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高中地理: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学案(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过关 ] 读“ 某产业转移示意图 ” , 回答 1~ 3 题。
1.该产业可能是 ( )
A .碳酸饮料
B.计接该产业转移的地区往往 ( ) ①科技发达 ②劳动力丰富 ③工业基础好
④市场广阔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列有关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次调整促进了东莞的产业升级 B.第一次调整增加了新竹的就业机会 C.加剧了图示区域的产业竞争 D .降低了硅谷的失业率 答案 1.C 2.D 3.B
(1) 日、韩等国家或地区将产业转移到山东省的根本目的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2) 产业的转移对转移国或地区而言往往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据下图分析日本产业向国 外转移对日本经济产生了哪些不利影响。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两国在寻找合适的投资地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1) 中、日、韩三国地域相邻;日本、韩国拥有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中国拥有广 阔的市场和充足的劳动力。 (2) 相同点:日本、韩国企业投资工厂的原料地都在各自国家,加工地都在中国。不同点: 日本企业投资的纺织厂的产品市场在日本,韩国企业投资的汽车厂的产品市场在中国。 (3) 追求更高的利润 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消费市场、较低的地租和内部交易成本等。 反思归纳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
解析 第 1 题,由图中产业转移最早地区为硅谷,可推断该产业可能是电子装配工业。第
2
题,劳动力丰富和市场广阔是我国吸引产业转入的优势;
科技发达程度台湾和广东都不如硅
谷;台湾和广东的工业基础不如世界上许多发达地区,因而工业基础不是优势。第
3 题,第
一次调整是由美国硅谷到台湾新竹,增加了新竹的就业机会,但提高了硅谷的失业率。
④劳动密集型产业
A .①②③ B.①②④ 答案 4.C 5.A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第 4 题, 山西资源丰富, 人口稠密,劳动力价格低。由台湾向山西转移的应是资源和
劳动密集型产业。第 5 题,移入山西的工业会耗费大量资源和能源,排放大量废弃物,
对生
态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读“ 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 ” , 回答 6~ 8 题。
1. 为什么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在
20 世纪 80 年
代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日、韩开始向我国转移?
答案 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低, 主要要求是劳动力充足、 价格低廉。 东亚国家人口密集,
劳动力充足,工业化之初,经济不够发达,劳动力价格便宜,
因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
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
14 亿美元。中国沈阳韩国
周自 2002 年举办以来, 已连续成功举办了 11 届,韩国在沈投资额连续多年居世界各国在沈
投资的首位,沈阳也成为最适合韩国人在华投资创业的城市之一。
据此完成 1~ 2 题。
1.图中箭头表示国际产业转移中生产要素的流动,从区际关系判断伴随着箭头①而流动的 主要是 ( )
A .资金、技术、信息 B.劳力、市场、土地 C.原料、能源、政策 D.运输、水源、污染 2.韩国将部分汽车工业转移到我国沈阳等地,主要原因是为了 ①充分利用当地资金 ②充分利用当地较为便宜的土地 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 ④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探究点一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环黄海经济圈 (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沿海地区 )示意图
材料二 日本和韩国企业在中国城市投资办厂示意图
(1) 根据材料一,简述中、日、韩三国合作的区位优势。 (2) 根据材料二,比较说明图示两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 近年来, 日本和韩国积极向国外进行产业转移, 从本质上讲, 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 ,
6.甲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
A .市场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 7.由图可知 ( ) ①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 科技水平高 ②Ⅱ、 Ⅲ类国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Ⅰ类国家
④市场是产业升级的动力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我国在产业调整中应该 ( )
A .加快乙类产业的引进,推进工业化进程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③Ⅱ、 Ⅲ类国家
------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B.与Ⅰ类国家合作,集中发展甲乙类产业 C.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D .只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 答案 6.B 7.A 8.C 解析 第 6 题, 从甲产业的时间和国家类型看, 可知甲类产业为劳动力导向型, 转移的因素 主要是劳动力。第 7 题,由图可知 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为发达国家。 Ⅱ 、Ⅲ 类为发展中国家。 第 8 题,我国在今后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 发展。 9.下图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之间的转移,回答下列问题。
3.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A .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
B.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C.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
D .目前,资金和技术占优势的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
答案 (1) 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使生产成本上
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
(2) 粤东 粤北 粤西 劳动密集 资源密集
(3) 劳动力价格和房租、地价相对低廉,工业原料资源较为丰富。 (4) 产业集群 经济差异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4.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使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B.促进长三角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经济发展 C.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 D .可能给迁出地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答案 3.A 4.C
解析 第 3 题, 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 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
国家政策的调整、 原生产地用地紧张、 地价昂贵、 环境污染等, 是影响企业跨国转移的因素,
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 如下图 )。
[特别提醒 ] 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 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 进而转移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 一般方向是由 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探究点二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探究活动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A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1.A 2.C
解析 第 1 题,箭头 ①表示韩国企业向沈阳投资,其生产要素是资金、技术、信息。第
2
题,发达国家将汽车产业转移到我国主要是因为我国市场广阔、地价较低等。 对应训练二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下图是 “ 我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 ” 。 读图完成 3~ 4 题。
最初主要集
中在珠三角地区。 目前, 制造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 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以发
展技术和资金占优势的产业为主。第 4 题,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 综合提升 5.读“珠江三角洲及其产业转移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 珠江三角洲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 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广泛升级,当地一部分产业向
------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 学习目标定位 ] 1.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区域发展的影响。
2.结合材料分析产业转移对
一、产业转移概况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①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②区域产业转移 2.分类 ③国际产业转移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产业转移的目的:追求④更高的利润。 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1) 主要因素 Ⅰ.劳动力:具有⑤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 的目的地。 Ⅱ.内部交易成本 a.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本⑥高,推动企业家向⑦国外转移产业。 b.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⑧投资环境,减少内部交易成本,吸引产业转移。 Ⅲ.市场 a.国内市场趋于⑨饱和或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开辟⑩国际市场。 b.为了避开多种限制,直接到 ? 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c.? 市场不断变化,产业转移方向随之变化。 (2) 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 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 ? 用地紧张、地价昂贵、 ? 环境污染严重等。 思维活动
20 世纪 80 年代初,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的政策, 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的转移提供了可能, 而此时日本、 韩国等经济已经开始转
型,劳动力价格优势逐渐丧失, 同时中国又有着前景广阔的市场, 因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 产业移出区和产业移入区在产业结构、 生产分工、 区域环境等方面均
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对应训练一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012 年 8 月 24 日,第 11 届中国沈阳韩国周成功举行,签约额逾
(1) 描述制鞋业在 M 、 N 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 (2) 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 M 地区和 N 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 (1)M 地区制鞋业企业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 N 地区,在 M 地区只保留研发中心。
(2) 对 M 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减轻,环境质量改善。对 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工业化发展,地理景观人文化增强 道路等景观 )。
(3) 简述山东省能够吸引台湾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4) 你认为山东省在承接国外产业转移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1)追求更高的利润 (2) 国内生产困难,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等。 策;②劳动力廉价丰富;③市场广阔;④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好;⑤科技教育发达。
(3)①优惠的政
(4) ①防止污染型工业、高耗能工业、资源型工业的引进;②加大科技投入,创立自主品牌。 反思归纳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影响
下图为 “ 中国政区图 ” , 读图,完成 4~5 题。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4.乙省向甲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 ( ) ①技术密集型产业 ②资金密集型产业 ③资源密集型产业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产业转移对甲省的有利影响有 ( ) ①提升产业结构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提高城市化水平 ④改善生态环境
向中国转移。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 ? 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 ? 分工与合作。 3.改变区域 ? 地理环境。 4.改变劳动力 ? 就业的空间分布。 思维活动 2. 如何看待产业转移中伴随的污染转移问题? 答案 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改善本国环境, 实现产业升级, 将一些污染严重的重化工产业转移 到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承接这些产业, 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但同时会牺牲本国的 环境。 因此, 发展中国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 治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等边远地区转移,转移的大部分是 ________型产业和 ________型产业。
(3) 接受产业转移的广东边远地区的优势主要有哪些?
(4) 通过产业转移,广东边远地区将形成现代化的
__________ ,这对缩小广东区域内的
________ 有重要意义。
1.该产业可能是 ( )
A .碳酸饮料
B.计接该产业转移的地区往往 ( ) ①科技发达 ②劳动力丰富 ③工业基础好
④市场广阔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列有关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次调整促进了东莞的产业升级 B.第一次调整增加了新竹的就业机会 C.加剧了图示区域的产业竞争 D .降低了硅谷的失业率 答案 1.C 2.D 3.B
(1) 日、韩等国家或地区将产业转移到山东省的根本目的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2) 产业的转移对转移国或地区而言往往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据下图分析日本产业向国 外转移对日本经济产生了哪些不利影响。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两国在寻找合适的投资地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1) 中、日、韩三国地域相邻;日本、韩国拥有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中国拥有广 阔的市场和充足的劳动力。 (2) 相同点:日本、韩国企业投资工厂的原料地都在各自国家,加工地都在中国。不同点: 日本企业投资的纺织厂的产品市场在日本,韩国企业投资的汽车厂的产品市场在中国。 (3) 追求更高的利润 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消费市场、较低的地租和内部交易成本等。 反思归纳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
解析 第 1 题,由图中产业转移最早地区为硅谷,可推断该产业可能是电子装配工业。第
2
题,劳动力丰富和市场广阔是我国吸引产业转入的优势;
科技发达程度台湾和广东都不如硅
谷;台湾和广东的工业基础不如世界上许多发达地区,因而工业基础不是优势。第
3 题,第
一次调整是由美国硅谷到台湾新竹,增加了新竹的就业机会,但提高了硅谷的失业率。
④劳动密集型产业
A .①②③ B.①②④ 答案 4.C 5.A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第 4 题, 山西资源丰富, 人口稠密,劳动力价格低。由台湾向山西转移的应是资源和
劳动密集型产业。第 5 题,移入山西的工业会耗费大量资源和能源,排放大量废弃物,
对生
态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读“ 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 ” , 回答 6~ 8 题。
1. 为什么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在
20 世纪 80 年
代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日、韩开始向我国转移?
答案 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低, 主要要求是劳动力充足、 价格低廉。 东亚国家人口密集,
劳动力充足,工业化之初,经济不够发达,劳动力价格便宜,
因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
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
14 亿美元。中国沈阳韩国
周自 2002 年举办以来, 已连续成功举办了 11 届,韩国在沈投资额连续多年居世界各国在沈
投资的首位,沈阳也成为最适合韩国人在华投资创业的城市之一。
据此完成 1~ 2 题。
1.图中箭头表示国际产业转移中生产要素的流动,从区际关系判断伴随着箭头①而流动的 主要是 ( )
A .资金、技术、信息 B.劳力、市场、土地 C.原料、能源、政策 D.运输、水源、污染 2.韩国将部分汽车工业转移到我国沈阳等地,主要原因是为了 ①充分利用当地资金 ②充分利用当地较为便宜的土地 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 ④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探究点一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环黄海经济圈 (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沿海地区 )示意图
材料二 日本和韩国企业在中国城市投资办厂示意图
(1) 根据材料一,简述中、日、韩三国合作的区位优势。 (2) 根据材料二,比较说明图示两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 近年来, 日本和韩国积极向国外进行产业转移, 从本质上讲, 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 ,
6.甲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
A .市场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 7.由图可知 ( ) ①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 科技水平高 ②Ⅱ、 Ⅲ类国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Ⅰ类国家
④市场是产业升级的动力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我国在产业调整中应该 ( )
A .加快乙类产业的引进,推进工业化进程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③Ⅱ、 Ⅲ类国家
------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B.与Ⅰ类国家合作,集中发展甲乙类产业 C.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D .只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 答案 6.B 7.A 8.C 解析 第 6 题, 从甲产业的时间和国家类型看, 可知甲类产业为劳动力导向型, 转移的因素 主要是劳动力。第 7 题,由图可知 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为发达国家。 Ⅱ 、Ⅲ 类为发展中国家。 第 8 题,我国在今后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 发展。 9.下图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之间的转移,回答下列问题。
3.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A .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
B.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C.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
D .目前,资金和技术占优势的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
答案 (1) 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使生产成本上
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
(2) 粤东 粤北 粤西 劳动密集 资源密集
(3) 劳动力价格和房租、地价相对低廉,工业原料资源较为丰富。 (4) 产业集群 经济差异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4.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使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B.促进长三角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经济发展 C.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 D .可能给迁出地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答案 3.A 4.C
解析 第 3 题, 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 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
国家政策的调整、 原生产地用地紧张、 地价昂贵、 环境污染等, 是影响企业跨国转移的因素,
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 如下图 )。
[特别提醒 ] 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 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 进而转移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 一般方向是由 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探究点二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探究活动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A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1.A 2.C
解析 第 1 题,箭头 ①表示韩国企业向沈阳投资,其生产要素是资金、技术、信息。第
2
题,发达国家将汽车产业转移到我国主要是因为我国市场广阔、地价较低等。 对应训练二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下图是 “ 我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 ” 。 读图完成 3~ 4 题。
最初主要集
中在珠三角地区。 目前, 制造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 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以发
展技术和资金占优势的产业为主。第 4 题,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 综合提升 5.读“珠江三角洲及其产业转移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 珠江三角洲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 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广泛升级,当地一部分产业向
------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 学习目标定位 ] 1.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区域发展的影响。
2.结合材料分析产业转移对
一、产业转移概况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①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②区域产业转移 2.分类 ③国际产业转移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产业转移的目的:追求④更高的利润。 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1) 主要因素 Ⅰ.劳动力:具有⑤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 的目的地。 Ⅱ.内部交易成本 a.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本⑥高,推动企业家向⑦国外转移产业。 b.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⑧投资环境,减少内部交易成本,吸引产业转移。 Ⅲ.市场 a.国内市场趋于⑨饱和或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开辟⑩国际市场。 b.为了避开多种限制,直接到 ? 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c.? 市场不断变化,产业转移方向随之变化。 (2) 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 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 ? 用地紧张、地价昂贵、 ? 环境污染严重等。 思维活动
20 世纪 80 年代初,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的政策, 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的转移提供了可能, 而此时日本、 韩国等经济已经开始转
型,劳动力价格优势逐渐丧失, 同时中国又有着前景广阔的市场, 因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 产业移出区和产业移入区在产业结构、 生产分工、 区域环境等方面均
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对应训练一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012 年 8 月 24 日,第 11 届中国沈阳韩国周成功举行,签约额逾
(1) 描述制鞋业在 M 、 N 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 (2) 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 M 地区和 N 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 (1)M 地区制鞋业企业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 N 地区,在 M 地区只保留研发中心。
(2) 对 M 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减轻,环境质量改善。对 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工业化发展,地理景观人文化增强 道路等景观 )。
(3) 简述山东省能够吸引台湾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4) 你认为山东省在承接国外产业转移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1)追求更高的利润 (2) 国内生产困难,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等。 策;②劳动力廉价丰富;③市场广阔;④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好;⑤科技教育发达。
(3)①优惠的政
(4) ①防止污染型工业、高耗能工业、资源型工业的引进;②加大科技投入,创立自主品牌。 反思归纳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影响
下图为 “ 中国政区图 ” , 读图,完成 4~5 题。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4.乙省向甲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 ( ) ①技术密集型产业 ②资金密集型产业 ③资源密集型产业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产业转移对甲省的有利影响有 ( ) ①提升产业结构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提高城市化水平 ④改善生态环境
向中国转移。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 ? 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 ? 分工与合作。 3.改变区域 ? 地理环境。 4.改变劳动力 ? 就业的空间分布。 思维活动 2. 如何看待产业转移中伴随的污染转移问题? 答案 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改善本国环境, 实现产业升级, 将一些污染严重的重化工产业转移 到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承接这些产业, 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但同时会牺牲本国的 环境。 因此, 发展中国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 治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等边远地区转移,转移的大部分是 ________型产业和 ________型产业。
(3) 接受产业转移的广东边远地区的优势主要有哪些?
(4) 通过产业转移,广东边远地区将形成现代化的
__________ ,这对缩小广东区域内的
________ 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