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二课 新中国的诞生 (导学案)教案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新中国的诞生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能够遵循时间顺序,依次了解七届二中全会、渡江战役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起的重要作用;掌握渡江战役的相关史实;掌握新中国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

二、课前自主学习
(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背景:随着战争的推进,__________的任务提上日程。

2.时间:_________年3月。

3.地点:河北平山县__________村。

4.主要内容:
(1)党的工作重心:__________;__________。

(2)党的总任务: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由__________转变为____。

5.历史意义: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准备。

(二)北平和谈
1.时间:________年4月,国共双方代表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

2.结果: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________。

(三)渡江战役
1.背景:__________后,人民解放军已经控制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__________破裂,国民政府代表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

2.概况: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在江西湖口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发起__________。

3.意义:人民解放军占领__________,结束了__________,其残余势力退守__________。

(四)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______年9月。

2.地点:__________。

3.内容:
(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__________》),规定国家的名称是__________,政权性质是__________领导的、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__________国家。

《共同纲领》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

(2)选举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人为副主席,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首都:北平(改名为__________)。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

国旗:五星红旗。

(4)采用__________纪年。

(五)开国大典
1.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成立,接受《____》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____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2.开国大典:____年____月____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__”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____、____和____的统治。

中国真正成为____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____。

(2)国际:壮大了世界____和____的力量。

4.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____。

三、问题探究
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内容: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党的总任务: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1)毛泽东报告中所指的乡村包围城市形成于哪一时期?
(2)报告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要实现怎样的转移?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改变?
(3)根据毛泽东报告的内容,想一想: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
2.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北.....司徒雷登大使曾说:划江而治,搞一个国共两党“南北朝”.....美国人的一厢情愿,构成了李宗仁全部言和活动的精神支柱。

——《解放战争全记录》资料二:
国民党和谈代表刘斐对中共和谈态度存有疑虑,就找个话题试探毛泽东:“毛先生,您会打麻将吗?”毛泽东不知他话中的含义,随口答道:“晓得些,只是晓得一些。

”刘斐问: “您是爱打清一色呢,还是喜欢打平和?”毛泽东明白了对方的用意,大笑起来,话中有话地说:“平和,只要平和也就行了。

”毛泽东不仅在口头上多次表示出和谈的诚意,而且电令处于长江沿线的人民解放军缓
期渡江,勿攻安庆,和谈期间不发生任何进攻性战斗。

(1)根据资料一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北平和谈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2)请思考,从当时的兵力和民心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必胜无疑,为什么还争取与国民党和谈?
3.中共迅速去的渡江战役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南京解放后,国民党政权的垮台标志着全国的解放。

这种说法正确吗?
5.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新中国成立前,用《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建议得到热烈赞同。

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新中国成立了,歌词可以另拟。

毛泽东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过时了吗?我看没有。

我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终于胜利了,但是还是受着帝国主义的包围,不能忘记帝国主义对我们的压迫。

我们要争取中国完全独立解放,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所以还是原词好。


(1)回顾《义勇军进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新中国成立时的国际国内形势,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毛泽东这番讲话的意义。

(2)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今天的国歌,仍然采用《义勇军进行曲》?
6.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开国大典上乐队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

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欢庆新中国的诞生。

54门礼炮齐鸣28响有什么寓意?
四、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图反映的是近代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战争。

这是指的( )
A.渡江战役B.百团大战 C.淮海战役D.台儿庄战役
2.有人说中国民主革命是“从南京到南京”,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北京到北京”。

这两句话中的后一个“南京”和前一个“北京”分别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开国大典
B.《南京条约》的签订、五四运动
C.解放军攻占南京、五四运动
D.鸦片战争、平津战役
3.如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幅浮雕《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

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直接背景是( )
A.三大战役取得重大胜利
B.国民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胜利召开
D.1949 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的国民政府覆灭
4.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

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上上签”。

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

”毛泽东却说:“民意。

”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
A.“天意”注定了蒋介石必然会失败
B.毛泽东因抽到了“上上签”所以最终取得了胜利
C.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根本原因
D.该事情后美国放弃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5.1949 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其主要依据是( )
A.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
B.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二、非选择题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体现了解放战争中某战役的场景。

百万雄师过大江
材料二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1)写出材料一中图片反映的战役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战役的重大意义。

(2)中共中央从哪里出发“进京赶考”的?出发前召开了一次会议,请写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及其主要内容。

(3)当年共产党交出的完美答卷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这份答卷的理解。

参考答案
课前自主学习
一、1.建立新中国 2.1949 3.西柏坡 4.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城市领导乡村农业国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5.政治上思想上
二、1.1949 2.破裂
三、1.三大战役国共北平谈判 2.渡江战役 3.南京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台湾
四、1.1949 2.北平 3.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人阶级工农联盟人民民主专政
临时宪法毛泽东北京公元
五、1.中央人民政府共同纲领周恩来 2.1949 10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新纪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独立自主站起来了和平民主社会主义4.1951 祖国大陆大团结
问题探究
1.(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2)乡村转移到城市,并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

原因:三大战役前,由于敌强我弱,党的工作重心一直在乡村,经过三大战役后,敌我力量发生了根本变化。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中共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占领了北方许多大中城市,民主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问题日趋显得重要。

(3)这次会议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保证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从政治上、思想上作了充分准备,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2.(1)目的:缓兵之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企图划江而治。

(2)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迅速实现和平。

3.主观方面: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建立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等;
客观方面:蒋介石政府政治上孤立、失去民心,军事上军队士气不高,经济上横征暴敛、导致崩溃,还有统治的腐败等。

4.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南京解放后,国民党政权垮台,但国民党残余军队仍在垂死挣扎。

直到新中国成立时,西藏仍未解放。

因此,南京解放后,国民党政权垮台了,但全国并没有完全解放。

5.(1)《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4月,是为促进抗日救亡运动、激发人民群众抗日斗志、鼓舞人民英勇抗战而作。

音乐充满了激情,富于感召力,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曾长时间激励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志。

新中国成立后,在外有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内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任重道远的形势下,这首歌仍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警醒国人要居安思危,激励人们为巩固政权、建设新中国而继续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因而,毛泽东认为还是原词好。

(2)今天,这首歌仍然传递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它时刻鼓舞着炎黄子孙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国家。

其深远意义在于,它让我们不忘历史、保持警醒,即便在和平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年代,仍然要居安思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6.54门礼炮指的是参加第一次政协会议的54个单位,或曰45个单位加特邀人士的9个方面(或小单位),它象征的是中国人民空前的大团结。

28响表示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起,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28年。

课堂检测
1.A
2.C
3.B
4.C
5.B
6.答:(1)渡江战役。

意义:解放南京,标志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2)西柏坡。

名称: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内容: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是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3)答卷:新中国成立。

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以及社会主义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