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其内涵可以从精神、物质、制度和活动形式四个层面进行解读。

汲取其合理成分,可为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古代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明道传道”“发扬学术”的办学宗旨和“德育为本,修身为要;心忧天下,忠勇报国”的教育理念。

书院大儒朱熹曾言:“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

”(朱熹《朱子全书》)简言之,书院的精神文化是知识追求与价值关怀的完美统一。

因此,当前大学或可借鉴传统书院的精神文化,坚守德育为先的理念,从思想上将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注重知识的同时追求学生人格的完善。

书院选址体现着体验感悟的治学精神,书院建筑布局体现着传道授业的理想追求,书院景观体现着修身济世的远大志向,而传统书院物质文化可弥补当前大学校园建设的不足。

比如,大学的选址要兼顾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努力营造浓郁的建筑文化氛围;借鉴书院“中轴线”的设计原则,凸显图书馆和教学楼的中心地位,从而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要任务和学校的主要功能;校园景观设计中,多种植梅兰竹菊等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尽量给学生创造环境幽雅和人文情怀兼具的场景等。

书院由德行“足为多士模范”的“山长”主持教学、引领学术,参与管理者多从生徒中选择品行端正、学业优秀者。

根据学生主体需要和内在潜能制定师生共同遵守的学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般包括:揭示、学则、学约等。

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学规是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内容涵盖阅读目的、进德立品、修身养性、阅读技法等方面。

针对当代高校的制度文化困境,我们应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采用积极地“劝谕式”话语,制度设计应以师生发展为本,达成刚柔并济的管理。

书院主要有三种活动形式。

讲会指大家集中共同探讨,平等开展学术交流和争鸣,有问题可当面请教老师。

而公元113年,朱熹专程从福建崇安去访问湖南岳麓书院的张栻,则开创了中国书院史上不同学派之间会讲的先河。

书院山长还经常带领生徒离开课堂去游历,“绝其尘香,存其道气”,使生徒“聆清幽之胜,踵明贤之迹,兴尚友之思”,强化社会责任感。

以此为鉴,高校教学应运用启发式、探究式、问题式等方法;在学术交流中应直面问题,客观公正地评价;师生关系要平等和谐,形成尊师重道、敬业爱生的氛围。

(摘编自《传统书院文化的基本维度及其当代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院作为历史上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教育组织,独具特色,有当代借鉴的合理性。

B.传统书院的教育理念与古代圣贤教人为学之意相合,把德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C.书院的物质文化体现着治学精神、理想追求、远大志向,表现出很强的人文情怀。

D.朱熹跨省访问不同学派的名师,通过讲会的形式平等开展学术交流,共同探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总后分,论述了传统书院文化的基本维度及其当代价值,论证结构清晰。

B.二至五段分别论述传统书院在精神、物质、制度和活动形式等内涵的合理之处。

C.文章就传统书院的物质和行为文化分别从三方面分析,均采用例证法、引证法。

D.二至五段介绍传统书院的文化价值和管理特色,为高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借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高校在选址、建筑布局和景观设计方面因重视文化氛围,所以注重人文情怀。

B.书院注重师生发展,尤其注重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据此制定了学则、学规等。

C.书院不仅在课堂内进行自由平等的交流,还经常由山长带领生徒们走出课堂游历。

D.传统书院是由学生承担管理责任,当代高校也可借鉴此形式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下列小题。

材料一:
电子竞技(ElectronicSports)就是电子游戏比赛达到“竞技”层面的体育项目。

电子竞技运动就是利用电子设备作为运动器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对抗运动。

通过运动,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心眼四肢协调能力和意志力,培养团队精神。

电子竞技也是一种职业,和棋艺等非电子游戏比赛类似,2003年11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将电子竞技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竞赛项。

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改批为第78个正式体育竞赛项。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摘编东方体育《直播观看人数破亿是否代表电子竞技走向世界呢?》)
材料三:
电子竞技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方向,或者拥有巨大的潜力,它所面向的需求人群,是年龄介乎16至28岁的年轻人士,而我国的年轻一代,占据着国内的大部分人口。

拥有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个新兴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

积极推广电子竞技,具有双重意义,首先是能够形成庞大的产业链条,创造经济增长点,第二个方面,就是带动地区或者国家的经济转型,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高耗能,高污染,同时也符合新时代的节能环保的倡议。

电子竞技是基于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软硬件为器械进行的体育对抗活动。

现今主要的竞技平台有类似于个人计算机、XBOX、PS2等硬件,其中个人计算机是最为广泛的竞技平台,能够兼容更多的竞技内容。

但是我国的电脑普及率还十分低。

如果能够大力发展这项新兴的竞技体育活动,能够反向推动电脑硬件的销量,和周边硬件的需求。

在韩国,电子竞技明星,能够享受与足球明星同等的待遇,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尊重和肯定。

韩国众多企业也开设了全球知名的WCG(世界电子竞技大赛)赛事,并通过整合通信,网络,电子设备等厂商资源,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使基于硬件设备的体育竞技,形成了影响世界的一项盛事。

该赛事的理念是“Beyondthegame”,也就是超越游戏。

WCG给所有关注此赛事的观众,传达了这样一个理念“超越比赛,超越自己,为队友,为对手喝彩”。

通过比赛,传达理念的构想,给社会的意识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提高人们的思想高度和个人修养,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具有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筚路蓝缕”我国的电竞之路》)
材料四:
现今电子竞技的发展处于一个转变期,从新生期转变为成长期阶段,由于电子竞技的发展基础比较薄弱,也没有太多的先例可以参考,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中,电子竞技界出现世界级赛事解体、实力雄厚的俱乐部解散、选手被拖欠薪金、赞助商短缺等问题。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个新兴的产业,也成为阻碍这个体育赛事向外扩展、影响世界的因素。

纵使电子竞技周边产业具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如果电子竞技找不到正确的发展路向,最终会走向衰落。

(摘编自《对中国电竞发展前景的担忧》)
1.下列关于“电子竞技”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子竞技”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成为正式体育竞赛项,因此,“电子竞技”成为了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

B.“电子竞技”作为一种智力对抗运动,是以电子设备作为运动器械进行的。

C.通过“电子竞技”,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意志力。

D.和棋艺等非电子游戏比赛类似,“电子竞技”也是一种职业。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随着时间变化观赛人数在逐渐增多的数据很好地支撑了材料三中关于电子竞技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的表述。

B.材料三中通过中韩电竞产业对比,说明了我国电竞产业还具有很大的潜力,还拥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C.如果能够很好地推动电脑硬件的销量,和周边硬件的需求,就能够促进电子竞技这一新兴经济行业。

D.即使电子竞技周边产业具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条件,但只要电子竞技找不到正确的发展路向,它最终就会走向衰落。

3.我国怎样才能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电竞行业”?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去姥姥家的路上
于心亮
那一回,我去姥姥家,眼里噙着泪水,想哭。

路很远,虽然身后拖个小影子,默不作声地跟着我,可是我很孤单。

口渴了,瞧见路边有个菜园子,菜园里种着水萝卜、西红柿,还有黄瓜。

我想进去摘个吃,脚都迈进菜园里了,可看看四周,想一想,又退了回来。

此时,来了个大叔,问我:“小孩,你怎么不摘了?”
我说:“主人不在,我不能摘。


大叔就笑了,说:“不碍事的,孩子,跟我来吧。

”没想到,大叔就是菜园的主人,他摘了一根黄瓜和一个西红柿给我。

我谢了大叔,一边吃一边走,心里充满了快乐。

因此,当一只小花狗追着咬我的时候,我也没气恼,而是从衣兜里掏出个饼干扔给它。

小狗吃了饼干,朝我摇着尾巴,还跟上了我,撵也撵不走。

就这样,小狗跟着我来到姥姥家。

我见到姥姥,扑进她怀里。

原打算哭的,可不知为什么,又哭不出来了。

姥姥抚摸着我的头,她看到了小狗,问我:“你养的小狗?”
我说:“路上捡的。


姥姥说:“不是咱养的小狗,咱可不能要,回去的路上,要记着还给人家。


我说:“要是找不到主人,怎么办?”姥姥说:“好好打听打听,肯定有主人。


我一边逗小狗玩儿,一边回答姥姥的问话,好脾气地说我妈挺好的,我爸挺好的,家里的老母猪也都挺好的,八只小母鸡也下蛋了,三只小燕子也孵出来了……
姥姥给我烙了葱花油饼,把我喂得饱饱的,把小花狗也喂得饱饱的。

我吃饱了,就去街上玩儿,撞上了村里最顽皮的几个小孩,他们很欺生。

这一次我有小花狗壮胆,见到那几个孩子对我不太友善,它就“汪汪汪”地叫着跳着高儿来保护我。

那几个小孩没敢来欺负我,相反,他们还跟我交上了朋友。

我们在一块玩儿,他们说要去果园里偷桃子。

我摇摇头说不去。

他们说看果园的老头儿是个聋子,腿也瘸,肯定追不上我们的……
我依旧摇头说不去。

他们问你怕挨揍吗?我说不怕。

他们问那为什么不去?我说不为什么,反正……我就是不去!
后来他们要回家了。

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我也想回家了。

姥姥从杏树上摘了几个杏,装到我衣兜里,说:“瞧见菜园里的大叔,送给人家尝尝。


我告别姥姥,带着小花狗走在回家的路上。

我很快乐,看着蓝蓝的天和白白的云,我的笑声伴随着小花狗梅花形的爪印开满了回家的小路……
走到捡小花狗的地方,我就打听狗是谁家的。

有人就给我做了指点。

我带着小花狗朝指点的地方走去,果然有个老爷爷正在四处找小花狗。

我说了事情经过,老爷爷拍拍我的头,说我是好孩子。

我要走了,老爷爷叫住我。

他家的苇箔上晒着咸鱼干,老爷爷就捡了一串咸鱼干给我。

我连忙拒绝,说不要。

老爷爷笑着说:“拿着吧孩子,这不是给你的,是给你家大人的。

”我道了谢,跟老爷爷和他身旁的小花狗说再见。

我继续往回走,又经过菜园,见着那个大叔,我就大声喊他。

大叔问我:“孩子,你又渴了吗?”我说:“不渴,我姥姥让我送您几个杏。

”大叔尝了杏,很开心地说:“杏真甜,好吃!”
我要走了。

大叔叫住我,让我等等。

大叔拿镰刀割了一捆韭菜给我。

我赶忙拒绝,说不要。

大叔笑着说:“拿着吧孩子,这是感谢你家大人的!”
就这样,我左手提着一串咸鱼干,右手提着一捆韭莱,一路飞奔着往家跑。

我瞧见了村庄,瞧见了胡同,瞧见了那两扇黑色的大敞开着的街门……
此时,我的眼里,突然充满了泪水。

我哭泣着冲进村庄,冲进胡同,冲进敞开着的街门,冲向妈妈温暖的怀抱……
我一边流泪一边说:“妈妈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随便拿别人家的东西了。


妈妈的眼里虽然也有了泪水,但同时增添了欣慰的笑容。

妈妈抚摸着我的小手说:“儿啊,你要记住人家的好!”
我的小手肿着,那是去姥姥家之前,妈妈拿笤帚疙瘩打的。

此时,也不太疼了。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顶是
A.姥姥应该察觉出了“我”的异常,从她询问“我”家里的事可以看出她对“我”的关心。

B.在描写“我”想进菜园摘东西吃时,小说写道“可看看四周,想一想,又退了回来”,用动作描写,表现出“我”怕挨打的心理。

C.小说善设伏笔,前后照应。

在讲述“我”与大叔、老爷爷的故事等情节安排安排上,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D.小说中的人物虽然没有姓名,但仍具有代表性,表现了乡村邻里关系的淳朴。

2.小说多次写到“哭泣”“泪水”这样的字眼,请结合小说分析其作用。

3.这篇小说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请举例分析。

4、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①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

冤酷日深,艰辛历尽。

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

奈天不佑我,钟虐明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

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
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②无一日焉。

致慈君托迹于空门
..,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

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③,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

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

淳之身,
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

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④,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
..慈惠,千古所难。

大恩未酬,令人痛绝。

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

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

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

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

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

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

勿悲
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

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

寒食、盂兰
..,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则吾愿毕矣。

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

语无伦次,将死言善。

痛哉痛哉!
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

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

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

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

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

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 ①夏完淳:14岁随父亲及师父参加抗清活动,父亲殉国后,他又佐吴易在太湖起义。

顺治四年七月被捕,九月就义,年仅17岁。

本文是他在南京狱中写给嫡母的诀别信。

②菽水之养:《礼记·檀弓下》云“啜菽饮水尽其欢,斯谓之孝”。

后世以菽水之养代指贫家对父母的供养。

③九京:本指晋国贵族的墓地,后来泛指墓地。

④推干就湿:把床上干处让给幼儿,自己睡在湿处。

指母亲抚育子女的辛劳。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
B.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
不肯舍
C.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
D.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空门,佛教以空为入道之门,故称佛法为“空门”,后泛指佛家。

B.嫡母,妾之子女对父之正妻的称呼。

C.结褵,系上佩巾,古代嫁女的一种仪式,在文中指结婚。

D.盂兰,又称中元节,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

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完淳在临刑前为“不得以身报母”而深感悲痛,为家中“八口”的生计问题而深感忧虑,但他又认为自己是为节义而死,是死得其所的。

B.夏完淳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叮嘱母亲“万勿置后”,主要是相信将来明朝肯定能够中兴重建,那时自己就能在庙中接受祭祀、供养了。

C.无情未必真豪杰。

夏完淳在信中恳请双慈保重,牵挂娇妻,并在末段抒发豪情,侠骨柔肠,尽显其中。

D.本文表现了夏完淳以身赴义、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文中所表述的有关“忠”“孝”的词句,在当时的背景下,是和民族气节紧密相关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

冤酷日深,艰辛历尽。

(2)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息虑
韩偓
息虑狎群鸥,行藏合自由。

春寒宜酒病,夜雨入乡愁。

道向危时见,官因乱世休。

外人相待浅,独说济川舟。

[注]济川舟,语出《尚书》,“爱立作相,玉置诸其左右。

命之日:‘朝夕纳诲,以辅台德。

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

”后用“济川舟”比喻辅佐君王治理国家的重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息虑”是消除杂念的意思,表面上写自己静心无为,实际上蕴含愤激之情。

B.首联紧扣诗题,描绘了自己与鸥鸟狎游而毫无顾忌、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C.颔联回忆诗人春寒时因纵酒而生病的情景,“宜”字看似矛盾,其实深有意味。

D.颈联写在国家危难、世道混乱之际,自己逃避仕途,其中体现了诗人的无奈。

2.诗的尾联在表达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

(《劝学》孟子)
(2)皇览揆余初度兮,_____________。

(《离骚》屈原)
(3)_____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

(《逍遥游》庄子)
(4)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

(《诗经·氓》)
(5)_____________,连月不开。

(《岳阳楼记》范仲淹)
(6)北定中原,_____________,攘除奸凶。

(《出师表》诸葛亮)
(7)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_____________,善道也。

(《孟子》)
(8)____________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论语》)
7、《红楼梦》里用“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描写两个主要人物,请写出他们的名字,并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结合具体事件介绍其性格特点。

80字以内。

8、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冬天大雪后,使用融雪剂能够快速除雪化冰,使道路畅通,但过多使用融雪剂也有很多危害,如破坏路面、污染地下水、伤害路边植物、侵蚀汽车轮胎及底盘等,今年冬天,某城市实施绿色清雪行动,除市区干道及主要支道可以适当使用融雪剂外,其他道路的清雪以机械和人工为主,严控融雪剂使用。

这一举措实施后,市区清雪速度明显迟缓,这给市民出行带来一些不便。

有网民发出不满声音:路滑难走,生命都受到威胁,这时候还顾什么环保?
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写一段回复表达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达流畅得体。

120字左右。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问马克·吐温,小错误与大错误有什么区别。

马克·吐温说:“如果你从餐厅里出来,把自己的雨伞留在那里,而拿走了别人的雨伞,这叫小错。

但如果你拿走了别人的雨伞,而把自己的雨伞留在那里,这就叫大错。


要求:整体把握材料,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注意卷面整洁美观。

参考答案
1、1.D
2.C
3.C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D项,“通过讲会的形式平等开展学术交流”错误,偷换概念。

结合“公元113年,朱熹专程从福建崇安去访问湖南岳麓书院的张栻,则开创了中国书院史上不同学派之间会讲的先河”分析,朱熹的活动形式是“会讲”,而非“讲会”,这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形式。

故选D。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C项,“均采用例证法、引证法”错误。

结合文本第三节内容分析,分析传统书院的物质文化并未采用引证法。

文章并未对传统书院的物质文化进行分析,只是做了概括介绍,下文中举的例子是当前大学应该怎么做的内容,是传统书院物质文化对当前大学的启示,因此后面的“例证法”也不当。

故选C。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A项,“当前高校在选址、建筑布局和景观设计方面因重视文化氛围,所以注重人文情怀”因果颠倒,原文说“兼顾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努力营造浓郁的建筑文化氛围”,即“注重人文精神”是因,“营造文化氛围”是果,因果表述颠倒。

B项,“书院注重师生发展”无中生有,结合文本第二、三、四节内容分析,原文只是说注重学生发展,没有明确注重“师生”发展。

D项,以偏概全,“传统书院是由学生承担管理责任”错,原文只是说“参与管理者多从生徒中选择品行端正、学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