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高频考点)统计与概率(专项训练)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高频考点)统计与概率(专项训练)
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2•洛龙区)芳芳想知道洛龙区2022年5月份整月的气温变化情况,她要搜集的数据是()
A.2022年各个季度平均气温
B.2022年各月平均气温
C.2022年5月每天的平均气温
2.(2022•登封市)某校六年级四个班共137名学生进行体检,各班学生人数如表。

班级六(1)班六(2)班六(3)班六(4)班
人数32333834如果已经有三个班级的学生完成了体检,并且已经完成体检的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4,那么没有体检的班级是()
A.六(1)班B.六(2)班C.六(3)班D.六(4)班3.(2021•绵竹市)如图是某日调查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情况统计图。

空气质量达到“优”和“良”的城市有()
A.5个B.6个C.7个D.8个4.(2021•安溪县)如图的统计图适合统计的项目是()
A.东东4天睡觉的小时数
B.东东4小时制作的纸花数量
C.东东学校5个兴趣小组的人数
D.东东8岁、9岁、10岁、11岁时的身高
5.(2021•永康市)下图显示了两台电脑的价格及它们已使用的年数。

从图中你可以知道()
A.甲电脑比乙电脑旧,且比乙电脑便宜
B.甲电脑比乙电脑新,且比乙电脑便宜
C.甲电脑比乙电脑旧,且比乙电脑贵
D.甲电脑比乙电脑新,且比乙电脑贵
6.(2022•盂县)某户人家1~6月份用水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相邻两个月用水量变化最大的是()
A.1月~2月B.2月~3月C.3月~4月7.(2022•淅川县)下面()幅图描述的是你喜欢的龟兔赛跑的故事。

A.B.
C.D.
8.(2022•鄞州区)学校设立“红领巾交换书屋”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夕,大队辅导员想了解全校学生年阅读量情况,以下四位同学介绍的关于书屋的信息对他最有帮助的是()
A.小东:602班去年一共借阅1000本
B.小红:去年全校人均借阅14.5本
C.小力:周一借出1256本
D.小君:我上周借阅了3本
9.(2022•龙文区)爷爷在菜园里种了三种菜(如图),用条形表示各种菜占地面积的关系应该是图()
A.B.C.D.10.(2022•涧西区)你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看见一个瓶子里有水,可是水不多,瓶口又小,它喝不着。

聪明的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了办法。

它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衔进瓶子里,乌鸦就喝着水了。

如果从乌鸦看到瓶子的那刻起开始计时,横轴x表示时间,纵轴y表示瓶中的水位高度。

下面图()最符合故事情境。

A.B.
C.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1.(2022•西安)往返于甲、乙两地的客车,中途停靠3个车站(来回票价一样),且任意两站间的票价都不同,共有种不同的票价,需准备种车票。

12.(2022•金平区)六一儿童节,学校进行歌咏比赛,7位评委给张华的打分如下:评委1234567
打分92909588859790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张华的平均分是分.
13.(2022•江干区)对六年级同学上学的交通方式进行调查,统计情况如图,如果骑车人数是18人,坐地铁的人数是人。

14.(2022•嘉祥县)如图是六(1)班数学兴趣小组一次数学竞赛成绩统计图.看图解答下列问题:
(1)有人参赛.
(2)分数段的人数最多,是人.
(3)如果60分以上为及格,80分以上为优秀,那么这次竞赛的及格率是,优秀率是.
15.(2022•成武县)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一班的近视人数是人,近视人数最多的是班.
(2)三班学生的近视率是.
(3)你对英山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建议是:.
16.(2022•紫云县)如图是五种水果每100克中维生素C含量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数据填
空.
(1)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维生素C含量最低.
(2)橙的维生素C含量比草莓少%.
(3)你还发现.
三.判断题(共6小题)
17.(2022•沙坪坝区校级模拟)没有经过整理的数据叫做原始数据..(判断对错)18.(2022•阳谷县)用0、1、2、3四张数字卡片,最多可以摆成24个不同的四位数..19.(2022•临湘市)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都是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判断对错)
20.(2021•敦化市)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都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

(判断对错)21.(2021•英山县)医生要记录一位发烧病人体温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表示最合适..(判断对错)
22.(2021•来宾)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判断对错)
四.操作题(共2小题)
23.(2022•淮安)某校对低、中、高三个年级段近视学生数进行了统计,绘制成如下两个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将扇形图补充完整,并在条形图中画出低年段和高年段近视人数.
24.(2022•红安县)下面是电器商场2006年上半年每月销售电视机台数的折线图。

(1)根据折线统计图,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某电器商场2006年上半年每月销售电视机台数统计表
月份一二三四五六销售量(台)
(2)月的销售量最多,月的销售量最少。

(3)2006年上半年平均每月销售电视机多少台?
五.应用题(共8小题)
25.(2022•怀远县)仔细阅读,回答问题.
某软件公司6月份杀毒软件销售量统计(每个代表50套)
第一个星期
第二个星期
第三个星期
第四个星期
(1)软件公司6月份平均每个星期售出多少套?
(2)与6月份比较,销售部希望7月份的销售量能增长20%,7月份需售出多少套?26.(2022•惠安县)新兴小学一年级和六年级学生牙齿健康情况检查结果如图:
(1)一年级没有龋齿的学生有人,六年级学生龋齿数3颗的有人.(2)哪个年级学生牙齿的健康情况好一些?请结合数据说明.
27.(2022•新罗区)某校随机调查了若干名四、五年级学生(未满十二周岁)周末骑行共享单车人数的情况,统计整理并
制作了如下两幅不完整
...的统计图.
(1)被调查的四、五年级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2)被调查的五年级学生中,没有骑行共享单车的有人,并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你对未满十二周岁的同学周末骑行共享单车最想说什么?
28.(2022•新市区)我是统计小专家。

某地区2020年降水量统计图
(1)这是统计图。

(2)11月份降水量比12月份多%。

12月份比11月份少%。

(3)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29.(2022•福清市)一辆慢车和一辆快车沿相同路线,从A地到B地,所行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慢车所行的路程和时间成比例;
(2)快车追上慢车用了小时;
(3)快车从A地到达B地用了小时;
(4)如果快车到达B地后,马上沿原路返回,那么再经过几小时会跟慢车相遇?30.(2022•揭东区)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在某小区平均每日生产垃圾约为480千克,各种垃圾的数量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的比是1:4,这个小区每日的可回收垃圾约有多少千克?
31.(2022•大渡口区)明明上周看了一本故事书,前3天共看了112页,后4天每天看35页。

他在这7天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32.(2022•永春县)小强和小俊今年11岁,下面是他们5﹣10岁的身高情况统计表。

年龄/岁
5678910小强身高/厘米108
116
120
132
140
144
小俊身高/厘米
108
118
124
136
144
148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2)小俊的身高在7岁时超过了小强,超过了。

(填分数)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4)为保证学生睡眠,增强学生体质,你有什么好办法与同学们分享?
(小升初高频考点)统计与概率(专项训练)
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答案】C
【分析】根据芳芳想知道洛龙区2022年5月份整月的气温变化情况,因此要做的就是把5月份每天的气温都要搜集出来。

【解答】解:芳芳想知道洛龙区2022年5月份整月的气温变化情况,因此要做的就是把5月份每天的气温都要搜集出来。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据整理前必需要做好数据的收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2.【答案】C
【分析】因为已经有三个班级的学生完成了体检,并且已经完成体检的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4,所以这3个班的学生人数是9的倍数。

从而可以确定没有体检的班级。

【解答】解:32+33+34=99(人)
99÷9=11
答:没有体检的班级是六(3)班。

故选:C。

【点评】能够分析出这3个班的学生人数是9的倍数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B
【分析】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空气质量达到“优”的城市有1个,达到“良”城市有5个,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解答。

【解答】解:1+5=6(个)
答:空气质量达到“优”和“良”的城市有6个。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答案】B
【分析】统计图中有4个数据,所以不适合统计5个兴趣小组的人数;数据在20~45之间,所以不适合统计睡觉的时间;数据有增有减,不适合统计东东8~11岁的身高;数据适合统计东东4小时制作的纸花数量。

【解答】A.纵轴数字太大,不适合作为睡觉的时间,排除本选项;
B.适合统计东东4制作的纸花数量,选择本选项;
C.统计图中只有4个条形,不适合统计5个兴趣小组人数,排除本选项;
D.8~11岁的身高应该是逐年增长的,与统计图不符,排除本选项。

故选:B。

【点评】根据统计图特点,与选项进行比对,排除掉不适合的选项,得出正确的选项。

5.【答案】D
【分析】根据统计图可知:甲电脑比乙电脑年数少,也就是甲电脑比乙电脑新;甲电脑比乙电脑价格高,也就是甲电脑比乙电脑贵,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统计图可知:甲电脑比乙电脑年数少,也就是甲电脑比乙电脑新;甲电脑比乙电脑价格高,也就是甲电脑比乙电脑贵,据此分析可知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统计图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知识,根据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6.【答案】B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1月份用水4吨,2月份用水6吨,3月份用水3吨,4月份用水5吨,5月份用水6吨,6月份用水6吨,利用减法求出相邻两个月的水量变化,从而选出变化最大的选项。

【解答】解:1月~2月:6﹣4=2(吨)
2月~3月:6﹣3=3(吨)
3月~4月:5﹣3=2(吨)
4月~5月:6﹣5=1(吨)
3>2>1
所以,相邻两个月用水量变化最大的是2月~3月。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7.【答案】C
【分析】图A,描述的是乌龟和兔子同时出发,乌龟匀速到达终点,而兔子跑了一段距离就静止休息了,乌龟达到终点时,兔子仍在休息。

不符合题意;
图B,描述的是乌龟和兔子同时出发,乌龟匀速到达终点,而兔子跑了一段距离就静止休息了,兔子休息一会又继续跑,乌龟和兔子同时到达终点。

不符合题意;
图C,描述的是乌龟和兔子同时出发,乌龟匀速到达终点,而兔子跑了一段距离就静止休息了,兔子休息一会又继续跑,兔子比乌龟晚到终点。

符合题意;
图D,描述的是乌龟和兔子同时出发,乌龟匀速到达终点,而兔子跑了一段距离就静止休息了,兔子休息一会又继续跑,兔子和乌龟同时到达终点。

不符合题意。

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分析得:
图A描述的是乌龟达到终点时,兔子仍在休息。

不符合题意;
图B描述的是兔子和乌龟同时到达终点。

不符合题意;
图C描述的是兔子比乌龟晚到终点。

符合题意;
图D描述的是兔子和乌龟同时到达终点。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8.【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大队铺导员想了解全校学生年阅读量情况,要整个学校的阅读情况出发寻找信息,据此选择。

【解答】解:学校设立“红领巾交换书屋”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前夕,大队铺导员想了解全校学生年阅读量情况需要的信息是去年全校人均借阅14.5本。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信息的能力。

9.【答案】D
【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可知,把这三种菜共占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那么花菜占了总数的一半就50%,菠菜和韭菜占地面积相同,所以在条形统计图中,菠菜和韭菜的条形图应该同样高并且高度应该是花菜条形图的一半,由此选择即可.
【解答】解:花菜占总面积的一半即50%,
菠菜占的总面积的百分数等于韭菜占的总面积的百分数,
所以菠菜和韭菜各占了剩下面积的一半即25%,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观察扇形统计图,并且根据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制作条形统计图.
10.【答案】A
【分析】3幅图的不同部分是开始喝水时,水面开始下降部分不同,因为开始喝不到水,之后投入石子能喝到水,能喝到水的高度一定比之前喝不到水的高度高,根据分析对下选项进行选择。

【解答】解:A图可以看出最后能喝到水的高度比之前喝不到水的高度高,符合故事情境;
B图可以看出最后能喝到水的高度比之前喝不到水的高度一样,不符合故事情境;
C图可以看出最后能喝到水的高度比之前喝不到水的高度低,不符合故事情境。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选择,根据题意找出符合题意的统计图。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1.【答案】10,20。

【分析】把两车站之间的路程看作线段,先求出线段的条数,再计算票价和车票的种数。

【解答】解:根据线段的定义:
可知图中共有线段有AC、AD、AE、AB、CD、CE、CB、DE,DB、EB,共10条,有10种不同的票价;
因车票需要考虑方向性,如,“A→C”与“C﹣→A”票价相同,但车票不同,
10×2=20(种)
需准备20种车票。

故答案为:10,20。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排列组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解题的关键是需要掌握正确数线段的方法。

1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应用和求平均数的方法解答即可.
【解答】解:去掉一个最高分97分,最低分85分;
其他五位评委打的平均分是:
(92+90+95+88+90)÷5
=455÷5
=91(分);
答:张华的平均分是91分;
故答案为:91.
【点评】此题属于简单的统计和求平均数问题,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列式计算即可.
13.【答案】12。

【分析】根据题意,根据骑车的人数除以骑车所占的百分率求出总人数,再用总人数乘坐地铁的百分率即可求出坐地铁的人数。

【解答】解:18÷36%×24%
=50×0.24
=12(人)
答:坐地铁的人数是12人。

故答案为:12。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量与分率的对应关系求出总人数。

1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加法的意义,把各分数段的人数合并起来即可.
(2)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70~79分数段的人数最多,是7人.
(3)把参赛的人数看总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解答】解:(1)1+5+7+6+2=21(人)
答:有21人参赛.
(2)70~79分数段的人数最多,是7人.
(3)(5+7+6+2)÷21
=20÷21
≈0.952
=95.2%
(6+2)÷21
=8÷21
≈0.381
=38.1%.
答:这次竞赛的及格率是95.2%,优秀率是38.1%.
故答案为:21;70~79;95.2%、38.1%.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主要,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5.【答案】(1)30人,二班;
(2)60%.
(3)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不要在强光、弱光下看书,坚持做眼睛保护操.
【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知:一班近视人数是30人,近视人数最多的是二班.
(2)把三班的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3)我建议同学们,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不要在强光、弱光下看书,坚持做眼睛保护操.
【解答】解:(1)一班近视人数是30人,近视人数最多的是二班.
(2)27÷45
=0.6
=60%
答:三班学生的近视率是60%.
(3)我建议同学们,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不要在强光、弱光下看书,坚持做眼睛保护操.
故答案为:30,二;60%;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不要在强光、弱光下看书,坚持做眼睛保护操.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观察条形统计图,根据条形的长短确定草莓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桃子的维生素C含量最低;
(2)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橙的维生素C含量为50毫克,草莓的维生素C含量为80毫克,进而用橙比草莓少的维生素C含量除以草莓的维生素C含量即可;
(3)我还发现:枇杷的维生素C含量比柿子多36﹣30=6毫克;桃子的维生素C含量比草莓少80﹣10=70毫克;等等.
【解答】解:(1)草莓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桃子的维生素C含量最低;
(2)(80﹣50)÷80,
=30÷80,
=37.5%;
答:橙的维生素C含量比草莓少37.5%.
(3)我还发现:枇杷的维生素C含量比柿子多36﹣30=6毫克;桃子的维生素C含量比草莓少80﹣10=70毫克;等等.
故答案为:草莓,桃子,37.5,枇杷的维生素C含量比柿子多36﹣30=6毫克;桃子的维生素C含量比草莓少80﹣10=70毫克.
【点评】此题考查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仔细观察领悟图意,获取信息,用这些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即可.
三.判断题(共6小题)
1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在统计中,不管是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在制作成统计表前,所有的相关数据都是原始数据,由此可以进行判断.
【解答】解:没有经过整理推算的数据就叫做原始数据.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原始数据的定义.
1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先排千位,因为0不能放在千位上,所以有3种排法;再排百位,有3种排法;
再排十位,有2种排法;再排个位,有1种排法,共有3×3×2×1=18种;据此解答.【解答】解:3×3×2×1=18(种),
最多可以摆成18个不同的四位数,不是24个.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乘法原理即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就有M1×M2×…×M n种不同的方法.
1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我们学习的统计的一般步骤是: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绘制统计图.据此即可判断.
【解答】解:统计的一般步骤是: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因此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是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基础.
所以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主要是考查统计方法的步骤与过程的掌握情况.
20.【答案】√
【分析】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反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据此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都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所以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是根据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2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让人清楚地看出每一组数据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反映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看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解答】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得,医生要记录一位发烧病人体温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表示最合适.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22.【答案】√
【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进行判断。

【解答】解: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因此题干中的结论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四.操作题(共2小题)
2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把低、中、高三个年级段近视学生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已知高年级近视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60%,低年级近视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10%,那么中年级近视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1﹣60%﹣10%=30%,通过观察扇形条形统计图可知:中年级近视学生人数是90人,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总人数,再根据一个数乘百分数的意义,用乘法分别求出高年级、低年级近视学生人数,然后完成统计图.
【解答】解:1﹣60%﹣10%=30%,
90÷30%
=90÷0.3
=300(人);
300×10%
=300×0.1
=30(人);
300×60%
=300×0.6
=180(人);
作图如下: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4.【答案】(1)
月份一二三四五六
销售量(台)205300452498355500(2)六,一;(3)385台。

【分析】(1)先通过折线统计图的每一个点找到每个月的台数,填写统计表即可;
(2)根据折线的高度或数据的大小判断解答;
(3)先求出六个月的总数量,再除以6就是每个月的平均数。

【解答】解:(1)
月份一二三四五六销售量(台)205300452498355500(2)六月的销售量最多,一月的销售量最少;
(3)(205+300+452+498+355+500)÷6
=2310÷6
=385(台)
答:2006年上半年平均每月销售电视机385台。

故答案为:六,一。

【点评】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应用。

五.应用题(共8小题)
2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统计表,数出四个星期一共有几个图形,注意每个图形代表50套,用乘法算出总销售套数,最后用除法算出平均每个星期售出的套数即可.
(2)七月份的销售量能增长20%,以六月份的销售量为单位“1”,即七月份的销售量是六月份的(1+20%),利用乘法算出7月份的套数即可.
【解答】解:(1)(10+8+4+6)×50
=28×50
=1400(套)
1400÷4=350(套)
答:软件公司6月份平均每个星期售出350套.
(2)1400×(1+20%)
=1400×1.2
=1680(套)
答:7月份需售出1680套.
【点评】此题通过简单的统计表来进行平均数的计算和百分数的应用,注意统计表中的每个图形代表50套,百分数的应用中找准单位“1”,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2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一年级没有龋齿是学生有33人,六年级龋齿数3颗的学生有5人.
(2)通过观察统计图发现,一年级学生牙齿的健康情况好一些.有1颗龋齿的六年级有18人,一年级有14人;有2颗龋齿的六年级有10人,一年级有9人;有3颗龋齿的六年级有5人,一年级有3人;有4颗龋齿的六年级有4人,一年级有1人.
【解答】解:(1)一年级没有龋齿是学生有33人,六年级龋齿数3颗的学生有5人.(2)一年级学生牙齿的健康情况好一些.有1颗龋齿的六年级有18人,一年级有14人;
有2颗龋齿的六年级有10人,一年级有9人;有3颗龋齿的六年级有5人,一年级有3人;有4颗龋齿的六年级有4人,一年级有1人.
故答案为:33;5.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用经常骑的人数(36人+60人,从条形统计图中得知)除以所占的百分率(20%,从扇形统计图中得到知)就是四、五年级总人数.
(2)用1减去20%﹣30%就是偶尔骑的人数所占的百分率.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人数(已求出)乘30%就是没有骑的人数,用没有骑的人数减去四年级没有骑的数就是五年级没有骑的数.根据以上计算数据即可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我最想对未满十二周岁的同学周末骑行共享单车最想说:根据国家规定,未满12周岁的人不能骑车上路,不要骑。

【解答】解:(1)(36+60)÷20%
=96÷20%
=480(人)
答:被调查的四、五年级学生一共有480人.
(2)偶尔骑的人数占:1﹣20%﹣30%=50%
480×30%﹣114
=144﹣114
=30(人)
答:五年级学生中,没有骑行共享单车的有30人.
根据以上计算数据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下图):
(3)答:我最想对未满十二周岁的同学周末骑行共享单车最想说:根据国家规定,未满12周岁的人不能骑车上路,不要骑。

故答案为:30.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如何从条形、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有关问题.
28.【答案】(1)折线;(2)50,33.3;(3)175毫米。

【分析】(1)从图上看,这是折线统计图。

(2)求11月份降水量比12月份多百分之几,就是求11月份比12月份多的降水量是12月份的百分之几,所以先用减法求出11月份比12月份多的降水量,再除以12月份的降水量即可解答;求12月份降水量比11月份少百分之几,就是求11月份比12月份少的降水量是11月份的百分之几,所以先用减法求出12月份比11月份多的降水量,再除以11月份的降水量即可解答。

(3)第三季度是指7月、8月和9月,所以用加法求出这三个月的降水量的和,再除以3即可解答。

【解答】解:(1)这是折线统计图。

(2)(90﹣60)÷60
=30÷60
=50%
(90﹣60)÷90
=30÷90
≈33.3%
答:11月份降水量比12月份多50%。

12月份比11月份少33.3%。

(3)(210+195+120)÷3
=525÷3
=175(毫米)
答: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降水量是175毫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