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糯2号生育特点及丰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玉糯2号生育特点及丰产栽培技术
摘要通过3a的试种、示范,苏玉糯2号表现突出,产量高、质量好。

在此就该品种的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做详细介绍,从而为该品种在舟山市的大力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苏玉糯2号;生育特点;丰产;栽培技术
近年来,我们从国内外引进了一批鲜食糯玉米品种,分析2004~2006年3a 间的试种、示范情况,苏玉糯2号表现突出,不仅早熟性好,产量高,而且口感风味佳,成熟整齐,十分适宜舟山市种植。

现将该品种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产量表现
2005年春、秋两季小区试验,鲜穗平均产量分别为10.38t/hm2、10.85t/hm2,比苏玉糯1号增产12.5%和16.1%。

苏玉糯2号在生产示范中有较好的丰产性,2005年春季在舟山市农科所基地0.5hm2高产示范田,平均产量达11.44 t/hm2;2006年秋季定海区马岙镇安伟科农户种植0.2hm2,产量为11.93t/hm2。

2生育特点
2.1生育期短
在我市春季4月12日播种育苗(覆盖地膜),4月17日出苗,4月29日露地移栽,抽雄期6月24日,鲜穗采收7月15日,播种至采收94d,比苏玉糯1号早4d。

秋季8月23日直播,出苗8月27日,抽雄期10月10日,鲜穗采收11月16日,
播种至采收85d,比苏玉糯1号早4d。

苏玉糯2号属生育期短、早熟性好的早熟品种。

2.2株型紧凑,果穗美观
苏玉糯2号生长整齐,采收期较一致;株型紧凑,株高、穗位高适中;果穗长锥型,秃尖少,外形美观;对玉米螟抗性强。

秋季在栽培密度 5.1万株/hm2下,株高168.0cm,穗位高58.1cm,穗长17.7cm,穗粗4.6cm,秃尖1.0cm,穗行数13.8行,行粒数34.1粒,千粒重320g,单穗鲜重241.0g,比苏玉糯1号增加13.6%。

2.3品质优良
苏玉糯2号籽粒乳白,皮薄,色泽佳,排列密而整齐,商品性好;蒸熟时有香味,糯性好,口感佳。

3栽培技术
3.1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选择地势高、土层深厚、地力较肥、排灌通畅的砂壤土或壤土种植。

要施足基肥,结合深耕,施入腐熟好的有机肥30~45t/hm2,耕后耙平,于播种或移栽前精细整地,并在穴间行内施入氮磷钾复合肥600~750kg/hm2。

要求整地做到土壤疏松平整,墒情均匀良好。

3.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宜在土壤5cm以上土温稳定通过12℃时播种,本地区春播3月底至4月中旬,欲提早上市,必须采用地膜、拱棚覆盖措施。

秋播7月底至8月上旬,暖秋年份可推迟到8月20日左右。

育苗移栽,苗龄以3~4叶为宜。

采用宽窄行种植,适宜密度4.8~5.25万株/hm2,春播宜稀,秋播宜密,定植后每穴留1株。

畦宽(连沟)1.2m,每畦种2行,宽行距90cm,窄行距30cm,株距30cm。

糯玉米必须隔离种植,以免串粉影响食用品质,一般隔离范围要求在400m 以上;如采用时差隔离,要求花期与其他类型玉米花期至少相差20d以上。

3.3早施追肥,加强管理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要及早追肥,早施重施攻穗肥。

追肥过程中氮肥的施用要做到“前促、中控、后重”,即苗肥促,拔节肥控,穗肥重。

早施苗肥,选在五叶期,采用大苗少施、小苗弱苗偏施的方法,施尿素150kg/hm2,秋季若天旱可加水浇施,促进幼苗平衡生长。

待长到喇叭口,大约9~10 张可见叶时,早施、重施攻穗肥,要掌握在株旁10~15cm处开沟深施,施尿素120~150kg/hm2加氮磷钾复合肥240~300kg/hm2。

同时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培土并浇水,做到以水调肥。

水分管理上,苗期注意防涝防渍,中后期防干旱。

3.4科学用药,防治病虫
玉米主要有苗期地下害虫、中后期螟虫和蚜虫,以及大小斑病、锈病等,要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如生物类农药进行防治。

可在整地做畦时,用好年冬或护地净颗粒剂毒土法均匀撒施来防治苗期地下害虫,也可在播种后2d内,用辛硫磷或毒丝本加除草剂施田补或乙草胺对水喷洒畦面,一次性达到治虫除草的目的。

防治中后期玉米螟,可用阿维菌素、Bt或灭幼脲,第一次在大喇叭口期对水灌心,第二次在吐丝期喷在果穗位上,兼治蚜虫可用吡虫啉。

对玉米大小斑病可选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代森锰锌,防治锈病可选用福星、仙生、粉锈宁等农药。

注意鲜果穗采收前15d应停止用药。

3.5适时收获,确保品质
鲜食糯玉米采收期要求比较严格,春季一般吐丝授粉后20~25d采收,秋季则需间隔25~35d。

要适时收获,以确保鲜食玉米的品质和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