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制作教案:橡皮筋动力小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小制作教案:橡皮筋动力小车
第一篇:科学小制作教案:橡皮筋动力小车
科学小制作八:橡皮筋动力小车
一、课时:2课时(一次课,每次2小时)
二、科学原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三、制作过程:
1、准备材料:高6CM,直径3CM左右带盖塑料瓶一个(盖或底面至少有一面平滑),蜡烛一根,橡皮筋一根,木棍棉签两根。

2、在塑料瓶的盖和底面圆心处各钻出一个直径约5mm的圆孔。

3、切出一段长约1.5~2CM的蜡烛,两端要平整。

沿这段蜡烛的灯芯钻一出一个直径约3~4mm的孔。

4、将橡皮筋依次穿过棉签、蜡烛、塑料瓶、棉签。

与蜡烛接触的塑料瓶的面要平滑,与塑料瓶接触的棉签折断,只留小于塑料瓶直径的长度就可以,使其不影响瓶子的转动。

5、沿一个方向转动长棉签,直到橡皮筋绕紧有较强的回弹力,将小车放在地方,小车就可以缓缓走动起来。

第二篇:科学小制作教案:风动力小车
科学小制作五:风动力小车
一、课时:2课时(一次课,每次2小时)
二、科学原理:反作用力。

三、制作过程:
1、准备材料:风动力小车套件(小车、直流电机、螺旋桨、电池夹、开关、导线、5号电池)
2、按说明书装配好小车。

3、在小车一端安装卡扣,卡紧直流电机后,将螺旋桨安装在直流电机的轴上。

4、用双面胶把电池夹固定在小车上,导线连接开关再连接直流电机。

5、装好电池,打开开关,螺旋桨转动吹风,小车沿风的反方向前
进。

6、如果要改变小车的前进方向,可以改变直流电机正负极接线,螺旋桨反转,小车的前进方向也改变了。

第三篇:科学小制作教案:太阳能小车
科学小制作六:太阳能小车
一、课时:2课时(一次课,每次2小时)
二、科学原理: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

三、制作过程:
1、准备材料:太阳能小车套件(小车、太阳能电池板、直流电机、齿轮、导线)
2、按说明书装配好小车。

3、在小车一端安装卡扣,卡紧直流电机,调整电机的齿轮与车轴上的齿轮间隙,使车轮转动轻松。

4、用双面胶把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小车上,导线连接直流电机。

注意太阳能电池板接受光的一面朝上。

5、将小车放在阳光下,太阳能电池板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再驱动电机转动,小车就会跑起来。

6、如果要改变小车的前进方向,可以改变直流电机正负极接线,电机反转,小车的前进方向也改变了。

第四篇:《用橡皮筋作动力》教案
《用橡皮筋作动力》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动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过程与方法: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做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数据的整理和解释
【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数辆、细橡皮筋数根、测量距离的软尺数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CAI。

提问:这些车用的是什么动力?(拉力、电力、)
2、出示小车。

提问:在前面的课中,我们是用哪种力使小车运动起来的?
3、除了用拉力,我们还能用什么力能使小车动起来呢?(电力、太阳能……)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
板书:用橡皮筋作动力
二、探究活动
(一)初步探究
1、提问:那我们如何把橡皮筋作为小车的动力呢?
学生讨论探究
2、教师小结:手举小车:我们可以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车架上,橡皮筋的另一端绕在车轴上,然后轻轻放开,看看小车能运动起来吗?
分发小车(每组一辆),学生活动
3、.师:活动中想办法让小车朝前开,再想办法让小车往后退。

(师演示)
师:我们把固定橡皮筋的这边作为车头——就是前,这边就是后。

每个小组待会儿都有两辆小车,可以3个同学一辆,每个同学都玩一玩,想办法让小车朝前开,再想办法让小车往后退。

听到音乐响起就及时停止。

现在请每个组的组长上来领取小车,分配好后就开始吧。

(师板书:小车行驶的方向小组内活动:想办法让小车朝前开,再想办法让小车往后退。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4、师:请组长将小车放回原处。

刚才同学们都很棒,小车都能前后运动起来了。

5、师:谁做给大家看一下。

(学生上台演示前行后行)
6、师:成功了!跟大家说一下你是怎么做的。

(演示、说)
7、师:通过刚才小车行驶的方向和他橡皮筋缠绕的方向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小车行使的方向和橡皮筋缠绕的方向刚好相反。

)(师板书:与缠绕相反)
8、师:橡皮筋往后绕,小车就——朝前开。

橡皮筋往前绕,小车就——朝后开。

那谁能够使小车朝前开,开得更远呢,我想请两位同学上来现场比试一下?
(两位学生演示,师生评议,发现问题)
(二)深入探究
1、师:小车行驶距离的远近,可能与什么有关?
(师板书:距离,根据学生说的板书:圈数)
2、师:小车行驶距离的远近,真的和圈数有关吗?(师板书:?)怎么来做这个实验,可以先讨论一下。

(学生汇报,师板书:少、中、多)
3、师:假如叫你选你会分别选几圈呢,为什么?(实验时还应注意什么?圈数不能太近;圈数不能太多,太多的话橡皮筋可能会断掉;用力一推行吗?)
4、师:我们在数圈数的时候,怎么样才算绕了一圈?(出示模型,学生演示)
5、师:活动时,还有几个小要求,谁来读一读!
小要求:
(1)
(2)每次实验时要看准停车地点,记录员及时做好记录。

(3)边实验边思考:橡皮筋缠绕多圈或少圈,产生的力一样吗?
(4)听到音乐响起,各组整理好材料准备汇报,看哪个组完成的快哦!
6、师:每个组的记录单我们来看一下。

(出示记录单:课本P73)
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
7、师:先做圈数少的,再做圈数中等和多的,为了实验数据更科学,同一圈数要求反复做三次。

清楚了吗?好,各组留下一辆小车,组长将另一辆车拿上来换取记录单和测量板。

拿到材料后实验就开始
吧。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先做好的小组先将实验结果统计到表格上。


8、学生汇报
①师:通过实验,你们组有什么发现?(板书:近中远)
②师:的确与圈数有关。

(师擦掉?)圈数不同,小车行使的距离为什么就不同呢?
③师:橡皮筋缠绕多圈和缠绕少圈所产生的力一样吗?
(三)认识弹力
师:为什么橡皮筋绕起来,小车就前进了呢?(这是因为橡皮筋绕起来长度就变长了,会产生弹力,能驱动小车。

)可是为什么小车行驶了一段距离后又停下来了呢?(因为橡皮筋恢复到了原来的长度,弹力也就消失了,就不能驱动小车了。

)(出示弹力的概念,书本74页。

学生勾划小声读)
三、拓展探究
1、师:除了将橡皮筋多绕圈以外,大家还有什么方法使小车跑得更快?
学生讨论、活动、交流
2、其实日常生活中许多物体能产生弹力。

哪位能说说?
四、小结
生活中的确有许多利用弹力来服务于我们的物体。

让我们好好观察,利用弹力为我们做更多的事情吧
五、板书设计
用橡皮筋作动力
小车行驶的方向与橡皮筋的缠绕相反
少近
距离圈数中中
多远
第五篇:五年级科学上册用橡皮筋作动力教案教科版
用橡皮筋作动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动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过程与方法: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做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数据的整理和解释
【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细橡皮筋几根、细线、测量距离的绳子【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小车,提问:在前面的课中,我们是用哪种力使小车运动起来的?
2.除了用拉力,我们还能用什么力能使小车动起来呢?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板书:用橡皮筋作动力
二、给小车安装橡皮筋
1.提问:那我们如何把橡皮筋作为小车的动力呢?学生讨论
2.出示小车安装的示意图,学生根据示意图安装
3.调试橡筋动力小车
三、橡皮经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1.发现问题。

引导:每个小组的橡筋动力小车都装好了吗?下面就用你们的小车来一个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小车跑的最远。

学生比赛
2.交流讨论,发现问题(1)起点、终点不固定(2)橡皮筋绕断了
(3)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的跑的远
用心
爱心
专心 1
3.实验验证
指导学生看书本73页的记录表,并开始实验 4.解释说明
提问:为什么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小车跑得远呢?(1)学生解释
(2)实验:橡皮筋的力怎样产生。

(3)出示弹力的概念,书本74页。

用心爱心
专心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