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1)
一、基础(24分)
1.(10分)古诗文默写。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2)杜牧《泊秦淮》借历史典故讽喻权贵的诗句是:“,。
”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4),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5)请把杜甫的《望岳》默写完整。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
2.(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几年的辛苦。
níng jié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2)他谦虚而kěn qiè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
我当然表示同意。
(3)那诸圣诸佛的bēi tiān mǐn rén,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
(4)他们每走一步都yōu xīn chōng chōng,因为一旦偏离了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二、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
3.(3分)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
...,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
....的程度。
C.《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动了无数观众,它成了一首家喻户晓
....的歌曲。
D.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4.(3分)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比糖果,木糖醇口香糖对口腔有一些好处,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研究表明木糖醇能预防龋的效果。
(将“表明”改为“证明”)
B.七年级语文组开展“读经典,写好字”活动,其目的是加大同学们的语文素养。
(“加大”应该改为“提高”)
C.为了防止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叔叔到我校举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删去“不再”)
D.2019年世乒赛女单决赛中,刘诗雯4比2战胜队友陈梦,第一次夺得首个世乒赛的冠军。
(删掉“首个”。
)
三、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分)
5.(4分)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再写两句,构成排比。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它像雨露一样,滋润着炎黄子孙的心田;
,;
,;
二、阅读(46分)
6.(1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谈笑有鸿.儒
②阅.金经
③有仙则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前后矛盾的。
B.本文以陋室为喻,将作者的志向和情操写得比较含蓄,这种写法叫作“托物言志”。
C.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从交往对象的角度来写“陋室不陋”的。
7.(9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唐太宗诲太子
(宋)司马光
上谓侍臣曰①:朕自立太子②,遇物则诲之,见其饭,则曰:“汝知稼穑③之艰难,
则常有斯饭矣。
”见其乘马,则曰:“汝知其劳逸,不竭其力,则常得乘之矣。
”见其乘舟,则曰:“水所以载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也。
”见其息于木下,则曰:“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三》)【注释】①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侍:在尊长旁边陪伴。
②太子:指唐高宗李治。
③稼穑:泛指农业生产。
稼,耕种。
穑,收割。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见.其饭/见.往事耳
B.汝知.稼穑之艰难/人不知.而不愠
C.上谓.侍臣曰/权谓.吕蒙曰
D.木从.绳则正/择善而从.
(2)请用三条“/”给文中的画线句子断句。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
(3)读了这段文字,你受到哪些启发和教育?
8.(1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大数据”时代
①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称:“数据,已经
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
”“大数据”在物理学、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等领域以及军事、金融、通讯等行业存在已有时日,却因为近年来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发展而引起人们关注。
2016年“数博会”在贵阳召开。
据大数据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大数据是依托互联网优势,融合数据库资源与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而研发的大型数据交易中心。
大数据存储容量特别大,预计未来全球存储总量将增至40ZB,即4000万亿亿字节;资源互为关联且覆盖面广;资源实时,更新快,最快可达1分钟,甚至几秒、几十秒的更新速度。
②在科学土,“大数据”推动其快速发展。
东方祥云的负责人李胜在1999年创办企业时,
希望利用数据库对洪水进行预报来摆脱传统洪水预报方式的弊病。
然而这条路并不好走,好几次公司都濒临死亡。
直到2015年,恰遇到贵州实施大数据战略,东方祥云获得了机遇。
东方祥云的数据库借助大数据平台得以收集到全球所有公开的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各个主要河流的水文数据及各种图片、视频。
现在可以将洪满灾害的预测从20分钟延长到72小时。
是大数据技术和水利的结合让东方祥云大数据项目在中国“云上贵州”商业
模式大赛中一炮打响,获得最高奖﹣﹣“云端大奖”,并获得500万元扶持资金。
③“大数据”来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手机多了一张方便和免费的网。
但近期,有多网友发现,当自己在使用QQ或者微信聊天的时候,交流中说到了某一件物品,打开淘宝时,它会向你推送相应的商品。
这个并不只是淘宝上有,京东等购物APP也会出现相同的情况。
阿里巴巴某工作人员向民众展示了一场关于大数据背后的系统,只要有人在浏览器上输入了某一个关键词,浏览器的后台就会进行记录,将某一用户一整年的搜索信息全部保存起来,然后进行分析,通过分类、整合,可以得知他在生活中最喜欢看什么电视,做什么工作,包括年龄阶段、家庭情况等都可以数据关联分析出来,这就是利用大数据得来的结果。
作人员表示,只要你在网络上进行绑定和搜索的时候,在某方面来说你的隐私就已经被曝光了,在互联网面前,人们是没有隐私的。
④对于公务员来说,这无疑多了一个“紧箍咒”。
一款名为“数据铁笼”的APP,用大数据的方式追踪公务员的时间、权力等。
贵阳市交管局工作人员孙某某的每一天都有APP 汇总过来的精确到秒的记录。
与门禁卡、饭卡、公务消费卡相连接的考勤系统显示他4月某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早上8点40分22秒到达局大楼,两分钟后坐上电梯。
中午12点18分出现在食堂吃饭,12点35分59秒离开,四分钟后回到办公室。
下午15点12分35秒,通过公务卡网划一笔3561.00消费款到建行622*户头,中途还曾遇到钓鱼网站骚扰。
幸好APP有反诈骗引擎及时提醒功能,才无误地完成网上消费交易。
17点52分45秒下班回家,途中还接到400开头的一条诈骗信息,预防信息及时进行提醒。
像“数据铁笼”这样的技术,同样可以运用到专门的反诈骗等打击违法犯罪的项目中。
对违法犯罪者进行数据分析,继而追踪和打击,以技术对技术,让犯罪者无处遁形。
(选自《南方周末》,略有改动)(1)下列内容中陈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数据存储容量特别大,预计未来大数据的全球存储总量将增至40ZB。
B.东方祥云大数据项目只能将洪灾预测期提前20分钟。
C.只要你在网络上进行搜索,你所有的隐私就没有了。
D.“数据铁笼”将公务员关了起来。
(2)关于大数据的特点,下列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存储容量特别大
B.资源互为关联且覆盖面广
C.资源实时,更新快
D.大数据让人们没有隐私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利用大数据开发技术进行反诈骗。
9.(17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等你回家
(1)陪一位父亲去八百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
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
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
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正盛,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
天空很蓝,显得很高远。
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株衰败的草,他恨恨地说:“真不想来啊。
”
(2)一路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一个家,毁了他。
(3)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担着心,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样的结果?
(4)车子一路向前,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
终于,远远望见了几幢房子,青砖青瓦,连在一起,坐落在一块开阔之地。
开车的师傅说,到了。
做父亲的像突然被谁猛击了一掌似的,愣愣地,不相信地问:“到了?”一看表,快上午10点了。
他急了,说:“也不知能不能见着。
”因为按这家戒毒所的规定,上午10之后,一律不允许探视。
(5)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还好,还有15分钟的时间。
办了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往探视室跑。
很快,他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
高高壮壮的年轻人,脸上也无欢喜也无悲。
看到父亲,他嘴角稍稍撇了撇,有嘲讽的意味。
一层玻璃隔着,他在里头父亲在外头。
(6)旁边,亦有来探视的人。
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子,在玻璃窗外头,不停地用手指头在举起的另一掌上画着什么。
在里头看着的,是个清秀的男孩子。
他眼睛跟着女孩的手指转动,频频点头,含着泪笑。
他读懂了她爱的密码﹣﹣从此,改了吧。
还有几个人,男男女女,大概是一家子,围在一起,争着跟里面一个中年人说话。
中年人憔悴着一张脸,却一直笑着,一直笑着。
这时,他们中的一个,突然到探视室外面,叫了一个男孩进来。
孩子不过十一二岁,白净的面容,文文弱弱的。
孩子怯怯地打量了四周一眼,走到中年人那里,拿过话筒,隔着玻璃窗,才说了一句什么,里面笑着的中年人,不笑了,他愣愣地看着孩子,眼泪下来了。
(7)“哭什么呢?你会改好的!”我听到那些人里的一个大声说。
(8)探视时间快要过去了。
一直跟儿子对峙着的父亲,这时掉过头来。
我发现
他与刚才的强悍判若两人,竟是一脸的戚容,他低声说:“里面的日子不好过的,看他,也黑了,也瘦了。
”
(9)他转身问我:“你有纸笔吗?”
(10)“当然有。
”我掏出来给他,正疑惑着他要做什么,只见他低头在纸上迅速写下几个字,贴到玻璃窗上,给儿子看。
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11)探视结束后,我看到这位父亲在纸上留下的字:儿子,等你回家。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2)说说文章第一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3)按要求品析下列语句。
①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往探视室跑。
(运用什么描写方式?写出了什么?)
②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则边滚落下来。
(年轻人的神情
为什么会产生变化?)
(4)请从内容方面谈谈对文章结尾段的理解。
三、写作(50分)
10.(50分)请以“你是我最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文章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四、附加题(10分)
11.(10分)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各题。
曾经有这样一个人:在人类还没发明电报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在用电报传递信息;在人类还没制造出飞机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驾驶直升机来往;在人类还没有着手登月工程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坐在一颗大炮弹里,被大炮发射到月球上……
(1)这个人就是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其代表作是“海洋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和《》。
(2)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两次险情。
(3)写尼摩船长海底探险的这部书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请写出书中当时只是两种想像而如今已经变成现实的事物。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24分)
1.(10分)古诗文默写。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2)杜牧《泊秦淮》借历史典故讽喻权贵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5)请把杜甫的《望岳》默写完整。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能熟练的背诵并准确的默写,不出现错别字。
对于一些理解性的背诵默写的诗句要理解原句,还要知道句子的象征意义,延伸意义,知道用于哪种意境之中。
【解答】答案:
(1)思而不学则殆(重点字:殆)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重点字:隔)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重点字:净)
(4)不畏浮云遮望眼(重点字:遮)
(5)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重点字:眦)
【点评】做好本题要考熟练地背诵,积累,还要注意字形不出现错别字,一些经典名句要深刻理解。
2.(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几年的辛苦。
níng jié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2)他谦虚而kěn qiè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
我当然表示同意。
(3)那诸圣诸佛的bēi tiān mǐn rén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
(4)他们每走一步都yōu xīn chōng chōng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了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时要读懂上下文,结合语境的意思,填写正确的字形。
所以根据句意填写字形至关重要。
【解答】答案:
(1)凝结(2)恳切(3)悲天悯人(4)忧心忡忡
【点评】本题考查的字形比较容易,只要平时阅读时多留意,对形近字的异同了如指掌即可。
二、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
3.(3分)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
....,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
....的程度。
C.《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动了无数观众,它成了一首家喻户晓
....的歌曲。
D.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分析】此题考查成语的使用,首先学生要理解成语的意思,其次有些成语还要知道由哪些典故、文章演变流传而来,再次要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
【解答】A.使用正确,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某事后感到很惊讶,恐惧。
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B.使用有误,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
形容藏书非常多。
句中指的是学习班多,不是指书多,所以该成语使用有误。
C.使用正确,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
家家户户都知道。
形容人所共知。
D.使用正确,锲而不舍:镂刻;舍:停止。
不断地镂刻。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故选:B。
【点评】做好本题,还要多加练习,并总结意思相近的成语的异同,特别是使用的语言环境的异同。
4.(3分)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比糖果,木糖醇口香糖对口腔有一些好处,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研究表明木糖醇能预防龋的效果。
(将“表明”改为“证明”)
B.七年级语文组开展“读经典,写好字”活动,其目的是加大同学们的语文素养。
(“加大”应该改为“提高”)
C.为了防止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叔叔到我校举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删去“不再”)
D.2019年世乒赛女单决赛中,刘诗雯4比2战胜队友陈梦,第一次夺得首个世乒赛的冠军。
(删掉“首个”。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修改的辨析能力。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
我们必须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将“能”改为“有”;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我们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防止病句的发生。
三、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分)
5.(4分)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再写两句,构成排比。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它像雨露一样,滋润着炎黄子孙的心田;
它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
它像砖头一样,铸造起华夏后代的文化长城;
【分析】本题考查语句仿写。
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
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这里要围绕“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来写,仿照例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国学经典对中华民族的作用。
例如:它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
注意写两句,构成排比即可。
【解答】答案:
它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它像砖头一样,铸造起华夏后代的文化长城。
【点评】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另外还要注意语意通顺,内容相关。
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
二、阅读(46分)
6.(1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谈笑有鸿.儒大
②阅.金经读
③有仙则名.出名、有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A.“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前后矛盾的。
B.本文以陋室为喻,将作者的志向和情操写得比较含蓄,这种写法叫作“托物言志”。
C.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从交往对象的角度来写“陋室不陋”的。
【分析】参考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
鸿,大。
②句意为:阅读佛经。
阅,读。
③句意为: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了。
名,出名、有名。
(2)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翻译能力。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
充完整。
①重点词:斯,这。
馨,香气,这里是品德高尚。
句意为:这是简陋的屋子。
只是我住
屋的人品德高尚。
②重点词:象:志趣、心意。
逃:使…逃脱。
句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到的
一样。
我到哪里隐藏自己的声音呢?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及对作家作品的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
平时要注意理解积累。
A.有误,“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前后不矛盾,二者指代不同,“无丝竹之乱耳”的“丝竹”指的是世俗的乐曲,“调素琴”“调”的是自己兴趣所在的音乐;
BCD.正确;
故选:A。
答案:
(1)①大②读③出名、有名
(2)①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A
【点评】在平时学习中,需要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含义,特别是一些特殊用法,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还要用现代汉语准确的翻译文章;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7.(9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唐太宗诲太子
(宋)司马光
上谓侍臣曰①:朕自立太子②,遇物则诲之,见其饭,则曰:“汝知稼穑③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
”见其乘马,则曰:“汝知其劳逸,不竭其力,则常得乘之矣。
”见其乘舟,则曰:“水所以载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也。
”见其息于木下,则曰:“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三》)【注释】①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侍:在尊长旁边陪伴。
②太子:指唐高宗李治。
③稼穑:泛指农业生产。
稼,耕种。
穑,收割。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A.见.其饭/见.往事耳
B.汝知.稼穑之艰难/人不知.而不愠
C.上谓.侍臣曰/权谓.吕蒙曰
D.木从.绳则正/择善而从.
(2)请用三条“/”给文中的画线句子断句。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
(3)读了这段文字,你受到哪些启发和教育?
【分析】参考译文:
唐太宗对自己身边的大臣说:我自从立太子以来,遇到什么事物就拿来教育他,见他吃饭,就说:“你懂得农事的艰苦劳累,就会常有饭吃了。
”见他骑马,就说:“你知道马也有劳累的时候,不使它疲劳过度,就会常有马骑。
”见他乘船,就说:“水能把船浮起来,也能把船掀翻,老百姓就好像水,皇帝就好像船一样啊!”见他在树下休息,就说:“按照墨线来锯木料就能锯得直,皇帝采纳正确的意见就能通达事理,才智非凡。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
A.前句句意:见他吃饭;见:看见。
后句句意: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
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
B.前句句意:你懂得农事的艰苦劳累;知:知道。
后句句意: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知,了解。
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
C.前句句意:唐太宗对自己身边的大臣说;谓:对……说。
后句句意:孙权对吕蒙说;谓:对……说。
选项加点词意思相同。
D.前句句意:按照墨线来锯木料就能锯得直;从:按照。
后句句意:选择好的方面跟从;从:跟从。
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注意限断三处。
句意为:水能把船浮起来,也能把船掀翻,老百姓就好像水,皇帝就好像船一样啊;故断句为: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
(3)本题考查感悟启示。
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来分析。
结合内容,从“汝知稼穑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中可知,要尊重劳动,要体贴和爱惜劳动者;从“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