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医学】中山大学2003级5年制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肺 E.肾 √ 解析: 19. 假性神经递质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是 (分数:1.00) A.干扰脑的能量代谢 B.干扰脑细胞膜的功能 C.引起血浆氨基酸失衡 D.竞争性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功能 √ E.使脑细胞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解析: 20. DIC 引起的贫血属于: (分数:1.00) A.失血性贫血 B.中毒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 解析: 21.下列哪项因素不是直接引起 DIC 出血的原因: (分数:1.00) A.血小板大量消耗 B.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C.FDP 的作用 D.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下降 √ E.继发性纤溶亢进 解析: 22. 关于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区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分数:1.00) A.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的过程,细胞坏死则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B.细胞凋亡时,DNA 片断化,电泳呈“梯”状;细胞坏死时,DNA 弥散性降解,电泳呈均一片状 C.细胞凋亡时,胞膜及细胞器相对完整;细胞坏死时,细胞结构全面溶解 D.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的合成,细胞坏死过程中无新蛋白的合成 E.细胞凋亡时局部有炎症反应,细胞坏死时局部无炎症反应 √ 解析: 23. 下列哪种疾病发热时心率增加与体温升高水平不相适应? (分数:1.00) A.鼠疫 B.霍乱 C.伤寒 √ D.大叶性肺炎 E.流感 解析: 24. 下列哪项因素参与了应激性溃疡的发病? (分数:1.00) A.高容量性高钠血症 B.水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 D.代谢性碱中毒
二、 名词解释(4 分/每题,共 20 分):(总题数:5,分数:20.00)
31.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32.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33.Hypotonic dehydration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__ 正确答案:() 解析: 34.BE (base excess)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35. DIC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血压下降,导致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减少。 (2)肾后性肾衰是由于尿路梗阻引起肾小球囊内压增加,当囊内压和血浆胶渗压之和超过肾小球毛细血管 压时,肾小球有效滤过压也可降到零。同时尿路梗阻、肾盂积水、肾间质压明显升高,也压迫肾皮质和血 管,引起肾缺血和肾萎缩。 2.肾血管收缩 (4 分) 在全身血容量降低、肾缺血时,引起肾入球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重新分配。特别是皮质肾单位的入球动脉 收缩。入球动脉收缩可先于全身血管收缩,而且比较持久,当血压恢复后,入球动脉痉挛仍然维持,所以 动脉血压不能反映肾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入球动脉收缩的后果是影响 GFR 以及相应肾单位的肾小管缺血, 是肾前性急性肾衰和肾性急性肾衰的早期的主要发病机制。 入球动脉痉挛、肾皮质血管阻力增加的机制与许多体液因素有关: (1)体内儿茶酚胺增加:临床上休克或创伤引起的急性肾衰,体内儿茶酚胺浓度急剧增加。 (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缺血时肾灌注压降低,刺激近球细胞分泌肾素。使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血管紧张素Ⅱ(AT-Ⅱ)增加,引起肾入球动脉痉挛,即通过管球的反馈调节机制而导致 GFR 降低。 (3)前列腺素产生减少:肾是产生前列腺素的主要器官,许多实验证明前列腺素与急性肾衰有密切关系 。 3.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4 分) 肾是高血流量器官,约占心输出量的 1/4,肾从血液中取得的氧,主要供肾小管重吸收之用,肾是对缺血 最敏感的器官之一,当恢复肾灌注时,可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导致更严重的损伤。所以急性肾衰更常发生 于休克复苏之后。 肾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可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内皮细胞肿胀,管腔狭窄,严重时引起血管阻塞,造成 无复流(noreflow)现象。氧自由基也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浓缩,血液粘滞度升高,血细胞阻塞等血液流 变学改变,这些均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再灌注损伤也造成钙内流增多,钙超载使线粒体内钙聚集和功能 障碍,并进一步促进黄嘌呤氧化酶的生成,导致更多的氧自由基产生以及激活磷脂酶,水解膜磷脂,造成 细胞进一步损伤和加重肾灌注障碍。) 解析: 39.试述急性肺损伤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机制(12 分) (分数:1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急性肺损伤可直接导致肺泡- 毛细血管膜损伤和通透性增高或通过激活中性粒细胞 和血小板,释放体液介质,间接导致肺泡毛细血管膜炎症和损伤(4 分)。由此形成的肺水肿和透明膜可导致弥散障碍;肺不张、支气 管阻塞和支 气管痉挛的发生导致功能性分流;而微血栓形成和肺血管收缩可导致死腔样通气(6 分)。肺 弥散障碍、 功能性分流和死腔样通气均使 PaO2↓,导致 I 型呼衰;极端严重者,由于肺部病变广泛,肺总 通气量减少 ,可发生 II 型呼衰(2 分)。 ) 解析: 40. 简述休克Ⅰ期微循环的改变及其代偿意义(10 分)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微循环的改变:小血管收缩或痉挛,真毛细血管关闭,血液通过直接通路和动静脉吻合支回流,使组织灌流减少,出现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的情况。(3 分) 代偿意义: ①自我输血 由于容量血管中的肌性微静脉和小静脉收缩,以及肝脏“储血库”的动员,可使回心血量迅速增加,为心 输出量的增加提供了保障。(2 分) ②自我输液 由于毛细血管前阻力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较毛细血管后 阻力高,故前阻力增加更明显,使进入毛细血管内 的血流减少,流体静压随之下降,有利于组织液回流而增加回心血量。(2 分) ③血液重新分布 由于不同器官的血管 α 受体密度不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亦各异。腹腔内脏及皮肤血管因 α 受体密度 高, 对儿茶酚胺敏感性强而收缩明显;心、脑血管则因 α 受体密度低而无明显改变,其中冠脉可因 β 受体的 作 用而出现舒张反应。(3 分) ) 解析:
三、 问答(共 50 分):(总题数:5,分数:50.00)
36.简述血氨增高引起脑内神经递质的改变及其原因(8 分) (分数:8.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氨清除不足(5 分):尿素合成减少(4 分), 肠氨直接进入血液(1 分) ②氨来源过多(3 分):肠源性(1.5 分),肾源性(1 分),其他(0.5 分) ) 解析: 37.心肌肥大的不平衡生长为何引发心力衰竭(8 分) (分数:8.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压力负荷过重引起心肌肥大,肥大心肌的不平衡生长引发心衰的机制如下: ①心肌交感神经分布密度下降,心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下降 1.5 分。 ②心肌线粒体数目增加不足,心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水平下降 1.5 分 ③心肌毛细血管数增加不足,微循环灌流不良 1.5 分。 ④心肌肌球蛋白 ATP 酶活性下降 1.5 分。 ⑤胞外 Ca2+ 内流和肌浆网 Ca2+ 释放异常 1.5 分。(机动 0.5 分) ) 解析: 38.试述休克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12 分) (分数:1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休克时肾缺血是急性肾衰初期的主要发病机制,造成肾缺血主要与肾灌注压降低、肾血管收 缩和肾的再灌注损伤有关。 1、肾灌注压下降(4 分) 肾灌注压降低受全身血压的影响很大,因为肾动脉粗、短,几乎呈直角与腹主动脉相连,所以全身血压的 变化,立刻影响肾灌注压。在缺血时,全身血流重分布,肾是最早受影响的器官。 (1)肾前性肾衰全身动脉血压常低于 6.7kPa,肾动脉血压一般相当全身动脉血压的 60%,肾小球毛细血管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 D.动-静脉氧差减小 E.静脉血氧分压降低 解析: 2. 急性缺氧引起的血管效应是 (分数:1.00) A.冠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 B.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 C.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扩张 D.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 √ E.冠脉收缩、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 解析: 3.在呼吸衰竭导致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机制中最重要的是 (分数:1.00) A.肾器质性损伤 B.肾血管反射性痉挛收缩 √ C.心力衰竭 D.休克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解析: 4. 下列哪项与再灌注时钙超载的发生无关 (分数:1.00) A.Na+/Ca2+ 交换加强 B.Na+ /H+交换加强 C.儿茶酚胺升高 D.细胞膜外板与糖被膜分离 E.钙泵功能加强 √ 解析: 5. 最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器官是 (分数:1.00) A.肝 B.肺 C.肾 D.心 √ E.胃肠道 解析: 6. 慢性肾功能不全时,最能反映肾功能的指标是: (分数:1.00) A.血浆尿素氮
C.心肌梗死 √ D.脚气病(VitB1 缺乏) E.动-静脉瘘 解析: 13. 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右室前负荷增大 (分数:1.00) A.肺动脉高压 B.肺动脉栓塞 C.室间隔缺损 √ D.心肌炎 E.肺动脉瓣狭窄 解析: 14. 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收缩性减弱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分数:1.00) A.ATP 生成减少 B.心肌细胞死亡 C.肌钙蛋白与 Ca2+ 结合障碍 D.肌浆网 Ca2+摄取能力降低 √ E.Ca2+ 复位延迟 解析: 15.下列哪项不宜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分数:1.00) A.心跳停止 √ B.自主呼吸停止 C.脑电波消失 D.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E.不可逆性深昏迷 解析: 16. 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最主要的代偿方式是 (分数:1.00) A.细胞外液缓冲 B.呼吸代偿 √ C.细胞内液缓冲 D.肾脏代偿 E.骨骼代偿 解析: 17.血气分析测定结果为 PaCO2 降低,同时伴有 HCO3-升高,可诊断为 (分数:1.00) A.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 解析: 18. 失血性休克早期,最易受损的器官是: (分数:1.00) A.心 B.肝 C.脑
精 品 医 学 试 卷
中山大学 2003 级 5 年制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单项选择(1 分/每题,共 30 分。每一选题都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选择结果涂在相应
的答题卡上,否则为无效选择):(总题数:30,分数:30.00)
1.支气管哮喘引起的缺氧中下列哪一项血氧指标变化不存在 (分数:1.00)
E.呼吸性酸中毒 解析: 25. 全身适应综合征的哪个时期,体内肾上腺素水平最高? (分数:1.00)
A.警觉期 √ B.反应期 C.抵抗期 D.衰竭期 解析: 26. 发热激活物的主要作用是 (分数:1.00) A.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B.引起产热增加 C.激活单核细胞 D.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 √ E.激活中性粒细胞 解析: 27. 应激时机体最突出的表现为: (分数:1.00) A.免疫功能增强 B.造血功能增强 C.消化功能减弱 D.泌尿生殖功能障碍 E.神经-内分泌反应 √ 解析: 28. 急性肾功能不全多尿期,多尿的发生机制是: (分数:1.00) A.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B.新生肾小管功能不成熟 √ C.近曲小管功能障碍 D.远曲小管功能障碍 E.原尿回漏减少 解析: 29.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 (分数:1.00) A.病因的强度 B.是否存在诱因 C.机体的抵抗力 D.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 √ 解析: 30. 下列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中最常见的是 (分数:1.00) A.镇静药使用不当 B.便秘 C.消化道出血 √ D.感染 E.低血糖 解析:
B.血浆尿素氨 C.血浆肌酐 D.高血钾 E.肌酐清除率 √ 解析: 7. 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病的中心环节是: (分数:1.00) A.肾小管原尿反流 B.肾小管阻塞 C.肾毛细血管内凝血 D.GFR 降低 √ E.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 解析: 8. 高热患者易发生 (分数:1.00)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 √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 C.等容量性低钠血症 D.等容量性高钠血 E.等渗性脱水 解析: 9.严重缺钾可导致 (分数:1.00)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酸中毒 解析: 10. 高钙血症对机体的影响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分数:1.00) A.肾小管损害 B.异位钙化 C.心肌传导性降低 D.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E.心肌兴奋性升高 √ 解析: 11. 心力衰竭最特征性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 (分数:1.00) A.肺动脉循环充血 B.动脉血压下降 C. 心输出降低 √ D.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大 E.体循环静脉淤血 解析: 12.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低输出量性心衰 (分数:1.00) A.甲亢症 B.严重贫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