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初中历史八年级第14课 对外开放的新局面(1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开放的新局面教学设计
课题: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习目标:
1、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2、学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程,思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利弊,强化机遇意识与危机意识。

※学习纲要: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对外开放
2、经济特区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开放城市
2、经济开发区
3、开放格局特点
4、成就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原因
2、历程
3、意义※学习重点
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2、创立经济特区原因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学习难点: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温故知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什么意义?(口
答)
※自主学习—不读不做
相信自己,我能行。

通读课本,试着完成
下面的知识要点。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
决策。

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兴建经
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2、经济特区
1980年,国家首先在广东、福建
两省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
个经济特区。

1988年,建立海南省,决定将
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开放城市: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1984
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
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
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14 个沿海港口
城市。

2、经济开放区
1985年,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
洲、闽南三角区(厦门、漳州、泉州三角
区)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对外开放格局特点
进入90年代,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
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开放逐渐向内
地推进。

4、格局: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
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
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5、成就: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我国对
外经济贸易发展迅速。

到2002年,我国成为
世界上引进外资的第一大国。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原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参与
世界贸易规则的制定,享受成员国之间的
优惠待遇,公平地参与国际竞争,同时
也应承担成员国应当承担的义务。

2、历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积
极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为WTO)。

2001 年,世界贸易组织多哈会议批准我
国为正式成员。

3、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进一步推
进我国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
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参与国
际经济竞争。

这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
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五、我还不明白的问题:
※相关链接:(根据相关链接,通读第二遍
课文,看看有没有新的认识和新的收获。


中国近现代的两次开放,都打破了封闭、
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但两者的存在着本质的
区别,包括着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前提不同,
近代开放是在国家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遭到严
重破坏的情况下的被迫开放,现代开放则是在
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前提下的主动开放。


是目的不同,近代代开放是适应列强对华侵略
的需要,现代开放则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三是影响不同,近代开放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
度逐渐加深并日益贫困,现代开放则使国家逐
渐走向富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迈出了对外开
放的步伐,1979年,广东,福建两省凭借靠近
港澳台的优势区位,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1980
年正式确定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
厦门为经济特区。

后来,我国逐渐形成了“经济
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
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合作探究—不思不议
通读第三遍课文,通过思考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长组织,对本小组成员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问展开讨论;对课文中某一感兴趣的知识点需补充课外知识的,由小组其他同学补充或邀请老师来本小组进行补充。

2、各小组对下列问题进行探究,并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⑴为什么经济特区都设在广东、福建等南方沿海地区?
答:这些地区邻近香港、澳门、台湾,又处于祖国大陆连接世界市场的前沿地带,这种地理优势可以更方便地吸引外资和加工出口。

其次,这些地方有出海谋生的传统,散布在海外的华侨、华裔众多,在这里建特区能更多海外华侨、华裔回乡投资。

⑵、我国哪一年加世贸组织?加入该组织对我国
有何利弊?
答: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多哈会议批准我国为正式成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这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课堂检测:
1.“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所颂
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
领袖分别是
( A )
A.毛泽东、邓小平 B.毛
泽东、江泽民
C.邓小平、江泽民 D.毛
泽东、周恩来
2.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包括( B )
①深圳②厦门③海南岛④汕头⑤珠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
④⑤ D.①②③⑤
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城市( B )
A.珠海 B.深圳 C.汕头D.厦门
4.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其中最西边的是( B )
A.湛江 B.北海 C.宁波 D.大连
A.南京 B.武汉 C.上海浦东D.重庆
6.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是
( A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
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沿
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海开放城市
7.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于
( D )
A.1978年 B.1980年 C.1995年D.2001年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深圳原属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于1979年建市,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在很短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有人以“一夜城”来形容它发展变化之快。

(1)深圳的迅速崛起是我国哪项政策的成功范例?该政策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答:深圳的迅速崛起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范例,该政策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制定的。

(2)和深圳特区具有同等性质的特区还有哪四个?最大是哪一特区?
答:和深圳特区具有同等性质的特区还有厦门、海南岛、汕头、珠海,最大的是海南岛经济特区。

(3)现在,我国从沿海到内地形成的开放格局是什么样的?
答:现在,我国从沿海到内地形成的开放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4)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引进国外的哪些东西?
答: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

※收获与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