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经济开发区学校劳动教育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泗阳经济开发区学校劳动教育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1.劳动教育课程开设及选用教材情况;
顶层设计,构建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围绕学校“开达”办学理念,基于“精品化、现代化、小班化”的发展目标,以国家课程为依托,根据学校课程基础、学生发展需求,将学校劳动课程定位为:
家庭课程(生活劳动):为学生终身持续发展奠基,让学生人人参与到生活自理劳动和家务劳动中,人人体验,人人收获、人人成长,养成人人爱劳动的好习惯。

服务课程(服务劳动):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引路,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依据培养目标,从学校、班级两个维度出发,创造多样化的劳动平台,丰富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让自己深刻体会到自己是班级主人,更是校园主人,为唤醒责任心做好意识奠基。

生产课程(生产劳动):挖掘场地资源,为学生劳动体验创造条件。

通过该类课程,致力于丰富学生的课程体验,提升学生劳动素养,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树立服务社会的公民意识。

体验课程(职业体验):通过“我身边的劳动者”、“行行出状元”主题活动,让孩子们进行真正感知劳动,并在实践活动中感知“劳动最光荣”的深刻含义,树立未来人生目
标。

学校课程体系,课程目标上保持一致,内容上相互配合,功能上彼此补充,彰显学校、家庭、校园三联动整体育人效果。

在教材选用上以《劳动与技术》活动课程为基础,校本劳动课程在开发中。

2.劳动教育基地建立及实施劳动教育情况;
学校以泗阳卧龙山庄、盈灿农业、江苏有康生态科技、江苏崇润菇业、泗阳凯而宣面包店、好彩头食品六家企业为学校劳动教育基地;已先后组织学生到泗阳凯而宣面包店、好彩头食品、盈灿农业参加活动。

旨在通过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来提前体验生产劳动生活,感受由勤劳带来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3.劳动教育师资配备及培训情况;
学校劳动教育师资以班主任兼任为主,无专职劳动教育师资;劳动教育培训方面,先后组织教师收听了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张聪《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加强劳动教育的渗透》的讲座;中教之声《新时代如何加强劳动教育》讲座。

4.经费投入情况;
购买劳动工具、籽种、肥料;参加凯宣面包店材料费、小小厨师服装费;元宵节活动费等共计2.8万元。

5.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拓展、利用情况;
围绕“一园蔬菜成了精”为主题,建造了学校蔬菜种植园,并给每个班的同学划分了种植区域,让他们体验种植和收获的乐趣。

对于蔬菜的种类、生长的特性、食物链的作用、
环境保护、营养价值等的特殊意义进行主题探索,从家长、同伴、书本、络等多种途径来获得有关蔬菜的知识,并在小组观察、集体交流、亲子论坛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积极探索、相互协助、大胆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每班成立了“护绿小队”,浇水,施肥、除草、捉虫、间苗等。

组织一次“蔬菜品尝会”,在探索观察的过程中同样在积累知识。

6.综合实践、研学劳动等活动开展劳动教育开展建设情况;
本学期围绕“课程周”,主要安排了三年级“桃呀桃”劳动实践活动。

分别举行了唱桃、识桃、绘桃、颂桃、赏桃、品桃、桃艺、套桃、写桃活动。

学生走进桃世界,了解桃文化,动手做桃雕,摘桃品桃,让学生在劳动当中感受“桃源”风采。

一年级举行了“我呀我”主题劳动实践,从自理能力方面进行劳动学习、劳动实践。

7.家校合作,家庭、社会资源进校园情况;
举行了“家长进课堂”活动,围绕“不同的美食”、“不同的职业”等多方面内容进行劳动教育。

各中队积极组织家长参与,课堂组织形式多样。

学生们在家长课堂上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如:美食制作、艺术插花、花草种植、收纳整理等等。

课堂上,家长们手把手地教给学生们劳动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们在课堂中掌握了劳动技能,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

让不同职业,不同阅历的家长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业优势和兴趣特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近孩子,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更加广阔的知识世界,帮助孩
子们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还锻炼了孩子们手、脑的灵活性,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孩子们在劳动中有体验,体验中有成长,最终收获的是一种习惯,养成的是一种品格。

二、存在问题
学校层面:
1.课程设置方面:受各级教学评价及社会对学校期待的影响,注重文化课的教学,对学生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2.过程推进方面:整体劳动教育实施推进缺乏明晰的进度表与教育目标。

3.活动评价方面:没有形成一套细致有效的评价制度,对学生的劳动评价停留在对学生劳动过程的浅层认知上。

家庭层面:
1.对学生劳动技能锻炼与培养机会不足
2.城区学生家庭无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劳动机会和岗位。

学生层面:
1.学生参与的面不够广,劳动教育的层次还不够分明。

2.学生从小都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下长大,对劳动缺乏深刻的认知,社会体验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1.改变教育认知观念,形成高度重视的劳动教育环境。

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基础文化课教育,更要通过劳动
教育,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基本劳动技能,端正其劳动思想和态度,既要让学生接受完善的理论知识,又要让其深入到社会基层广泛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加强对生活的体验和认知。

2.完善素质教育体系,平衡文化课教育与劳动技能教育之间的关系。

3.完善过程性资料,做好劳动教育的宣传与报道工作。

四、意见建议
在全县层面开设一些专题培训,如讲座、公开课、现场观摩等,指导学校提高劳动教育的课程实施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