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梓源模具牛角进胶设计指引-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名: 正梓源模具设计指引第三章.牛角进胶设计指引文件编号:作成/日期:张传寿版本: v1.0 审核/日期:张传寿页码: 2/ 10 核准/日期:张传寿
4.0正文内容
4.1牛角进胶的定义
4.1.1塑胶产品在注塑过程中,塑胶从流道进到产品所经过的路线是曲线(如弯曲的牛角)
的进胶方式是牛角进胶。

4.2牛角进胶的类型
4.2.1由于牛角进胶适用范围广,所以牛角进胶的类型也有多种,可分为:
4.2.1.1进胶点低于外分形面,此类进胶大多数都是点在骨位的侧面或者底面。

在产品上很容易找到此类进胶的位置,因此我们设计的牛角进胶大
多数都属于此类进胶。

由于此类进胶的进胶点低于分形面,它受到
的顶出阻力相对也小,此类进胶比较易于顶出。

4.2.1.2进胶点平外分形面,此类进胶一般都是在点产品的表面,此类型的进
胶在产品上也很容易找到它的位置,因此此类型的进胶我们也是常常
设计到。

由于此类进胶的进胶点与分形面平,它受到的顶出阻力比上
一类型要大一点,此类进胶也是易于顶出。

4.2.1.3进胶点高于外分形面,此类进胶大多都是用在电池盖上,由于此类进
胶的进胶点高于分形面,有些还高很多,因此此类进胶受到的顶出阻
力会很大,顶出非常困难,我们遇到此类进胶要特别注意。

4.2.1.4大牛角进胶,有些产品要求进胶点尽量近产品中心(不能前模进胶的)
这样我们就要设计成大牛角进胶。

大牛角进胶由于夸度大,要正常顶
出是不成的,所以大牛角进胶在顶出时只是把牛角顶松,再由人手轻
松的将流道部分取出。

文件名: 正梓源模具设计指引第三章.牛角进胶设计指引文件编号:作成/日期:张传寿版本: v1.0 审核/日期:张传寿页码: 3/ 10 核准/日期:张传寿
进胶点低于外分形面(如下图)进胶点与外分形面平(如下图)进胶点高于外分形面(如下图)
文件名: 正梓源模具设计指引第三章.牛角进胶设计指引文件编号:作成/日期:张传寿版本: v1.0 审核/日期:张传寿页码: 4/ 10 核准/日期:张传寿
4.3牛角镶件的材料及设计注意事项
4.3.1.牛角入水镶件的设计
牛角入水镶件一律采用右图加斜度的拼镶设计方式,
材质使用SKD61/淬火至HRC50~52度
一面做1度斜度,加一级8~12mm平面,.以利于控制瓣
合处披锋及生产中的修模。

如果结构不允许需采用做挂台方式的拼攘时,
请先联系审图确认。

4.3.2由于进胶点附近的注塑压力很大,顶出困难,所以我
们在布置顶针时要在附近多下几支,并且所下的顶针
要尽量大,以利于顶出。

(电池盖的顶针要小于3.0)
4.4牛角进胶的优点与缺点
4.4.1产品与水口自动分离,免除后期加工水口,节省人手。

4.4.2可用范围广。

4.4.3顶出困难。

牛角进胶在顶出时,容易倒向牛角一边,主流道压在产品上,用不了机械手。

所以牛角进胶的顶出关键是要顶出平衡。

为了做到顶出平衡,我们要在牛角
进胶的另一边加个Z扣。

以达到平衡顶出。

4.4.4压力损失大
牛角进胶由于多处转弯,损失了很大压力,所以在转弯的地方都要倒R,
还要尽量加大进胶点面积,把进胶点做成长圆0.5X1.6。

4.4.5产品表面易产生气纹
大多数牛角进胶都是在产品的外观面上,为了减少产品外观面上的注朔气纹,
我们在做牛角进胶时要注意,进胶点不能垂直充产品,要与产品的表面成一定的夹角,
以达到减少气纹目的。

文件名: 正梓源模具设计指引第三章.牛角进胶设计指引文件编号:作成/日期:张传寿版本: v1.0 审核/日期:张传寿页码: 5/ 10 核准/日期:张传寿
文件名: 正梓源模具设计指引第三章.牛角进胶设计指引文件编号:作成/日期:张传寿版本: v1.0 审核/日期:张传寿页码: 6/ 10 核准/日期:张传寿
4.5设计牛角进胶的参数
4.5.1为了牛角进胶能顺利顶出,我们对牛角进胶设定了一些参数和固定数值。

下图是主流道为4MM牛角参数
下图是主流道为3MM牛角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