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运用元认知策略提高教学智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如何运用元认知策略提高教学智慧
元认知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策略,同样地,作为教师,我们也可以通过元认知不断提高教学智慧。

研究表明,元认知和认知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培养习得的。

之前几篇文章谈过元认知,这里还是再强调一下元认知的含义,元认知是以提高学习能力为目标,对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监控。

通俗来讲,元认知就是对个人认知能力的全面了解和调控。

学习者通过元认知来了解、检验、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组成,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也就是对认知本身的认知。

就我个人成长经历而言,自参加工作以来,我试图追求完美呈现每一节课,总会思考如何上好一节课,并且能够反思自己的课堂,虽说不是每节课都这样详细的反思,但是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其实这就是元认知。

老师们需要发展自己的元认知,提高课堂实践能力。

老师们如果运用元认知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逐渐改善执行功能、高阶思维和自我调节能力,同时,通过发展元认知能力,我们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当下的教学任务上,选择工作任务所需的认知资产,并监控我们所取得的教学成就,以明确如何改进教学。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研究报告《为了生活和工作的学习》将21世纪的能力归纳为三个领域:认知能力(思考与推理)、自我能力(调节个人的行为和情绪以达成目标)和人际能力(涉及他人,需要考虑别人的立场)。

可见,教师的元认知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在教坛上能走多高、多远。

生活中,每一个成功的人士都发展了自己强大的元认知能力,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全世界都会给他让路。

作为一线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如果具备并运用元认知策略,就会加速自身业务成长,尽快脱离“小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甚至专家型教师。

很难想象,一个随波逐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被动工作模式下的教师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被动模式下的教师,恐怕直到退休还是“小白二为了尽快脱离“小白”,我们不妨运用元认知策略,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

1、在备课时,我们不妨问自己这些问题: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我需要设计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才能更利于学科素养的发展?如何在旧知基础上生成新知?我应该提醒学生激活哪些元认知策略和认知资产来充分利用元认知策略进行学习?
2、在上课时,我们可以运用下面的问题来监控学生的学习,把我自己的课堂:这节课是否按照预设生成的?如果没有,我为什么偏离了预设?课堂节奏是否张弛有度?如何让那些已经掌握了新知识的学生积极参与我的课堂?还有哪些知识令学生产生困惑?在师生互动中产生了哪些超出预设的意外生成问题?我处理的好吗?今后教学过程中,我该如何抓住意外生成问题?
3、在课后反思时,我们不妨回顾以下问题:课堂练习和反馈能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新内容吗?是否需要给部分学生额外的指导?下次再上这节课,我将做何调整?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本节课的重点突出了吗?难点突破了吗?学生学科思维得到发展了吗?存不存在让学生机械记忆知识?
以上问题就是元认知教学的核心,也可以持续监控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的核心。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通过这些策略,有助于使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大脑”高效集中在当前的任务上。

如果一位教师,长此以往,坚持元认知,就会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思路、方法、策略,从而不断增强教学实践智慧,课堂教学能力就会得以提升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