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语文第六册三(下)第一单元教

一、教材分析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

让孩子们在咱们的引领下,洗澡春风春雨,走进美好的春天;也让咱们走进孩子们的春天,撒播爱的种子,放飞理想的风筝。

本单元围绕“春天”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从不同的侧面展现春天多姿多彩的课文。

《春的颂歌》描画的是一幅春景图:春风轻轻吹,春雨细细下,小草绿了,花儿开了,小鸟歌唱,蜂蝶飞舞------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蓬勃生机,激发人们对春天的酷爱;《风筝》写的是春天里一群孩子放风筝的情景,极富童趣和寓意;《美丽的槐乡》生动地描述了春天里别样的槐乡风情,在槐花的怀抱中,孩子们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所给予的一切。

古诗《村居》写的是诗人在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

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

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朝气蓬勃的“乐春图”。

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语文乐园通过“我来试试”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抓重点字来理解词语的方式;通过读句子,了解春天有关事物的特征,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初步感知采用打例如和把事物看成人来写,会使所描述的事物更生动更形象;背诵并书写两条名人名言;读短文,在人物的对话中了解春天的信息,去寻觅春天的脚步,去发现春天的秘密。

在“探讨与发现”中,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口语交际”以“压岁钱”为话题,在口语交际的进程中让学生知道压岁钱怎么用才成心义,帮忙学生从小树立正确消费观和理财观,知道孝顺老人,关心他人。

习作“谁把春天带来了”,继续延伸本单元“春天”话题。

目的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春天写下来。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术
一、会认25个生字,正确读写、积累并理解重点词语。

二、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情感的朗诵课文,默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

3、背诵诗文,摘抄、积累好词佳句。

4、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课文描述的景象,激发学生对春天的酷爱。

还要注意结合插图,运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方式把课文读通、读懂,体会课文中关键句子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好。

在理解内容的同时,积累语言,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取得进一步的提高。

五、培育学生借助工具书独立识字的能力;培育搜集、整合伙料的能力。

六、写一篇作文:谁把春天带来了。

(二)进程与方式: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生活体验,指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充分念书,在体验中读,从而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孩子们在咱们的引领下,洗澡春风春雨,走进美好的春天;也让咱们走进孩子们的春天,撒播爱的种子,放飞理想的风筝。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一、会认25个生字,正确读写、积累并理解重点词语。

二、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情感的朗诵课文,默读课
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

3、掌握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心里活动的写作方式,能对课文中不睬解的地方提问,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四、教学本组课文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本单元要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课文描述的景象,激发学生对春天的酷爱。

还要注意结合插图,运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方式把课文读通、读懂,体会课文中关键句子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好。

在理解内容的同时,积累语言,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取得进一步的提高。

五、单元课时安排。

六、教学进程。

一、春的颂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术
会认本课15个生字,会写其中8个生字,理解“不甘示弱、艳丽、漫山遍野、五彩缤纷、追赶、生趣”等词语。

(二)进程与方式
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够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从而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知道春风给大自然所送来的礼物,了解春天的大体特征,感受春天的神奇美好,激发学生对春天产生酷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春天的大体特征,感受春天的神奇美好。

初步了解课文的构段方式。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春天的知识。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导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指名读课文,看看每一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内容?
二、自由朗诵课文。

(1)、找出不熟悉的字、词做上记号,然后去查字典掌握。

(2)、这篇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采取“总——分——总”的构段方式,以“春风”为主线,按“地上——空中——水中”的顺序来写,展此刻学生眼前的是一幅立体、绚丽多彩的春景图。

3、学习生字、词。

字:wān gān pīxuān
弯曲甘心披上宣传
lín cuìdài zhú
来临清脆带鱼追逐
词语:
不甘示弱:不甘愿显出比他人差。

艳丽:色彩鲜艳美丽。

漫山遍野:山上和田野处处都是,形容很多。

五彩缤纷:各类色彩错杂繁复,形容色彩鲜艳繁多。

追赶:追赶。

生趣:生活的乐趣。

三、作业
一、写生字、词。

二、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温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温习生字、词
二、提出问题。

一、课文是如何描述这美好的春天的?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春风是如何唤醒沉睡的大地的?自由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把你的发现标上记号。

读完后和同桌彼此说一说。

三、全班反馈交流,按照学生回答指导朗诵。

(结合课件)
一、第二自然段(地上转变)
句1:原野上,小轻率先换上鲜绿的新衣……自己的活力。

句2:各类花朵也不甘示弱……紫的、黄的……
二、第三自然段(空中转变)
采用引读的形式,进一步感受春景里的小鸟、蝴蝶、蜜蜂愉快的心情,优美的舞姿。

3、第四自然段(水中转变)
重点指导朗诵句子:清澈的小溪里,小鱼……一会儿像浸在水中的水墨画。

在读中体会小鱼、小蝌蚪无拘无束,无拘无束的心情。

四、总结拓展,升化情感。

一、默读全文,结合插图,想一想春风,给大自然送来了什么?你眼中的春天还有哪些美好的景象?
二、小组交流。

3、背诵有关段落。

4、学习课文把事物当人来写的方式,把你所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写下来。

板书设计:
一、春的颂歌
小草新衣各类花草披上漫山遍野热闹
原野上枝头上小鸟蝴蝶蜜蜂景象
小溪里——小鱼游玩小蝌蚪游戏
教学反思:
二、风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术
会认本课16个生字,会写其中7个生字,理解“翩翩起舞、威武、驾驶、双胞胎”等词语。

(二)进程与方式
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够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从而体会放风筝时孩子们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孩子们放风筝是表达自己的理想,知道童年美好的理想,只有不断去追求才能实现。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朗诵课文,知道孩子们的理想和愿望,明白童年美好的理想。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风筝的知识。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

一、学生说读后的感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槐乡是如何美丽?快读课文。

3、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生字:tóng chěxiàn zā
童扯线扎
(童年)(扯断)(毛线)(扎成)
wǔshào sháo tuō
武哨勺拖
(武术)(哨兵)(汤勺)(拖延)
词语:
威武:力量壮大。

驾驶:操纵使车行使。

双胞胎:同一个胎里两个婴儿,两个人同一胎诞生。

4、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诵感悟
一、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描述了哪些小朋友的风筝,找出描述他们风筝样子的句子,多读几遍。

二、引导学生理解并读好含有“无边的大海和翻腾的波浪”“威武”“翩翩起舞”等词语的句子。

说说自己还会看到如何的景象,想象未来的水兵“我”、飞行员“强强”、昆虫学家“薇薇”、建筑大师“大喜”、音乐家“根子”会是什么样,他们会做些什么?
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课件显示放风筝情景)
如读第三自然段描述“我”和“强强”风筝的样子的句子时,可让学生想象水兵在海上巡逻时和飞行员驾驶飞机在蓝天翱翔时的情景,读出“我”和强强长大誓死捍卫祖国海空的决心和壮志。

朗诵第四自然段描述根子扎风筝的样子的句子后,可让学生想象悦耳风铃还会引来什么?想象是一幅如何的画面?
第五自然段简略地记叙了芳芳别具一格的风筝,可想象芳芳会想些什么?她想好了没有?
最后一自然段可结合“风筝也带着咱们的理想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这句和全文在脑海中浮现孩子们放风筝的画面,闭目想象空中的“风筝图”,体会空中的热闹,体会孩子们的心情,并思考如何才能使咱们的理想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三、个性朗诵(读出孩子们放风筝时快乐的心情)
一、分小组朗诵,比赛朗诵。

二、展示性朗诵。

四、拓展:你想为自己扎一个什么样的风筝?为何?
板书设计:
二、风筝
我的理想:海军——两根飘带样的风筝
强强的理想:飞行员——驾驶舱样的风筝越飞越高
薇薇的理想:昆虫学家——蝴蝶样的风筝越飞越远
大喜的理想:建筑大师——瓦片形的风筝
根子的理想:音乐家——竖琴风筝
教学反思:
3、美丽的槐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术
会认本课18个生字,会写其中10个生字,理解“瑞雪、披散、清亮清亮、清香、大大咧咧”等词语。

(二)进程与方式
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够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并背诵课文。

知道五月槐乡的美丽所在,体会五月槐乡孩子的喜悦和幸福之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课文和想象结合起来,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重点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把课文和想象结合起来,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重点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

一、引导学生图文对照说说看后的感受。

二、槐乡是如何的美丽?快快来读课文吧!
二、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gǎng jiān zībàn xián
岗肩滋拌咸
(山岗)(并肩)(滋味)(搅拌)(咸味)
yóu chǎo zhī máliào
油炒芝麻料
(油菜)(炒饭)(芝麻)(麻木)(材料)
词语:
如:白茫茫美滋滋清亮清亮
白生生甜丝丝大大咧咧
香喷喷披散瑞雪
洋槐:也叫刺槐,落叶乔木,枝上有刺,羽状复叶,花白色,有香气。

瑞雪:应时的好雪。

披散:(头发)散着下垂。

清亮清亮:清澈。

清香:清淡的香味。

大大咧咧:形容随随意便,不在意。

三、作业
一、写生字、词。

二、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温习导入
一、听写生字、词
二、从哪里看出槐乡的景色美?
二、朗诵感悟(利用课文插图)
一、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想一想作者看到槐乡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感受又是如何的?
二、自由朗诵课文二、三自然段,画出描述槐乡景色美的句子。

3、哪些句子描述槐乡的景色美?全班交流并朗诵背诵。

如:“有的槐花抱在一路,像玉雕的圆球,有的。

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

”可结合插图理解“抱、挂满、玉雕的圆球、披散”等词的意思。

体会作者对槐花的喜爱之情。

三、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文句,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展开想象,领悟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情感。

一、如:“五月的槐乡,连风儿打旋窝都香气扑鼻,整个都浸在乡海中”一句中“都”“整个”等词说明槐花开得又浓又艳,整个槐乡被槐花香味包围着,风儿轻轻吹过,把弥漫在空气中的槐花香味吹得很远很远。

二、指名读。

3、齐读。

4、小结:
自渎自悟————品词赏析————想象画面————情感朗诵
五、用这种方式继续学习其他写槐乡景色美的句子。

四、背诵课文
五、拓展
按照本课的写作特点介绍自己的家乡,可以用上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板书设计:
3、美丽的槐乡
洋槐开花,有的……有的……花香——熏醉
五月孩子们,槐花饭待客,小姑娘别着戴着槐花,
小伙子口袋装槐花——满意
教学反思:
古诗朗诵村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术:
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进程与方式:
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情感地背诵这首古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懂这首古诗,通过朗诵感悟想象诗中描画的春天朝气蓬勃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抓住诗中重点的文句,感悟想象诗中描画的春天朝气蓬勃的景象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春天的知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进程:
教学进程:
一、古诗说明
一、诗意描述
《村居》写的是诗人在农村看到的景象。

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兴致勃勃地放风筝。

二、作者简介
高鼎:清朝诗人,以写自然景物见长。

二、要在学生自学生字的基础上,用生字卡片检查指导,使所有学生读准字音。

指导学生读准“莺”“拂”“鸢”“长”
“长”是多音字,此处读“zhǎng”
三、释义,
这首诗的意思是:阳春二月,小草长出了新芽,黄莺鸟在天上飞舞,春烟轻轻擦过河堤边的杨柳,真让人陶醉;念书的孩童下学后早早把家回,赶快凭借东风放风筝。

四、背诵并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古诗朗诵村居
小草——新芽
黄莺鸟——飞舞真让人陶醉
春烟——擦过——杨柳
念书的孩童——回家——放风筝。

语文乐园(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术:
在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同时,积累语言,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培育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进程与方式:
通过量种形式的朗诵,积累语言,培育学生观察力、想象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从而让学生明白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可以发现大自然的许多秘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量种形式的朗诵,积累语言,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让学生明白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可以发现大自然的许多秘密。

课前准备:课件;小黑板;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春天的知识。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词语:
盆地齿轮蜗居林海树冠松针
(1)、学生自由朗诵词语,读准字音。

“齿”是翘舌音;“针”既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和“松”组成“松树”学生不容易读准,要反复多读;“冠”是多音字。

(2)、指名学生说说词语的意思,并谈谈自己是如何弄懂这些词语的意思的。

(3)、多种形式的读。

二、出示朱自清的散文《春》中的描述春天景物的四个句子。

(1)、第一、三、四句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了春天的风、花、雨;第二句则采用拟人的手法描述了春天的小草刚发芽时的样子;四个句子既写出了春天里的风、花、雨、小草的样子,又写得很美,很有诗意。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所见过的春风、春雨、春花、春天的小草,谈谈自己的感受。

(3)、仿照这四个句子,说说春天的树、鸟、水、天等景物,把自己对它们的情感融进去。

(4)、展示学生所写的句子,同时出示有关描述春天的句子,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3、出示书本第11--12页的名言。

(1)、学生自由读几遍,对名言的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

(2)、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记熟背牢。

(3)、指导描红,提示学生注意写字姿势,注意把多笔画的字写清楚,写端正。

如“籍、翼”两字。

(4)、鼓掌读名言。

你还知道其他的名言吗?让学生知道念书的意义。

4、学习短文《桃花开了》。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同桌合作读,交流读懂了什么。

(3)、全班反馈交流,指导朗诵,读出姐姐的顽皮、神秘,读出“我”的好奇、兴奋和激动。

同时让学生明白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可以发现大自然的许多秘密。

(4)、说说自己在春天的感受和发现。

二、探讨与发现。

一、自由读句子。

二、小组交流自己从这些句子中发现了什么。

3、把这些句子放在课文中读读,体会体会。

4、说说自己在春天还发现了什么,和大家一路分享发现的快乐和喜悦。

三、口语交际:压岁钱
一、创设情景,营造自主参与的交际气氛。

课件播放过春节的热闹场面,说说过春节时人们的心情,自己是如何过的。

二、谈话导入:你得没取得压岁钱?谁给的?怎么用的?
3、引导学生看图,依照口语交际的要求,想一想怎么安排自己的压岁钱。

4、全班交流、评议。

第二课时
习作:谁把春天带来了
一、导入。

本单元咱们结识了一名很可爱的朋友,它就是——春天。

大家说得真好,不仅说清了春天里的景象,而且说得很具体、很生动。

那这节课,咱们来写一写“谁把春天带来了”,愿意吗?
二、观察思考,尝试习作。

一、读提示要求:(小黑板出示)
(1)你可以给习作另外取题目。

(2)想一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3)把自己最喜欢的部份写详细些,其余部份可以简略地写。

(4)抓住春天的特点,突出春天的美好。

(5)可以用上讲义中提供的词语和句子。

二、学生习作。

三、欣赏评议,交流习作。

百度文库-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老师选取学生出色作文片段二到三例一路赏析)
一、学生念作文片段。

二、思考:
(1)你感觉作文片段中哪个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
(2)片段中哪几句话让你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3)还有什么地方你感觉修改一下会更好?
四、继续“习作”
学生习作,教师指导。

五、小结
课后,同窗们继续认真完成这篇习作,到时比一比,看谁写的作文最好,最能突出春天的美好。

教学反思: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