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
B 汽油挥发
C 蜡烛燃烧
D 矿石粉碎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红磷
B 木炭
C 铁丝
D 硫粉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读取液体体积
C 点燃酒精灯
D 过滤
5、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
B 碘酒
C 蒸馏水
D 石灰石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两个氢分子:2H
B 三个氮原子:3N
C 一个镁离子:Mg +2
D 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Na 2 O -2
8、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 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2:1
C 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 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能溶解所有物质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 氮气用作保护气
B 氢气用作燃料
C 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D 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10、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B 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
D 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 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D 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
1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H 2 O → O 2
B CO 2 → H 2 CO 3
C Fe 2 O 3 → FeCl 2
D CuSO 4 → Cu(OH) 2
1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 t 2℃时,将 50 g 甲物质加入 100 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150 g
C 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 将 t 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 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1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Cl(Na 2 CO 3 )加入适量的 Ca(OH) 2 溶液,过滤
B CaO(CaCO 3 )加水溶解,过滤
C CO 2 (CO)通入氧气,点燃
D CuSO 4 溶液(H 2 SO 4 )加足量氧化铜粉末,过滤
15、向一定质量的 AgNO 3 和 Cu(NO 3 ) 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过程中,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溶液中的溶质有 2 种
B c 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 d 点,溶液中的溶质为 Fe(NO 3 ) 2
D e 点,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只含有 2 种金属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16、用化学符号表示:
(1)2 个氢原子_____;
(2)3 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
(3)4 个硝酸根离子_____;
(4)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_____。

1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米饭、馒头能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_。

(2)日常生活中鉴别羊毛线和棉线的方法是_____。

(3)“84 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
的化合价为_____。

(4)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_____。

18、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

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和天然气。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
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在高温下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


研究发现 NH 3 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

NH 3 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19、 A、B、C、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
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A、B、C 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且 B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 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

则 A 的化学式为_____,B
转化为 C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三、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20、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

(4)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可用 E 装置收集氢气的原因是_____。

2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实验后,小明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_____。

(2)废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

(3)为了科学处理废液,同学们对废液的成分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还含有哪些物质?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废液中含有碳酸钠
取上述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废液中还含有
氢氧化钠
实验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

四、计算题(共 5 分)
22、为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称取 20 g
该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 50 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
物质的总质量为 698 g。

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解析: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20 g + 50 g 698 g = 02 g
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 x
Zn + H 2 SO 4 = ZnSO 4 +H 2 ↑
65 2
x 02 g
65 / 2 = x / 02 g
x = 65 g
则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20 g 65 g) / 20 g × 100% =675%
答: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6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