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世界地理复习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 届高考世界地理复习试题
第一部分:世界地理概略与亚洲
一、选择题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计和发展的物质条件。
以下图中黑点所在地是世界某种资源的主要散布区,读以下图回答 1~2 题。
1.该资源散布区的共同特色是()。
A .整年均匀气温高B.大气降水许多
C.纬度和海拔都高D.土壤发育程度低
2.这类资源()。
A .最近几年来数目渐渐减少B.被人类大批开发利用
C.取之不尽,用之不停D.大部分国家需要入口
答案
读以下图,达成3~4 题。
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甲地沿岸有寒流经过
B.乙地河流有凌汛
C.甲地位于丙地的西南方向
D.丁地河流沿岸景观的变化表现了从沿海向内地的地划分异规律
4.四地中天气种类同样的是( )
A .甲、丙B.乙、丙
C.丙、丁D.甲、乙
分析第 3 题,甲地位于亚欧大陆东侧中低纬度地区,沿岸有暖流经过,丁地河流南北延长,其沿岸景观的变化表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划分异规律。
乙地终年气温较高,不行能形成凌汛;甲地位于 (24 °N,120°E) 邻近,丙地位于 (31 °N,90°E)邻近,故甲地位于丙地的西南方向。
第 4 题,依据图中经纬度可知,甲地位于亚洲东南部,应当为季民风候,乙地位于尼罗河三角洲,主要为热带荒漠天气;丙地位于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应当为季民风候;丁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应当为地中海天气。
答案
以下图是除南极洲之外的各大洲面积与均匀海拔表示图,据此回答5~6 题。
5.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的大洲挨次是()。
A.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
B.大洋洲、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北美洲
C.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
D.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欧洲
6.赤道和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 )。
A .②
B .③C.④ D .⑤
分析第 5 题,世界七大洲按面积排序从大到小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
极洲、欧洲、大洋洲,此中欧洲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亚洲是除南极洲外最高的
大洲,一一对应后可知 C 项正确。
第 6 题,七大洲中,赤道穿过了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此中亚洲的北部又有北极圈穿过,该洲对应于图中的④ 点。
答案
图甲是某大陆的轮廓图。
图中a、b、c 为三条河流, A 、B 、C 为三座城市,虚线条纬线。
图乙是 A 、 B 、C 三座城市年降水量随和温年较差的比较表示图。
据此回答题。
d 为某7~ 9
7.图中纬线 d 的纬度可能是( )
A .北纬C.北纬40 度
20 度
B.北纬
D.北纬
30 度
50 度
8.下边对于图中三条河流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 )
A .三条河流均散布于温带地区
B.三条河流7 月份流量都较小
C.三条河流上游都有冰雪融水补给
D.三条河流航运量都较大
9.图甲中 A 、 B、 C 城市挨次对应图乙中的( )
A .①②③C.①③②B.②③①D.③①②
分析第 7 题,由图能够判断该纬线为北纬40 度。
第 8 题,三条河流都起源于海拔较高的山地,因此上游都有冰雪融水补给。
第9 题,图中 B 城市深居内地,因此大陆性最强 (气温的年较差最大),降水最少,因此对应③ 。
A城市和C城市都位于沿海地区,降水许多,但 A 城市属于温带季民风候,冬、夏天温差较大,所以 A 城市对应② 。
答案
以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表示图。
读图回答10~ 11 题。
10.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乙地所在国工业集中散布在该国西部
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散布在该国北部
11.对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 )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疆更高
B.甲地上涨流比对岸海疆更显着
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分析解答该题的要点是:
(1)地区定位
(2)地形判读
联合图中坐标显示的海拔及剖面图的起伏状况,能够判断该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3)特色研究
在地区定位及地形判读的基础上,联合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研究其特色。
如巴西农业集中散布在巴西高原,工业集中散布在东南沿海;甲海疆的洋流为巴西暖流,对岸为本格拉寒流等。
答案
以下图是世界四条着名河流河口邻近地区图。
读图回答12~ 14 题。
12.乙河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不可以说明此现象成因的是()。
A.地势落差大,河水落差大,河口处泥沙不易堆积
B.流经低平的盆地,利于河水流动中泥沙堆积
C.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D.流域面积小,流量小,河流携带泥沙能力有限
13.图示四个地区,为重要乳畜业散布区的是( )。
A .甲、乙
B .乙、丙C.甲、丙 D .丙、丁
14.四图中河流都参加海陆间的水循环,图中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与西风带关系亲密的是
() 。
A .甲B.乙C.丙D.丁
分析第 12 题,图中甲、乙、丙、丁挨次为湄公河、刚果河、易北河和圣劳伦斯河河口
地区。
刚果河流域多热带雨林,河流含沙量小;流经刚果盆地,泥沙堆积;河口地区地
势落差大,河水流速快,故没有形成三角洲。
第 13 题,易北河地区属温带大海性天气,适合多汁牧草生长;圣劳伦斯河地区天气冷湿,土壤贫乏。
两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
第 14 题,从纬度与海陆地点判断,易北河流域地处西风带,形成温带大海性天气,所以河流补给水源与西风带亲密有关。
答案
15.以下图为某岛屿简图,该岛屿中部多山,降水大多在水差别较大。
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别及主要影响要素是1 000 mm
(
以上,东北部和西南部降
)。
A.东北部降水少,洋流
B.西南部降水少,洋流
C.东北部降水多,信风和地形
D.西南部降水多,地形
分析利用图中的纬度地点可确立该岛地处东北信风带,东北部处于山地迎风坡,故降水多。
答案 C
二、综合题
16.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甲、乙两图为世界着名海峡表示图。
资料二以下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 ( 冬雨率为冬天降水量占整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 %)。
(1)写出图中海峡的名称,A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2)A 海峡邻近地区所处的自然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当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时,一艘由上海驶往伦敦的轮船,路过 A 海峡时风高浪急,而
经过 B 海峡时则海不扬波,产生这类差别的原由是什么
(4)依据资料二剖析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散布规律,并说明原由。
(5)从天气角度剖析地中海沿岸发展水果栽种业的有益条件。
分析第 (1) 题,观察空间定位能力,依据经纬度及海峡轮廓判断A、 B 分别为直布罗陀海峡和马六甲海峡。
第 (2) 题,依据上一题的结果进一步判断 A 海峡邻近地区对应的天气种类为地中海天气,从而得出对应的自然带种类。
第(3) 题,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即北半球为冬天,地中海地区受西风影响,风高浪急;而马六甲海峡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风平
浪静。
第 (4) 题,描绘散布规律,依靠于对图中等值线信息的判读。
第(5) 题,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包含气温高低、温差、光照以及降水等方面,而水果栽种业重申光照和温差对有
机质累积的影响。
答案(1) 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
(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3)冬天 A 海峡受西风影响, B 海峡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4)规律: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加。
原由:西北部纬度较高,距大西洋较近,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季节分派相对较均匀;东南部纬度较低,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时间长,距大西洋较远,受其影响小,降水集
中散布在冬天。
(5)地中海天气冬天平和多雨,有益于果树越冬;夏天酷热干燥、日照充分,有益于糖分
的累积。
17.依据有关知识和以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土尔扈特回归路线表示图
(1)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都属于温带大陆性天气,但水草丰美,合适游牧业的发展。
分别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由。
(2)土尔扈特于1771 年1 月17 日踏上东归征程,于7 月8 日抵达伊犁河流域。
在回归程
中历经艰辛,此中来自自然的威迫主要有哪些
分析解答该题抓住以下几点:
( 1)伏尔加河流域→ 河流许多,降水许多
→水资源丰富
( 2)伊犁河谷地→地形雨、高峰冰雪融水
(3)冬春天的中亚地区→严寒、干旱→ 缺草、缺水。
答案(1) 土尔扈特汗国:河流许多(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距大西洋较近,西风带来的水汽许多。
伊犁河谷地: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少,但因地形抬升,降水量增添,同时
有高峰冰雪融水。
(2)冻害 (天气严寒 );缺水 (干旱 );缺草 (料 )。
第二部分:世界主要地区
一、选择题
以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散布表示图。
读图回答1~3 题。
1.该流域的天气特色之一是( )。
A .终年酷热
B .冬暖夏凉
C.终年严寒D.冬冷夏热
2.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
A .干流流速迟缓
B .峡谷险滩广布
C.支流短小急促D.补给予冰雪融水为主
3.图中 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别显着,其主要影响要素是()。
A .太阳辐射
B .洋流性质
C.距海远近D.地形差别
分析此题以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散布图为命题背景,观察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第 1 题,赞比西河流域属于热带草原天气,终年酷热,有显然的干湿季。
第 2 题,依据图示可知,赞比西河上游干流流经地区海拔相差不大,因此干流流速迟缓;从
图中还可看出赞比西河上游支流较长,并不是短小急促;赞比西河流经热带草原天气区,
因此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第 3 题中的四个选项都是影响景观差别的要素,可是依据题
意,同是 20°纬线大陆东西岸,纬度地点同样、都临海,因此可清除 A 、C;非洲大陆高原直逼海岸,因此清除D;大陆东岸受暖流影响,大陆西岸受寒流影响。
答案
读“两条大河流域表示图”,达成 4~5 题。
4.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积均较狭窄,主要影响要素是()。
A .甲河下游受天气影响,乙河上游受地形影响
B .甲河下游受地形影响,乙河上游受天气影响
C.两河均受地形影响
D .两河均受天气影响
5.当前,乙河下游三角洲增添速度快于甲河三角洲,是因为乙河()。
A .流域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
B .流域植被损坏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
C.流速迟缓,泥沙堆积严重
D .潮汐和海浪的顶托作用强
分析依照图示经纬度等信息可知,甲为尼罗河,乙为湄公河(澜沧江 )。
尼罗河下游流
经荒漠地区,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狭窄;乙河上游澜沧江流经横断山区,受地形拘束,
流域面积较小。
湄公河流域人口密集,植被损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使河流含沙量增
大,河口三角洲增添快。
答案
读下边两幅图,回答6~7 题。
6.图中A、 B 两暗影地区相像的主要自然地理特色有( )。
①以温带大陆性天气为主②多草原、荒漠景观③湖泊众多,之外流河为主④淡水
资源欠缺
A .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7.与 C 地降水散布特色没关的要素是( )。
A .海陆地点B.地形C.流行风D.植被
分析第 6 题, A 地区为里海沿岸地区, B 为塔里木盆地,两地河流均之内流河为主。
第 7 题, C 地为大高加索山地区,东南坡位于润湿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植被与降水
散布关系不大。
答案
读世界某地区资源、工业、城市、交通散布表示图,回答8~9 题。
8.该地区木材加工业主要沿波的尼亚湾沿岸散布,其考虑的主导要素是()。
A .凑近原料产地B.科技力量雄厚
C.劳动力丰富 D .便于出口
9.最近几年来,该地区来自非洲的旅客不停爬升。
这里的景观在非洲最不行能看到的是
() 。
A .优美的湖滨风光
B .优美的峡湾景观
C.极昼极夜景观 D .林海景观
分析第 8 题,沿波的尼亚湾沿岸布局木材加工业,便于出口,节俭成本。
第9 题,该地区地处高纬地区,有非洲所没有的极昼极夜景观。
答案
读世界某地区图,回答10~ 12 题。
10.图中①②③④⑤五国散布范围最广的天气种类是() A.温带季民风候
B.温带大海性天气
C.温带大陆性天气
D.地中海天气
11.以下对于图中五国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①国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B.②③两国均深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C.④国被称为“中小公司王国”
D .⑤国多火山地震,以平原为主
12.某旅行团7 月初到达④国的某岛屿旅行。
导游温馨提示: a.早晚天气较凉,备好外衣;
b.天气干燥,多增补水分;
c.海边沙岸烫脚,备好沙岸鞋;
d.游泳必定要带好防晒用品。
上述提示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A . a——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日较差大
B.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上涨,天气明朗干燥
C.c——白日大气反射作用强,沙岸吸热快
D. d——正中午太阳直射该岛,太阳辐射强
分析第 10 题,从图中能够看出,这五个国家主要散布在欧洲南部的地中海沿岸(爱尔兰除外 ),所以散布范围最广的天气种类是地中海天气。
第11 题,①国为爱尔兰,位于亚欧板块内部;②③ 两国分别为葡萄牙和西班牙,因纬度较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较小;④ 国为意大利,所以中小公司数目大、发展快,被称为“中小公司王国”;⑤ 国为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以山地为主。
第12 题,该地受副高影响,流行下沉气流; c 主假如由白日大气的反射作用弱,抵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加上沙岸比热小造成的;意大利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不会发生太阳直射现象。
答案
以下图是南极洲年均匀气温图和年等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13~ 15 题。
13.南极地区多狂风, a 图中甲、乙两地比较()。
A .甲地风力强,吹东寒风
B .乙地风力强,吹东南风
C.甲地风力强,吹西南风 D .乙地风力强,吹西寒风
14. b 图中丙处降水少的主要原由是( )。
A .海拔高
B .位于背风地区
C.纬度高D.流行下沉气流
15.若全世界天气连续变暖,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a 图等温线变得更为密集
B .a 图 0℃等温线向北挪动
C.b 图等值线数值相应增添
D .a、 b 两图中大陆面积扩大
分析第 13 题,等温线与等压线有很强的有关性,等温线密集的地区,等压线也密集,
而等压线越密集,风力就越大,所以乙地的风力比甲地强;乙地位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
带,风向为东南。
第14 题,读图可知,丙处位于南极洲的内地地区,凑近南极点,终年
受极地高气压的控制,流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第15 题,若全世界天气变暖,南极洲的温
b 差变小,等温线变得稀少;0℃等温线向南挪动;南极洲的水循环加强,降水量增大,
图中等值线数值相应增添;冰川消融,海平面上涨,南极洲的面积将变小。
答案
二、综合题
16.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图 a)和瓦伦西亚、华沙两城市天气统计图(图 b) ”,回答以下问题。
图 a
图 b
(1)图 b 所示甲图和图乙中,表示华沙的是________图。
剖析瓦伦西亚天气特色的形成原
因。
(2)图 a 中 A 海峡表层洋流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B 海峡的重要地理意义有________、
________等。
(3)图 a 中河流①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它是西欧航道网的骨干,试剖析该河流发展航
运的有益条件。
分析第 (1) 题,欧洲西部天气由西部典型的温带大海性天气向温带大陆性天气过渡。
瓦
伦西亚位于西部,深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了如甲图所示的温带大海性天气
特色;华沙位于东部,大陆性加强,如图乙所示。
第(2) 题, A 海峡是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基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 B 海峡是土耳其海峡。
第
(3)题,①是莱茵河,航运发达的有益条件,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双方面剖析。
答案(1) 乙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终年平和润湿
(2)自西向东流 ( 或自傲西洋流向地中海)交流黑海和地中海亚洲和欧洲分界限
(3)自然条件:莱茵河水量大,水位变化小,终年不冻,水流安稳,航运里程长,与很多
河流之间有运河连结,形成了宏大的内河航道网。
社会经济条件:莱茵河流经国家多,流经地区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
17.阅读剖析资料和图表,联合有关知识,达成以下各题。
资料一古马里是 13 世纪~ 16 世纪时期西非草原上繁华的贸易帝国。
以下图表示该地区的
地理环境。
资料二N 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批入口粮食。
最近几年来,中国与N 国踊跃合作,在该国推行高产水稻栽种。
下表表示N 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组成。
水稻玉米杂粮其余共计
占播种总面积比
100
例 (%)
占总产量比率 (%)100
(1)指出尼日尔河从P 点到 Q 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向,并剖析其自然原由。
(2)比较甲、乙两地6~8 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别,并剖析原由。
(3)简述在 N 国推行高产水稻栽种将面对的限制性要素。
(4)依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剖析其兴隆的可能原由。
分析第 (1) 题,从 P 点到 Q 点,该河段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少,蒸发量较大,
同时没有支流汇入,再加上下渗等原由,致使河流水量减少。
第(2)题,比较两图可知,甲地 6~ 10 月降水量大于乙地,主要原由是甲地位于西南气流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而
乙地地形较平展,且受离岸寒流的影响,降水较少。
第(3)题, N 国是尼日利亚,栽种水
稻的限制性要素可从经验、技术、机械化水平、水利设备、生产看法、花费习惯等方面
说明。
第 (4) 题,古马里帝国位于西非草原上,其兴隆的可能原由可从地形、河流、植被、农牧业、交通等方面说明。
答案(1) 变化趋向:水量减少。
原由:该河段所处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 );少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
(2)主要差别:甲地降水显然多于乙地。
原由:甲地受来自傲海的西南气流和沿岸暖流影
响,地处山地迎风地带,降水丰富;乙地地形平展,西南气流受地形抬升不显着,并受
离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
(3)水稻栽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伍;水利设备不完美,机械化程度低;传统生产看法
和主食花费习惯的影响。
(4)地形平展;草原广阔;河流水资源较丰富;浇灌农业及牧业较发达;处于古代贸易的
交通要道。
第三部分:世界主要国家
一、选择题
“全世界米贵” 令粮食安全危机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
为缓解粮食安全危机,许多国家走上了外国屯田之路。
日本早就踊跃开发外国粮库,此刻外国屯田的面积已经是国内耕地面积的
3倍。
苏丹因为拥有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成为外国屯田的热门目的地。
联合所学知识回答
1~2 题。
1.日本踊跃展开外国屯田的原由不包含( )。
A .人多地少B.山地多平原少
C.乡村人口比重要 D .经济发达
2.以下有关苏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降水稀罕,水资源欠缺
B.气温年较差大,有益于农作物养分累积
C.光照充分,粮食质量好
D.东南部多平原,耕地面积广阔
分析第 1 题,日本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乡村人口比重小。
第 2 题,从图中能够
看出苏丹有白尼罗河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为丰富;气温年较差对于养分累积没有显然
作用;从图中能够看出其东部和南部为多条河流起源地,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
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此后,日本因时制宜地进行了三次家产结构调整,经过实行踊跃有效的家产发展战略,日本逐渐跨入了世界经济强国的队列。
读以下图,达成3~4 题。
3.对于日本三次家产结构调整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第一次家产结构调整,日本拥有发展初级家产的比较优势,承接了拉美国家的初级
家产转移
B.第二次家产结构调整,日本工业的主导家产从轻工业转向高科技工业
C.第三次家产结构调整,日本的工业结构实现了由劳动力密集型家产向资源密集型家
产的飞腾
D.第三次家产结构调整,日本的环境污染状况获取较大改良
4.对于日本经济发展状况的评论,正确的选项是( )
③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① 岛国多良港,海运发达② 人口众多,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商品谷物农业发达④ 经济对外依靠性强,制造业多临港布局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分析第3 题,由图可知,日本第一次家产结构调整,要点发展纺织、食品等初级家产,但它并不是承接拉美国家的家产转移;第二次家产结构调整,日本要点发展钢铁、金属加工、机械等工业,并不是高科技工业;第三次家产结构调整,日本要点发展微电子、新能
源等高科技工业,资源耗费较少,荒弃物的排放也较少,故日本的环境污染状况获取较大改良。
第 4 题,日本是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岛国,海岸线波折,多良港,海运发达;
日本资源欠缺,发展工业所需的原料多从外国入口,加工成的产品又多依靠国际市场,
所以其制造业多临港布局,经济的对外依靠性强。
答案
俄罗斯方块是一款风靡全世界的电视游戏机和掌上游戏机游戏,它由俄罗斯人阿列克
谢·帕基特诺夫发明,故得此名。
回味我们在俄罗斯方块中获取的欢乐体验,联合俄罗斯
表示图,达成 5~ 6 题。
5.在俄罗斯四条长河中,不行能出现“凌汛”现象的是()。
A .①B.②C.③D.④
6.在俄罗斯四大工业区中,工业最发达的是()。
A .O B.M C.N D.P
答案
依据图文资料,回答7~8 题。
7.甲国发展经济的合理举措有()。
A.利用海峡地点,发展造船业和航运业
B.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冶炼业
C.利用各种土地资源,就地取材发展农业
D.利用能源资源优势,发展石油冶炼业
8.图中乙所在地不属于()。
A .美洲板块
B .北美洲
C.南美洲 D .拉丁美洲
答案
以下图是四个国家人口散布模式图,读图回答下边两题。
9.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挨次是()
A .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印度
B.美国、印度、德国、澳大利亚
C.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德国
D.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印度
10.对于四国人口散布原由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①国中部、西部海拔高,天气严寒,人口稀罕
B.②国人口最密集区的散布与该国工业散布一致
C.③国西部深居内地,天气干旱,人口稀罕
D.④国中部地势低平,天气湿热,人口稀罕
分析第 9 题,第一联合备选项四个国家来剖析,澳大利亚人口集中散布于东南部和西南部,其余部分人口稀罕,挨次可直接判断①是澳大利亚,则C、D 选项可能正确;德国北部为严寒的波德平原,人口稀罕,挨次可判断②不行能是印度,则可清除 C 项,故 D 选项正确。
第 10 题,德国人口密集区散布基本与工业散布一致。
澳大利亚为热带
天气,不行能因严寒而人口稀罕;美国西部临太平洋,印度中部为德干高原。
答案
读“某岛国表示图”,达成 11~12 题。
11.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南北长约200 多千米,东西宽约400 多千米
B.位于我国的东南、澳大利亚的西北
C.冬天商贸船队可借助洋流更快地驶往红海
D.位于板块界限,受地震、海啸影响大
12.该国东侧冬天降水许多的原由是()。
A.西南风影响,降水许多
B.地中海天气区,冬天降水多
C.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D.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
分析第 11 题,冬天该海疆流行东北季风,北印度洋季风洋流从东向西流,商贸船队可顺风顺流驶往红海。
第 12 题,东侧在冬天风的影响下,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答案
读以下图,回答13~ 15 题。
13.对于该国各地区天气种类的剖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A .①亚热带润湿天气B.②热带雨林天气
C.③热带稀树草原天气 D .⑤温带大海性天气
14.有关该国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出口国
b.铁矿石、煤炭出口占世界重要地位
c.该国国都是最大的城市
d.地广人稀,人口相对集中在自然条件较好、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
A .abcd
B . abc C. acd D .abd
15.对于该国农业生产和布局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畜牲业、栽种业并重,且以畜牲业为主
B.农业现代化重视于小型机械化、水利化
C.小麦散布集中于东南和东北地区
D.因为交通运输的发展,小麦散布由南向北扩散
分析第 13 题,澳大利亚天气种类呈半环状散布,以热带天气种类为主。
图中数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