952—1962年的十年中,试验达到100万项,其中三分之 一项目都取得十分明显的效果,并获得极大的经济效益。
7
正交表的来历
普鲁士的腓特列大帝(1712-1786)曾组成一 支仪仗队,仪仗队共有36名军官,来自6支部队 ,每支部队中,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 尉、少尉各一名。他希望这36名军官排成6×6的 方阵,方阵的每一行,每一列的6名军官来自不 同的部队并且军衔各不相同。令他恼火的是, 无论怎么绞尽脑汁也排不成。 他去求教瑞士著名的大数学家欧拉。欧拉发现 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2
四、DOE基本术语
炒菜的DOE
试验指标:衡量试验好坏的依据 如何评价菜的好坏? 试验因子:影响试验指标的因素 影响菜品好吃与否的因子? 试验水平:试验因子所选取的等级 所选因子选取的等级?
13
四、DOE基本术语
处理:一次试验 炒菜如何算一个处理? 试验单元:一个处理加上试验指标 炒一次菜用:小火、3克油、 1克盐,试验指标:是否好吃。 处理组合:各因子不同水平的组合 刚才的炒菜多少组合?
35
2)算一算,有效又简单。
(1)极差分析法
这种分析方法是首先计算出各因素对应的输出力矩 之和 Ti,再求其平均值 Ti,然后计算出极差R,通过比 较极差值的大小来找出最优试验方案。极差大,说 明该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大,是重要因素;极差小 ,说明该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小,是不太重要因素 。本例的计算表见表4。
14
四、DOE基本术语
试验类型: 单因子试验: 方法包括:黄金分割法、调优法、交 替法等
多因子试验: 方法包括:正交试验设计、全因子 试验设计、拉丁方试验设计等。
15
四、DOE基本术语
试验效应:试验因子对试验指标“贡 献”的大小。 小火炒菜老婆给打分50分, 大火炒菜老婆给打分70分。 70—50 就是试验效应20 交互作用: 1+1≠2
28
表2 磁电机因素水平表
因素
水平 1 2 3
C A B 定子线圈匝数/ 4 rad 10 T 充磁量/ 定位角/ 180 匝
900 1100 1300 10 11 12 70 80 90
29
4.设计试验方案
1)选择正交表。在不考察因素之间交互作用时, 可根据因素数和水平数选择较小的正交表,本例 是3因素3水平的试验,据此取正交表 L9 (34 )。该 表可安排4个因素3个水平,设计的只有3个因素3 个水平,足够用。

计算总偏差平方和( S )
T
每次试验结果不同,产生波动,这是因为试验条件 不同和试验中存在误差,总偏差平方和是用来描述 这种波动的,公式如下:
9
二、进行实验设计的意义
1. 提高产量; 2. 减少变异性,与额定值或目标值更为一致; 3. 减少开发时间; 4. 减少总成本;
10
三、DOE发展过程
实验设计方法始于本世纪20年代,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 段: 1. 早期的方差分析法。这种方法是在本世纪20年代由英国生物统 计学家、数学家费歇(Fisher)提出的,开始主要应用于农业、 生物学、遗传学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二战期间,英、美采 用这种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取得显著效果; 2. 传统的正交试验设计法。以日本的田口玄一为代表;
38
(2) 方差分析法
以上是极差分析法,其优点是计算简单,仅比较极差之 大小即可,非常直观。但是,极差小到什么程度才可以 认为该因素对指标已无明显影响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 ,就必须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在方差分析中,我们假定每一次试验是独立进行的,试 验结果数据服从正态分析。方差分析过程如下:
39
33
5.实施试验方案
有了试验计划,就知道每个试验的条件,按条件进行试验,将试验 rad 结果填入表内。例如表3中的第1个实验条件是:充磁量900( 180 4 )、定位角度10(10 T )、定子线圈匝数70(匝),按这工艺 参数试验结果为输出力矩160(N•m)。
表3共有9个试验条件,它们是一起给出的,而不是等一个试验完后 才确定下一个试验怎么做,因而,称这种设计为“整体设计”。一 般的做法是,由设计人员确定因素和水平后,填写正交表,然后将 该表交给试验室,试验人员按表中规定的条件一个试验一个试验地 进行试验,将试验结果填入“试验结果输出力矩”栏内,全部试验 完毕,将表交回给设计人员,由设计人员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DOE
Design Of Experiments
实验设计


第一部分:实验设计的概念及发展历史
第二部分:实验设计步骤
第三部分: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
第四部分 : 案例练习
2
第一部分 DOE概念及发展历史
3
一、什么是实验设计?
不可控因子
输入
过程
输出
可控因子
以统计学为基础,科学、经济的安排试验来优化输入以获得 最佳输出的方法.
26
按上述步骤来解这个题。
1.明确试验目的
本例是要通过试验找出提高力矩的工艺参数, 所以试验目的是找好的工艺参数。
2.确定考察指标 本例用输出力矩为这次试验的考核指标,力矩 值越大,表明试验结果越好,所用的工艺参数 越好。
27
3. 挑因素、选水平、制定因素表
从生产中知,影响磁电机力矩的主要原因是 充磁量、定位角度和定子线圈匝数。经过反复研 究上述三个因数的水平,得到如表2所列的因素和 水平表。
日本企业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线性弹簧继电器”,经过 7年努力,制造出了比美国先进的产品。这个产品只有几美 元价格,试验花了几百万美元。但给日本企业带来几十亿美 元的收益。几年后竞争对手美国的西方电器公司不得不停产 。
在日本正交试验技术已经成为工程人员必备技能。
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如果不会正交试验设计,只能算半个工 程师。
为了避免由于试验顺序可能带来的误差,试验顺序可随机决定,也 可以同时进行试验。
34
6.试验结果分析
“直接看 , 可靠又方便”、“算一算,有效又简单” 。
1)直接看,可靠又方便。 直接看表 3 中的试验结果输出力矩一栏,在 9 个试验 结果中,输出力矩最大的是第5号试验,结果为 236N•m,其次是第2号试验,结果为215N•m。这些数据 ,是通过试验得到的,是可靠的。如果取工艺参数的 话,应取第5 号试验的工艺参数作为试验结果参数, 用于生产,第5 号试验工艺参数是:充磁量 :1100 、 定位角度:11、定子线圈匝数:90(匝)。
散布图的判断
X与Y强正相关
X与Y弱正相关
22
散布图
散布图的判断
X与Y强负相关
X与Y弱负相关
23
散布图
散布图的判断
X与Y不相关
X与Y非线性相关
24
多因子实验设计
25
无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的步骤
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用法的步骤。
[例1]某种磁电机要求力矩应不小于210N•m,但生产 中往往达不到这一要求,希望通过试验找出好的工 艺参数,提高力矩。
32
表3 磁电机试验计划与试验结果
因素 水平 1 2 3 4 5 6 7 8 9 C A B 定子线圈匝数/ 4 rad 10 T 充磁量/ 定位角/ 180 匝 1(900) 1(900) 1(900) 2(1100) 2(1100) 2(1100) 3(1300) 3(1300) 3(1300) 1(10) 2(11) 3(12) 1(10) 2(11) 3(12) 1(10) 2(11) 3(12) 1(70) 2(80) 3(90) 2(80) 3(90) 1(70) 3(90) 1(70) 2(80) 试验结果输出 力矩/N•m 160 215 180 168 236 190 157 205 140
R C =191-174.3=16.7
37
从表中知, R B R A R , C 由此可判断影响指标的各因素 的主次关系是B、A、C,排列如下: 因素:B→A→C 主 次 对B而言,它影响指标最大,应选B的优水平 ;对 B2 A 而言,它影响指标次之,应选其优水平 ;对C而言 C3 ,它影响指标较小,应选其 。从而得到最优的工艺 参数: A 2 ,即充磁量1100* 、定位角度11* 、定子线圈匝数90匝时输出力矩最大,与直接看的结 果一致。
TA1 =555/3=185
TB1 =485/3=161.7
TA2 TA3
=594/3=198 =502/3=167.3
R A =198-167.3=30.7
TB2 =656/3=218.7 TB3 =510/3=170 R B =218.7-161.7=57
TC1 =555/3=185 TC2 =523/3=174.3 TC3 =573/3=1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